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

往來行舟,夾岸停泊,千帆所聚,萬商雲集。

在襄陽的這幾天,李寬算是見識了被史學家稱爲“猶先秦之邯鄲,明清之秦淮”的襄陽城了。

武媚娘都跟自己抱怨出來這麼久,還沒有好好的遊玩過,所以他乾脆就帶着她好好的玩一玩了。

而今天去的地方,則是天下聞名的隆中。

“武郎君,《出師表》中不是有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嘛,怎麼這個隆中不是應該在南陽嗎?沒想到居然是襄陽呢。”

顧盼盼看着眼前風景秀麗的隆中風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這話可是《三國演義》中寫的,你問問王爺這描寫的到底是襄陽的隆中還是南陽的隆中?”

武媚娘微笑着把話題扯到李寬身上。

事實上,諸葛亮的故居到底是襄陽還是南陽,可是一直有爭議的事情。

哪怕三國離現在只有幾百年,也已經沒有誰能完全說服大家到底諸葛亮的故居是哪了。

“我傾向於認爲《出師表》中的南陽是現在的襄***體你可以去找一找史料看看三國時期的郡縣分佈圖看看吧。”

李寬對這個問題並不是特別在意。

其實,除了襄陽和南陽百姓,其他人應該都不是特別在意這一點。

“王爺,聽說這個諸葛亮娶了個當地名士黃承彥的女兒爲妻,而這人非常醜?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旁邊一直不怎麼說話的九條杏香忍不住八卦了一句。

這個長得像新垣結衣的丫頭,是個典型的三國迷,整個楚王府,估計她看《三國演義》的次數是最多的。

“對啊,諸葛亮如此才華橫溢的人,又是荊州刺史劉表的侄子,怎麼會娶一個很醜的女人爲妻呢?”

顧盼盼也覺得奇怪。

作爲一名顏控,顧盼盼覺得帥哥就應該配美女,要不然她怎麼當初一眼就認定了武郎君?

“你們呀,不就是聽說諸葛亮的妻黃月英有個小名叫做阿醜嘛,所以就覺得黃月英是一個很醜的姑娘。其實,我覺得這是以訛傳訛,小名這東西,因爲很多小孩夭折,所以很多時候大家都會給自家小孩起一個‘賤名’。你看雉奴和兕子,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好乳名呀?所以我認爲阿醜不僅不醜,反而應該非常賢惠漂亮,要不然諸葛亮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跟她過一輩子?”

李寬這麼一解釋,顧盼盼和九條杏香倒是理解了。

“王爺,那永平縣主你給她起了個小名叫做小玉米,那又是爲什麼呀?”

晴兒這問題一出,倒是把大家的好奇心都給勾引起來了。

“因爲我喜歡啊。”

李寬可沒法跟大家解釋玉米是什麼,只好直接一句話把大家說的沒法接下去問了。

“王爺,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要不我們準備回城吧,要不然到時候可能趕不上城門關閉前進城了。”

武媚娘今天跟着李寬在隆中一頓遊玩,心情很是不錯。

不過,她倒也分得清主次,知道李寬每天都喜歡舒服的泡個澡,不喜歡野外露營。

……

隆中回襄陽的官道修建的雖然不算多麼寬闊,不過卻還算平整。

李寬一行人騎馬的騎馬,坐馬車的坐馬車,倒是很快就到了襄陽近郊。

這個時候,路上的行人和車馬也比之前多了起來,速度自然也就快不起來了。

武媚娘乾脆掀起了馬車裡頭的簾子,看着外面的景象。

當然,更多的時候,她都是看着前方騎着馬的李寬的背影。

時而發呆,時而笑一笑,把一旁的顧盼盼搞得很是吃味。

“咦?”

當武媚娘轉頭看向旁邊的時候,卻是發現旁邊一條岔路上,出現了奇怪的一幕。

只見兩個壯漢用擔架擡着一個像是生病的人,雖然是夏天,這人身上卻是蓋着厚厚的被子。

擔架頭部的枕頭上,露出這個病人的一卷頭髮,上面還有一支金叉插在上面。

不過,這病人側身躺在擔架上,武媚娘倒是看不到她的臉龐。

“武郎君,怎麼啦?”

一直關注武媚孃的顧盼盼,自然發現了武媚孃的異常。

“我說過很多次了,不要叫我武郎君。你要不就跟王爺一樣叫我媚娘,直接呼喚我爲武照也可以,再不濟你叫我武娘子也行。”

武媚娘瞥了一眼顧盼盼,再次露出一個無奈的表情。

“好的武郎君,那些人有什麼不對勁嗎?”

