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武媚娘還有這個技能?

伴隨着接連幾場的鵝毛般大雪,貞觀十二年走到了最後一天。

“阿耶,雪人,小玉米也要玩雪人。”

楚王府別院,李寬跟程靜雯一行人在百草園裡賞梅。

冬日的梅花,是百草園的一景。

特別是剛剛下完了大雪,到處都是厚厚的積雪,梅花在這個寒冬之中就更顯得風骨獨特。

不過,對於已經有些會走路的小玉米來說,梅花哪有雪人好玩呀。

“王爺,我帶小玉米去玩雪人吧。”

晴兒還是一副愛玩的樣子,看到武郭在百草園裡堆了一個雪人,再聽到小玉米說要玩雪人,立馬就俯身抱起了小丫頭。

“阿耶,我要阿耶!”

小傢伙已經認人了,李寬在的時候竟然還嫌棄晴兒。

“好好好,阿耶抱抱。”

李寬對於這個女兒,那是真的有求必應,有的時候就連程靜雯這個當孃的都看不過去了,覺得李寬實在是太過於溺愛小玉米了。

說了幾次之後,一點效果也沒有用。

“阿孃一起,阿孃也要。”

小丫頭這是得寸進尺了,趴在李寬肩膀上,小手還想要拉着程靜雯。

最後賞梅就變成了李寬跟小玉米在那裡堆雪人,程靜雯時不時的幫一把。

晴兒和綠竹也在旁邊自己堆了一個雪人,反而是原來在空地裡堆雪人的武媚娘和武郭站在那裡看着了。

武媚娘原本還有點鬱悶,自己做出堆雪人這麼幼稚的舉動,結果被李寬碰見了。

沒想到就這麼一會,李寬居然也在那裡堆雪人了。

武媚孃的臉上立馬就有了笑容。

看來,楚王殿下並不介意剛纔看到的事情呢。

梅花盛開之處,李寬跟小玉米不亦樂乎的在那裡堆雪人,武媚娘突然臨機一動,小步快走的往自己所在的院子走去。

由於距離不算遠,不過是一刻鐘之後,武媚娘就帶着幾個下人回到了百草園。

“哎呀,小玉米似乎都開始出汗了呢,要不把她裡面的那件小背心脫下來?”

每次跟小玉米玩耍的時候,李寬已經習慣性的隔一段時間就用手感受一下她的頸背是否出汗。

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孩子火力旺,還是穿的太多了,每次運動的稍微激烈一些,小玉米的後背就會開始出汗。

“雪都還這麼厚呢,脫下來會不會太冷了?”

程靜雯沒怎麼動,並沒有感受到熱。

相反的,站在空曠的雪地裡,一陣風吹過,反倒是有點涼颼颼的。

果然,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還是先脫了,一會不玩了再穿回去,現在有太陽,不怕的。”

一向做事幹脆利索的李寬,每次碰到小玉米是穿多了還是穿少了的問題的時候,就會變得糾結起來。

穿少了,怕着涼。

穿多了,怕出汗,也容易染上風寒。

到底要穿多少衣服,還真是很難爲當父母的一個問題呢。

沒有女兒之前,李寬是覺得無法想象這種場景的。

“哇!好漂亮!”

沒過多久,晴兒堆好了雪人之後,站在那裡看了看四周,卻是發現武媚娘在一旁畫着什麼,忍不住走過去看了一眼。

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副美輪美奐的畫面。

一對夫婦和一個小丫頭在梅花樹下堆雪人,在幾朵梅花的襯托之下,顯得景色很別緻。

所以晴兒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驚歎。

好在武媚娘已經畫完了,要不然晴兒這麼一咋呼,要是武媚娘手一抖,這幅畫可能就廢了。

“什麼好漂亮?”

李寬聽到聲音,也好奇的問了一聲。

不過看到晴兒站在武媚娘身後,聚精會神的欣賞着什麼,便也走了過去。

“咦?”

在畫畫講究意境的大唐,李寬居然難得的看到了一副寫實的畫作。

畫中的三個人,居然跟自己、程靜雯和小玉米有七八分相似,實在很難得。

李寬只知道武媚孃的一手書法是非常了得,那飛白書是連上官儀、王玄策等人也讚不絕口。

但是,武媚娘會畫畫,還是偏向記實的畫風,這可就出乎李寬的意料了。

“王爺,媚娘獻醜了。”

看到大家都圍在了自己周圍,武媚娘起身微笑着跟李寬說了句話。

“好畫陪好詩,王爺要不你詠一首詩作,讓媚娘添加到這幅畫裡面?”

