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洛陽來客

左孝友領手下返鍾離,李子通雖沒起疑,卻因水師差點全軍覆沒,損折嚴重而痛責左孝友,把他從大將軍貶爲將軍,令左孝友滿肚冤屈,更心向寇仲。

十天後寇仲兵分兩路,分由東海和樑都發兵。

東海大軍一萬人,乘四十艘戰船由海路直撲江都,領軍者宣永、陳長林、古佔道、牛奉義、查傑等衆。

另一軍分從運河水陸兩路南下,兵力八千人,包括令李子通喪膽的飛輪船。

李子通聞信後駭然大震,率手下二萬軍兵慌忙離開鍾離,回守江都。鍾離仍由左孝友鎮守,高郵則由另一大將秦超文主持,餘下六十艘水師船全集中往江都應付東海來的少帥軍。

其實以此時鍾離和高郵的兵力仍不可輕侮,各在一萬許人間,互相呼應下力足抵擋阻止寇仲南下夾擊江都。在戰略上,李子通並沒有犯錯,只要他能擊垮東海來的少帥軍水師遠征部隊,可回師北上迎戰寇仲和徐子陵。

那想得到左孝友開城迎寇仲,嚇得高郵的秦超文閉城不敢出戰,任得寇仲、徐子陵、卜天志和陳老謀率領的二十四艘飛輪船長驅直下,入淮水經運河開往江都,與由東海攻來的少帥水師夾擊江都水師,在長江水口大敗李子通,把他僅餘的水師徹底摧毀。

把守江都和對江延陵的吳兵總兵力逾四萬人,實力仍在寇仲之上,寇仲並不貪功,與宣永大軍會合後由運河北趨高郵,對江都過門而不攻。秦超文知大勢已去,又因心儀寇仲爲人,更懾於其威勢和兵法,獻城投降。

至此鍾離、高郵這兩座江都以北的吳軍重鎮,與附近十多座縣城盡入寇仲之手。少帥軍兵力增至五萬人,聲威更振。

寇仲採納虛行之提議,把秦超文和其手下的一半軍力,與及家少同時遷往東海郡諸城,改由宣永偕五千少帥軍鎮守高郵,由卜天志的飛輪船配合,把運河、淮水兩大主水道置於控制下。

少帥軍八鎮大將的兩個空缺,由楊公卿和左孝友填補,然後再增秦超文和洛其飛兩鎮,合共十大鎮將。依次排列以楊公卿居首,接着是宣永、卜天志、高佔道、陳長林、白文原、焦宏進、左孝友、秦超文和洛其飛。

牛奉義和查傑因表現出色,前者被擢升爲六部督監的兵部督監,查傑則被委爲刑部督監,分擔本由虛行之兼任的職位。

虛行之除負責吏部和刑部兩部外,還升任爲少帥軍的首席軍師,可領兵出征。

因他在水峽之戰表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衆人對此安排均心悅誠服。

任媚媚和陳老謀仍分主戶、工兩部。

少帥軍的組織愈趨嚴密,下面將士各有升遷,大振早已昂揚的士氣。

寇仲又納虛行之論功行賞之議,由於國庫充足,由上至下均有搞賞。

安排一切後,寇仲率師返回樑都,虎牢失陷的消息於此時傳來,因心虛膽怯的王玄應不戰而退,把虎牢拱手讓與李世績,逃返洛陽。

寇仲自家知自家事,一旦洛陽失陷,李世民大軍東來,表面聲勢大盛的少帥軍在李世民超卓的戰略,如雲的猛將和精銳的唐軍兵分數路的攻打下,只有捱揍的份兒,絕撐不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刻。

唯一的解救之道是先一步攻取江都,必要時往南撤退,只要能穩守鍾離和高郵兩鎮,可保江都無虞。

逐一邊着宣永和左孝友加強高郵和鍾離城防,於河道險要處築堡寨,又投入人力資源建造船艦,增加飛輪船數目,提升水師戰鬥力,另一方面則密鑼緊鼓的準備大舉進軍江都。

軍威今時不同往日,桂錫良和幸容終說服竹花幫其他領袖,全力幫助少帥軍,使洛其飛的情報網廣及長江東段和江南各地。

這天寇仲、徐子陵與虛行之、洛其飛、高佔道、陳老謀、任媚媚、白文原、焦宏進在樑都少帥府的議事室研究攻打江都的行動。

反覆研究下,沒人能有十足的把握。

洛其飛道:李子通的吳軍水師名存實亡,現只剩下十多艘臨時向民間強徵回來改裝的商船,憑我們的飛輪船,可輕易封鎖大江,使江都、延陵兩城難以呼應,只要攻下延陵,封鎖水路,江都將孤立無援,任由宰割。

