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

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

在白亭海修整三天,人馬都得到恢復後,李瑄下令臨洮軍、赤水軍,啓程回河湟,準備展開對吐蕃的攻勢。

兩軍重新挑選良馬,作爲備用馬。

受傷的士兵,無論輕重,都先在白亭守捉城養傷。

那些俘虜的戰馬、牛羊,一部分留在白亭守捉,爲傷員補身體。

另一部分由河西趕來的士兵,帶回河西的牧場內,等下次大戰後,犒勞全軍。

此次獲得的俘虜,也全部押送至河西,將來爲河隴的建設添磚加瓦,爲河隴的土地辛勤耕耘。

至於俘獲的馬匹以後再分配,現在來不及將戰馬分給諸軍。

“李帥,我等世居大唐,與唐人無異,您要對吐蕃用兵,我等也願意效犬馬之勞!”

安思順將伏帝難等人帶到李瑄面前後,伏帝難代表河西諸胡部向李瑄拱手說道。

“既然你們有心爲國效力,就跟隨我們一起回河湟吧!大戰過後,我會對你們的部落進行賞賜!”

李瑄看了一眼伏帝難,點了點頭。

此戰臨洮、赤水,暫時失去五千多戰鬥力量。

雖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總歸擊戰的時候,難度增加。

河西諸胡部戰鬥力一般,但可以跟隨赤水軍作爲青海方面的部隊,用以嚇唬吐蕃。

由兩萬騎,增加爲三萬騎,更具有威懾力。

“謝李帥。”

得到李瑄的答覆後,伏帝難等胡部首領拜謝。

真正參與唐軍的戰鬥,他們才能感受到李瑄的神勇與果敢。

那躍馬持槊的絕世風姿,深深烙在他們腦海。

這樣的人,如神一樣的存在,他們不敢有絲毫不敬。

李瑄還是河隴押蕃使,能管理諸胡部。

諸部都想得到李瑄的看重。

李瑄又吩咐白亭守捉使,加倍派遣騎兵,巡視邊境,他會給白亭守捉補充五百匹戰馬。

另外,隔着沙漠,居延海旁的寧寇軍,也被李瑄傳令嚴加巡視。

一有情況,立刻快馬彙報。

一切準備就緒後,大軍順着馬城河南下至姑臧城。

李瑄要在姑臧城的府庫中,爲士兵更換一批鎧甲,補足受損的兵刃。

歸途之路,並沒有來時那麼急。

到達姑臧的時候,李瑄傳令河隴諸郡,放開道路,允許通行玉門關、陽關。

但邊境依舊戒嚴。

短時間內吐蕃不會知道回紇已被大敗!

……

鬱督軍山,嗢昆水,回紇王庭。

經過長途跋涉,磨延啜終於回到王庭之中。

他無比狼狽,哪有率五萬大軍南下時的意氣風發。

骨力裴羅收到閱兵騎兵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後,眼一黑,昏了過去。

醒來後,他的身體更差了。

他一度以爲愛子已死,老淚縱橫。

幾位不成器的兒子也蠢蠢欲動,準備爭奪可汗繼承人的位置。

直到幾天前,他收到磨延啜還活着的消息,立刻派遣近衛軍將磨延啜帶回王庭。

他害怕有人因此加害磨延啜。

“大可汗,我讓您失望了,我有罪。”

入牙帳,磨延啜跑到骨力裴羅的座位前,撲通一聲跪下,一臉愧疚。

他不是不能失敗,而是不能接受全軍覆沒。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叫我阿塔。”

骨力裴羅撫摸着磨延啜的後背安撫,讓磨延啜叫他“父親”。

這表明他不會怪罪磨延啜。

“阿塔……”

磨延啜知道骨力裴羅的意思後,再看骨力裴羅更爲蒼老,頓時淚流滿面,他拍着胸膛自責:“他太厲害了,孩兒也太蠢了。如果我想到他會從風沙中襲來,最起碼可以保全軍隊。”

這一次,他一敗塗地,五萬騎被四萬騎,確切的說是三萬唐軍精銳圍住全殲。

自古以來,草原上哪有這樣的事情?