程靜雯看到話裡面的是自己一家三口人,也是非常開心。

武媚娘如今是李寬在商業上的得力助手,雖然對自己有一些威脅,但是最近一年多李寬的表現卻是讓程靜雯很滿意,已經漸漸的接受了武媚孃的存在了。

當然,主動勸說李寬把武媚娘收入房中這種事,她還是沒有那麼大度的。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李寬稍作思考,就用實際行動來回答了程靜雯的提議。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詠梅的詩作有不少,可是像王爺這樣新穎別緻的寫法,卻是從未有過呢。”

程靜雯也是識貨的人,立馬就意識到這首詩作的不凡。

這麼一首好詩,再配上武媚孃的這幅畫,程靜雯覺得指不定多年以後,這幅畫的價值將大爲不凡呢。

而武媚娘聽了李寬的詩作之後,立馬美目閃閃的接連下筆,將其謄寫在畫作的右上方,然後還從懷裡拿出一方印章,蓋在了一旁。

“晴兒,你安排人把這幅畫好好的裱起來,就掛在我的書房裡面。”

李寬覺得這麼溫馨的一幅畫,完全可以當做書房的背景畫了。

……

伴隨着夜幕的降臨,楚王府裡掛起了各種各樣的燈籠,到處一片燈火輝煌。

所有的人都興高采烈的聚在一起吃吃喝喝。

“王爺,這個棉花用來填充衣服,穿着也很暖和呢。”

今天是除夕,沐浴之後,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

程靜雯穿的是一件略顯笨重的大棉襖。

百草園的那些棉花,將棉籽抽取出來種在暖棚裡後,其他的棉絮就被用來製作棉衣了。

左右不過是一小片棉花地,要是織成棉布的話,還不夠一匹布的料。

“那是自然,不出意外,這棉花將成爲未來最主要的保暖衣物。”

雖然在李寬看來,棉衣沒有鴨絨服來的輕便暖和,但是當長安城勳貴人手一件鴨絨服的時候,棉衣就變得更加可貴了。

這大概就是物依稀爲貴吧。

據說,鋁剛剛被提取出來的時候,比白銀還要貴呢。

屋子裡有地暖,李寬把棉衣脫下之後才坐到椅子上,準備開吃。

今晚的主菜是牛肉,從涼州快馬運來的肥牛,由於氣溫夠低,幾乎都不用怎麼添加冰塊,就能很好的保鮮。

添加了桂皮、八角等各種滷料之後,新鮮出爐的滷牛腱子肉,剛剛端上桌,就勾起了許多人的口水。

就連李寬也忍不住先嚐了一口。

撒上了一些切碎的芫荽,再用潑灑一些醬料,這個滷牛肉,還真是讓人口齒留香。

“王爺,沒想到牛肉滷起來居然如此美味,以前從來沒有人這樣子做過呢。”

就連一向斯文的程靜雯,嚐了一口滷牛肉之後,也忍不住誇讚了起來。

“依我看呀,楚王殿下除了是長安城第一才子和長安城第一財神之外,還得再加一個長安城第一美食家呢。”

今年除夕,武媚娘也被邀請過來一起共進晚餐。

楚王府沒有長輩,李寬也沒有親兄弟姐妹,真正的主人就一家三口。

爲了不讓這個年過的那麼冷清,武媚娘一家三口,孫思邈林然師徒,還有席君買和王玄策、王玄武等人都被留在了大堂中吃飯。

至於薛禮,今年成親了,自然就不再留在楚王府過年了。

而晴兒、綠竹等幾個貼身丫鬟,也在大堂靠近大門的地方單獨擺放了一桌,這也算是楚王府的特色了。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每天都要吃的東西,當然是要講究一些,越好吃越好啊。”

李寬一點都不避諱自己吃貨屬性,反正長安城的勳貴百姓都知道李寬對吃很講究,楚王府的廚子水平是大唐最高的,哪怕是大明宮裡的御膳房,也不時派廚子過來學習。

“肉肉,我也要肉肉。”

小玉米看到大家吃的那麼香,居然也囔囔着要吃肉。

牙齒都還沒有長全,李寬可不敢給她吃這麼有嚼勁的滷牛肉。

最主要也是因爲裡面添加了太多的香料,不適合小孩子吃。

“來,阿耶給你一個大雞腿,你最喜歡的了。”

小丫頭倒也很乖,有吃就行,自己舉着一個雞腿,坐在特製的嬰兒椅上面,有滋有味的吃着。

說起來,因爲李寬的緣故,長安城裡着實多了不少嬰兒用品。

這種嬰兒椅就不用說了,還有專門給她修建的袖珍娛樂場,更是被程處默給照搬過去了,然後就成爲好多有小孩的勳貴人家的標配了。

還有一個改變,那就是涼州的奶粉開始得到更廣泛的認可。

李寬連自己的女兒都讓喝,其他人家也沒有什麼疑問了。

反正這奶粉賣的也不算特別貴,跟玻璃鏡子、香料這些東西比起來,要便宜多了。

當然,這也跟李寬準備大力促進奶粉的銷量有關係。

這些玩意不大好保存,要是賣的貴了,容易變成庫存,浪費了也可惜,不利於吸引更多的草原牧民去養羊。

“王爺,我敬你一杯,多謝你收留我們母女三人。”