楊公卿嘆道:若沒有李世民這後顧之憂,江都早晚要向我們投降,可是李子通既曉得李世民大軍終有一天南攻我們少帥軍,必堅守江都不出,以江都城的城堅牆厚,糧食充足,涯上一年半載絕非問題,而城內將士因有李世民這個希望,亦會兵將齊心,不易動搖。

高佔道同意道:若李子通放棄延陵,把軍力糧草全集中往江都,我們的處境更是不堪。我們當然不能傾巢攻打江都,但即使我們盡起全軍,兵力不過五萬人間,力不足克江都城內的四萬吳軍。

寇仲想起黎陽的攻防戰,當時竇建德準備充足,戰略高明,兵力是守城軍數倍之上,仍是損折嚴重。他能抽掉三萬人進攻江都已是非常吃力,去攻打比黎陽堅固百倍的江都,城內守軍更多出攻城軍達萬人,無疑是以卵擊石,自討苦吃。

最大問題是少師軍沒能力承受大量兵員的損折,否則將更沒對抗李世民的能力。用兵江都必須有十足把握,不容有失。

此時飛雲親衛來報,洛陽王玄恕求見。寇仲大感錯愕下,與楊公卿和徐子陵往外堂見王世充次子王玄恕。

王玄恕僕僕風塵,一面疲憊神色,無復昔日丰神俊朗的神態,見到寇仲二人如見親人,雙目涌出熱淚,竟朝寇仲下跪悲切呼道:少帥救我爹!

寇仲一把扶着,先安頓他坐好,待他心情平復後,再問其詳。

王玄恕道:虎牢失陷,王兄退返洛陽,李世民移師東都禁苑內的青城宮,截斷谷水和洛水交處的水道,共逼洛陽。父皇曉得形勢危急,冒險出擊,以二萬軍臨谷水以抗唐軍。李世民令手下大將屈突通率五千兵渡河進攻,敵我兩方爭持不下時,李世民再率大軍來援,李世民且親率天策府多員猛將及數十親衛精騎縱橫衝殺,直出我陣背後,所向披靡,殺傷甚重。敵我兩軍合而復散,散而複合,反覆交鋒,大戰三個時辰,我軍終不敵退卻,被李世民乘勢縱兵追殺,直抵都城之下,俘斬我軍七千多人,把都城圍困。

現在李世民正四面圍攻,晝夜不思的攻打我們的都城。

只看王玄恕的神態表現,可以想像當時廝殺得日月無光,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烈戰況。

王玄恕慘然道:父皇對不聽少帥忠一言悔恨不已,常說若不從慈澗退兵,又或肯讓楊大將軍和少帥死守虎牢,局面當不會如眼前般的急轉直下,只要能守至嚴冬,唐軍糧草不繼,洛陽之圍自解。

寇仲和楊公卿聽得你眼望我眼,徐子陵默然不語。

楊公卿道:今趟玄恕公子來見我們,是公子的意思還是你父皇的意思。

王玄恕羞慚的道。是父皇的意思,而我們都非常贊成,希望少帥不記舊恨,助我們守住洛陽。

寇仲道:城中糧食狀況如何?

王玄恕道:由於對外所有糧道均被截斷,糧食和日用品均告短缺,服飾珍玩、金銀財寶變得賤如草芥,一匹絹僅能換三升粟,千匹布才值一升鹽,倉中存糧只可節衣縮食的勉強支持一個月,情況非常危急。

三人恍然,原來洛陽到了這種水盡山窮的地步,難怪王世充不顧顏面的派王玄恕來向寇仲求援。

王玄恕悽然道:老百姓現在吃的是草根樹葉,甚至有人用泥槳和着米屑作餅充飢,食後皆病,身腫腳脹,每天我們都要派人上街收拾死屍焚化,防止發生瘟疫。

頓了頓續道:若少帥和楊大將軍肯返洛陽相助我們,父皇答應將指揮權交出,讓少帥指揮全軍。

寇仲暗忖這該是王世充最大的讓步,點頭道:我需一點時間作考慮,玄恕你先到賓館休息,明早我會給你一個肯定的答覆。

王玄恕由親兵引路離開後,寇仲長長吐出一口氣,道:兩位怎麼看?

