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

“不錯!既然大食已經進兵至怛羅斯,一腳就能踏入我大唐的領土。就代表其有覬覦大唐之心。示敵以弱,也是我中原的兵家之道。”

“我知道大食的統帥是呼羅珊總督,此人類似於我們漢王朝的開國大將,有一定的自負。”

“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我相信呼羅珊總督在輕易得到河中以後,會激發野心,劍指安西都護府。”

李瑄向封常清說道。

(ps:以後就不提呼羅珊總督的名字了,直接稱其爲呼羅珊總督,艾布MSL,有敏感詞MSL,一旦出現多次,就會被AI檢測到刪除)

後世西亞的史料對阿拉伯帝國的一切都眼中誇大。

李瑄不相信他們史料所記載的怛羅斯之戰,大食俘虜大唐七萬士兵。

更不信大食能在呼羅珊地區徵兵五十萬。

歷史上的怛羅斯之戰,毫無疑問大唐是戰敗的。

畢竟軍中自滿,又長途遠征,人困馬乏,犯下兵家大忌。

在戰略上大唐慘敗,失去中亞。

而戰爭的經過,大食絕對損失慘重。

黑衣大食看到了大唐精兵的戰鬥力,使大食暫時不敢再向東望。

反而年年派遣使者,到長安與大唐行外交禮節,互送寶物。

不久後,黑衣大食的開國哈里發死去。

而大食因爲傳統的眼光,他們的主要戰略還是地中海一帶。

因爲大唐與大食,本就不是天然的敵人。

地中海沿岸的拜占庭帝國,纔是大食的宿敵。

他們的關係,比之前大唐與吐蕃的戰鬥還複雜。

“在蔥嶺西的拔汗那國,是我大唐在最忠誠的藩屬,大唐西入,其必發兵跟隨,連它都要放棄嗎?”

封常清向李瑄問道。

大唐雖在蔥嶺西的河中、昭武名聲損失,但還是有幾個慕唐的忠誠小國。

在蔥嶺西諸國中,拔汗那號稱“事唐最謹”,大唐的戰爭,其第一時間出兵響應。

拔汗那是最靠近七河地區的國度,距離大唐安西都護府最近。

大唐可以將影響力施加到那裡。

“我會傳書給拔汗那國王,讓他今後向大食進貢,先予後取就是這樣。不用多久,蔥嶺以西至雷翥海,會真正地歸附。”

李瑄鄭重地向封常清說道。

他相信等大唐打敗大食的那一天,拔汗那、曹國、康國等小國,會第一時間轉回大唐。

大食今年用大軍剛鎮壓粟特人的叛亂。

說明粟特人對大食也十分排斥。

李瑄知道大食的主力,已經聚集在呼羅珊地區。

怛羅斯河一線,只是呼羅珊總督麾下兵馬的一部分。

必要的時候,大食能調集更多兵馬。

“朝廷給予李帥河隴精騎,如果李帥一直按兵不動,需要提防小人。”

封常清向李瑄提醒道。

他不再卻說李瑄放棄蔥嶺以西。他看到的是李瑄的果斷。

蔥嶺和蔥嶺北部的雷山,千溝萬壑,孔道狹窄,懸崖峭壁,需要不斷迂迴。

最險絕的地方,一天甚至只能行軍十里不到。

只要雙方的戍堡監察到位,避免被突襲,誰翻山越嶺,誰就是弱勢的一方。

封常清的話語暗示李瑄要小心邊令誠。

昨日宴會上,大家都很不痛快,邊令誠很可能會密奏聖人。

邊令誠是喂不飽的人。

高仙芝一年就要奉獻邊令誠三次金銀財物。

但凡不慎少一次,邊令誠就會與高仙芝急眼。

邊令誠被閹割後,從小在李隆基身邊長大,是李隆基“自認爲”的心腹。

高仙芝自己貪財,哪敢去告邊令誠啊!

就算高風亮節,與邊令誠互告,李隆基八成更相信邊令誠!

