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

李瑄趁着李隆基沉迷享樂的時候,研究新法政策,認真觀察新法傳至州郡時的效果。

新安令被殺後,地方官吏最起碼在明面上不敢阻撓新法。

李瑄連堂兄都敢殺,向他們落刀的時候,一定會更迅速。

李瑄也總感覺在華清宮處理政務,像是被什麼遮蔽眼睛一樣,難以斷天下大事。

但他儘量仔細,派人收集各方各面的消息。

好在岑參和劉單告訴李瑄,他們已經在冬天之前,將第一批河南、河北的百姓,遷徙到青海、九曲。

那裡已有爲他們搭建的房屋。

路上不免有人病故,但概率極低,百姓們沒有出現慌亂。

馬車準備很足,可以使老幼代步。

李瑄通知劉晏、高適等郡守,一定要照看好新遷徙的百姓。

他們的定居點,暫時不能和本地人混合。

因爲風俗習慣有較大的差別。

以無主地爲主,如青海哈河附近等地區,可以存在不少人口,也可以耕種,但需要大規模開拓。

接下來的幾年,第二批、第三批移民,也要漸漸完成,以充實邊境的實力。

將來會以城池,融合不同風俗的漢人,甚至其間的胡人。

慈幼堂、濟生堂的籌辦,李瑄一直放在心上。

李瑄還時不時將陳藏器和王冰叫到華清宮,詢問他們缺少什麼。

他可以立刻去補充,儘可能地爲濟生堂提供支持。

冬天,正是傳遞常平新法的時候。

由於諸地本就有常平糧倉,統計完成,政令下達後,就可以直接實行常平新法。

在常平新軍的監督下,不需要有其他的準備。

一場雪飛,一場雪停。

轉眼間,進入天寶八載。

在華清宮下過年,確實不是李瑄希望的。

但李隆基懶得回長安,依舊在溫暖的華清宮中,夢爲神仙。

只是在元正日的時候,李隆基帶着文武百官到朝元閣朝拜。

然後大年初三的時候,於華清宮宴樂百官。

李隆基早早讓李瑄準備上元節燈會。

他要在華清宮,與玉環娘子一起,欣賞上元燈燭。

但新建的華清宮,想要佈置如長安那樣的燈火,耗資巨大。

因爲大唐皇帝觀賞的,可不是平民百姓那樣的“火燭”、“火燈籠”。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是與杜甫祖父齊名的蘇味道的名篇,描述高宗時代的上元夜。

李隆基執政的時候,使元宵節更盛大,他不惜斥巨資搭建燈輪、燈樹、燈樓等,各種新型花燈的設計更是巧奪天工,精美絕倫。

上元夜時,宮中選出的歌女,頭戴花冠,身穿霞帔。每一名歌女的服裝就要花費三百貫,可見典禮的奢華。

所以李瑄要想在華清宮搞出長安那種氣氛,所花費錢財,最少得數百萬貫。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瑄是迎合上意,但不想在變法的時候,於此上面花費,這些都是民脂民膏。

“七郎,上元夜將至,聖人吩咐你籌備上元夜典禮,現宮殿內外,不見花燈,不見器具。屆時如何向聖人交代?右相被你壓制,正想着彈劾你呢!”

正月初八,高力士來中書門下堂見李瑄。

李瑄領下籌備上元典禮,卻遲遲未付諸行動。

李隆基允許李瑄動用國庫金銀,大辦特辦。可現在李瑄既不動用國庫絹錢,也不耗費工匠。

讓高力士看着着急。

在高力士的計劃中,要將整個驪山妝點,讓聖人和娘子登上驪山頂部的翠雲亭上,一覽燈樓美景。

高力士催促李瑄多次,但李瑄每每都說“高翁放心!”

可臨近上元夜的時候,高力士的心一點也放不下。

“高翁放心!”

李瑄握住高力士的手,讓他穩住心態。

李隆基若在長安,依照以往的燈樓、燈具,花費雖大,但不會太大。

但李瑄不想費時費力又費錢地在華清宮另設燈火舞臺。

“七郎總讓我放下心,可我的心怎麼能放下呢?”

高力士焦急地說道。

他害怕聖人和娘子因此不開心,怪罪李瑄。

李瑄要不想幹,當初聖人下達任務的時候,李瑄可以推脫給內侍省的。

現李瑄把任務領了,兩個月來,毫無動靜。一旦讓聖人失去興致,哪怕再受寵,也會難受。

“我是什麼樣的人,高翁還不清楚嗎?我有分寸,高翁靜待上元夜到來,絕對不會讓聖人和娘子失望。”

李瑄拍着胸脯擔保道,讓高力士相信他的辦事能力。

“唉!七郎啊,希望你能盡善盡美……”

到此地步,高力士不再追問。

哪怕現在準備燈樓、燈具,也來不及了。

這一日,李瑄處理完畢政務後,回到天水王府。

此時已經天黑。

歷史上的這個時刻,李林甫全掌政事。

所有文書不在中書門下堂,而在李林甫的府邸。

李林甫竟然可以在府邸中處理軍政大事,百官都集聚到府前等候召見。而陳希烈雖坐鎮中書門下堂,卻無人謁見,也從不敢參預意見,只是在公文上籤上自己的名字而已。

想到李林甫現在的處境,李瑄微微一笑。

他自認爲自己處理政務的時候,公平恰當。

可惜,大唐已經爛在根源,需要重新改變。

“相公……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喜訊……”

平時李瑄一入屋,長離就爲爲李瑄準備好衣服,換下官服,今日卻沒有。

她雖在門前迎接,卻跳起來向李瑄說道,非常雀躍。

“有何喜訊?”