徐子陵苦笑道:你根本沒有選擇,王世充頂多只能捱到九月上旬,而我們絕無可能在這麼短時間下攻取江都。

楊公卿道: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設法運送一批糧食和日用品到洛陽予王世充,讓鄭軍多撐上一段時間。

寇仲搖頭道:洛陽最大的問題除糧食短缺外,更有士氣鬥志消沉的致命弱點,若我們想洛陽涯過冬天,唯一辦法是替他守城。另一方面則請竇建德捐棄前嫌,派大軍來援,只要竇軍能渡河收復虎牢,那時頭痛的將是李世民而非我們。

楊公卿同意道:這或者是唯一擊敗李世民的機會。

要知李世民乃縱橫天下的無敵統帥,唐軍則是訓練最優良,裝備最完善身經百戰的雄師,如非在非常特別的形勢下,誰與他們硬撼亦沒有信心言勝。可是現在李世民正全力攻打洛陽,不但損折甚重,且無暇分身,若寇仲能穩守洛陽,竇建德大軍又渡河東來,李世民將腹背受敵,如不退兵,極有可能輸掉這場仗。所以楊公卿有這看法。

寇仲點頭道:王世充今趟派玄恕來求我出手援救洛陽,表面看來我是他們的救星,事實上洛陽亦是我的唯一救星,那我們就這樣決定吧。

徐子陵道:此事必須從詳計議,不能輕舉妄動,若讓李世民收到風聲,派出大軍截擊我們的運糧隊伍,我們會吃不完兜着走。

楊公卿信心十足的道:往洛陽的道路老夫最熟悉,只要晝伏夜行,可神不知鬼不覺的接近洛陽,我們若兵力充足,突破唐軍的包圍該沒有問題。洛陽可非我們的樑都,要圍個水泄不通,即使關中軍傾巢而來,恐怕仍辦不到。

寇仲沉吟道:陵少謹慎用兵的提議非常有用。我們就來個他孃的聲東擊西的策略,詐作大舉進攻江都,事實上目標只是江都隔江的延陵,由陵少負責指揮全軍,而我則和楊公、麻常和楊公的五千手下偷把糧食運往洛陽,再留下爲王世充守穩洛陽,然後設法說動竇建德來援。哈!陵少只須虛張聲勢,說不定李子通會拱手把延陵送給我們。我們少帥軍一天屯駐延陵,李子通就一天不敢離城半步。

徐子陵苦笑無語,寇仲不邀他往洛陽,並非須他統領佯攻江都的少帥軍,而是知他不願與李世民正面交鋒的心意。

楊公卿興奮道:這是我們少師軍爭霸天下一個良好轉機,我立即去準備一切。

說罷離開。

剩下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好半晌仍有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觸。

寇仲終打破沉默,頹然道:兄弟!我們又要分開哩!

徐子陵一陣感慨,寇仲這句簡單的話,內中實包含深刻的意義。

在李世民如此龐大的攻勢下,寇仲能否穩守洛陽,尚在未知之數,所以這句話可以是生死的訣別。

其次是竇建德肯否來援,又或能否分身,亦是無法預料。洛陽倘被攻陷,寇仲縱使能突圍成功逃走,李世民必不肯放過這追殺寇仲的機會。那時寇仲總不能捨棄手下將士獨自逃亡,大有被李世民追上殺死的可能。

最後是寇仲和李世民這對上天註定的宿敵,終到生死相拚的時刻,中間絕無轉寰餘地。

寇仲沉聲道:若我不幸戰死洛陽,請陵少爲我解散少師軍,因爲投降李世民最後恐怕不會有甚麼好結果。

徐子陵嘆道:形勢不是那麼惡劣吧?楊公也說這或是唯一望敗李世民的機會。

寇仲搖頭道:我不知道,李小子是這世上唯一能令我失去信心的人。無論你想得多麼周詳,他一下子就可贏盡你手上所有籌碼。唉!有一件事我尚未有機會告訴你,玉致到今時今日仍不肯原諒我。

徐子陵愕然。

寇仲露出不願提起的失落神情,道:若事情真的發展至那地步,陵少解散少帥軍後,就到石青璇隱居處陪她終老,再不要過問人世間的任何事。甚麼他孃的石之軒、魔門兩派六道、香玉山池生春,大明尊教段玉成,全不要理會。唉!我唯一不放心的是小陵仲,不過大小姐該會好好照顧他。一天有你徐子陵在,該沒有人敢去傷害他。

徐子陵嘆道:你怎麼變得鬥敗公雞似的?不要盡說喪氣話好嗎?