“無妨!我在大非川之戰,也與吐蕃按兵不動,最終完勝吐蕃。我會向聖人陳述兵家之要。古代將軍十年用功,一戰成事,爲之常態。我不怕小人中傷。”

李瑄笑着說道。

他內有楊貴妃和高力士,還有自己黨派的大臣。

他知兵家事,只要高力士和楊貴妃隨便提醒一下,李隆基就不會多疑。

“李帥從河隴調兵至西域的事情,最好能隱匿行蹤。不讓大食知道我安西都護府的兵力。”

封常清向李瑄提議道。

“隱藏兵力的概率有,但並不是很大。一路上有不少粟特商人知曉大唐有大量兵馬進入安西。這些商人去往各鎮,我們很難攔住。”

李瑄搖了搖頭。

他計劃將安西經略軍佈置在伊麗水流域(今伊犁河),那裡水草豐盛,是曾經十姓可汗和突騎施、突厥的放牧地,非常適合建立冬、夏牧場。

安西經略軍有五萬匹戰馬,必須有良好的牧場,將戰馬養肥。

長城軍李瑄準備駐紮在龜茲城外,這裡也有良好的放牧地。

西域的七河地區,五河流域,費爾幹納盆地等地,都是良好的放牧地,自古爲匈奴、突厥佔領,但河西隴右的戰馬來到西域,戰馬肯定會因爲水土不服出現損失。

“那大食會不會因此而猶豫呢?”

封常清向李瑄問道。

“可能會,可能不會。爲保證萬無一失,我還有其他計策,去引誘大食。”

李瑄向封常清回答道。

新開國的政權,多桀驁不馴。很少有一個冉冉升起的帝國,甘願當縮頭烏龜,最多是忍辱負重而已。

大食常出使長安,應該知道大唐的核心是中原地區,距離西域萬里之遙,難以將兵。

如果在大食最強盛的時候都不敢邀戰,那還是當縮頭烏龜算了。

更何況這個時代和歷史上不一樣。

李瑄竄動李隆基,向黑衣大食的哈里發艾布阿拔斯發詔書,讓其退出中亞,俯首稱臣。

艾布阿拔斯,號稱屠夫,誓言以鐵血治理帝國,他一定會將目光放在安西。

“李帥的計策,一定可成。”

封常清沒有追問具體。

“這幾日擬訂文書,以安西都護府的名義,向蔥嶺西諸國傳書,就說大唐不會再庇護他們,讓他們自尋出路。”

李瑄向封常清吩咐道。

這個時候大唐放棄在蔥嶺西的勢力,是逼迫蔥嶺西的國度,倒向大食。

因爲大食已經有大量的兵馬進入中亞。

“遵命!”

封常清領命道。

“封判官,請爲我講述安西的度支現狀,能否養得起五萬士卒,超過八萬匹戰馬。”

李瑄開始向封常清了解安西的財政。

“啓稟李帥,安西的財政分爲……”

封常清仔仔細細地向李瑄講解安西都護府的財政、軍需。

安西軍的財政軍需第一來源,爲屯田。

龜茲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于闐五屯,碎葉十屯,只要是大唐駐軍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軍屯。

每屯大者五十頃,小者二十頃,總數不下數十萬畝,這是唐軍糧餉來源的一大重點。

屯田依照收成,解決安西軍五成到七成的糧食。

其他不夠,皆和糴彌補軍需。

所謂和糴,就是用絲綢和錢財,向周邊的國家換取糧食。

大唐只會從長安和洛陽轉運一些錢財和絹作爲安西軍的軍餉,不可萬里迢迢轉運糧食。畢竟長安自己的糧食都還要靠洛陽轉運。

否則就沒有開元年間頻繁的“移都就食”。

安西都護府第二財政來源,爲羈縻州的稅收。

每個羈縻州,都是一個國家。就如龜茲國屬於龜茲都督府,都督由龜茲王兼任。

這些羈縻州需要向大唐繳納賦稅,並聽從唐朝的徵調出兵。

由於國家還有養自己的軍政,所以大唐對他們設置的賦稅比較低,而且還是隨產而徵。

但有一點,如果羈縻州軍隊隨大唐出征,安西都護府會免去他們的賦稅,甚至還會得到朝廷的賞賜。

然安西軍往往自負,不願意帶着龜茲、于闐等西域大國的兵馬。

第三來源是安西的漢人聚集區收稅,但這些稅收微乎其微,根本無法養裝備精良的安西軍。

第四來源是商稅,安西軍鎮守的地方,都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商人往來頻繁,商業發達,朝廷會允許駐軍收商稅來彌補軍費不足。

