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回樂城中

第26章 回樂城中

靈武是北方重鎮,又是朔方節度使的治所,所以有官道直通長安。

李瑄的馬匹雖然優質,但馬也要休息,爲不傷馬匹,每天只行進一百多裡。

只有緊急軍情,或者皇帝急召某位臣子、將領入京的時候,才能通過驛站。

每個驛站都置有良馬,通常三十里換一匹馬,六十里換一人,最快能完成“八百里加急”。

“七郎,前方就是靈武郡治回樂縣。”

半個月後,羅興拿出地圖用手指比劃一下,對李瑄喊道。

奔行十幾天時間,主僕二人風塵僕僕。

他們只走官道,沒有閒心去遊覽。一天大概趕路四個時辰。晚上住在官道旁的客棧,如果找不到客棧,就在官道上的驛站休息。

李瑄是即將上任的五品武官,有資格住在驛站的客房內。

一路上,李瑄出示魚符,不論是驛站的小吏,還是巡檢的官兵,都對李瑄畢恭畢敬。

按照《唐律疏議》,百姓不得佩戴刀劍,招搖過市。主僕二人佩劍戴弓,很容易被官兵攔下。

“回樂城雄偉,不愧是北塞重城。”

李瑄騎馬到高坡上,看到回樂城的輪廓。

三丈高的夯土城牆,還有護城河圍着。

滾滾黃河,順着城池西面流過,作爲天然屏障。

那些通往前後城門的道路上,匯聚着許多車馬。

回樂城是北塞經濟重城,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商人小販,將在草原上獲得的皮毛、草藥、牲畜,運送到長安、洛陽。

有的直接在回樂城內售賣。

在回樂城的北方、南方和東方,各有一座軍營。

朔方節度使麾下常備軍六萬四千七百人,馬一萬四千三百匹。

僅僅在回樂城周圍,就駐紮兩萬七千人。

豐安軍則駐紮在回樂城西黃河外一百八十里處。

進入回樂城後,李瑄直奔朔方節度使府。

“在下是新任的豐安軍副使,這是兵部敕牒,勞煩稟告王帥。”

李瑄拿出“委任狀”,交給當值的小吏。

王忠嗣的戰功卓著,身兼多職。

李隆基爲錶王忠嗣的功績,早在開元末,就封他爲正三品的左羽林衛大將軍。

這是名義上的禁軍統領,只是身份的象徵,並不能節制禁軍。

不久前,王忠嗣又兼任正三品的靈州都督,攝御史大夫。

去年莫幹河戰役,大破契丹、奚聯軍,三戰三捷以後,再兼鴻臚卿,加左武衛大將軍。

王忠嗣的散官爲從三品雲麾將軍,爵位爲清源縣男。

士兵們一般稱呼其爲“帥”,也可以稱之爲“上將軍”,幕府官吏、郡縣長官稱其爲大夫,或稱都督。

“請將軍稍等!”

當值小吏深深地看了李瑄一眼後,拿着赦牒,進去稟告。

少頃過後,一名身穿便服的中年男子走出。

他身後還跟着兩名軍士,託着一副將領的甲冑。

“你就是豐安軍副使,寧遠將軍李瑄?”

這名中年男子用盛氣凌人的口吻說道。

“正是,敢問您是?”

李瑄不知此人的身份,但猜測應該不是王忠嗣。

“朔方節度副使兼都知兵馬使,張齊丘。”

中年男子自報身份。

“末將李瑄,拜見將軍。”

李瑄自然知道他,立刻拱手拜見。

副使兼兵馬使,相當於一鎮“儲帥”,若王忠嗣離開朔方,不出意外就是張齊丘接任。

щщщ ●ttκan ●℃O

“大夫今日公務繁忙,沒時間接見你。敕牒已簽好字,拿着將甲去豐安軍就任吧!”

“記住,這裡是邊塞,身份再高貴也沒用,全憑本領。小將不如老將的地方還多着呢!”

說完,張齊丘轉身進入府中。

留下錯愕的李瑄,站在原地。

先不說他是當朝宰相的兒子,就算是新任的副將,也得進入府內吧!

門都沒進,就被潑一盆冷水,這算什麼?

特別是張齊丘最後的那一句“小將不如老將的地方還多着呢”,這是諷刺。 本來李瑄還想着一睹盛唐戰神王忠嗣的風采。

現在明擺着是不見他。

“七郎,爲什麼不把左相的信拿出來。”

羅興憤憤不平,向李瑄說道。

“他們難道不知道我是宰相的兒子嗎?把信拿出來,自取其辱罷了。”李瑄搖頭說道。

一定有什麼原因,纔會這樣。

“將盔甲放在馬上,走吧!”

李瑄接過敕牒,吩咐羅興。

現已正午,李瑄沒有立即離開回樂城。

他來到一家酒肆,不管如何,先飽餐一頓。

“郎君快請!”

酒肆守門的雜役,見到主僕二人,立刻過來牽馬。

佩劍,馬上有盔甲、強弓,一看身份就不簡單。

“用上等的草料餵馬,錢不是問題。”

李瑄向牽馬的雜役叮囑。

“好嘞!”

雜役稱是。

進入酒肆,李瑄隨便在大堂角落坐下,讓管店博士上兩斤羊肉,四個餅,再來一壺酒。

這段時間,李瑄要求羅興與他同席吃飯。讓身爲奴僕的羅興很感動。

就在這時,幾名虎背熊腰的男子進入酒肆。

管店博士明顯熟識他們,不用他們說話,就上來酒肉。

從稱呼上看,他們都是軍中隊頭、押官這樣的低級軍官。

“據說左相的兒子,已經到達回樂城。但王帥將其晾在府外。”

一名押官看似酒酣耳熱,忽然說道。

“陳將軍從小卒起,立下汗馬功勞,升任爲一軍之將,王帥頗爲看重,準備攻擊突厥時,以豐安軍爲先鋒。現在卻被一道快馬詔書,調到長安,王帥怎會不生氣?”

一名隊頭回復。

“才十六歲,就想靠兵部尚書的父親節制一軍。看看我等,沙場十年,也只是百人之校。”另一名隊頭攤手插話。

“長安的使者不是說他箭術絕倫嗎?”

一名押官瞟了李瑄所在的位置一眼。

“狗屎!長安的王公子弟是有一些箭術,但他們只敢射兔子、射麋鹿,敢不敢射人還不知道呢!”

一名隊頭站起來大罵。

“使者又說,開元武狀元騎戰被他兩回合挑下馬。”

那名押官繼續陰陽怪氣。

“放屁!他父親是宰相,禁軍將軍肯定要讓着他。誰敢傷貴公子金玉之軀?”

隊頭更加激憤。

“聽說他還會寫詩!”

“老子不識字,關我鳥事!”

隊頭越說越粗俗。

“孟大,你剛纔不是見過他,他到底長什麼樣子?”

押官向一名軍士問。

“看起來很英武,但沒有一點彪悍,我想華而不實,就是形容他吧!”

那軍士嘴也很厲害。

旁邊一直聽着的羅興,非常憤怒,就要起身拼命。

但被李瑄按住,動彈不得。

李瑄面帶微笑,喝酒,吃肉。

彷彿沒聽見他們的話一樣。

李瑄心裡清楚,這幾個軍士,就是衝他而來的。

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5章 興慶宮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32章 突厥寇邊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93章 天將軍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61章 前鋒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22章 寧遠將軍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48章 見王忠嗣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10章 詠柳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26章 回樂城中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102章 南霽雲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章 靈翠樓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293章 天將軍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60章 峽口第31章 飛馬射纓第45章 節制一軍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