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碎葉之戰

碎葉城,蒼穹中烏雲密佈,似乎大雪將落。

大食聯軍宰殺牲畜,爲勇士犒勞。

四面瀰漫騰騰殺氣,登城梯已經準備好,隨時準備進攻。

不僅登城梯已經全部組建完成。

大食作爲進攻方,又攜帶不少懸臂投石機,準備攻城利器。

武則天長安二年的時候,大食軍隊使用投石機拿下了薩末鞬城的城牆,第一次征服了這個中亞重城。

薩末鞬城雖然比不上碎葉城,但大食對懸臂投石機有一種自信。

“投石機準備!”

齊雅德·伊本·薩里最先嚐試投石機。

不過他認爲自己攜帶的不是重型投石機,即便是所謂的重型投石機,想轟開碎葉城的城牆,也屬於天方夜譚。

他用投石機,純粹是震懾碎葉軍,使碎葉守軍產生慌亂。

由於翻山越嶺攜帶的投石機有限,齊雅德·伊本·薩里將所有的懸臂投石機都佈置在碎葉城西。

“呼呼!”

伴隨着齊雅德·伊本·薩里的一聲令下,數十人操作一臺懸臂投石機,瞄準一里外的碎葉城牆,以及城牆上。

如霹靂破空,大食也有自己的輝煌。

那天空中的巨石,離碎葉西城越來越近。

“不要慌,李帥已經率領大軍包圍大食的後路,大食已入甕中,卻不自知。這投石機不可能摧毀碎葉城牆,更難以傷到幾人,自由躲避即可!”

碎葉城的鎮守使是趙崇玼,他曾經跟隨高仙芝滅小勃律、朅師國,因功至鎮守使。

碎葉副使名來瑱,他的父親曾經是安西節度副使來曜,也當過北庭節度使。

萌蔭父輩,加上來瑱本身英武,使來瑱年紀輕輕身居高位。

在大食聯軍推出懸臂投石機的時候,來瑱就建議趙崇玼令大部分士兵下城牆,只留下一小部份嚴陣以待。

以免城牆上人太多,出現慌亂。

留在城牆上的士兵有雷石滾木,可以輕易抵擋大食聯軍的第一波攻勢。

等大食聯軍靠近城牆,懸臂投石機必然停下。

兩軍交戰,最影響士氣的是不顧自己人的死亡,沒有軍隊會這麼幹。

“砰砰砰……”

一塊塊敲得尖銳的石塊,撞擊在碎葉西城牆上。

夯土城牆,只是掉了一些泥土,偶爾有幾塊石頭打在城牆上。

唐軍士兵相信李帥的援軍,他們不慌不忙,看準機會躲避。

唐軍也是使用投石機的老手,雖然害怕,但唐軍面對敵人投石,有條不紊。

大食一連十幾輪投石,最終只讓唐軍幾個倒黴蛋傷亡。

大食特製的石塊越來越少,想要繼續投石,必須開鑿山石,製作更多的石塊。

“諸位將軍,讓你們的部下進攻,哪一國最先登上碎葉,就給予其更大的領地。”

齊雅德·伊本·薩里見懸臂投石機效果微乎其微,決定放棄投石,直接強攻。

他在揮舞的黑色旗幟下,向河中諸部的將領鼓舞道。

以讓麾下能一鼓作氣拿下碎葉城。

“殺啊!”

河中聯軍不得不衝向百丈外的碎葉城,他們去除恐懼,第一次踏上大唐的國土上,進攻大唐。

齊雅德·伊本·薩里又派遣四千名弓箭手,先一步壓制碎葉城上的唐軍。

大食常備軍制度涇渭分明,騎兵、步兵、弓箭手,各司其職。

黑衣大食完全繼承白衣大食的制度,其兵馬都是職業兵,平時的擴張,也都由職業士兵來完成。

“咚咚……”

大唐城樓內的戰鼓聲響起,召士兵們登上城樓,準備防禦。

城牆上的大唐強弩手、弓箭手也做好準備,士兵準備雷石滾木,打擊大食聯軍。

大食的弓箭手可不比懸臂投石機,他們無法在唐軍的射程之外放箭,更何況唐軍居高臨下。

大食軍隊的弓箭手雖然是傳統角弓,但大唐的強弓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何況李瑄提前將安西經略軍的兩千強弩手佈置在碎葉城,加之碎葉軍還有三百強弩手。

使整個城牆上,密佈大唐的強弩。

“強弩,發射!”

