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寧遠將軍

第22章 寧遠將軍

翌日,剛下早朝不久。

李適之還未回來,宦官林招隱就攜帶詔書來到左相府。

“左相之子李瑄,神勇矯健,謀略深廣,堪當閫寄……特任爲豐安軍副使,授寧遠將軍。”

“賜雕弓和寶劍各一柄,玉佩一塊……”

林招隱宣讀詔書後,李瑄拜謝恩典。

寧遠將軍爲正五品上的武散官。

皇帝會經常爲功勳卓著的臣子授予散階。

特別是出任軍使的將領,必然有武散官加身。因爲在“使職差譴”的制度下,使職無品級。

散官沒有實權,設立它的作用是標示官員的基本身份等級。

一些皇帝寵幸的臣子後代,功臣後代,都會授予散官。

如開元寵臣王毛仲的兒子,剛出生三天,就被授予五品散官。過段時間,王忠嗣其中一個未成年的兒子,也授予五品散官。

李瑄的豐安軍副使,加寧遠將軍以後,就是五品官。

直封五品,證明李隆基對李瑄的寵信。

當然,也有宗室後代、李適之身爲宰相的因素在裡面。

李瑄接過皇帝賞賜的三件物品。

一件是昨日他在皇宮使用過的雕弓。

一件是名匠打造的寶劍。

還有一塊溫潤的白色玉佩,爲飛鳥銜花的圖樣,一看就價值不菲。

劍與玉佩,代表李隆基認可李瑄的武藝和才華。

象徵着身份的銀色魚袋和魚符也少不了。

特別是魚符,爲匠人連夜雕刻。

“陛下令將軍五月之前,到達任上。”

林招隱離開之前,還不忘提醒。

李瑄一見聖人,就成聖人的紅人。昨天離開興慶宮後,和他的頂頭上司高力士相談甚歡。

林招隱可不敢得罪。

“林常侍放心,我一定會盡早到任。”

李瑄向林招隱回答。

豐安軍也在靈武郡內,雖然是一軍副使,但他要先到朔方節度使治所靈武郡回樂縣,向節度使王忠嗣報到。

送走林招隱,李瑄帶着羅興,起身前往興寧坊高力士的府邸。

興慶宮北面爲永嘉坊,再北面就是興寧坊。

從這裡出通化門,就是赫赫有名的龍首原。所以是一個權貴密集的大坊。

長安的王公貴族在得知高力士今日不當值,紛紛攜禮而來。

哪怕見不到高力士一面,也要將禮物送到。

李瑄剛到高力士府邸所在的巷子,就看到“填塞街陌”的一幕。

車馬都無處停靠。

來拜訪的權貴,都希望自己是幸運的,能得到高力士的接見。

此時,高力士府中的管家,站在門前。

一個個京城權貴、地方官吏自報身份,但都被管家搖頭拒絕。

李瑄帶着羅興,排列在隊伍中。

排隊的達官貴人,看到隊伍中突然出現一個毛頭小子,紛紛嗤之:“什麼人都敢來見高翁?”

還有人嘲笑:“他見高翁,是想要什麼官嗎?”

雖然李瑄身材高大,但嘴邊鬍鬚還是細毛,誰都能看出李瑄還未成年。

“放肆,我家郎君是左相七子,聖人剛冊封的寧遠將軍。”

作爲僕人的羅興,立刻向這些嘲笑李瑄的權貴喝道。

主人剛被聖人冊封,羅興也與有榮焉。他必須要捍衛主人的尊嚴。

“原來李七郎,失禮,失禮……”

一聽李瑄是左相的兒子,還是最近風頭正盛的李瑄,權貴們趕緊賠禮道歉。

有消息靈通者,已經得知聖人召李瑄於興慶宮。

現在聽說李瑄被封爲寧遠將軍,更是覺得不得了。

而在大門前的管家聽到羅興的喝聲後,連忙下臺階,向李瑄小跑來,躬身說道:“郎君大駕光臨,何必在這裡排隊呢。老奴受阿翁吩咐,正是在等你呀!”

管家言語驚慌,如果高力士知道李瑄在門口等許久,一定會責備他。

“我也是剛來此。”

李瑄性情隨和,不會計較。即便多等一會也無所謂。

“請郎君快隨老奴入府,阿翁盼着您到來。”

管家伸手請李瑄。

李瑄點頭,進入高力士的豪宅。

“這就是寫下多篇名作的李七郎,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原來是李七郎,怪不得高翁會讓管家在門口等待多時。能受高翁青睞,李七郎前途無量。”

“剛纔那青衣僕僮說李七郎被授寧遠將軍,這是武散官啊!王公之子,不應該被授文散官嗎?”

