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全面唐化

就在貞觀十九年即將過去,貞觀二十年即將來臨之際。

大唐周邊的國家之中,發生了一件意義頗爲不凡的事情。

接連承受了幾次重大打擊的新羅王國,不僅沒有跟大唐分道揚鑣,反而一口氣徹底的實施了一場重大的改革。

“九條兄,金勝曼的這個決定,你怎麼看?”

在金城的一處院子裡,賀健跟九條浩之坐在一張桌子面前,一邊吃着火鍋,一邊商討着金城發生的大事。

自從賀健收到金城將有大動作的消息,他就立馬從平壤趕了過來。

這幾年,在大唐有意無意的控制之下,朝鮮半島上的局面,整體上還是比較平穩的。

不管是新羅、百濟還是南高句麗、北高句麗,還是淵蓋蘇文帶領下的高句麗王國,大家誰都不敢跳出來反對大唐。

至於百濟旁邊佔據了一塊飛地的倭國,就更不敢說半句不字了。

這種局面,讓九條浩之和賀健在朝鮮半島過的如魚得水,樂不思蜀了。

對於長安城百姓來說,比較昂貴的新羅婢女,他們要是願意,每天都可以不重樣。

“聽說金德曼已經完全不管國事了,金勝曼算是徹底的大權在握。我聽說最近兩年新羅安排了不少的遣唐使,對我們大唐的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這個金勝曼,應該是想借着全面模仿大唐的契機,讓新羅重新走上富強的道路吧。”

九條浩之作爲一個倭國人,對於番邦屬國的勳貴們的想法,顯然是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嗯,金勝曼的動作非常快,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金城就已經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我聽說新羅人直接把孔子學院的規模給擴大到原來的三倍,還準備在各個州城設置蒙學和小學,全部都教授漢學。

甚至新羅王國新成立的教育部,更是金勝曼親自擔任部長,然後下面的不少官員是原本孔子學院裡頭的唐人。

她這個舉動,算是在向我們大唐示好吧?”

賀健感覺自己要看不懂新羅這裡的局勢發展了。

實在是情況變化太快了。

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居然變成真的了。

“是的,確實如此!並且新羅朝廷還準備拿出一成賦稅的錢財,專門用來發展教育。

一方面,他們在國內修建學堂,另外一方面,他們準備繼續擴大前往大唐學習的學員規模。

只要是從大唐學成歸來的人員,在金城都能得到重要,現在幾乎所有的貴族富商的子弟,都計劃前往長安城學習。

哪怕是在長安城找不到合適的書院收留,去到洛陽、登州等其他地方,他們也都不介意。

反正人生的經歷要是沒有一筆大唐的記錄,彷彿在金城就很難得到重用一樣。”

九條浩之對金勝曼的大手筆也是驚訝異常。

按照金勝曼這個搞法,過個幾十年,新羅就跟大唐的一個道差不多了。

難道他們就沒有什麼顧慮嗎?

還是說新羅人賭大唐爲了仁義道德,不敢借着這個機會吞併新羅?

“你覺得這個變化,對我們大唐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要是放在以前,賀健肯定不會有任何疑問,認爲有番邦屬國這麼心向大唐,絕對是大好事。

可是像是新羅王國這樣全面唐化的國家,他是第一次碰到啊。

按照現在瞭解的情況來看,教育部的設立,三省六部的成立,以及其他的衙門機構,完全就是照搬大唐。

各個學堂裡頭教授漢學,這就更不用說了。

據說金城這裡的官員,希望將唐語作爲新羅官方指定通行的語言,讓普通百姓也要學習講授。

這個力度,絕對是空前的。

至於衣着服飾,各種生活習慣,也都是全面模仿大唐,不再保留任何原本新羅的傳統東西。

當然,金勝曼這麼做,肯定也是遇到了非常大的助力。

畢竟,不管是在什麼時代,在什麼國家,保守派都是必定存在的一個勢力。

奈何金勝曼現在大權在握,新羅四周的生存環境又有很大變化,保守派折騰不出什麼花樣來。

“賀兄,楚王殿下這些年願意跟國子監合作,願意與孔家合作,在各個番邦屬國修建孔子學院,不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夠跟着我們大唐學習儒學,學習我們的文字嘛。