這些商稅較輕,如果過重,會造成竭澤而漁的現象,得不償失。

第五來源是朝廷的衣賜和軍餉,具體多少,需要向朝廷申請。

同時也要看朝廷的轉運能力。

史書上說天寶年間安西每年僅僅要絹數百萬匹。

wωw ▲ttkan ▲¢O

這絕對是記載錯誤。

在長安,一匹絹,能換五十升米。

更何況絹到西域,和長安就不是一個價了。

兩名精湛的織工,五天時間才能產一匹絲綢。

上好的蜀錦,需要兩人數月才能出一匹。

如果平均每個士兵每年消耗百匹絹,那李隆基早把安西軍剁了。

況數百萬匹絹需要的運力也難以想象。

“封判官,你覺得等經略軍和長城軍到來後,安西能供應大軍的糧食嗎?”

李瑄向封常清問道。

他向李隆基承諾過,自給自足糧食。

其他軍餉和賞賜,由朝廷出,李瑄不要白不要。

“只要有錢和糴,軍屯展開,必然可以養活的。只有李帥向朝廷申請更多軍費。”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

“安西都護府的度支大概如何?”

李瑄只問安西。

北庭軍有北庭都護府養。

“僅憑稅收,無戰事還好,一有戰事,軍資呈數倍增長。”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

“我明白了。”

李瑄點頭。

他需要的不單單是當前消耗的軍資,還有大量的財富。

需要一定的來錢渠道。

他又問封常清一些礦場、農田、牧場的分佈。

自漢代以來,龜茲附近就有豐富的鐵礦和銅礦。

甚至可以滿足整個安西使用。

漢人的工匠和鐵匠進入龜茲,帶來先進的冶煉技術。

西域能製造陌刀,能製造大唐明光甲,代表龜茲有極爲精湛的工匠。

“我準備在龜茲城外,建立一個絲綢、茶葉、瓷器的集市。讓一部分粟特人不用到長安,就能獲得絲綢、茶葉,銷往大食、拂菻。封判官選一個平坦,來往便利的地方。”

李瑄向封常清吩咐道。

“李帥,這樣不一定收到更多的稅收!”

封常清沒聽懂李瑄話中的意思,提出異議。

“我的意思是,以安西都護府爲主,從涼州城購買絲綢、綵緞、茶葉、瓷器,然後憑藉官府運力,將其轉至龜茲。我們以稍低一點的價格,賣給前往大食、拂菻的商人。胡商不需要跑到長安,就能買到上好的絲綢茶葉,必然會雲集在龜茲集市。”