顧盼盼順着武媚孃的眼光,也看到了不遠處的岔路上,擡着擔架的一行人。

只見有四五個身材健碩的男子跟在擔架兩旁,時不時的還有人用手幫忙掖掖被子,似乎是擔心擔架上的病人被涼風侵襲。

而就在武媚娘和顧盼盼看着他們的這一段時間,擡着擔架的兩名男子就汗流浹背的停了下來,換上了旁邊另外兩個健壯男子負責擡擔架。

“你過去問一問,這擔架上擡得是什麼人,需不需要我們幫忙?”

武媚娘對馬車旁邊的一名護衛說道。

不一會,這名護衛就回來彙報,“武姑娘,爲首的那個男子說擔架上的是他的妹妹,因爲得了重病,在襄陽縣城看完病之後,郎中都說已經沒有救了,夫家要求他把妹妹擡回去。”

“這……這個夫家也太可惡了吧?怎麼可以因爲人家就快要不行了,就讓擡回孃家呢,還有沒有人性啊。”

顧盼盼在一旁忍不住呵斥了一句,不過,沒有人附和她。

這種事情,雖然在民間不是非常多,但也不是沒有。

武媚娘之前就聽過類似的情況。

隊伍往前又走了幾裡之後,武媚娘還是覺得不對勁,再次安排旁邊的護衛掉頭回去,看看那幫人去到了哪個村子裡。

“怎麼啦,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望着快馬而去護衛,李寬疑惑的看了看武媚娘。 wWW ¸Tтkǎ n ¸co

“王爺,我懷疑襄陽城裡這兩天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大案,剛纔那幫人,看起來很古怪。”

目前掌握的信息還非常少,武媚娘沒有直接將自己的判斷說出來,不過倒也沒有隱瞞自己的猜測。

“不應該啊,要是有大案的話,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過幾天我本來還準備讓你幫襄陽縣處理一下最近案子的,專門派人跟襄陽縣縣令彭志安留意這幾天城裡的案子呢。”

眼看着系統“我是神探”的任務即將完成,李寬現在可關注襄陽城裡的各種案子了。

雞毛蒜皮的事情要是也逼着武媚娘去幫襄陽縣破解,可能會顯得很奇怪。

但是要是有什麼大案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王爺,你這個黜陟使來到襄州,各個官員肯定都在拼命的梳理自己身邊的事情,避免這段時間有什麼把柄落到你手中。這要是你剛來襄陽沒幾天,就發生了一些大案的話,豈不是會影響襄陽縣縣令的考評?”

武媚娘就差沒有直接說襄陽縣的這幫官員在說謊了。

欺上瞞下,在武媚娘看來,幾乎是很多州縣官員的通病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人的本性使然吧。

當然,李寬是不會接受這些官員的這個理由的。

在其位,謀其事。

你要是覺得當官委屈了自己,那你可以不當呀。

不管是做一個農戶還是商人,大把的機會等着你呢。

“行,那就聽你安排吧。”

李寬雖然沒有留意剛纔路邊有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是出於對武媚孃的信任,自然不會反對。

再說了,這自己不去縣衙,案子就主動找上門來了,於公於私,都要支持武媚娘把它給破了呀。

等到一行人出現在襄陽城門附近的時候,剛剛快馬而去的護衛也已經趕回來了。

“楚王殿下,武姑娘,那一行人擡着擔架來到了一個村莊,在一間房子面前停下,又有兩個長得健壯的男子出來將他們迎接進去了。”

武媚娘問:“你還記得住那個村莊在哪裡吧?”

“自然是記得的。”

“你再帶十來名護衛一起過去,只要那戶人家裡面的人有離開的舉動,你就帶人把他們拿下。”

武媚娘對自己的判斷已經有了八成的把握。

不過,冤有頭債有主。

在事情還沒有進一步確認之前,也不着急再做什麼。

……

“武姑娘,剛剛去縣衙詢問,那裡的胥吏都說這兩天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案子。”

當武媚娘和李寬回到落腳之處,派去縣衙詢問消息的護衛也已經回來了。

“媚娘,襄陽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那些人會不會不是在襄陽城內作案的?”

回來的路上,顧盼盼多嘴的把剛纔自己看到的情況說給李寬聽了。

“王爺,媚娘還是覺得在襄陽城中作案的可能性最大。要不我們再安排一些人去打聽一下,看看襄陽城中有沒有哪個大戶人家的家裡是出了事情的?”

武媚娘說完,看了看李寬身後的王玄武。

雖然武媚娘不知道有楚王府情報調查局這麼一個機構。

但是王玄武在做什麼,她還是知道一二的。

襄陽作爲大唐非常重要的一個州府,王玄武應該也是在這裡安排了人手纔對的。

“行,玄武你去安排一下,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沒。”

……

襄陽縣衙。

“明府,剛剛楚王殿下派人來詢問縣中是否發生了什麼大案沒有,莫非他聽到了什麼風聲?”

