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

(讀者羣人氣不夠旺啊,老雁還想多聽點意見呢~~~~·)杜黃裳的面色漸漸柔和了,道:

“蘇判官請起,是本相錯怪你了。蘇判官,如此說來,是有人從中操縱,意圖不軌了?”

蘇弘道:

“正是。那人用下官那不肖弟弟的事來激下官。下官情知那不肖弟弟犯的是謀逆大罪,皇上不降罪於我家,已是天恩浩蕩,哪裡還敢心存怨念?下官本想當時拒絕,卻知道眼下情勢危急,見那人說得頭頭是道,想探聽些機密,故而虛與委蛇。此事節度大人盡皆知曉。若非杜相公親臨,下官也不敢講與第三人聽。自恩使大人出城後,下官每日受人指點,真是連死了的心都有了。”

說罷,伏地哭泣。杜黃裳繼續問道:

“那你探聽出多少了呢?”

“那人對下官還不是十分信任,只是讓下官這幾日留心等他消息。下官揣測他的言語,此事似乎和一個胸懷野心的強藩有關。”

杜黃裳點點頭,道:

“蘇判官一片忠心,待事平之後,本相定聯合李節度使向皇上保舉。皇上仁德,劉闢作亂按律當夷滅九族,皇上只誅其三族;李琦身爲宗室謀反,有司論當罪及大功親,陛下只誅其父子二人。皇上曾言,朕所寶者,惟賢才耳,又曾言倘使蘇強仍在,若真有才幹,也當舉用,何況蘇弘乎?蘇判官深明大義,此次若能立下大功,陛下必然大加封賞。這幾日還要勞煩蘇判官繼續委屈了。”

蘇弘道:

“下官只盼能洗刷門楣,哪裡敢奢求什麼封賞?”

杜黃裳又好言撫慰了幾句,讓蘇弘自去了。這邊蘇弘離去,那邊杜黃裳喚過幕僚來道:

“蘇弘所言,和糧秣統計司的報告倒是不差分毫。若非陛下仁德在先,蘇弘心懷感激,此次動盪必然會危及國本啊。”

隋末,李淵父子從晉陽起兵,入主關中,最終定鼎天下。晉陽也因爲這個緣故成爲唐朝地位僅次於長安、洛陽的大都市,爲唐三都之一。如果晉陽陷落,對唐朝廷的打擊是無法想象的,唐建立以來,晉陽只失陷過兩次,一次是唐初劉武周南徵時,一次是安史之亂時。

站在晉陽城北門上遠望遠處的汾河似一條銀白的帶子蜿蜒而來(好熟悉的句子),羣山連綿起伏,果然是龍興之地,氣象非凡。只是城下密密麻麻的帳篷破壞了這壯麗的北國風光。這些帳篷都是自軍營倉庫調來,裡面住的是許多身經百戰的老兵,雖然這老兵也可能僅僅三十出頭。如果處置不當,這些人拿起武器,就將成爲震動天下的力量,如果處置得宜,那麼唐朝廷的整軍計劃就將如期推行,唐朝的中興就有了希望。

城外的一頂帳篷的門簾掀了起來,站在兩邊的士兵躬身道:

“大人。”

出來的正是河中晉絳節度使李庸。節度使雖然軍民都管,一般都敬稱大帥,令公,但是李庸文官出身,又出自中央,知道朝廷有志削藩,故而禁止手下稱其爲帥。

“李大人!”“李大人!”“李大人!”

李庸一出來,帳篷外圍着的許多人就都擁了上來。李庸這兩三天和老兵們同吃同住,一團和氣,笑臉迎人,一點官架子也沒有,再加上出任河中晉絳節度使來施政有方,官聲頗佳,所以老兵們倒也不曾爲難與他,倒是這幾日李庸閒逛閒逛就把所有營盤都逛遍了。經常和老兵聊天,尤其是返鄉又回來的老兵,幾個領頭的見他只問政事生產如何,並不勸人回去,對他的看管倒也不是很緊。

李庸掃了一眼,都是些領頭的,就道:

“各位都等在這裡幹什麼?”

其中一個高聲道:

“剛剛在南門的弟兄看到了朝廷派來的宣慰安撫使大人的車駕入城,特來請李大人示下朝廷將如何安置我等?”