大食弓箭手向碎葉城靠近的時候,還有二百步,趙崇玼下達命令,強弩發射。

“咻咻咻……”

強弩雷發,大食弓箭手還立足未穩,就嘗試到大唐強弩的厲害。

哪怕這個距離射擊,全靠運氣。

依舊有數十名大食弓箭手死傷。

一輪過後,河中聯軍扛着登城梯,越過弓箭手,喊殺着爲自己壯膽。

但強弩手再次引動強弩,依舊只射殺已經來到一百五十步的大食弓箭手。

距離更近,大唐的強弩更有殺傷力。

一百步後,唐軍強弩又是一輪。

同時,四面城牆上的唐軍弓箭手也已經出手。

伴隨着弓箭聲,佔據先機的唐軍弓弩手,給予大食士兵迎頭痛擊。

“噗嗤!噗嗤!”

大食弓箭手身上不斷地被插上箭矢,倒在碎葉城牆前。

他們剛立足,用手中角弓、正曲弓反擊唐軍。

但唐軍有女牆掩護,大食弓箭手想要對唐軍造成大殺傷非常困難。

等河中聯軍到達城牆下的時候,他們必須停止射箭。

而唐軍弓弩手毫無顧忌。

“唐軍竟然在碎葉有如此多強弩。”一直在觀戰臺目睹攻城戰的齊雅德·伊本·薩里驚道。

一開始他們就吃了一個大虧,他們沒想到小小的碎葉城中,佈滿了弓、強弩。

大食也有弩,但並不是主流武器,非常簡單古典,不如弓箭。

他一直聽聞唐軍善強弩,曾經不以爲然,親眼目睹卻是如此強大。

齊雅德·伊本·薩里還看到有穿札甲的勇士,被強弩貫穿。

“將軍,唐軍應在碎葉城有準備,好在碎葉城小,我軍以十萬之衆,日夜強攻,必然能克之。”

大食騎兵統領阿杜向齊雅德·伊本·薩里安撫道。

他們在起義的時候,經歷過多次硬仗,一開始的損失並不算什麼。

用了數年時間,才推翻哈里發。

誰能笑到最後,才能笑到最好。

“河中諸軍不太靠譜,他們一定難以打下碎葉城,我們呼羅珊的勇士,要做好準備。”

齊雅德·伊本·薩里點了點頭,要調集更多的呼羅珊勇士在前線。

只要能啃下大唐的重鎮碎葉,他們能就能佔據先機!

“遵命!”

一名大食將領拱手領命。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河中聯軍比他們想象的還不堪。

特別是拔汗那、粟特人,故意落後於吐火羅地域諸國。

讓那些真心效忠大食的吐火羅諸國先上。

吐火羅諸國也很畏懼,但他們心思可沒粟特人複雜。

在出戰的時候,粟特人已經在計劃保命。

等吐火羅諸國發現端倪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他們置身於唐軍的弓弩之下,距離碎葉城咫尺之遙。

只能將登城梯勾在碎葉城強上。

膽大的吐火羅諸國士兵,硬着頭皮往攀爬登城梯。

他們一手頂着盾牌,一手攀爬,背後藏着彎刀。

“砰砰砰……”

一塊塊巨石被唐軍士兵扔下來,砸中他們的身軀,砸中他們的腦袋。

也有箭矢插在他們身上。

沒有任何意外,攻城戰最先攻城的士兵,必然有死無生。

河中聯軍也明白生死要拼一拼,等在城下,就算不被唐軍射殺,回去也要被大食人斬殺。

四面城牆,無數蟻附。

登城的河中諸國士兵,一個個喋血而落,大喊聲,呻吟聲,生命在沉默的城牆下隕落。

在這寒冬臘月,即便重傷不死,也難以活命。

大食的弓箭手不敵碎葉城上的唐軍弓弩手,在河中諸國開始攻城的時候,他們紛紛逃出唐軍弓弩手的射程。

城下一片狼藉,血流滿地。

河中聯軍僅僅進攻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經在粟特人的帶領下潰敗。

他們連女牆都沒摸到。

登城梯也全部遺失在碎葉城。

“進攻,誰能登上碎葉城,賞銀幣一千;誰能殺死守城唐軍將領,賞金幣一百,且最少主政一地。”

齊雅德·伊本·薩里見此情況,開始下令本部兵馬。

他認爲河中聯軍太差勁了,還需要他們大食軍親自出馬。

一定不能讓碎葉城上的唐軍有喘息的時機。

大食的勇士,都是最勇猛的呼羅珊人,他們是阿拉伯人移民在呼羅珊地區的後裔,一個個桀驁不馴,英勇善戰。

呼羅珊人,也是大食最強大的軍隊。

這種強大,不是黑衣大食的建立,而是有跡可循,一直如此。

百年前,大食統帥阿姆魯率領一萬呼羅珊騎兵突襲埃及,十萬拜占庭軍竟不能擋,充分證明了呼羅珊騎兵強大的戰力。

也證明呼羅珊人的兇悍。

“殺啊!”