縣尉郭橫臉露擔憂之色,站在襄陽縣令彭志安面前。

“我不是已經讓你專門跟他說過,這案子等楚王殿下離開襄陽之後本官再爲他們主持公道嗎?”

彭志安臉色不善的看着郭橫,覺得他是不是沒有把事情辦好。

“你不會是因爲那是你本家親戚,你就容忍他們壞事吧?”

“明府,看你說的,我是那種人嗎?不過被劫匪殺的那人,乃是襄陽有名的木材商人郭陽的堂弟,我擔心到時候時間拖得久了,這案子就很難破了,到時候郭家會鬧事。”

“那郭陽不是常年居住在長安城,很少回襄陽嗎?再說了,那劫匪又不是我們安排的,難不成他還能怨到我們身上去?”

“話是這麼說,但是我總覺得隱隱不安。聽從鄂州而來的商家說,楚王殿下在江夏縣可是將上千號人給發配崖州去了,屬下就怕他搞上癮了啊。”

鄂州離襄陽並不算特別遠,商賈往來比較頻繁。

像是江夏縣縣令王峰被黜陟使李寬拿下的消息,自然很快就傳到了襄陽城中,甚至對襄陽的一些商家還造成了一些影響。

“這幾天楚王殿下忙着遊山玩水,只要沒有人主動把這案子捅出去,就不用擔心什麼。”

彭志安算是長孫無忌一系的官員,自然知道長孫家和楚王李寬不大對付。

自己要是有什麼把柄落到了李寬身上,難保他會不會藉機把自己的官帽子給擼掉了。

所以他纔會安排縣尉郭橫去把這個案子給壓下來了。

不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這案子,又哪裡是他想壓就壓住的呢?

只不過是安心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彭志安剛剛起牀沒多久,就有胥吏告訴他李寬帶着人來到了縣衙,嚇得彭志安連滾帶爬的從後院跑到縣衙公堂之中。

“見過楚王殿下。”

彭志安來到公堂的時候,已經看到李寬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彭縣令,本王再問一次,這幾天,襄陽城中可有出現什麼大案?”

李寬也懶得跟這個想要矇蔽自己的縣令多廢話,直奔主題。

“楚王殿下,襄陽百姓安分守己,勤勞樸實一年到頭都不見得有什麼大案發生呢。”

彭志安雖然有點心虛,但是也只好這麼先回答。

總不能什麼都沒有做就舉手投降了吧?

“哦?是嘛。爲何本王聽說城南的郭家被盜賊光顧了,還鬧出了人命呢?”

唰!

彭志安的臉色立馬變了。

很顯然,李寬是得到了什麼消息。

不過,這個時候,他只能選擇相信郭家的人識時務了。

“啊?還有此事?請楚王殿下恕罪,下官不曾聽說過這個事情,要不請郭家的人來縣衙詢問一番?”

麻蛋。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

要不是李寬已經知道劫案肯定是存在的,都快要相信彭志安說的是真的了。

“行,那就把人帶到縣衙來吧。”

李寬倒也想看看這郭家的人,到底會怎麼說。

第1563章 狄仁傑發現的問題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1564章 融資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91章 羊毛熱第1155章 依葫蘆畫瓢第1205章 國內城的變化第1250章 一書封神的節奏第1514章 從小處着手(再來個大章)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256章 負荊請罪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224章 菘菜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995章 陽謀對陽謀 (大章,求月票)第1178章 代理人戰爭第293章 阿斯卡的宴會第243章 誰能熬過誰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037章 這個主意有點損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46章 真的有毒?第68章 鎖定敵蹤第1448章 難以下定決心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171章 程處默有請第212章 不一樣的名人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273章 真的瘋了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麼跟樹皮較上勁了?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1487章 就是一個笑話啊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1381章 改革第1043章 不信也沒用,這就是真的第72章 不可置信第1243章 掙錢,沒有那麼難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335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3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718章 這就交易完了?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第4章 猛將薛仁貴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1573章 意外的獲獎人第465章 大唐版的足球比賽轉播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655章 陛下,倒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第540章 李寬批發了一羣土豪第420章 誰搶到,就是誰的?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460章 股市有風險第503章 一代女神醫的冉冉崛起第900章 梳理西北豪族的引子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4章 猛將薛仁貴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67章 首次交鋒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36章 最大贏家第1467章 李世民有請第1588章 鍾石化的想法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267章 春闈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528章 原來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麼少第1564章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