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犯大唐者,雖遠必誅

宣政殿是大明宮中僅次於含元殿的存在,左右兩邊的建築現在是中書省和門下省在使用,李世民一般下了朝就在宣政殿批閱奏摺。

如今,宣政殿卻是一派熱鬧的場景。

侯君集也好,李靖也好,都在主動請纓要出戰。

當然,作爲文官的魏徵和戴胄他們,就有點糾結了。

不戰吧,這大唐臉面何存?

開戰吧,這勞民傷財不說,最後似乎也撈不到什麼實在的好處。

就以魏徵的理解,大唐哪怕是打下了吐谷渾,最終也很難實際統治這片高原,無非就是重新扶植起來另外一個暫時拜倒在大唐腳下的可汗出來。

“玄齡,你怎麼看?”

李世民看大家都發表了意見,就房玄齡還沒有說話。

“陛下,楚王殿下求見!”

不待房玄齡說話,就有一個小太監進來彙報。

“宣!”

李世民也不多廢話,這個時候李寬來找自己,以他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風格,十有八九也是收到涼州遇襲的消息了,姑且看看他有什麼看法。

沒一會,李寬就出現在了衆人面前。

我去!

啥情況!

李寬感覺自己一下子就成了場中的焦點。

“朕和衆位愛卿正在商討大事,你有事就說,沒事趕緊退了。”

李世民嘴上是這麼說,心裡怎麼想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陛下,據說吐谷渾襲擊了涼州,微臣剛剛得到消息,便立馬進宮求見陛下。”

李世民表情平淡,“朕也收到了五百里加急的奏報,現在商討的就是這事,你有什麼話要說?”

這幾年來,李寬雖然總是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李世民也好,朝中大臣也好,都已經慢慢的從懷疑開始變成了期待。

這一次,李寬能該出什麼值得大家期待的答案呢?

這也是爲何李寬一進大門,衆人就把目光轉到了他的身上。

“吐谷渾無恥小國,屢屢背信棄義。昔日陳湯有言: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微臣認爲,吐谷渾如此行徑,不滅不足以震懾宵小,不滅不足以平定西北,不滅不足以揚我國威。微臣請求隨軍出征,不滅吐谷渾,誓不回長安。”

李寬一上來就一陣狂風暴雨,殺氣十足,居然說“不滅吐谷渾,誓不回長安”,把一幫人都給震驚了。

啥時候楚王殿下這麼彪悍了?

楚王府這是在涼州遭受了巨大損失?

吐谷渾咋就惹到了這位主?

“說得好!陛下,老臣再次請求出徵吐谷渾,誓爲我大唐開疆拓土,揚我國威。”

李靖今年雖然六十出頭了,身子不像當年那麼硬朗,但是說的話卻是一點沒變。

“楚王殿下,這吐谷渾固然可惡,但是也罪不至於滅國,我大唐乃是禮儀之邦,只要再派一位使臣,前往駁斥伏允即可,這樣也省了勞民傷財之困。”

禮部尚書盧寬顯然不是很支持李寬的說法。

“哼,盧尚書,禮部上次派出去的使臣還在伏允手中呢,莫非你還想再送一批人質給他們?”

侯君集難得的替李寬說了一句話。

“沒錯,如今的形勢下,再往吐谷渾派使臣,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莫非盧尚書想要親自前往吐谷渾,說服伏允來長安城請罪?”

李寬知道盧寬一向是和自己不對付,作爲盧家在朝堂中的代表人物,自己也沒指望他會跟自己站在一邊。

但是,爲了個人私怨而置大唐的利益不顧,這就不是李寬能夠接受的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楚王殿下,這吐谷渾兵強馬壯,又佔據天時地利,之前段志玄帶領大軍出征,耗費錢糧無數,但是結果怎樣,你又不是沒有看到。爲何如今又輕起戰事?莫不成就因爲你楚王殿下的封地在涼州,爲了你一己私利,就要整個大唐跟着遭殃?”

“戰爭是爲了和平,只有通過戰爭,讓周圍宵小知道不可侵犯我大唐的威嚴,讓他們知道大唐的一寸土地,一戶百姓,都不是他們可以踐踏和欺辱的,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盧尚書肯定是沒有去過西北吧?

