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殺人滅口

第44章 殺人滅口

“當然是安邊戍民!”

阿史那扶汶看李瑄一眼,但說話的聲音,比以往都要輕。

“這不像你說話的樣子。”

李瑄笑着搖頭,他聽出阿史那扶汶在敷衍他。

“我想要立功富貴。成爲先祖和契苾何力一樣的名將。我的先祖曾說過:‘部落富貴,我便滿足’。但我們這一脈已經敗落。”

阿史那扶汶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聲,這幾天李瑄一直宣揚國家大義的崇高理想。

但阿史那扶汶從軍邊塞的原因很現實,他想復興家族,復興阿史那社爾的家族。

他最崇拜的人,就是他的祖先阿史那社爾。

所以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效仿他的祖先。

阿史那社爾曾與侯君集一起平定高昌國。戰後,侯君集的手下私自搶奪戰利品,只有阿史那社爾以曾奉詔爲由,麾下秋毫不取。

阿史那扶汶也繼承這樣的品質。所以他一直阻撓皋蘭州騎兵去奪牧民們的牛羊。

“追求富貴,是人之常情。只要心中存在忠義,將來定能名垂青史。”

這沒有什麼不對的。

不要說胡人,大部分漢人都是如此。

“社爾的子孫,忠義天地可鑑。我想着有一天,能和先祖一樣,身中流矢,拔箭繼續衝鋒;想着能平定一場叛亂,揚名立萬;想着如先祖滅掉龜茲國一樣,威震天下。”

阿史那扶汶信誓旦旦地說,並道出自己的志向。

勇氣與志氣,也是男兒追求。

“聖人雄心勃勃,大有邁步漢武之意。這是我們大顯身手的時代。”

李瑄握住阿史那扶汶的手。

“您將來一定能成爲韓信、李靖那樣的神將,末將誓死追隨。”

在阿史那扶汶心中,李瑄如同神人。

“與君共勉之!”

李瑄說着,從懷中拿出徐俊的賬本,將其交給阿史那扶汶:“立刻前往回樂城,將其交給王帥。另外告訴王帥,盧瑜可能會殺徐建兄弟滅口!”

“遵命!”

阿史那扶汶鄭重地接過這賬本,感激李瑄對他的信任。

這種大事,他沒有細問,立刻轉身離開。

阿史那扶汶單馬獨行,必先盧瑜一步到回樂城。

李瑄則帶着一些士兵,在黃河的另一面開拓十幾畝土地,等上糞過後,就會將“西瓜籽”種上。

防止水土不服,李瑄留一半“西瓜籽”備用。

後世聽說古代的各種瓜果沒有經過培育,很難吃。

但宋人又明確在詩詞中記載西瓜“甘味如蜜”。

李瑄很期待西瓜成熟後的樣子。

羅興又被李瑄安排去換錢幣,這次他安排十幾名士兵護送,省得再出岔子。

……

盧瑜帶着親衛,押送着徐建、徐俊和衆多錢幣、財寶,離開豐安城。

徐建、徐俊的家人則關押在豐安縣,等候處置。

縣令是朝廷任命,罷免和問罪,都要由朝廷決定。

在回樂城,只能審議他們的罪過,然後上奏長安。

“將軍,豐安令有話對您說。”

剛出城沒多久,親衛跑來向騎馬在最前方的盧瑜說道。

盧瑜猶豫一下,來到載着徐建兄弟的車上。

他示意親衛在遠處戒備。

“盧將軍,我曾送過您一對金虎,寓意您會成爲主將,今果然應驗。”

看到盧瑜後,徐俊心中燃起希望。

“這件事情,有沒有和其他人說起過?”

盧瑜皺着眉頭,輕聲問他們。

“只有我兄弟二人知曉,連我們的家人都不清楚。”徐建連忙保證,他知道邊將受賄的嚴重性。

“有沒有告訴李瑄?”

