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

歷朝歷代的將領,都知道後勤保障的重要性。

但是,怎麼把後勤保障搞好,研究的人卻是並不多。

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後勤科算是少見的專門研究後勤補給的機構了。

“趙國公,士農工商,都是我大唐子民;只要有利於大唐獲得對高句麗作戰的勝利,有利於完善戰爭時期大軍的供應補給,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把一部分後勤補給交給商人來做,有何不可?”

李寬算是長安城中對商家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個勳貴。

事實上,他本身也算是最大的商人。

“商人重利!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事實。楚王殿下你能保證他們不會爲了多掙錢,給大軍供應僞劣物資嗎?你能保證商人裡面就沒有一些被高句麗收買,故意在那裡搞破壞的嗎?你能保證在委託商人對應後勤的過程當中,沒有徇私舞弊嗎?”

長孫無忌能夠位列功臣榜第一名,自然不是吃素的。

“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不能因爲一些擔憂就因噎廢食!陛下要快速的御駕親征,打高句麗一個措手不及,讓商人蔘與到後勤補給,以及戰後的戰利品處理上來,絕對是一個省事又省錢的做法。”

朝堂中的這些大臣,都不是那種真正的酸儒。

所以李寬當着大家的面言“利”,倒也沒有誰覺得有什麼不合適的。

“這個提議不錯!楚王殿下,我要是沒有記錯,涼州那邊的捕奴隊,當初就是跟着大軍出征吐谷渾,每次打掃戰場,都由捕奴隊負責;如今把捕奴隊換成一些商家,效果應該也是差不多的。”

秦瓊這個時候,站出來支持李寬。

他倒也不怕大家覺得自己跟李寬走的太近。

反正他的命都是李寬救的,這個事情長安城沒有幾個人不知道。

哪怕是他什麼也不做,大家也會認爲他是李寬的支持者。

“陛下,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之後,落下那麼個壞名聲,最關鍵的就是因爲這些戰爭消耗了隋朝太多的人力物力,將幾十年的積蓄都給花費的七七八八;如果此次陛下御駕親征,最終戶部不僅沒有花錢,反而掙了錢,那麼對百姓的傷害必然會降到一個非常低的程度;這麼一來,這場戰爭很可能會成爲一個千古流傳的經典,爲今後新的戰爭模式奠定基礎。”

李寬知道李世民非常注重名聲,便從這方面出發進行勸說。

“出征高句麗還能掙錢?楚王殿下,我沒有聽錯吧?”

長孫無忌冷笑一聲,覺得自己終於抓住李寬的小辮子了。

自古以來,就還沒有看過哪場大戰是能夠掙錢的。

“寬兒,能夠儘可能減少支出,不對戶部來年的安排造成影響,就已經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事情了。掙錢的事情,就不用勉強了。”

李世民雖然心動了一下,不過他也覺得這應該是李寬在吹牛。

打高句麗哦!

隋朝付出多大的代價啊。

到了自己手中,居然成爲能夠掙錢的事情?

根本不可能嘛!

這個傢伙,有點飄了啊。

шшш◆ тTk Λn◆ ¢〇

“打高句麗,最終能讓戶部掙錢!陛下,微臣這話,是深思熟慮之後才說出來的。”

李寬磚頭看了看長孫無忌,再微笑着看着李世民說,“很多人都覺得,遼東到處都是荒山野嶺,氣候寒冷,沒有什麼價值。其實不然,那裡的土地比關中還要肥沃,只要春天隨便播種下去,秋天就能豐收。不管是種植水稻還是粟米,收成都不會比關中差。

並且,高句麗也算是一個人口大國,一旦大唐收服遼東,單單俘虜就至少有幾十萬,把這些俘虜分配給府兵,然後再給將士們獎勵遼東的田地,不需要十年,大唐就可以多一個繁華的遼東道。”

東北的黑土地,這個年代幾乎完全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雖然大唐如今不缺土地,但是對於肥沃的良田,其實不管是哪個朝代,都是緊缺的。

特別是關中地區,幾百年來都是中原王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土地的肥力下降的很快。

如今大唐的人口增長速度非常快,不需要二十年,關中地區就將變得擁擠。

適當的把一部分的關中人口遷移到遼東去,是一個完全可行的方法。

畢竟遼東最大的麻煩——寒冷,已經有了棉襖和蜂窩煤,基本可以解決了。

“楚王殿下的意思是通過府兵和俘虜把遼東開發出來,然後吸引關中勳貴百姓前往遼東購買良田,朝廷通過賦稅和出售土地獲得收益?”

房玄齡的腦子轉的很快,立馬就抓住了李寬話裡的意思。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其實遼東不僅有良田,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不管是鐵礦還是煤礦,亦或是金礦,都能遼東找到。再加上遼東多河流與平原,不管是走水路運輸,還是修建水泥路,都很方便。”

“楚王殿下,遼東要是有你說的這麼好,高句麗人爲何就沒有發現?”

長孫無忌發現大家討論的話題都被李寬給帶偏了,鼻子都要氣歪了。

“對啊。如果遼東這麼好,這麼富饒,那麼豈不是意味着高句麗人的實力比我們瞭解的還要強大?我們要是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出徵,豈不是容易遭遇損失?這一次父皇御駕親征,可是不容許有任何意外的。”

李泰總算是發現了契機,連忙再次跳出來表示不着急出征。

“呵呵!趙國公,魏王殿下,高句麗是一個半農半牧的國家,雖然依靠當初隋朝戰敗留下的幾十萬匠人,國內的工藝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們的體制,註定了不會重視遼東的開發。再說了,他們就是想要開發,也得有那個實力才行。

但是我大唐不一樣,百姓對土地的追求,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只要大家知道遼東有無數的良田,朝廷還是免費提供,願意去開發的人會有大把;畢竟遼東跟嶺南不一樣,只要解決了禦寒的問題,那裡就沒有什麼值得恐懼的。”

李寬這話,讓長孫無忌和李泰不知道反駁。

但是就這樣讓李寬主導着今天的討論,他們又不甘心。

這明明是跑題了嘛。

居然沒有人管一管?

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440章 不一樣的刺殺第136章 鹽價動了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806章 緊俏貨第1409章 非同尋常的方法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17章 居然好了第1316章 寒門士子的福音第457章 仁心堂的意外之喜第1486章 不能心慈手軟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951章 讓天竺人開開眼界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163章 立規矩第725章 繼續擴建第369章 過年前放個衛星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384章 聯合對抗?第934章 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李義協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1200章 解決問題第1098章 捧殺第437章 這算是當頭一棒嗎?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1232章 魚飯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138章 剪髮風波(月票月票,你在哪裡?)第718章 這就交易完了?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574章 觀獅山天文臺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1337章 好久沒有被人彈劾,有點不習慣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805章 幸福的楊本滿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396章 等的花兒都快要謝了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第1223章 重騎兵的威力第1055章 叫鮑魚的廚師第218章 大明宮第587章 麪包新語的最佳搭檔第1597章 上眼藥?(繼續大章,求訂閱)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1253章 鬆了一口氣第178章 崔慶吐血第693章 一窩子的狠人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503章 一代女神醫的冉冉崛起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627章 迫不及待的王玄武第17章 居然好了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1416章 武舉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75章 威震西北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1523章 輿論爭奪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1111章 爆倉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605章 大明宮中的長明燈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159章 金銀賤如狗第1561章 西洋變局第62章 真的昇天了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498章 李恪的選擇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1094章 報復的最好時機?第549章 史詩級的震撼場面第1546章 電和磁(萬字大章)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1003章 李世民親自迎接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497章 寒冬臘月裡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