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海上航行

天空很藍,海水很清。

在渡過了頭一兩天的興奮期之後,程處默幾個都開始覺得無聊了。

不過,週二福卻是一臉興奮。

“王爺,我剛去倭國人那艘船上待了半天,發現這些倭人的航海技術其實不怎樣。從登州去倭國,明明可以直接朝東一路而去,他們偏偏要往北走,先去了高句麗,然後沿着海岸一路南下,這樣一來航程其實就多了至少三分之一。”

“從登州到高句麗,快則三天,慢則四五天,這段航線是比較成熟的。而沿着海岸線從高句麗到倭國,也是成熟的航線,並且一旦有什麼事情可以快速的靠岸,這大概是倭國人使用簡陋的船隻也能夠順利到達大唐的原因。”

這個年代的倭國,不要說製作出飛剪船這樣的先進船隻,哪怕是大唐常見的大型商船,他們都做不出來。

之前大家只是因爲從來沒有去過倭國,紙上談兵和實際操作畢竟不同,哪怕是有系統加持也是一樣的。

不過李寬相信,這次出海回來,週二福的航海水平一定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變化。

“海上航行,夜裡依靠星辰定方向,白天看太陽,倭國人連一個像樣的羅盤都沒有。王爺,我覺得你這個指南針太好用了,比我之前用的司南好多了。”

週二福愛不釋手的拿着一個指南針,這幾天,他是連睡覺都要抱着它。

《論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由此可知,華夏祖先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利用磁鐵製作司南,也就是指南針,只不過精度遠遠沒有李寬從系統中兌換出來的好用。

“這條航線,既然我們開通了,以後就要利用起來。高句麗的人蔘、倭國的金銀,其實都是大有可爲的。”

這兩天,李寬也在考慮發展海貿的意義和方法。

對於登州來說,高句麗、百濟、新羅和倭國算是最近的四個國家,要搞海貿,首先肯定是從這些地方着手。

特別是高句麗和倭國,李寬覺得要重視。

“王爺,你放心,我每天都記錄航海日誌,結合你給我的那副海圖,最終確定一條固定的航線。”

……

“今天是貞觀七年七月初三,東南風,三級,晴。

船隊今天已經出海第三天了,我跟王爺乘坐新式的飛剪船,速度比同行的都要快,爲了保持船速一致,今天只升了兩個帆……”

楊七娃一臉認真的坐在甲板上,記錄着今天的航海日誌。

出海前一天。李寬和週二福聯手給主要的船員說明了一些注意事項,對於在夜校中學完了基本常用字的船員,李寬都分了足夠的紙張和筆下去,鼓勵大家把航行之中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其中航海日誌就是李寬希望每個人都記錄的東西。

要打開大唐的大航海時代,沒有一點積累是不行的。

南方廣州和泉州、明州、杭州作爲大唐主要的外貿城市,對南海的情況多少有一點了解,但是廣闊的東海和渤海,記錄的就非常少了。

既然坑爹的系統逼着自己去了一趟倭國,那就要好好的把這湯海上之行的價值發揮起來。

“王爺,犬上剛剛說還有半天就可以到漢城了,在那裡補充一下淡水和蔬菜,然後沿着海岸一路南行,再往東北而行,大概再過十幾天就能到倭國。”

週二福擔心李寬在船上待久了不習慣,畢竟船上都是能不生火就儘量不生火,洗澡什麼的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漢城?”

聽到這個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名字,李寬眉頭一皺,想到了許多東西。

大唐是踩着隋朝的屍骨建立起來的,而隋朝爲何滅亡?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楊廣三徵高句麗,傷了國內的元氣,積累了太多民怨;再加上他大力打擊世家,遭到了反彈,這才導致烽煙四起,二世而亡。

可以說,高句麗和中原王朝是有深仇血痕的。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不是有高句麗,李唐可能還沒有機會登頂;不過,李寬自然不會去管這個,他只知道高句麗這個國家,遲早是要去收拾的。

“玄武,以後這條航線不要斷,東海漁業可以在漢城開個鋪子,打聽一下高句麗的消息,以備不時之需。”

登州到漢城只有三四天的水路,比去大唐很多地方都要更近。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

哪怕是沒有李寬,大唐和高句麗也是必有一戰的。

提前做好準備,知己知彼,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王爺,等回到登州之後,我立馬就去安排。今天如果在漢城過夜的話,晚上我就可以先進城打聽一下消息?”

王玄武一向是李寬吩咐什麼就做什麼,不會問那麼多的爲什麼。

“不,這一次我們不要節外生枝,先把航線搞熟悉,跟着倭國人靠岸後,隨便補充點東西就繼續出發。”

……

“你說什麼?李寬跟着倭國人跑了?”

御書房中,李世民用吃人的眼光看着李忠。

“陛下,登州許多人都親眼目送楚王殿下跟倭國遣唐使一起出海。據說是因爲倭人的船隻不慎燒燬,所以楚王才親自送他們回國的。”

“愚蠢!愚不可及!倭國區區一個藩國,哪裡值得他去冒險?非要幫忙,送給倭國人一艘船就好了,爲何還要把自己搭上?”

聽李世民這麼一說,李忠接下來的說話聲都變小了,“房相的二郎,尉遲將軍的三郎以及程將軍的大郎也都跟着一起出海了。”

“嘭!”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他就不能省點心嗎,氣死我了。這要出了事,讓朕怎麼給玄齡他們交代?”

“陛下,也不一定是楚王殿下要求幾位郎君一起去的呢。”

李忠趕緊給李寬辯解了一句。

“說這個有何意義?還不趕緊去把玄齡他們幾個請過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不用提前告訴他們一聲嗎?萬一真的回不來了呢?”

李世民是真的搞不懂李寬平時那麼聰明一個人,怎麼突然間就犯糊塗了。

犯糊塗就犯糊塗,怎麼還偏偏拉上自家幾個重臣的孩子一起下水呢?

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1128章 大唐的高考第395章 自信心爆棚的房教諭第1028章 動亂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902章 小康之家第520章 煩惱的人很多,原因各不相同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第1543章 德勤會計事務所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708章 讓人擔心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354章 這個姓氏很少見,莫非是他?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861章 我需要你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123章 日行千里不是夢第594章 意外的爆炸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1433章 損失慘重第928章 海妖來了?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75章 威震西北第420章 誰搶到,就是誰的?第1404章 衝突源於利益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1191章 新資金入場第1111章 爆倉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1412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648章 帝王耳中的煙火氣第1006章 鎮北道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825章 風波起第1028章 動亂第533章 不一樣的邊塞風情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82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710章 釋放利好第528章 原來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麼少第1481章 真的要走到這一步嗎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334章 眼看他樓塌了(6000字大章)第656章 疝氣手術第80章 變廢爲寶第310章 哪來那麼多的修羅場第519章 是時候分化瓦解薛延陀了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1401章 新的機會第160章 佈局倭國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733章 規模宏大的船隊第1444章 佈局第361章 真乃仙藥啊(求全訂,衝一衝精品)第1028章 動亂第733章 規模宏大的船隊第419章 郎君,您就給老道一條活路吧第944章 連鎖反應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964章 李世民籠絡人心的特殊手法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585章 林狗蛋的紅茶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1488章 大難當頭各自飛第684章 放榜了第719章 商機第937章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第1363章 響起了海螺號聲第125章 一文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