大食的呼羅珊勇士忍了許久,他們嗷嗷叫地衝殺上去。

要證明自己的勇敢。

大食戰死的將士會被稱爲“烈士”,大食的將士如果戰死,戰死後會進入所謂的“天上國度”。

不同於突厥的“重兵死而恥病終”,一些職業的大食士兵,有真正的信仰。

另外,自大食帝國被先知建立以來,就流傳着將士戰死的地方,散發着甜蜜芳香的地方。

大食曾經的塔米姆部落有一個叫做薩瓦德的勇士,此勇士在對戰波斯的時候,爲掩護百姓的戰鬥中負了重傷,但是他沒有立即倒下去,薩瓦德衝向了波斯軍隊的主將,忍受着重傷最終戰死。

大食的歷代哈里發將薩瓦德的行爲描述爲有信仰的英雄,在軍隊中宣傳,希望勇士們都能像薩瓦德一樣學習。

類似於薩瓦德的英雄事蹟,在大食諸軍中廣爲流傳。

而這些呼羅珊大食士兵,受這些影響,成爲悍不畏死的戰士。

他們鄙視這些逃跑的河中諸國,趁着河中聯軍還未逃走的時候,猛衝碎葉城牆。

他們有的拿着短矛,有的拿着彎刀,有的揹着重劍。

除此之外,防禦箭矢的圓盾,他們也不忘攜帶。

“碰!”

第一個大食剛登上登城梯,就被巨石砸碎腦袋。

他身後的大食士兵不爲所動,踩着隊友的屍體,繼續攀爬。

“噗嗤!”

可沒爬幾下,胸口就被強弩洞穿。

不一會兒,大食士兵取代河中聯軍,城牆上蟻附着各式各樣的大食士兵。

呼吸間,就能看到大食士兵從登城梯上落下,還有此起彼伏的慘叫聲。

大食的兵馬果然更堅定,他們連續進攻碎葉一個時辰,雖然也沒有摸到女牆,但他們依舊猛攻,沒有放棄。

前赴後繼,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對他們來說,死亡只是新的開始。

“唐人,去死!”

終於,一名大食士兵摸到女牆,他一聲怒喝,拔出背後的彎刀。

“噗嗤!”

可他的彎刀剛拔出,還未縱身一跳,就被一名唐軍士兵刺中眼睛,慘叫着跌落。

想在一萬唐軍守衛下的碎葉城先登,談何容易?

更何況唐軍還有最精銳的弩兵,重甲步兵。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一個個大食勇士摸到城牆,還來不及跳躍,就被刺死。

他們登上土牆,還要面對“鐵牆”,全副武裝的重甲步兵,讓大食知道什麼才裝備精良。

大唐是攻守的祖宗,一座有所準備的城池,守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

妄想一天時間克碎葉,無異於癡人說夢。

遠方的齊雅德·伊本·薩里看得咬牙。

他又低估了唐軍的守城能力,他的勇士強攻,和送死沒有區別。

惱羞成怒的齊雅德·伊本·薩里處死一名拔汗那將領,兩名粟特將領。

震懾河中聯軍,準備再次讓河中聯軍當炮灰,疲憊唐軍的守勢,爲大食勇士創造機會……

然齊雅德·伊本·薩里的殺雞儆猴,並沒有太大的效果。

河中聯軍雖然與大食一起攻城,表現地卻非常消極,短時間想攻破碎葉城無望。

……

碎葉城東南八十里處。

十來名穿着深色長袍的大食探馬自以爲深入大唐,如入無人之境。

除了得知靠近熱海的地方有三萬安西諸國聯軍,其他地方,別說是人,連一隻雞犬都沒有。

“轟隆隆!”

就在這時,一隊數百人組成的騎兵,向他們飛奔而來。

這隊騎兵清一色的大唐明光甲。

和別的唐軍騎兵隊伍不同,僅僅是五百多人的隊伍,卻有數十面大纛和旌旗。

大食的探馬只知道大唐騎兵多,並不清楚這些旗幟意味着什麼!

“快撤回去稟告齊雅德將軍……”

大食探馬的頭目一聲令下,從容撤退。

他們大食的馬是最高大神駿的馬,他相信數裡外的唐軍不可能追上……

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1章 軍功入相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55章 頗黎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40章 羅興失蹤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1章 軍功入相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49章 賣馬人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64章 大舉進攻第3章 李適之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12章 大案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124章 決戰第473章 斬殺豪強,問罪縣令,捉拿太守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67章 上架感言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46章 再遇薛錯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50章 獲得寶馬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1章 押官薛錯第49章 賣馬人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