李庸道:

“這個本節度不是老早就告訴各位了嗎?皇上說,各位都是立下過戰功的忠勇將士,衣食無着他老人家也很難過。朝廷怎麼會眼看着大家受凍捱餓呢?皇上說,不會讓大家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的,不但要有,而且要吃得好,穿的好。實際上,咱們各位不當兵後幹什麼,皇上早就想好了,皇上聖明着呢。本來給諸位遣散費的目的是讓大家回鄉看看,新年一過,自然就會有鄉官上門,知會各位做什麼事情。不料各位聽信了不知哪裡來的謠言,以爲朝廷對各位不管不問了,都到了晉陽來,害得本官大冷天的也不能在家睡覺。”

人羣中發出一陣鬨笑,人羣中擠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兵來,下跪磕頭道:

“節度使大人是好官,驚動了節度使大人草民心裡也不安穩,在此小的皇甫敬給您磕頭陪罪。只是想請李大人透露一二,朝廷會怎麼安置我們。還有,宣慰安撫使大人進城已經有好一會了,爲什麼還不來宣慰安撫我等?”

李庸道:

“唉呀,我說各位,宣慰安撫使大人可不只是來宣慰安撫你們的。再說,你們知道來得是誰嗎?來得是杜相公,那可是執政事筆的宰相。人都到了,還怕再多等一會嗎?”

一個年輕的卻沉不住氣道:

“小的們不知道什麼杜相公,政事筆,小的只知道人不吃飯就會餓死,不穿衣就會凍死。多等一會也不行。”

李庸厲聲道:

“自從各位來到晉陽,可曾凍死一人,餓死一人?按理各位都已經不在軍籍,朝廷不還是開倉供應各位飯食衣物嗎?皇上仁德,還望各位稍安毋躁,不要中了小人奸計。杜相公年近七十,從長安六天不到就趕到了晉陽,朝廷的誠意諸位還看不到嗎?”

論嘴皮子,這些老兵油子自然不是李庸對手,可是如果秀才遇見兵,那麻煩可就大了。住在各處的老兵都漸漸得了消息趕了過來,喧譁叫嚷聲越來越大,李庸甚至能感覺到有人在煽風點火,額頭上密密地冒出了細汗。身邊的幾名親兵緊緊地把他圍住,手已經攥到了刀把上,就在這時,一個眼尖的親兵高喊道:

“大人,來了,來了!”

第三卷 第八章第三卷 第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六)第三十五章 橐 鞬第八十二章 曹 州(求訂閱!)第三卷 第二十章第十七章 棄 子第四十八章第五十四章 難唸的經(求訂閱!)第四十一章 選 擇第九十四章 議 和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六十六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零六章 魏博的救贖(下)第四十四章 官和錢第三十九章 嚇出來的勝利第一章 噩耗第十五章 到底誰喝一壺?第一百零三章 內訌 默契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五)第十一章 腦子壞了第一百零三章 內訌 默契第三十章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七)第一百章 陽 謀第五十三章 小兒子第二十五章 永貞元年的開始第四十七章第六章第十九章 報 紙第七十章 勸農五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中)第四十一章 語言藝術第四十三章 好生歹毒第四十八章第七十五章 遠 志(求訂閱!)第三十六章第七十六章 開 始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一)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十六章 會戰(下)第六十三章 李孝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五)第二章 高崇文第七章 易 將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五)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三)第九十三章 李愬出馬第四十章第七十四章 沙陀來了第五十章 偶爾露崢嶸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三)第六十五章 應 對第五十三章 小兒子第六章 上書與進兵第九章 迷信、海貿和大葬第二十五章 永貞元年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三)第四十五章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第十五章 劍門關(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三)第一百零四章 兵 變第六十九章 中國式結局第八十四章 下血本第七十三章 失敗的朝聖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九)第二十七章第十章(上) 過山車第十章 過山車(下)(泣血求訂閱!)第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八)第九十八章 拉 攏第六十九章 雞鳴狗盜第一百二十七章 遺詔(一)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隱 憂第四十三章 柿子要揀硬的捏(修改)第三十九章 另一種原因(下)第十四章 起 兵第三章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第十五章 到底誰喝一壺?第九十九章 偉 大第六十七章 九王會議第三十一章 突 破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九十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第八十三章 說不得第五十一章 自 戀(求訂閱)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六)第四十八章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四)第五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