李瑄漫不經心地回一句。

“相公在政事堂的時候,娘子身體突然不舒服,醫者來過,言娘子已有兩個月身孕……”

長離向李瑄回答道。

相公終於有後,她也感覺到開心。

她知道一直沒有後代,一定會惹來非議。

“長離,你再說一次……”

所有的政務全部拋去,李瑄一下抓住長離的雙肩,激動地道。

“娘子有喜,已經兩月。”

長離再次回道:“娘子現正在屋中等待相公回來。”

裴靈溪讓長離將此消息告訴李瑄後再進去。

她想讓李瑄提前有心理準備。

李瑄聽到這句話後,立刻衝入屋內。

但見裴靈溪姿態美好,坐在牀榻上。

姜月瑤和霜兒分坐兩旁。

當李瑄入房屋後,她們一起站起身。

“靈溪,快快坐下……”

李瑄立刻到裴靈溪旁邊,將裴靈溪扶住。

結婚以來,已有半年,即便他一直與裴靈溪同牀而眠,而未見裴靈溪有動靜。

他還以爲自己不行呢。

當聽到自己有孩子後,觸動內心深處。

與裴靈溪同牀共枕後,他便不再感受到孤獨。

而擁有後代,讓他更堅定自己的未來。

“夫君,才兩個月,不要緊的……”

裴靈溪柔柔一語,面色羞紅。

到華清宮後,裴靈溪一直勸說李瑄,去姜月瑤那裡。

裴靈溪心中也沒底,她怕是自己耽誤了李瑄。

現被醫者再三確定已經懷孕兩個月,心中的憂愁,煙消雲散。

她和夫君將有自己的孩子,不論是男是女,她都會愛惜。

李瑄此刻無言,他摸着裴靈溪的臉蛋,對着裴靈溪的額頭輕輕一吻。

以後,她一定要讓裴靈溪尊貴!

這樣的溫柔,讓同在室內的其他三女感同身受。

特別是姜月瑤,她入側室這麼久,依舊是完璧之身。

她很喜歡這裡,沒有壓力,無憂無慮。

不同於裴靈溪、霜兒和長離,姜月瑤是她們之中最博學的,她熟讀經典,倒背《詩經》。

她還會寫屬於自己的詩。

可惜姜月瑤沒有閱歷,情景交融不深。

在姜月瑤心裡,李瑄不像是一個宰相,不像是天下傳唱的大英雄、天水王、小相公。

因爲李瑄在家中的表現,就像一個關愛妻子的普通人,不把一絲一毫的威勢帶到天水王府。

以至於讓姜月瑤產生這樣的感覺。

姜月瑤相信,李瑄在朝堂一定不是這樣。

大義滅親自己的堂兄,還有表伯父一家的狼狽就是證明。

李瑄對待她很好,但沒有完成那一步,她始終有一種難言的情緒。

她害怕李瑄誤會她,以爲她和表伯父有聯繫。

“以後不要再來我房屋,到月瑤那裡……”

與李瑄分開以後,裴靈溪當着姜月瑤、霜兒、長離的面,直言不諱地道。

她也不是很懂,但夫君那麼猛烈,她害怕傷害到胎兒。

再說姜月瑤她們獨守空房那麼久,她不能一直佔有夫君。

她在心裡,接受夫君的幾個妾。

因爲她們都是好女人。

“好!”

李瑄微微點頭,確實得讓裴靈溪好好休息一些。

他沒糾結過第一胎生男生女,只是是她第一個孩子就行。

之前裴靈溪誤會李瑄,以爲要與她生下頭一胎,是爲將來他的爵位,推恩至國公。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區區一個國公而已。

姜月瑤聽到裴靈溪的話後,眼眸如水,臉頰微紅。她感動於裴靈溪的氣度。

更因李瑄的同意,而雙手拘謹,無處安放。

“還有你們,過幾日也成我的女人,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

李瑄趁着此時機,也拉着霜兒和長離的手,向她們承諾道。

霜兒和長離也緊張地低下頭。

第11章 押官薛錯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4章 神勇第76章 李瑄亦是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35章 斬將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57章 甲騎衝陣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106章 積石軍第78章 陌刀將第4章 華山金礦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57章 甲騎衝陣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84章 長離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15章 大勝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70章 陷陣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10章 詠柳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454章 大將喋血,第二次白亭海之戰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章 靈翠樓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