盧瑜更關心這一點。

“沒有,我怎麼可能出賣將軍。”

徐俊手指天空,以此發誓。實際上他也不清楚藏在書房的賬本有沒有被搜到。

他記錄賬本的事情,連他哥哥都不知曉。

“我如果不放你們,你們會不會出賣我?”盧瑜淡淡地說道。

“將軍放心,我們兄弟二人,死都不會出賣將軍。”

情商高的徐俊搶先回應。 “今天夜裡,我會支開士兵,在車上放一些金銀錢財,周圍有兩匹馬,伱們騎馬連夜離開,遠走高飛。”

盧瑜拍了拍車子,向兄弟二人說道。

“多謝將軍,我們兄弟若大難不死,結草銜環也會報答。”

兄弟二人大喜。

原本以爲必死無疑,他們絕對不會將盧瑜受賄的事情說出。

沒想到心虛的盧瑜主動押送他們,給他們這次機會。

盧瑜點了點頭,重新回到馬上。

夜晚,行至鳴沙縣。

盧瑜故意露宿野外。

天黑的時候,盧瑜讓最親近的奴僕偷偷將徐建兄弟二人的繩索解開,另留下一個袋子。

旁邊還有兩匹瘦馬拴在車上。

周圍果然沒有士兵看守。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摸了摸袋子內的金銀。

他們偷偷下車,翻身上馬,向東面奔馳。

“犯人逃跑了!”

兄弟二人剛跑不到百步,一名親衛大吼一聲。

霎時間,兩名奴僕親衛騎上馬,向徐建兄弟追去。

“怎麼回事?”

兄弟二人一懵,不是說好不會追他們嗎?

既然已經騎上馬,斷然不可能回頭。

兄弟二人拍馬拼命狂奔。

但他們二人的馬匹是老瘦之馬,平時馱東西用的。

不到半刻鐘,就被追上。

“咻咻……”

在奴僕親衛距徐建、徐俊只有十幾步的時候,射出箭矢。

兩人瞬間被洞穿身軀,跌落下馬。

“盧瑜……”

徐建知道中計,在嚥氣之前,嘴中夾雜着鮮血吐出這兩個字。

而徐俊在沒有氣息前,想着他藏在書房的賬本,他希望李瑄已經得到賬本。

“將軍,逃跑犯人已被射殺。”

奴僕親衛裝模作樣地向盧瑜稟告。

“將他們的屍體放在車上。”

盧瑜擺了擺手。

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盧瑜不信徐建兄弟能守口如瓶。

一旦將他供出來,他不死也得脫層皮。

如果徐建兄弟從他手中逃走,他也要承擔罪責。

……

自以爲可以逃過一劫的盧瑜,很快就到達回樂城。

王忠嗣得知消息後,召盧瑜入節度使府問話。

“你身爲主將,就爲這點事情來回樂城?如果此時突厥進攻豐安軍城,誰能擔起責任?”

王忠嗣劈頭蓋臉訓斥,語氣不滿。

“啓稟王帥,牽扯到一縣之令,末將認爲不是小事。豐安軍城有李將軍鎮守,固若金湯。”

盧瑜忐忑回覆。

事關身家性命,他必須親自處理。

“你既然知道徐建爲一縣之令,爲何帶來的是屍體?縣令身亡,是要驚動聖人的大事。”

王忠嗣冷着臉質問。

很少有事情,能讓他如今日一樣,火冒三丈。

“豐安令和徐俊趁我們吃飯的時候,奪馬逃跑,眼看追擊不上,親衛不得已射箭警告,夜色中不慎射死。”盧瑜向王忠嗣說道,死無對證。

這件事傳回長安,李林甫一定會爲他說好話,草草了之。

李林甫還得用他。

“哼!是殺人滅口吧!”

王忠嗣語氣突然一變,將一個小本子甩在盧瑜的臉上。

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422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45章 節制一軍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441章 謀劃回紇,召移地健入長安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124章 決戰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430章 吐蕃的絕唱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422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26章 回樂城中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45章 節制一軍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293章 天將軍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31章 飛馬射纓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486章 對天可汗的崇拜第43章 豪強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