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班師回朝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

雖然已經算是高原上的夏天,但是晝夜溫差非常大,李寬站在城牆上,還是緊裹着羽絨服。

“領取!”

懷着一絲好奇,李寬想知道系統這次的獎勵到底是什麼。

總不能每次都那麼坑吧?

【獎勵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一套】

噗!

李寬覺得一口老血都要吐出來了!

這比什麼《初級造船技術》、《高級航海技巧》和《初級農業技巧》之類的獎勵還要坑好不好?

現在是大唐,又不是穿越民國!

再說了,就那九年義務教育的教材……

自己總不能把語文課本里的捨生炸碉堡和五壯士之類的文章拿過來用吧?

什麼思想品德和政治之類的,更是……

再說,那些英語和現在有什麼關係?

唯一有點用處的估計也就是數理化和生物了吧?

欲哭無淚啊!

自己雖然興建了不少學堂,但是對於這個教材的緊迫需求程度,並不是很足啊。

“王爺,王爺,你沒事吧?”

站在一旁的王玄武看到李寬臉色不斷變幻,好像很痛苦的樣子,連忙問道。

呼!

李寬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說:“我沒事,我們下去吧。過兩日大軍應該就要班師回朝了,本王要好好的補一補覺。”

……

大明宮宣政殿中,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喜報,卻是開心不起來。

眼看着李靖率領大軍去追擊伏允了,大唐馬上就要迎來一場新的大勝,可是太上皇李淵卻是已經病入膏肓。

太醫署醫正巢方已經親口和李世民說過,李淵的身體是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程度了。

本來就是六十九歲的人了,這幾年又一股腦的整出十幾個兒子出來,可想而知……

人生七十古來稀!

在這個年代,李淵也算是高壽了。

不過,李世民卻是比任何時候都希望李淵能夠多活幾年。

他好想能夠有機會大聲的說:看,這就是朕的江山!繁華似錦,秦皇漢武也有所不及。

可惜,如今的李淵已經是處於半昏迷狀態,按照太醫署的說法,應該是撐不過這個月了。

“李忠,派快馬去吐谷渾,找到李靖的大軍,讓李寬以最快的速度趕回長安城。”

最近一年,李寬應該是李淵最喜歡的一個宗室子弟了,哪怕是兕子和雉奴,在李淵面前也是趕不上李寬。

並且,作爲宮中楚王太妃唯一的親孫子,李寬這個時候更加需要出現在大明宮。

李世民可不想剛剛送完李淵,又要去送楚王太妃。

……

且末城中,十室九空。

一萬多叛亂的俘虜一頓燒殺搶掠之後,把城中原本不多的居民給霍霍的不少。

而大軍鎮壓叛亂的時候,可沒有那麼多時間來區分你到底是俘虜還是城中的居民,反正看上去是吐谷渾人,就都殺了。

就當是爲這些遭遇吐谷渾人荼毒的唐人報仇雪恨了。

李靖留下了兩千兵馬在且末城駐守,然後就帶着大軍班師回朝了。

五月的高原是最漂亮的時候,野花已經開了,不時的有野兔在在草地上跑來跑去。

遠處也能看到一些羚羊羣在走動。

李寬帶着前鋒營,繼續衝在最前面。

由於走的是來的時候的路,所以一路都很順利,一直到了伏俟城,碰到朝中派人過來召喚李寬的人馬。

“楚王殿下,陛下口諭,王爺即刻回京,不得延誤。”

“啊?是要大軍立馬回京,還是隻是本王回去?”

李寬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李世民爲何派人來到吐谷渾召自己回京。

“只是楚王殿下回去即可!”

“發生什麼事了?”

傳令的百騎看了看四周,輕聲的說了一句,“聽說太上皇抱恙!”

李寬一聽,立馬就反應過來了。

歷史上,李淵就是今年去世的,看來是病重了,所以李世民才急召自己回京。

“薛禮、玄策、玄武、君買,收拾一下行囊,立馬啓程回京。”

這種時候,不管李寬跟李淵的感情如何,即刻回京的態度是不可以有任何鬆懈的。

以孝治天下!