李瑄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封常清。

他來安西,打仗只是其一。

最重要的是訓練士卒,拉攏人心。

另外,還要想辦法廣積糧。

他不可能向朝廷無節制索要,必須想辦法建立自己的財富渠道。

連安祿山都在想辦法利用粟特商人獲得金銀珠寶。

而且安祿山也有李瑄效仿的地方。

安祿山是粟特人,基因裡有善於貿易的特點,他暗地裡經商,用貿易籌集鉅額軍資,打造武器鎧甲,並批量生產僞官的印信和符節。

同時,他還利用貿易的機會,蒐集各地的情報。

情報方面,李瑄有常平新兵,長安一有消息,廖崢嶸會派遊俠向他傳遞。

但貿易上,作爲穿越者,雖然懂得只是皮毛,但先進的思想,應該比安祿山還能搞錢。

後世,很多人覺得河北人支持安祿山,安祿山的錢糧都是河北士族和百姓支持,所以一直錢糧。

實際上,河北百姓也是被壓迫的對象。

不僅僅是河北,大唐各地都非常爛,土地兼併是百姓的苦難。

河北百姓更苦,是因爲安祿山無節制地討好李隆基,不斷髮動民力,運送上好的石材、樹木、玉石,到達長安,成爲了巍峨的華清宮。

所以河北在反抗的時候也很激烈,顏杲卿、張興這樣的義士,視死如歸,率領鄉勇,不斷反抗。

安祿山叛軍南下時,河北士民殉節者有之、逃難者有之、遭裹挾者有之,唯有自願參與者非常稀少。

所謂的河北支持安祿山,是一種後世的陰謀論。

士族如果加入叛亂,安祿山軍中將領,必有士族子弟。

可安祿山軍中並沒有這種現象,反而都是不得志的漢人,落魄漢人。

更多的是安祿山潼關大勝以後,被俘漢將,鎮守地方的漢將的投靠。

這個時代造反如果不謀求封侯拜將?士族難道還想和後世資本家一樣幕後掌控嗎?

至於安史叛軍爲何不投降。一是其軍中胡人居多。

二是李亨前期對叛軍嚴苛的懲罰,不僅處死反叛者,家人也要充爲奴婢。

這使被脅迫的漢人將士不敢投降。

收復兩京後,連王維這種強行被立爲僞官的文壇領袖都差點被殺,更何況其他叛亂者。

如陳希烈、達奚珣大臣等被三司推事,一點小瑕疵都被直接處死。

當時李亨太膨脹了,以爲收復天下指日可待。

後來李峴多次勸說李亨寬恕脅迫者,再加上叛亂是硬骨頭,才廢除了對叛軍的懲罰,有了赦免。

所以,安祿山的財政經營能力非常值得李瑄借鑑。

李瑄敢確定,安祿山的監軍一定被他收買,要麼就是徹底投靠安祿山。

所以李瑄想在安西有大作爲,必須控制邊令誠和邊令誠身邊小太監、羽林郎。

將所有的信息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於西域比范陽還要遙遠,更適合李瑄興風作浪。

“李帥,您這樣會惹來非議。而且劫走一大批商人,前往長安、洛陽、揚州的商人會減少,影響朝廷的稅收,遲早會被發現。”

封常清是大唐忠臣,他認爲李瑄這是和長安搶生意。

利潤一定是很可觀的,但朝廷三令五申,官府不得和商人爭利。

“聖人封我爲安西經略大使,北庭經略大使。是讓我儘可能經略西域,減少對朝廷的依賴。封判官不要多慮,我這麼做是無可厚非的。否則遇到戰事,無法犒勞軍隊,拖欠軍餉,影響士氣。”

李瑄認真地向封常清說道。

他有河西長興轉運使的職位。

現轉運副大使其李瑄曾經的僚屬李希言。

河西長興轉運的起點是西域的西州。

讓李希言幫忙轉運涼州城的瓷器、茶葉、絲綢,然後李瑄會派人到西州將其運輸回龜茲。

在龜茲形成一個大型貿易集散地。

價格比涼州城貴一些,但絕對比其他商人便宜。

等得到金銀珠寶,李瑄再到涼州城換取絲綢茶葉,錢財源源不斷。

兩三年後,長安發現稅收不對勁,想要向西查的時候已經晚了。

同時,李瑄還會利用特權,令張文儼和柳績,多將一些馬匹運轉到西域。

李瑄會以馬匹損耗爲由,不斷地壯大西域騎兵。

他要在七河,伊麗水谷地,五河流域,天山以東,龜茲地域等地大建馬場、牧場。

建立屬於安西都護府的馬官、牧官。

使牧區更完善。

同時,李瑄要僱傭西域諸國的百姓,加大屯田力度。

購買西域諸國的餘糧。

除了軍屯、民屯也要執行。

另一方面,李瑄要利用貿易來的金錢,建築各種各樣的作坊。

造紙、印刷、冶鐵、漆器、紡織、瓷器、酒水等等。

他還可以生產蒸餾酒、玻璃、肥皂,這些都是中學的基礎知識。

高端的李瑄不會,這種李瑄還是能搞明白的。

到時候不僅可以賺大食和拂菻的錢,還能賣到長安。

一旦作坊起來以後,生產成本會降低。

大唐也有類似於玻璃的琉璃,但性價比不會比得上李瑄的玻璃。

李瑄早就準備有製造這些的礦物材料,到時候吩咐人在西域打聽。

“是屬下多想了。”