“傳聞李七郎精通騎射,勇武過人。昨日聖人召見,或許是封了十六衛的官職,所以纔會授武散官。”

李瑄進入高力士府邸後,一衆權貴們衆說紛紜,猜測不斷。

有人捶胸頓足,十分後悔,早知道李瑄的身份,他們一定會上前親近。

也有人覺得一睹李瑄的風采,不算白來。

待李瑄“御場射毬”、“騎鬥樊衡”、兩首《牡丹》傳開後,必定名動兩京。 ……

雖然左相府也是天子所賜,但和高力士的豪宅相比較,就像是普通宅院一樣。

從入府門起,用半刻鐘,穿梭三道儀門,一個花園,一個果園,纔來到前廳。

李瑄吩咐羅興在外等候,步入前廳,向高力士行禮:“拜見高翁。”

“七郎在此如家,不必拘束。”

李瑄還在行禮,高力士就起身將李瑄拉到座位上,開門見山地說道:“昨夜我輾轉難眠,想了一宿。七郎所說的活字印刷術,有利於聖人推廣學問,很值得做。”

“活字印刷,一定可成。”

最後,高力士又加一句話。

昨日高力士問李瑄如何得來的此印刷之法,李瑄告知高力士是自己根據雕版印刷想出來的,還未實施,不知能不能成。

李瑄能將這“千古之功”讓給他,讓高力士很感動。

有這份功績,將來也能含笑九泉。

“昨晚我又總結一下活字印刷,高翁請過目。”

李瑄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上面寫寫畫畫,連活字泥的大小,都被李瑄列舉。

他將要離開長安,留下這些,高力士必定可以在短時間內,弄出活字印刷術。

“這只是我的一次嘗試,如果失敗,還請高翁不要責怪。”

爲消除高力士心中的芥蒂,李瑄如是說道。

他表明自己只是提出一個想法,一個思路,成與不成,全在高力士。

“七郎哪裡的話。就算沒能如設想的一樣,我也欠七郎一個人情。”

高力士正色地向李瑄保證。

“不敢,家父能至相位,全賴高翁鼎力支持,我怎麼在高翁這裡談人情呢!”

李瑄連連搖頭。

“左相是左相,七郎是七郎。更何況左相是國之棟樑,我推薦他,只是做出對大唐有利的事情,做臣子的本分。”

高力士覺得一個官吏有才幹,就會向李隆基推薦。

關於這一點,李瑄沒有過多與高力士談論,他主動岔開話題。

有高力士這句承諾就夠了,他遠在邊塞,最怕流言蜚語。

高力士,是長安唯二能擋住流言蜚語的人。

而後,李瑄和高力士一邊喝茶,一邊討論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

那些常用書籍,用雕版印刷更方便。雕版的技藝,必須普及天下。

可以鼓勵商人建立印刷鋪。

只要活字印刷整出來,高力士就會上書皇帝,在諸部諸司,建立印刷部門,發展印刷術,完成李隆基“裡別各設一學”的召令。

李隆基認爲人口數量和讀書人數量,是盛世的標緻。

爲此,他頒佈鄉里設學的詔令,將男女婚嫁年齡,改爲女子十三,男子十五。但沒有強制要求。

李隆基覺得男女早婚配,有助於增加人口。

李瑄明白,這是飲鴆止渴。受制於醫學、衛生條件,女子十六以下生孩子,不僅會增加流產、嬰兒夭折的風險;更會傷害到女子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

Wωω▪ttκǎ n▪¢O

如果李瑄能掌握天下的權柄,說一不二,一定會更改這方面的制度。

“高翁,您不要太操勞,須多多休息。我不多打擾您了。”

李瑄看高力士一臉疲倦的樣子,主動提出告辭。

高力士心中溫暖,他挽留不成,親自將李瑄送到門口。

這讓等在高府門前的士族權貴們,瞠目結舌。

平時的三品官,都不能讓高力士如此禮遇。

離開高力士府,李瑄得知信安王李禕也住在興寧坊後,遂登門拜訪。

同住一坊,高力士門庭若市,但曾爲大唐立下赫赫功勳的信安王,卻無人問津。

李禕八十多歲了,病在牀上不能起來。求見他,對仕途沒有任何幫助。

李瑄敲響信安王府,門童在得知是左相的兒子李瑄來拜訪後,立刻通知阿郎。

片刻後,李禕最小的兒子李峴出門迎接李瑄。

“李七郎到來,有失遠迎,還望不要見怪!”

李峴是一名三十歲出頭的儒雅男子,但說話時,中氣十足,自有風度。

他手中持一串佛珠,說明他是崇尚佛教之人。

“是我見識淺薄,不知郎君的名諱,還望海涵。”

李瑄見此人器宇軒昂,回禮後詢問。

“在下信安王第八子李峴,現任高陵縣令,今回家探望父親時,滿城都是七郎的才名。”

對於李瑄的突然來訪,李峴很意外。

“詮才末學,不堪法眼。我對李縣令的大名仰慕已久。”

李瑄心中一動。

李峴可是著名的賢相。

他因父親戰功,門蔭入仕。高陵京,是畿縣之令,正六品官吏。

李瑄記得李峴很快就會平步青雲,在幾年後升任爲京兆尹。

安史之亂之前,李峴因不畏楊國忠權勢,一直被打壓陷害。但等安史之亂後,李峴會先後五次拜相。是中唐少有的能臣。

“請七郎入內,我父親在正房。”

李峴以爲李瑄在說客套話,他一個小小的高陵令,哪有什麼名氣?

有名氣的是他兄長李峘,雖然官也不大,卻是不肯依附李林甫的清流,受世人稱讚。

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76章 李瑄亦是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46章 再遇薛錯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39章 王忠嗣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41章 豐安令第73章 威震草原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79章 回到長安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76章 李瑄亦是第76章 李瑄亦是第60章 峽口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第29章 軍中訓練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62章 五萬騎兵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29章 軍中訓練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24章 廣運潭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106章 積石軍第50章 獲得寶馬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