這可是每個朝代都提倡的,雖然唐朝的時候沒有漢朝那麼誇張,但是不管什麼事情,涉及到“孝”,一定是要慎重的。

李寬原本還想着回到涼州之後先安排一下吐谷渾的事情,現在看來什麼都要以後再說了。

……

石見國。

程處默等人已經在最初登陸的碼頭旁邊建起了一座小城堡。

除了東海漁業派遣了五十名護衛入駐,還有幾十名從大唐而來的匠人,專門負責勘察石見國的銀礦。

不過,雖然經過了幾個月的努力,對石見國內的幾個小銀礦進行了確認,但是暫時還沒有多大的收穫。

李寬口中的銀山更是連影子都沒有。

“上回週二福來難波津,說是楚王殿下領兵出征吐谷渾了,錯過了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實在是可惜啊。”

尉遲環跟程處默最近一段時間都在石見國,跟着匠人在山裡頭到處跑,覺得無聊極了。

“你放心,楚王殿下不是說過了嘛,這大唐以外,還有無數的國家,我們要一一尋找,一一征服,你想打仗,到時候有的是機會。”

程處默是徹底喜歡上了航海,覺得那種征服大海的感覺,就像是征服了一個一個國家一樣。

“這次我們出來也有將近一年了,下次跟東海漁業的船隻回長安看看,算算時間,楚王殿下應該也從吐谷渾回來了。”

“行,回去看看也好,省的家裡老擔心。”

……

李寬終究還是沒有見到李淵的最後一面。

等到他回到長安城的時候,李淵的頭七都已經過了。

太上皇駕崩了,整個長安城都陷入了一陣特殊的氛圍之中,各種婚嫁、宴席全部都停止了。

李寬看到李世民的時候,他正一臉憔悴的給李淵守靈。

按照儒家孝治天下的說法,父母去世之後,子女是需要守孝三年的。

當然,這個三年不是整整三年,一般是指二十五個月,也有說是二十七個月的。

李世民作爲帝王,自然是不可能真的三年不上朝,不處理政事。

不過,七七四十九天的孝期還是不能少的,這期間除了重要的政事,其他時候基本上都要守孝的。

李寬作爲孫子輩,理論上也是需要守孝一年的,守孝期間不做官,不嫁娶,不赴宴,不應考。

不過,實際上,貞觀年間,很多儀式還沒有那麼死板,往往守個三個月就差不多了。

當然,一年內婚嫁是絕對不可以的,那絕對是千夫所指的事情。

“陛下,節哀順變!”

李寬想到去歲的那段時間,李淵對自己着實不錯,心中也是一陣難受。

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1193章 狄仁傑攤上大事了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57章 你們一起上吧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60章 被人陰了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685章 金榜題名(求個票)第1308章 風靡法蘭克第530章 明知道被宰,還要把頭伸過去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4章 猛將薛仁貴第512章 我的師兄實在是太穩健了?第195章 東方平在行動第676章 基建潮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1169章 是誰做的?第195章 東方平在行動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1046章 有樣學樣第1340章 股災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1437章 濮王第1552章 展會雲集(今天的一萬四送上了,求月票)第1516章 火柴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865章 意外的發現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687章 翰林院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1091章 楚王府的對策第502章 契苾何力的選擇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1080章 一書難求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1101章 祈雨儀式好像要結束了(求月票)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793章 建樓也能促進科技發展第959章 能夠做大商人的,臉皮都夠厚啊(求月票)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511章 這個殺手鐗,李寬總算是準備拋出來了第1038章 調教晴兒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524章 好多人不爽但是還得乖乖掏錢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983章 不講武德的李世民第488章 一心向往大唐的小田切第593章 糾結的楊本滿第1142章 總想上頭條而不得第687章 翰林院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610章 家大業大也吃不消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1485章 但是萬一不是呢?第1548章 科研熱點(有點習慣萬字大章了)第1048章 生意興隆?第708章 讓人擔心第71章 人間修羅場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88章 還能這樣賣東西?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139章 給李世民掃盲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1384章 聯合對抗?第507章千金買骨第1181章 驚天秘密第1612章 今晚的晚餐,我們一定要在波斯港內吃第862章 不講武德的楊本滿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12章 帝王之家,哪有一個不心黑的?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擔憂(爲月票加更,六更)第296章 這個地方,怎麼看都不像是銀山啊?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490章 羣魔亂舞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512章 我的師兄實在是太穩健了?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1599章 西域風雲(當萬字成爲常態,訂閱是否也成爲常態了呀?)第1315章 跟錢沒有矛盾第947章 大家都來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