吃了會東西,武媚娘就開始敬酒了。

不管是哪個年代,但凡是女子敢主動喝酒的,酒量都不會差。

再說武媚娘端着的是葡萄酒,就更是能喝了。

很多人覺得葡萄酒這麼洋氣的東西,應該是近現代從西方傳過來的。

其實還真不是,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雖然貞觀年間還不算非常流行,但是很多勳貴人家着實已經開始喝這葡萄酒了。

李寬嘗試過幾次,也不知是不是這個年代的釀酒技術不過關,還是覺得喝不習慣。

其實,李寬最喜歡的是喝啤酒,只是現在還沒有。

看來,找個時間可以考慮嘗試釀造一下呢。

“媚娘客氣了,說起來王府今年的商業發展這麼快,你是最大的功臣呢。”

武媚娘現在統管着楚王府一半的商業事項,馬車作坊也好,羊毛作坊也好,都是她在管理。

不得不說,她的水平比王富貴要高了一大截。

哪怕是王玄策等人在商業上也不如她。

至於李寬自己,就更有自知之明瞭。

所以武媚娘敬酒,李寬肯定是要喝的。

這武媚娘開了頭,其他人也不甘落後,很快就你來我去的,喝了不少酒了。

“阿耶,我也要喝酒。”

小玉米在一旁坐着,發現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在她身上,立馬就開始刷存在感了。

似乎很多時候,小孩子都是這樣。

她們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因爲喜歡,而是做了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

“那是大人喝的,小玉米不可以喝哦。”

程靜雯在一旁幫小丫頭擦了擦嘴,與她說着話。

除夕之夜,也沒什麼大事,大家吃吃喝喝,中間單單熱菜就熱過了兩輪。

沒有春晚可以打發時間,到了宴席散去之後,又不想立馬睡覺,李寬便覺得稍顯無聊了。

看來,得給大唐添加點娛樂才行啊。

“媚娘,你說本王在觀獅山書院旁邊建一座歌劇院,找人排練一些戲劇、舞曲,然後對進去觀看的人收門票,是否有人會去看呢?”

酒足飯飽之後,只有丫鬟端來清茶。

李寬懶散的靠在特製的太師椅上面,一邊剔着牙齒,一邊跟大家說着話。

“歌劇院?看應該是有人看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勳貴富商人家,很多自己府上就養了歌姬,普通百姓往往又不一定捨得花費錢財進去看,所以看得人估計不會很多呢。”

“把票價定的親民一點就行了。”

李寬也沒打算通過歌劇院來掙錢。

反正這個年代,好多女子的命運其實挺悲慘的,要是通過歌劇院能夠幫一些女子解決生計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功德了。

當然,重點是李寬想要給生活多一點娛樂。

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日子,也不見得就是最舒服的呀。

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546章 電和磁(萬字大章)第6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1306章 不是你想仿製就能仿製的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13章 王玄策第194章 不同人眼中的商機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91章 這麼裝魚,一會全得死光吧?第761章 什麼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第1260章 李寬上課第412章 帝王之家,哪有一個不心黑的?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614章 又是變廢爲寶第820章 大唐股市的種子第1449章 不做牆頭草了第95章 世家大族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338章 政策變動風險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1614章 顧問委員會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37章 珍寶閣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1569章 好的突厥人?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352章 三十八文錢一隻的登州大蝦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1183章 揣測第1526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1173章 態度的轉變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60章 佈局倭國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662章 阿斯卡十三香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1380章 談話第1027章 崩盤第1552章 展會雲集(今天的一萬四送上了,求月票)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1169章 是誰做的?第1212章 工業化的切入點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1587章 熄火了?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1184章 韌性十足的天竺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1277章 都是烏合之衆第1223章 重騎兵的威力第901章 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第768章 援軍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579章 這個使者不一般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687章 翰林院第1394章 程咬金的反應第437章 這算是當頭一棒嗎?第1018章 王有才的絕殺之行第1232章 魚飯第32章 鏡子第354章 這個姓氏很少見,莫非是他?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1575章 這玩意很有前途?(萬字大章回來了!)第1075章 衝着你來的(求月票哦)第231章 行軍難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591章 哈梅迪的新生意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1424章 這次真的是意外?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895章 李寬去哪了?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1080章 一書難求第276章 炒茶第95章 世家大族第1064章 怪事特別多(求月票)第936章 鋼鐵比黃金貴重?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