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哪裡都有攀比

李世民早朝結束之後,也早早的來到了後宮,正好趕上了後輩們給長孫皇后呈現壽禮。

“兒臣恭賀母后壽比南山,青春永駐。”

首先出來拜禮的自然是當朝太子李承乾。

這個時候的李承乾還沒有跛腳,給朝臣們的印象也都還不錯,整個人也顯得精神氣十足。

“兒臣偶得東晉顧愷之依據曹植《洛神賦》詩意創作的《洛神賦圖》,覺得普天之下,也就母后配得上擁有這幅畫,特意送給母后。”

伴隨着李承乾的話聲,兩個小太監打開了一副畫卷。

“哇,果然是名家之作,氣勢上就很是不凡。”

“是啊,兩尺來寬,一丈來長,一般人根本就沒有能力完成如此鉅作啊。”

“這畫中女子一副知書達理的模樣,神情倒是和皇后娘娘有幾分神似呢。”

“都說太子殿下孝順,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啊。”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李承乾的禮物迎來了陣陣讚美之聲。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並肩坐在上首,看到李承乾的禮物,也甚是滿意。

“觀音婢,你這個兒子也算是長大了啊。”

李世民捋了捋自己並不存在的鬍子,一臉笑意的看着長孫皇后。

“陛下,承乾很有幾分你年輕時候的模樣呢。”

長孫皇后和李世民相識於微末,這麼多年風風雨雨的走過來,感情自然不是一般的帝王和妃子之間可比。

“嗯,看來讓李綱當太子太傅,果然是個正確的選擇啊。”

“太子有心了,這畫本宮很滿意!”

長孫皇后和李世民說着悄悄話,但是並沒有影響壽禮的正常進行。

“兒臣祝母后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李承乾之後,自然是最受李世民夫婦寵愛的李泰上前祝壽。

“青雀,你給母后準備的又是什麼禮物?”

對於自己親兒子,長孫皇后說話自然隨意了很多,忍不住開玩笑主動問起了禮物。

“母后,兒臣準備的是上好的東珠三十六顆。”李泰的話剛說完,就有隨從打開了外觀精美的一個檀木盒子。

“哇!這就是東珠啊,果然名不虛傳。”

“魏王真是孝順啊。東珠的採捕是十分艱難的,要在乍暖還寒的三四月份跳入冰冷的江河中,採捕上了年頭的珠蚌,遼東那地方,三四月份刺骨的寒冷可想而知啊。尤其是上等的東珠的得來更爲不易啊,聽說有時在盛滿船隻的成百上千個珠蚌中才能得到一顆上好的東珠。魏王一出手就是三十六顆,簡直是價值連城啊。”

“這些東珠碩大飽滿、圓潤晶瑩,看上去似乎散發出了五彩光澤,難怪說東珠是百難獲一的奇珍啊。”

在場的貴婦們算是大唐最有見識的一幫女人,饒是如此,大家也被李泰的大手筆驚呆了。

要是沒有意外,這應該會是今天長孫皇后壽禮當中最爲貴重的。

都說魏王殿下知書達理,文學造詣是各個王子當中最高的,沒想到也是純孝之人啊。

李泰的東珠一出手,後面的王爺們都感受到了壓力。

特別是第三個上去獻禮的李恪,本來是準備了一株巨大的東海珊瑚,也算是難得的精品。

但是在李泰三十六顆東珠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至於其他王爺公主們的禮物,對比之下,就顯得更加寒磣了。

沒有開府建牙的王子公主,主要的生活來源是宮裡發的例錢,別看數量似乎不少;但是考慮到這些主子都需要時不時的賞賜一下這個太監、那個宮女,可以說宮裡面的這些貴人,沒有幾個日子是過的很瀟灑。

不誇張的說,論到財務自由,東西兩市隨便一個商家都比他們強。

“四哥也真是的,本來我以爲這塊玉佩已經是難得的精品,送給母后肯定能夠大發異彩,沒想到他直接就把大家的風光給蓋過去了。”

一般人不敢隨便評論李泰,但是李麗質顯然不怕。

“是啊,我從蕭家專門訂製了一對對頂級的百年朝鳳瓷瓶,原本還以爲還算拿得出手,現在覺得好寒磣呢。”

和李麗質聊天的是李孝恭的嫡女李雪雁。

看來,長孫皇后自己雖然未必在乎誰送的禮物重,誰送的禮物輕,但是周圍的人顯然不這麼認爲。

沒看到自從李泰的壽禮拿出來之後,李承乾的臉色就一直很難看?