所以我覺得新羅王國的這個變化,楚王殿下應該是樂於看到的。

只是,到底是好是壞,這個事情還真是很難一概而論。

不說別的,完全跟我們大唐學習之後,金城這裡對於工商業的發展,如今是不加以任何的限制,甚至可以說是全所未有的鼓勵。

他們不僅對工商業給予了非常低的賦稅支持,還鼓勵各個勳貴商家、匠人自己去開設作坊,去把各種貨物運輸到新羅各地,運輸到大唐售賣。

在我看來,金勝曼是希望藉着改革的機會,把新羅的工商業發展起來,然後把貨物售賣到大唐,獲得更加豐厚的收益,從而促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九條浩之如今就是負責楚王府在半島上的商業事務。

所以對於大唐與新羅王國之間的貿易情況還是非常熟悉的。

很顯然,在之前的貿易之中,大唐肯定是佔據優勢地位的。

不管是把大唐的貨物運輸到金城,還是將新羅的特長運回大唐,都是唐人商家在忙活。

但是如今新羅國內如此鼓勵商業發展,肯定會有很多商家開始前往大唐經商。

這麼一來,原本由唐人壟斷的商業渠道,肯定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其中的一部分利潤被新羅人分走,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最關鍵是轉過了彎來的新羅人,肯定可以快速的在四周的幾個國家之中發展商業。

這個優勢,還不是唐人比得上的。

畢竟,新羅人要去百濟經商,要去倭國經商,或者是去南高句麗王國做生意,都是比大唐有地理優勢的。

甚至在語言方面,他們的優勢也很明顯。

“也不知道楚王殿下知道這個事情之後,會給我們下什麼指示。我現在都有點搞不懂到底要如何應對新羅人的這個變化了。”

在一些小事情上面,賀健自然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但是碰到這種百年未見的變局,他的判斷能力就不夠了。

到底是支持新羅人這麼變化,還是旁觀,或者是反對呢?

似乎各有各的道理。

“楚王殿下應該差不多也收到了我們的彙報,這段時間我們再將金城這裡的情況詳細的整理一下,到時候情況應該就比較明朗了,楚王殿下也比較好判斷了。

在楚王殿下新的指示到來之前,我覺得還是先旁觀新羅人的變化爲好。

當然,如果新羅人的行爲損害了我們的利益,那肯定也不要有任何客氣。”

九條浩之的這個建議,算是比較中庸了。

不過,此時此刻,卻是楚王府情報調查局最好的對策。

“行吧,就按照你說的先來,我們好好搞清楚新羅人的這一波變化的內容和影響之後,每個星期都給楚王殿下送一份報告回去。

反正新羅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全轉過來的,我們倒也不用急於立馬決定怎麼應對。”

賀健聽了九條浩之的話,表示了認可。

第415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1483章 好好看熱鬧就行了第1570章 非同凡響的亮相第1356章 一根螺栓引起的血案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994章 準備救市?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922章 新大陸,我們來了!第1247章 攤上這種事情,無解啊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745章 學院派的首戰第856章 林然的瘋狂想法第298章 敵襲,有倭國人來襲第235章 不一樣的打法第97章 豬肉有毒?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97章 豬肉有毒?第1111章 爆倉第1010章 不一樣的失竊案第1062章 更快、更快、更快!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55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1346章 變故第587章 麪包新語的最佳搭檔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1564章 融資第1450章 都在等什麼呢?第1308章 風靡法蘭克第122章 出海打漁第1328章 國子監的春天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938章 分道揚鑣第1210章 熱鬧的南洋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3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337章 船長,前面有情況(爲盟主半世仙緣加更)第1110章 貪心不足第360章 陛下,此非藥石可治啊第955章 瘋狂的夜晚(爲催更圈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655章 陛下,倒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第564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741章 危和機並存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1599章 西域風雲(當萬字成爲常態,訂閱是否也成爲常態了呀?)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1261章 李世民的反思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1051章 便宜的原因是什麼?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690章 高句麗的變局第1022章 上至勳貴,下至百姓第345章 不佔人便宜的李泰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92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986章 貪婪是本性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1561章 西洋變局第1556章 算不算拔苗助長?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461章 有李寬的地方,就有大事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350下章 新發現總是出於意外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947章 大家都來湊熱鬧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659章 不一樣的巡街第89章 冰火兩重天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254章 一聲慘叫第527章 推波助瀾的對手們第824章 船隊出發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244章 不折手斷第165章 富貴還鄉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377章 嚇到了一幫人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170章 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