寇仲乾笑一聲,旋又頹然道:我因想起致致,忽然有萬念俱灰的感覺,心想死了也好,一了百了。

徐子陵訝道:看你的樣子,你是真心愛上她,着緊她,所以她才能對你造成這麼嚴重的傷害和打擊。

寇仲苦笑道:還用說嗎?我這些日子來真有點後悔去爭他***甚麼天下,爲何不能在全無功利牽纏下把她追上手。每晚摟着她香噴噴的嬌軀睡覺,哄哄她,也讓她哄哄我,過他孃的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幸福生活。不像現在般被她怨恨一世,最慘是在手下前還要裝出天下無敵的堅強模樣。事實上我比任何人更清楚,我們絕捱不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若非你及時趕來,我連李子通和香玉山也鬥不過。

徐子陵比任何人都瞭解他,如他只是一時的情緒發泄,並非失去鬥志。苦笑道:

快召手下來開會吧,很快你會恢復過來的。

寇仲深吸一口氣,搖搖晃晃的站起來,道:坦白說,我是給玄恕描述洛陽滿街死屍的情況嚇怕。唉!跋小子究竟到那裡去了?我需要個像他般堅強的人在身旁一起死守洛陽。

徐子陵讓他探手搭着肩頭,道:是否回會議室去?

寇仲道:到甚麼地方都好,唉!你不知致致向我說出那番絕情的話時我有多慘,到那一刻我才深切意識自己所犯的錯是多麼嚴重!更清楚縱能舌燦蓮花亦不能改變她對我的想法。我感到無比的孤寂,那晚我徹夜在牀上輾轉反側,慚愧、自責與悔恨交纏,就像石之軒的不死印般往我襲來,既躲不住更擋不過。你可否帶我到一個無人的地方,讓我痛哭一場。

徐子陵淡淡道:少帥!對不起,時間無多,明天你就要到洛陽去,現在該是你調兵遣將的時刻。

第八章 兵法入刀第十二章 三臨長安第一章 必勝信心第四章 突厥雄師第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七章 漢水戰雲第七章 不死夢醒第五章 昏君末路第三章 分身乏術第三章 花萼雙輝第七章 與卿決裂第二章 一場虛驚第五章 情敵相逢第二章 踏破鐵鞋第十一章 荒村風雲第十一章 榮府壽宴第三章 棋差一着第八章 殺機暗藏第十一章 夜訪青樓第九章 敗如山倒第七章 還看今朝第二章 刺日射月第十一章 細說從前第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一章 長江二君第三章 花萼雙輝第十一章 硬撼邪王第一章 初抵貴境第十章 仙蹤再現第十二章 自天而降第二章 局中有局第六章 絕世名妓第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一章 生靈塗炭第五章 風虎雲龍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三章 簫怨歌悲第十二章 魔門邪帥第十一章 夜訪青樓第九章 握手言和第五章 隔桌之戰第九章 堅毅不拔第六章 利己利人第六章 因緣巧合第五章 悲觀離合第二章 初試神功第八章 別有洞天第十一章 暗懷鬼胎第七章 重會玉人第五章 神弓施威第四章 突圍血戰第三章 因禍得福第九章 妙手空空第三章 宋家山城第九章 慈澗會戰第四章 飛馬牧場第一章 死中求活第六章 嚴查內奸第十二章 詐死脫身第六章 救人救火第十二章 其下攻城第一章 同陷險境第五章 海賊陰謀第十二章 最後希望第十一章 衷心感激第三章 反敗爲勝第二章 生死之道第八章 寒林清遠章 劍如棋奕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章 邪王嫁妝第九章 暗渡陳倉第四章 虛虛實實第八章 傷心欲絕第四章 明偷暗搶第六章 兼愛如一第二章 爲君之道第七章 與魔爲盟第一章 一朝白雪第三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詐死脫身第十二章 一個願望第八章 神功大成第十章 兵法入刀第十章 邪帝陰後章 等待黎明第五章 生死之間章 卑鄙奸徒第四章 髯客東來第十三章 獨尊古堡第六章 絕地逃生第八章 以寡擊衆第七章 寶蹤何處第三章 人心險惡第十二章 自天而降第三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妙計脫身第五章 有緣相會第七章 死裡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