“這就是李瑄,我從潰兵口中得知一些戰況,就算是我去,也會失敗。他的麾下人皆雙馬突進,誰也不會料到那樣的速度,還是從風沙中衝出來。他是真正的萬人之敵,所謂的熊虎也不足道哉……”

骨力裴羅嘆一口氣,又緩緩說道:“阿勒卜從十五歲就跟着我,爲我回紇汗國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希望他被李瑄俘虜,而非戰死……”

“阿塔……如果阿勒卜被俘虜,我們用一萬金也要換他回來。”

磨延啜想到掩護他歸來的阿勒卜,心中更加難受。

他說這句話更多是安慰骨力裴羅,因爲父子二人都清楚阿勒卜寧折不彎。

磨延啜親眼見證李瑄衝陣殺敵,騎兵被李瑄手中的鐵槍一片一片掄倒。

那一下午時間,怕是要殺千人。

阿勒卜怎麼可能是李瑄的對手啊!

“唉!一定如此。”

骨力裴羅再嘆一口氣。

“別自責了,即便全軍覆沒,我也一點都不後悔。我從小在漢地長大,聽說過一個故事。”

骨力裴羅拍了拍磨延啜的肩膀,讓他起身,然後娓娓道:“一百多年前,中原有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個梟雄。李世民在統一中原的時候,攻擊王世充,本與河北的竇建德無關,而竇建德卻全力支援。”

“李世民一戰擒雙王,事後質問竇建德‘我徵王世充,關你何事?敢躍我疆域,冒犯我兵鋒’。而竇建德卻回答‘今日不自己來,恐勞您遠取’。”

“多像啊!不過我們比竇建德好多了,我們根基還在,還有十幾萬控弦之士。草原部落會抱怨此次戰敗,但沒有一個部落可以威脅到汗國。”

“我們要派遣大使,攜帶黃金和珠寶,去向唐庭求和。像中原英雄勾踐一樣臥薪嚐膽。”

“李瑄這個人有問題,他遲早會出事的。我可能看不見了,你要拭目以待。”

他們回紇南下閱兵,李瑄就立刻派兵突襲,明顯是沒有徵求大唐皇帝的同意,或者說“先斬後奏”。

從那一刻起,骨力裴羅就不後悔南下閱兵,只是難過於一敗塗地。

“孩兒謹記!”

磨延啜重重點頭。

“王忠嗣派兵攻破一個陰山以北的部落,擄走部落所有人。前不久又有彙報說朔方軍、河東軍在峽口屯兵,矛鋒直指草原。不過我猜測以王忠嗣的性格,不會主動進兵,而是威懾我回紇不再派騎南下。”

“這一戰,我們終究是達到一些戰略目的,已經入冬,唐軍不會再進攻吐蕃。等明年的時候,吐蕃的八座城堡一定會修建完成。”

“應該可以拖住李瑄一段時間……”

骨力裴羅又向磨延啜說了許多話,試圖讓磨延啜重新拾起底氣,等待時機。

“阿塔放心,在回來的路上,孩兒已經想通。”

磨延啜確實不甘心,他並沒有因此頹廢。

“在王庭休整一段時間,由你親自出使大唐。”

骨力裴羅又丟下重磅。

“阿塔,孩兒剛敗於大唐啊……”

對此,磨延啜非常羞愧。他怕唐庭趁機爲難他。

“唐皇愛面子,你是使者,他不會把你怎麼樣的,這樣也彰顯誠意。他有什麼要求,每年需要納多少貢,哪怕傷害國本,也要同意。一定不能給李瑄找藉口攻打我們。最起碼要等十年,我們徹底統一草原的時候。”

骨力裴羅能看出李隆基的性格,攜帶重禮出使大唐賠罪,李隆基一定會在諸國使節面前,彰顯自己的大度。

“孩兒遵命!”

磨延啜想想也是。

現在回紇需要時間,別給李瑄這條惡狗找到機會。

隨後,父子二人相依在一起。

骨力裴羅的其他的兒子,對此大爲不滿,但骨力裴羅寵愛磨延啜,他們手中無一點權力,根本無法對磨延啜造成威脅。

之前,他們心中滿懷惡意,希望磨延啜會死在李瑄手中。

也只有磨延啜的妹妹伽思爲兄長的回來感到高興。

……

長安。

李瑄七百里加急,將磨延啜的金甲、狼頭大纛,以及由劉單書寫的《白亭海大破回紇賀表》送至長安。

裴寬和李林甫到勤政務本樓後,看到被支起那金甲和狼頭大纛,以及旁邊正圍繞着這兩件物品的李隆基。

“兩位宰相,猜猜這是什麼?”