這涼州周邊,吐谷渾、西突厥、薛延陀、羌人、党項、回鶻等部落分佈其中,一旦有一家起來挑釁大唐,沒有得到懲戒,其他部落就會有樣學樣,整個大唐的西北局勢立馬就會崩潰,到時候需要面對的就不是一個吐谷渾了,此時出兵,是對大唐最有利的。”

不管是於公於私,李寬今天都是堅決的主戰派。

這吐谷渾不滅,自己的草原攻略就難以再有進展,更加坑爹的是,不滅吐谷渾,自己一年內上哪再去找個國家去滅了它?

“玄齡,你怎麼看?”

李世民再次問起了自己得力助手的意見。

“陛下,微臣覺得楚王殿下說的有道理,吐谷渾三番五次襲擊大唐西北各州,如今更是扣押了我大唐使臣,不臣之心昭然若揭。雖然如今是冬日,兵馬調動多有不便,但是,有道是長痛不如短痛,以雷霆手段直接攻打吐谷渾,應該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李世民原本心中就有了決斷,如今聽了大家的意見之後,更加堅定了再次出兵吐谷渾的心意。

伏允要作死,朕就成全他!

“微臣願爲大軍先鋒,剋日啓程!”

李寬一看李世民的表情,趕緊站出來表明自己想要參戰的意願。

“戴愛卿,戶部立馬準備大軍開撥的糧草,各部也都提前做好出兵準備,今天就先到此爲止!”

李世民沒有回答李寬的話,他還要權衡一下安排誰去出征,也要提前考慮是主動幾路兵馬,這種事情並不適合現在立馬作決定。

不過,該斷則斷,也沒過幾天,朝廷的聖旨就正式下發了。

李靖被任命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同時還任命了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等人爲各道行軍總管,統由李靖指揮。

而李寬也在多次進宮騷擾李世民之後,得償所願的被任命爲大軍前鋒,除了帶領自己的護衛之外,還有三千精銳騎兵。

當然,因爲李寬除了當年神奇的打敗了西突厥的兩萬精銳,其他的軍事本領並不爲大家所知,所以李世民還派了一員將領在旁輔助。

而在李寬的強烈要求要,左武候中郎將蘇烈成爲了李寬的副手。

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1388章 長期投資第611章 有多少要多少?第1537章 競品分析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1113章 富可敵國(求月票)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649章 李世民拋出來的哲學問題第60章 被人陰了第281章 先來後到(求月票,第二更)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38章 限購一面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427章 好,本王就拭目以待!第457章 仁心堂的意外之喜第1488章 大難當頭各自飛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7章 我有辦法第761章 什麼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第451章 楚王府,可是一個螞蜂窩,惹了就別想跑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792章 腰有點酸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163章 立規矩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805章 幸福的楊本滿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646章 富有商業頭腦的小田切第661章 香料不香了?第267章 春闈第460章 好毒的計謀,好狠的陽謀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932章 必須承認,天才是存在的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364章 神仙打架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第1038章 調教晴兒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009章 有人盯上了土豆第1037章 這個主意有點損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1270章 沒理由不看好啊第99章 天方夜譚第886章 你跟和尚有仇嗎?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314章 又是一文錢一斤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1363章 響起了海螺號聲第1109章 史上最不一樣的蝗災(求月票)第1134章 快刀斬亂麻第1519章 暴利(6000字,求月票)第977章 沒人看好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695章 爽快的有點意外第588章 鬱悶的呂掌櫃第1389章 特殊的產業第147章 遣唐使要回國第944章 連鎖反應第951章 讓天竺人開開眼界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837章 狄仁傑的手段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377章 嚇到了一幫人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170章 暖房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1070章 誰說我沒有發現線索?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840章 終究是邁出了這一步第690章 高句麗的變局第372章 長安城的勳貴百姓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繼續求訂閱)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803章 都往作坊城趕第1514章 從小處着手(再來個大章)第1168章 出軌了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1373章 忌憚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692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726章 高句麗的消息第1437章 濮王第1039章 李世民的獨寵第931章 熱情的有點受不了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