聽李瑄的解釋後,封常清釋然了。

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其他辦法。

安西軍中胡人不少,錢財的激勵,對一支軍隊來說非常重要。

李瑄與封常清談論到中午,從軍事到財政,再到地方的風俗民情。

李瑄很滿意。

下午的時候,李瑄又召見劉眺、獨孤峻等僚屬。

由於不熟悉他們,所以李瑄沒有和他們談論軍政大事,除了安撫以外,就是問他們的處事風格。

第二天,李瑄到龜茲王宮問禮,白鐵河宴李瑄。

李瑄向白鐵河商議一些民屯之事,希望白鐵河能鼓勵龜茲的百姓,開墾荒地,給予獎賞。

安西經略軍到來以後,會攜帶一些棉花種子,李瑄要讓龜茲國領頭,讓棉花先在龜茲國開花。

下午的時候,李瑄在白鐵河的相送下,離開龜茲王宮,他在王正見、封常清的陪同下,到達城外軍營,檢閱龜茲軍營。

“拜見李帥!”

龜茲鎮守使程千里是一名久經沙場的大將,他出軍營拜見李瑄。

程千里本命程昂,千里是他的表字。

他長得高大魁梧,孔武有力,屢立戰功。

如果不是封常清在,程千里很可能就是今後的安西節度使。

即便如此,歷史上的程千里也差不多該是北庭節度使了。

他不知道的是,李瑄劫走了他的氣運。

想再升任北庭節度使已經非常難了。

“免禮!”

李瑄示意個子比他還高的程千里起身。

“龜茲軍是安西最精銳的一軍,又有安西的兩隊陌刀,在今後的戰鬥中,責任更大。現龜茲一共多少營。”

李瑄隨程千里入軍營後,看到軍營校場上人馬齊整的龜茲軍,又向程千里問道。

“回李帥,龜茲軍共五千士卒,包括陌刀營在內,共八個營。其中四個爲騎營,一個重步兵營。”

程千里向李瑄回答道。

“軍中幾日一訓,幾日一操。”

李瑄向程千里詢問道。

“由於要軍屯,農忙的時候無法訓練。平時隔日一訓,十日一操。”

程千里回答道。

和李瑄的河隴軍一樣。

軍隊隔一天訓練一次,可以緩解疲勞,又一直屬於備戰狀態。

“從明日起,每次操練以五十人爲一隊,騎兵、步兵、陌刀軍分開!前三名的隊伍,賞賜一頓羊肉。”

李瑄按照河隴的獎勵,來獎勵安西軍,激勵將士的同時,增加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大唐在龜茲也有官屬牧場,存在不少馬牛羊,這些平時是出征前犒賞軍隊的。

李瑄有把握在將來獲得更多牲畜,每過十天,所獎勵的羊不會有多少。

“遵命!”

程千里領命,他知道這是李瑄收買人心的方法,和之前高仙芝重賞立功的將士一樣。

“程將軍,龜茲軍中有什麼猛將?”

龜茲軍軍容整齊,將士們看起來不俗。

李瑄也看到寒光凜凜的陌刀方陣,總共一千五百人。

他們應該沒穿內甲,也沒有面護。

而且安西的陌刀軍不僅僅是陌刀,陌刀大概有七八百柄,其餘的是長斧、大棒。

安西陌刀有自己的戰術,遇到敵人甲士,長斧、大棒配合擊其鐵甲,比更陌刀更有效。

陌刀軍最前方,是一名壯漢。

這名壯漢身材魁梧,鬍鬚茂密,國字臉,目光堅毅有神采。

他是李瑄在這個世界見過最高大的人,按照後世的說法,大概有兩米整。

其穿着鐵甲,就如一座小鐵塔一樣。

他的名義在李瑄腦海中呼之欲出,神通大將,李嗣業。

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84章 長離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06章 積石軍第76章 李瑄亦是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2章 突厥寇邊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44章 殺人滅口第24章 廣運潭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18章 一石強弓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37章 拒絕贈送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93章 天將軍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02章 南霽雲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66章 血戰高坡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62章 五萬騎兵第27章 豐安軍城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3章 豪強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18章 一石強弓第17章 楊玉環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