他以爲自己送的《洛神賦圖》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不僅立意高雅,很有收藏價值,還非常貼合收禮者的情況。

這是東宮幾位幕僚深思熟慮,提前花了很多周折才準備好的東西。

沒想到卻還是被李泰搶了風頭。

“大哥,論起對母后的孝心,還是小弟多一些啊。”

李泰站在李承乾旁邊,用兩個人才能聽到聲音挑釁的說了一句。

貞觀五年,李泰和李承乾的儲君爭奪之戰還遠遠沒有到白熱化的程度,但是那種苗頭,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到。

李承乾佔據着嫡長子的身份,李世民一登基就立他爲太子,按理說他的太子之位是非常穩固的。

事實上,這個時期的李世民,也一點都沒有要換儲君的意思。

但是,也許李世民是個好皇帝,卻不是好父親。

他立李承乾爲太子,日常生活之中對他的要求特別嚴厲,相反的,作爲魏王的李泰,卻是非常受到李世民的喜愛,經常帶在身邊。

這給人一種誤解,相比李承乾,李世民更加喜歡李泰。

李泰會想爭一爭皇位,和李世民傳遞的錯誤信號也有一定關係。

當然,李世民靠着玄武門之變登基,這也給兒子們起了非常壞的榜樣,保不定李泰也是看到了這種情況才起了別樣心思。

“哼,應該說,論起搜刮民脂民膏,你魏王比我這個太子要厲害很多吧。”

李承乾覺得有點憋屈,自己貴爲儲君,還真是拿不出那麼多上等的東珠。

東宮的一切花銷,都是有定數的,作爲儲君,爲了避免被有心人算計,他的來錢方式可以說非常有限。

不像是李泰,仗着李世民的寵愛,王府下面很是有一些產業。

“有些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沒事,本王理解!”

李泰難得的大度了一次,不過這卻是更讓李承乾像是吃了翔一樣的不爽。

“你別高興的太早,壽辰還沒結束,還有好多人沒有獻禮呢。”

“嘿嘿,太子大哥,難不成你還指望那些宗室的子弟送上貴重禮物?”李泰看了一眼李承乾,再掃了一下四周,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放眼望去,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1392章 生病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785章 遼東城的百態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85章 因爲熱啊第32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1356章 一根螺栓引起的血案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712章 媚娘,效果一般啊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745章 學院派的首戰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1428章 把目光對準了小玉米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1519章 暴利(6000字,求月票)第672章 多拉幾家下場第1454章 蕭瑀的選擇第808章 土炕第869章 不務正業?第417章 故地重遊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970章 現代紡織業的萌芽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247章 班師回朝第99章 天方夜譚第1412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270章 榜單被撕了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791章 房遺愛的幸福和煩惱第404章 寒冬臘月下揚州第1108章 大家都來抓飛蝦第146章 要逼自己出海嗎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661章 香料不香了?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1588章 鍾石化的想法第1575章 這玩意很有前途?(萬字大章回來了!)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98章 楚王養豬第1264章 都想割韭菜第1440章 各自的心思第1571章 震懾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1180章 貴妃要下西洋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526章 妖言惑衆的楊本滿彈劾李寬妖言惑衆第1468章 朕也有點失望啊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1184章 韌性十足的天竺第431章 渾身是寶豬婆龍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1514章 從小處着手(再來個大章)第804章 免費修建衙門第1086章 大唐的朝堂,註定不會平靜第1072章 鎖定目標(求月票)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57章 出戰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412章 帝王之家,哪有一個不心黑的?第1346章 變故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45章 大唐版維權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943章 商機第121章 登州府第1278章 亂戰第1281章 關鍵時刻,結果……第1587章 熄火了?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849章 塵埃落定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1204章 鬱悶的松贊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