裴寬和李林甫到來後,李隆基和他們打個啞迷。 狼頭大纛,頂端還有狼尾。

金甲,鑲嵌着黃金的鎧甲,極高的身份才能穿戴。

作爲當過范陽節度使的裴寬,一眼就看出這兩件東西,遂拱手說道:“啓稟聖人,此爲回紇出征主帥的狼頭大纛和回紇可汗、或者王子的帥鎧。”

“啪!”

“左相所言極是。”

李隆基撫掌大讚。

說完,李隆基將戰報交給兩位宰相,讓他們觀看。

這場景李林甫太熟悉了,李瑄一定把回紇打得很慘,連狼頭大纛和金甲都被送到長安。

果然,戰報上先是一如既往地誇讚皇恩浩蕩,聖人英明,受皇命而討伐云云,把李隆基捧到天上。

然後纔開始介紹士兵們長途奔襲,風餐露宿的辛苦,特別是在風沙之中連行數日,環境惡劣之極。

所以纔有“披荊斬棘”的大勝。

戰果十分誇張,回紇來不及準備,就已經被唐軍攻入營壘中。

其中,李瑄早早佈置伏兵,利用輕騎,將回紇引往伏兵之地。

一個叫“陌刀軍”的兵種,在伏擊中大放異彩。

只是數十人傷亡,就擋住數千騎兵的衝突。

“當張興刀者,人馬俱碎,將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推進。這個張興,一定要拜爲將軍。”

李隆基將賀表的一段話念出來,頓時覺得張興此陌刀將異常勇猛。

決定像王難得、南霽雲一樣,封一個南衙禁軍的將軍,用以標榜身份。

“恭喜聖人喜得良將。”

李林甫立刻恭喜道,雖然他知道張興是李瑄的手下。但無法挽回的局勢,索性拍李隆基一個馬屁。

還有,劉單這個豎子,早晚要整死他。張興已經“人馬俱碎”,夠誇張了。

但把李瑄描繪的,簡直跟神一樣。

“陣成,帥披馬甲擇親衛入陣,及午至黃昏,三軍盡披靡,獨斬千人。”

“帥見大將阿勒卜出陣,躍馬持槊,一擊奪命,賊衆潰,大呼馳入,鐵甲盡摧。”

諸如此類的描述,將個人武勇決定勝負,發揮得淋漓盡致。

更何況,回紇還是被突襲、包圍、再包圍的情況下。

回紇五萬騎南下,只有不到兩千騎逃走。

在軍事戰鬥上,這就是算全軍覆沒。

斬俘與死亡比例,更是小到十幾比一。

李林甫雖然恨李瑄,但不得不佩服李瑄是當代第一名將,勇武史書難尋。

“據說回紇領軍者爲骨力裴羅的繼承人磨延啜,他爲了逃跑,用金蟬脫殼,冒充小兵。沒有抓住他,已經不重要了,只是金甲和狼頭大纛,就與其一個份量。”

李隆基認爲獲得金甲和回紇的狼頭大纛,足以比上生擒磨延啜的軍功。

“聖人英明。回紇在西域有影響力,如此輕鬆戰敗回紇,大唐在西域的威名更甚,等李將軍大破吐蕃,西域諸國必紛紛遣使來唐。”

裴寬也拱手說道。他是力挺李瑄的。

曾作爲主帥,裴寬敬佩李瑄的作戰方式。

每次都以極小的代價,獲得極大的勝利。

哪能用一句勇猛,將其全部概括。

“我準備授七郎爲柱國,兩位意下如何?”

李隆基問李林甫和裴寬。

其實李瑄的軍功早就可以封上柱國了,但李隆基想到李瑄還要與吐蕃大戰,上柱國之事再緩緩。

“回聖人,李將軍是國家的支柱和棟樑,當有此封。”

裴寬立刻回道。

“聖人英明,臣也贊同!”

勢不可擋,李林甫只能默認。

李隆基非常滿意,他已派人送詔書向骨力裴羅質問,等待骨力裴羅的答覆。

他又將李林甫和裴寬拉到大唐的版圖前,他指着地圖說道:“七郎說過,中國當盡擁有黃河,這一天是不是快要到了?”

