第121章 登州府

民以食爲天!

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不管是哪個朝代,最終被推翻,直接原因基本都是老百姓吃不飽肚子了。

在王富貴看來,登州府現在就是一個火爐,誰過去都相當於被架在上面烤,很難受。

因爲糧食是有定數的,登州少說也有幾萬戶人家,周邊的地區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根本就是有錢都很難買到足夠的糧食救濟登州。

但是不解決吃飯問題,李寬想要在登州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富貴說的在理,吃飯問題是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談其他的都沒有意義。本王向陛下承諾,要在一年內讓登州變成繁華的州城,自然是有萬全之策……”

“啊?王爺向陛下承諾一年內讓登州變繁華?”

褚遂良不等李寬說完話,就非常失禮的插了一句話。

王玄策和王富貴等人也都睜大了眼睛看着李寬。

之前沒有聽說還有這等事啊?

一年內讓一個陷入飢寒交迫的州府變成繁華的城市,怎麼可能?

登州可不比涼州城這種軍鎮,人口多了不少啊。

“是的,所以本王只有一年的時間!”

“王爺,這……趁着現在還來得及,要不……要不趕緊跟陛下認個錯……”褚遂良一臉糾結的看着李寬。

自家王爺太不靠譜了,坑人啊!

“對啊,王爺,要不現在派人下船回京,就跟陛下說您是開玩笑的。”

王玄策也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自己的話題分分鐘被帶偏了,但是王富貴也來不及抱怨,“一年內能讓登州府百姓不出現大規模餓死人的情況,就已經是非常不錯了啊。”

李寬雖然也覺得一年內讓登州變富裕的任務有點坑,但是那個破系統已經這麼要求了,做不到的後果又很嚴重,硬着頭皮也要上啊。

所以不管褚遂良他們怎麼勸說,他都沒有鬆口。

一行人就在糾結的氣氛當中,來到了登州府。

雖然有朝廷的公文提前快馬加鞭送到了登州府,但是登州刺史並不知道李寬到底何時抵達。

所以當李寬一行待着諾大的船隊進入登州的時候,並沒有隊伍迎接。

……

長安城五和居。

“鄭兄,這次李寬中了腦疾一樣的自告奮勇去登州救災,我們就坐等他撞得頭破血流的那一天到來。來,我們乾一杯。”

長孫衝早早的就從長孫無忌那裡得到了李寬去登州府的事情,今天和鄭海幾個喝酒,忍不住慶祝了起來。

“這楚王殿下老是與民爭利,讓他碰碰壁也是好事。”

滎陽鄭氏今年在造紙、印刷和書籍銷售方面損失慘重,前段時間更是被迫低價處理了鄭掌櫃讓印刷作坊印刷的書籍,可謂是血虧幾萬貫錢。

雖然最終李寬通過公開新式造紙、印刷術的方法,避免了其他商家全部倒閉的情況出現,也生不出報復心理,但是,鄭海的心裡還是非常憋屈的。

這個事情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被人打了一巴掌,還要把另外一邊臉送過去捱打一樣。

“長安城的糧商,基本上都和各個世家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登州府先是連續遭遇旱災,現在又遭遇了颶風災難,我們聯手控制一下,不要讓那些糧食運到登州去,我倒是要看看李寬在登州能夠玩出什麼花樣來。”

“長孫兄這個提議非常好,我們崔氏旗下的米店,絕對不會讓一粒粟米流向登州。”

“我范陽盧氏的米店,也不會讓任何糧食有機會去到登州。”

“各位說的好,最好就讓那些商人,最近都別販賣物資到登州去。大唐那麼大,大家又不是非得去登州。”

……

文登縣是登州府的州府所在地,不過李寬沒有住進刺史府,而是在文登縣縣衙住下了,至於縣令,自然是被趕到了其他地方居住。

“王爺,剛纔那個淳于難,屬下覺得是個老滑頭啊。”

褚遂良一臉嚴肅的站在李寬面前。

李世民任命李寬爲登州都督,基本上就可以算是登州的一把手了。

雖然都督嚴格算來是一個軍職,但是李寬以親王之位領之,李世民直接授予了他全權負責登州府軍政事宜,也算是信任有加了。

淳于難作爲登州刺史,聽到李寬來了,不管心頭樂意不樂意,必然都是要來拜訪一番的。

“淳于家族在登州府是地頭蛇,原本一應事務都是淳于難說了算,現在多了一個人管着,不樂意是必然的。而像他這種從隋末動亂之中崛起的地方軍閥,要是不滑頭,哪能活到今天?”

李寬既然選擇了來登州,自然要對登州的情況做一些瞭解。

而登州刺史作爲當地的一把手,更是李寬重點需要了解的對象。

畢竟,一切的事務,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而像是淳于難這樣的地頭蛇,他要是跟你來一個陽奉陰違,無疑會給李寬的任務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登州最主要的就是文登縣和黃縣,那淳于難是黃縣人,文登縣又是州府所在地,可以說在這兩個縣,淳于難簡直就是一手遮天!”

王玄策也一臉擔憂。

“怕什麼,淳于家畢竟只是一個地方家族,在朝堂之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他如果識時務,本王不介意帶着他一起發財,要是不識時務……嘿嘿!本王有一百種方法讓他們倒黴!”

聽李寬這麼一說,褚遂良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

別看自家王爺只有十幾歲,但是那各種各樣的手段,自己拍馬也不及啊。

“王爺,其實依我看來,那淳于難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你讓他召集兩百漁民出海,估計是有難度。”

林然在旁邊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忍不住發聲,“我小時候在江南海邊長大,村子裡的漁民,基本上只會在沿海幾百步的範圍內打魚,再遠的話,很少有人敢去了。”

李寬:“這些漁民不就是靠着大海吃飯嗎?只在海邊幾百步,能打到什麼魚?”

林然:“是打不到什麼魚,但是如果離的遠了,不僅打不到更多的魚,就連性命都有危險呢。畢竟這些漁民只有簡陋的舢板船,不像我們開着大船。”

“他們爲何不幾戶人家合起來,用大一點的船隻捕魚呢?”李寬問了一個在林然看來很無知的問題。

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1049章 一步領先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547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1200章 解決問題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484章 馬車產業的春天要來了嗎?第311章 這個事情可以有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1200章 解決問題第1454章 蕭瑀的選擇第895章 李寬去哪了?第1458章 過敏第1178章 代理人戰爭第1488章 大難當頭各自飛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346章 這東海漁業,到底帶了多少香料回來了啊第260章 這數據是瞎寫的吧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124章 數不勝數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25章 又被彈劾了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353章 多花錢是好事嗎?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787章 大唐的中產階級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345章 不佔人便宜的李泰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1064章 怪事特別多(求月票)第582章 房遺愛回來了第653章 別具一格的懸賞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270章 榜單被撕了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1347章 充滿了信心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389章 佔完便宜趕緊跑(再來個三合一的)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722章 最後的大招?第1417章 李諺的感受第437章 這算是當頭一棒嗎?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404章 寒冬臘月下揚州第256章 負荊請罪第1487章 就是一個笑話啊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1280章 各方雲動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399章 中二少年的逆反心理第59章 雞肋的獎勵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787章 大唐的中產階級第1522章 人口調查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1055章 叫鮑魚的廚師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485章 但是萬一不是呢?第247章 班師回朝第808章 土炕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391章 這麼裝魚,一會全得死光吧?第1514章 從小處着手(再來個大章)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873章 孔穎達: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1123章 日行千里不是夢第1053章 捕奴船第159章 金銀賤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