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軍服改革

楚王府有什麼動靜,自然是瞞不過李忠的眼睛。

更不用說這次的事情,李寬還是大張旗鼓的在做。

“這就是寬兒搞出來的新式服裝?”

宣政殿中,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幾套衣服,忍住了想要試穿的好奇心。

這個年代,對於服飾的穿着是很有講究的。

就拿《禮記》裡面關於士大夫的日常要求就有這麼個說法。

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祛。縫齊倍要,衽當旁,袂可以回肘。長、中繼揜尺,袷二寸,祛尺二寸,緣廣寸半。以帛里布,非禮也……

可想而知,作爲帝王,相關的着裝要求會有多麼嚴格。

“陛下,這服裝確實是從楚王府流傳出來的。昨天永平縣主帶着楚王府的護衛,穿着這新式的服裝在長安城轉了一整天,如今外面議論紛紛,爭吵的比較厲害。”

李忠如今的心態可謂是穩如狗。

楚王府隔三差五的,不搞點事情,他反而不習慣。

像是昨天這樣的事,還真不叫什麼事。

你不喜歡這樣的衣服,可以不穿的嘛。

又沒有人逼迫你。

“李忠,你穿上這衣服試一試,看看有什麼感覺。”

李世民自己暫時忍住了試穿的念頭,但是以他對李寬的瞭解,知道李寬不會無緣無故的搞出這麼一套服裝來,還專門在楚王府衛隊裡頭進行推廣。

“是,陛下!”

李忠倒是無所謂。

事實上,他看到這一套行頭的時候,就有幾分嘗試的想法。

作爲習武之人,他一眼就看出來了新式服裝的好處,如今正好有機會光明正大的試一試呢。

很快的,李世民面前就出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李忠。

人靠衣裳馬靠鞍!

這衣服跟李忠的身材非常的匹配,將李忠的陽剛之氣完全給襯托出來了。

爲了更加好的感受這衣服的好處,李忠還有點失禮的在一旁踢腿伸手的活動了一番。

要不是舞刀弄劍的實在是太敏感,他都想要直接耍一套刀法了。

“陛下,這新式服裝,屬下建議在軍中全面推廣!”

“嗯?”

李世民沒想到一向穩重的李忠居然會提出這麼激進的建議。

作爲百騎司的首領,李忠往往都是秉承着多聽多看少說的觀點,很少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服裝,可以讓將士們的手腳更加的靈活。特別是在戰場上,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兩支實力相同的部隊對戰,勝出的的很可能是穿了新式服裝的隊伍。”

“茲事體大,傳朕的口諭,讓寬兒在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裡頭先推廣新式服裝,後面再擇機推廣到十二衛和各個折衝府。”

李世民雖然也相信李忠的這個建議有它的道理。

但是如今的大唐沒有必要太過激進,穩紮穩打就足夠了。

……

“楚王殿下,這軍服改革,可不是小事,你要不要再考慮一番?”

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裡頭,李寬正跟秦瓊說着軍服改革的事情。

如今的軍事學院,學員數量已經超過了兩千人,影響力正在不斷的上升。

雖然李世民讓李寬在軍事學院裡頭先推廣新式軍服,但是背後蘊含的意思其實是很清楚的。

秦瓊的命是李寬救的,在不涉及原則問題的事情上,他還是願意站在李寬角度去考慮問題的。

“這新式軍服,雖然有利於將士們活動,但是畢竟有點不倫不類。一旦軍中全面推廣,必然也會在外面帶來連鎖反應。要知道,禮部那些人,對於服飾穿着的講究,可不是我們這些武夫可以比的。”

牛進達作爲思想科的負責人,看問題的角度跟秦瓊有所不同。

很顯然,他是在提醒李寬注意禮部那些人的彈劾。

《禮記》自從面世以來,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就非常巨大。

對於推崇《禮記》的人來說,“禮義”就是做人追重要的規範。

而禮義之始是正容體,正容體之始在於正衣冠。

如今新式衣服可謂是一舉打破了舊有的服裝面貌,禮部那幫人不着急纔怪了。

“我們大唐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度,應該有容納百川的氣度。不管是新式服裝也好,還是不斷出現的新鮮事物;只有不斷的去接受它,這個社會才能不斷的前進。如果禮部那幫人非得要螳臂當車的話,我也不介意讓他們成爲車軲轆下面的孤魂野鬼。”

李寬如今已經不是那個隨便一個人都敢彈劾的李寬了。

哪怕是有人彈劾,也根本傷害不了李寬分毫。

這個時候,自然也不能做什麼事情都一味地縮手縮腳。

再說了,如今長安城的局面越來越詭異,適當的表現一下楚王府的強勢,也沒有壞處。

反正以李世民的身體狀況,短時間內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哪怕是李寬不出手,李世民也還有八年的命呢。

“既然楚王殿下心意已決,那乾脆就在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裡頭全面推廣,把這新式軍裝作爲學員日常的標準服裝,不管是在學院內還是學院外,都需要穿着軍裝。”

秦瓊倒也乾脆,見李寬態度很堅定,也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要知道,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裡頭的學員,不少都是長安城各家勳貴的子弟。

他們帶頭穿了新式的軍裝,起到的示範作用是非常大的。

當然,李寬也沒有要廢除現行服裝的意思。

只不過在軍中,以及一些匠人、幫工身上,傳新式衣服能夠更加方便,可以大力的引導一番。

至於其他場合,大家愛怎麼穿怎麼穿。

只要穿了東西,走在大街上就沒問題。

“楚王殿下,這軍服都是出自於楚王府的服裝作坊,到時候會不會招來一些非議呢?指不定有些人以爲楚王殿下您推廣新式服裝,就是爲了給自己的作坊牟利呢。”

牛進達跟李寬的關係也不錯,要不然也不會提醒這些信息。

“牛將軍,這服裝作坊,誰家都可以開設,如果有人能夠把這軍服做的比本王旗下的作坊還要好,改爲他們來供應,也是沒有問題的。”

李寬還真是不差那點錢,只不過是想拋磚引玉而已。

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850章 重新認識小正太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562章 江南道大開發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758章 憋屈的戰鬥第1619章 大食人的選擇第81章 羊毛作坊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98章 楚王養豬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26章 李寬眼中的國與國第995章 陽謀對陽謀 (大章,求月票)第838章 紇幹承基招了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358章 實業和金融的互相促進第88章 還能這樣賣東西?第676章 基建潮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508章 明德門上的新東西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215章 曲轅犁第792章 腰有點酸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235章 不一樣的打法第191章 玄武門急報第1043章 不信也沒用,這就是真的第1338章 政策變動風險第1369章 勝利果實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4章 猛將薛仁貴第1614章 顧問委員會第785章 遼東城的百態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596章 變廢爲寶第471怎麼白糖還在漲價呢?(五更來了!)第343章 沒錢,那就借嘛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896章 領導覺得你行,你就行第57章 你們一起上吧第957章 坑我來挖,你來跳!第103章 臭味相投第767章 勝利會師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295章 聰明人哪都有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871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649章 李世民拋出來的哲學問題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1558章 金山港的複雜局面第1474 開條件(求月票)第802章 什麼財都有人發啊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146章 要逼自己出海嗎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866章 體育產業第379章 大唐也有黃牛黨?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938章 分道揚鑣第979章 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求月票)第119章 主動請纓第915章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1474 開條件(求月票)第266章 宿命嗎第1174章 利潤表第1380章 談話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346章 這東海漁業,到底帶了多少香料回來了啊第961章 混亂的天竺第1178章 代理人戰爭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52章 難波津見聞錄第588章 鬱悶的呂掌櫃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