黃河是華夏的母親河,從文明誕生以來,哺育着世世代代華夏子女。

自古以來,黃河的上游從未被華夏擁有。

當李隆基治下的華夏,能盡有黃河,這將是開天闢地的功績。

“有李將軍在,別說黃河,長江的上游,也會被聖人掌握。”

裴寬趁機向李隆基吹捧道,實際上他也是胡說。

“朕甚期待!”

李隆基沒有好高騖遠,只是摸着地圖上黃河源頭的那片區域。

那裡曾經是一個叫蘇毗的國家,現已臣服吐蕃。

……

翌日早朝後,授李瑄爲柱國的詔書快馬加鞭送往湟水。

同時,李隆基賞賜李瑄三百金,金器二十件,玉器二十件,絹三千匹。

對臨洮軍和赤水軍也繼續厚賞,賞資從京兆府庫出。

如封張興爲千牛衛將軍,封辛雲京爲右領軍衛將軍,封李朱師爲右武衛將軍。

封安重璋、荔非元禮、車神塞爲禁軍中郎將。

讓荔非守瑜領了禁軍的郎將。

當李瑄率領兵馬回到湟水時,李隆基的詔書七百里加急送至。

這些消息傳過來,是爲在與吐蕃大戰前振奮軍心。

如果南霽雲、張興、辛雲京等領禁軍將軍的人若再立功勳,說不定會封爵。

哪怕是個虛封的男爵,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雖然沒有僚屬的封賞,但李瑄在戰後會將高適、劉單、岑參、楊綰、劉晏等人的品級奏升幾級,兼更高的職事官。

屆時李隆基必然會同意。

有這樣的履歷,哪怕以後他們不當僚屬,也可以下放爲一郡太守。

到湟水城後,李瑄吩咐臨洮軍、赤水軍、河西諸胡軍,修整五日,補充睡眠。

五日後,也就是十月下旬,對吐蕃的戰鬥正式開始。

“劉判官,士兵的纊衣準備的如何?”

回到軍中,李瑄第一時間召集僚屬。

“所有將士皆備有纊衣,可抵禦風雪的行軍帳篷,也已備齊全。”

劉晏向李瑄回答道。

“劉判官,十幾萬大軍的糧食能支撐多久?”

李瑄又問劉晏。

“啓稟李帥,屬下又令金城、隴西、武威等郡運送五萬石粟米至積石軍城、綏和守捉、鄯州城,可以支撐兩軍至明年春天三月,鹽也足夠。聖人派使者在河隴收購羊和美酒,現軍中有羊五萬頭,美酒三十萬斤。”

劉晏一次性向李瑄稟明。

“出征前夕,取十萬斤美酒暢飲。剩下美酒平均分配給士兵禦寒。羊除了出征時宰殺燉煮,其餘平分給諸軍將士。”

青海的冬天太冷,李瑄考慮到這種情況,決定讓士兵的水壺當酒壺,打仗前喝幾口暖暖身子。

李瑄考慮過嗜酒者會將酒喝完,但畢竟每人的酒有限,喝醉倒是不至於。這個時代的酒也就比後世的啤酒高一點。

不過李瑄還是讓高適傳令士兵,禁止在下雪之前,把酒喝完。

當然了,真要遇到酒鬼偷偷摸摸把酒喝完,李瑄也沒辦法。

在邊疆作戰,士兵們往往自己攜帶酒水。

將軍不會因爲士卒攜帶酒水去責備。

對將士們來說,飲酒不但能增添平常乏味生活的樂趣,亦能使他們膽略勇壯,英勇殺敵,是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良藥”。

狂野與英勇,都會在飲酒的一瞬間釋放。

“軍中禁酒”,在這個時代,這種環境下,並不適用。

那些喝酒誤事的,往往是懷抱着美人的將領,而非戰鬥前線的士兵。

“遵命!”

劉晏、高適等僚屬領命。

這個消息傳到軍中,全軍一定會振奮……

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72章 心在動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70章 陷陣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56章 唐軍陣形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51章 火雲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39章 王忠嗣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61章 前鋒第50章 獲得寶馬第89章 王昌齡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4章 華山金礦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72章 心在動第102章 南霽雲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43章 豪強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