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謀劃回紇,召移地健入長安

莫賀達幹擔心有野心的移地健在大可汗去世後,忍不住召集親信自立大可汗。特意向移地健傳信,告知大可汗的遺言,讓移地健按納住野心。

在草原上得位不正,往往會被反噬。

如後突厥毗伽可汗被毒死後,短短十年間,換了六位大可汗,以至於後突厥汗國四分五裂。

莫賀達幹不想看到那樣的局面發生。

磨延啜死亡後,莫賀達幹遵照遺令,派遣使者入長安,請葉護太子回單於城繼承大可汗之位。

他會隨時關注葉護太子入草原後的路線。

一旦葉護太子深入草原,他就會派騎將葉護太子殺死,將罪名加給一些與回紇爲敵的遊牧小部落頭上。

以此向大唐交代。

並以移地健,順位繼承大可汗。

磨延啜死亡兩天後,回紇大軍護送其屍體離開薩彥嶺。

在薩彥嶺獲勝的成果,也來不及去鞏固。

……

長安,秋高氣爽。

葉護太子一直在等待李瑄邀請他進行秋獵,卻未得具體時間。

他也不能直接去向李瑄詢問,只以爲天可汗日理萬機,等閒下來,就會確立秋狩何時舉行。

平日裡,葉護太子在長安城內外遊蕩。

有時也會在夜市中觀賞。

大唐的百姓異常勤奮,長安城外麥子熟之時,黃金的麥浪如波濤起伏,來來往往的收割者,一車車麥子不絕於路,壯觀的場面他至今難忘。

雞鴨鵝羊豬,爲大唐的主要肉食。

千奇百怪的麪食,不同品味的時蔬。

各種各樣的水果,或甜或酸,在單于城千金難買。

還有五花八門的娛樂遊戲,意想不到的生活用品。

如果單論生活質量上,大唐的王公貴族,比草原上的大可汗還要充實。

這也是一些小國王甘願放棄國中的權力,留在長安的原因。

這一日,回紇大可汗磨延啜的死訊,較回紇使者先一步到達長安。

李瑄派人將此不幸的消息,告知葉護太子。

驚悉噩耗,葉護太子泣不成聲。

雖然磨延啜逐漸疏遠他、厭惡他,但成爲太子,他腦海中有不少美好記憶。

身爲葉護太子,他理當回去繼承大位,但葉護太子擔心出現變故。

隨着磨延啜對移地健的鐘愛,許多貴族、官吏,向移地健靠攏。

移地健的勢力在回紇龐大,特別是這三年間,葉護太子一直在來往於大唐的路上。

現以單于城爲中心的鬱督軍山周圍部族,諸姓貴族,附屬部落,很多都與移地健有聯繫。

而且他怎會不知磨延啜要“廢長立幼”的傳聞?

或許磨延啜臨死之前,已經更改繼承者。

即便如此,葉護太子還是要儘快回去。

大可汗是草原的主人,他不能輕易地將權力拱手相讓。

於是求見李瑄,準備返回單于城。

李瑄於甘露殿召見葉護太子。

“英武可汗乃是有爲的草原英主,可惜天不假年,終爲遺憾。朕與他是故友,曾一同縱馬滅突厥。對他的逝世十分惋惜!”

“本想着重陽節過後,就與葉護一起於咸陽原狩獵,見識葉護的高超箭術。現英武可汗去世,朕願意放棄今年的狩獵,以寄哀思。葉護也節哀順變!”

葉護太子向李瑄拜見後,李瑄向他安撫道。

一如宿命,磨延啜死去。是回紇最亂的時候。

滿打滿算,回紇也只是一個興起十幾年的汗國。

先後征服原本的突厥部落、九姓鐵勒,還有一部分葛邏祿人、北胡等部落融合在一起。

南征北戰,回紇國內矛盾重重。

更何況還有大唐這個龐然大物。

回紇定會陷入一段時間的動盪。

“臣此行是想恩請天可汗批准,回國主持大局。”

葉護太子再次向李瑄拱手。

“你們的使者快馬加鞭,不日便會到達長安。朕也將派遣使者弔奠英武可汗。過幾日後,葉護可隨大唐使團一起回單於城。”

“英武可汗去世,葉護爲大可汗繼承人,理應順應繼承。朕冊封你爲靖文可汗,希望你能靖定草原,增加草原的文治。兩國永修同好。”

李瑄向葉護太子囑咐道,並親任他的可汗名號。

“謝天可汗……”

葉護太子趕緊拜謝。

等回紇的使者來後再走,不會影響什麼。

有大唐皇帝的冊封,他就是草原正統大可汗,不用擔心移地健奪他皇位。

與葉護太子討論一會兒後,李瑄吩咐其退下。

翌日,廖崢嶸求見李瑄。

“現在回紇那邊情況如何?”

李瑄向廖崢嶸問道。

廖崢嶸現在來,說明有新消息。

他在等移地健登可汗之位。

屆時不論什麼原因,李瑄都會聲稱移地健篡奪權力,是爲謀逆。

畢竟葉護太子纔是名義上的繼承人。

李瑄認爲移地健不會輕易放棄權力,哪怕是得罪大唐,他也會爭奪唾手可得的大可汗。

“回至尊,朔方、河西一帶的金龍司錦衣衛,結合內應,得知磨延啜宣葉護太子回單於城,繼承大可汗之位。”

廖崢嶸向李瑄回答道。

錦衣衛最主要的兩個司爲金龍司和鸞鳳司。

其中鸞鳳司負責中原核心地區。

金龍司負責邊疆地區的錦衣衛,這些錦衣衛手段高明,往往扮作商人,進入回紇,與回紇的一些小部落聯繫,收買他們。

現在錦衣衛探知磨延啜在薩彥嶺死亡前,將葉護太子召回繼位。

磨延啜死的時候,身邊只有十幾名親信將領、大臣。

這些大唐無法滲透,不清楚磨延啜最後的遺言。

“回紇諸部,皆知磨延啜喜移地健,厭葉護太子。今葉護太子在大唐大半年,磨延啜必然會生起疑心。現移地健勢大,磨延啜傳位於葉護太子,是何心思?他不怕移地健在他死後奪權嗎?”

對於廖崢嶸傳來的消息,李瑄始料未及。

沒按照他料想的劇本走。

歷史上,移地健繼承大可汗之位。

這是一代狠人。

大唐與回紇的交惡,由移地健始。

如果葉護太子回到單于城,繼位成大可汗,李瑄征服回紇的計劃就會落空。

大唐用兵,講究師出有名。

特別是百國盛會以後。

天下諸國,都視大唐爲宗主國,希望大唐主持正義。

在百國盛會前,大唐滅吐蕃、渤海、黑水靺鞨等,全部都有理有據。

李瑄深知,他在位時,若不整合草原,設都護府。

將來可能會威脅到中原。

往往數十年間,就可能有一個遊牧王朝誕生。

“回至尊,興許是磨延啜覺得您與葉護關係非同一般,不敢忤逆您。”

廖崢嶸向李瑄回答道。

“磨延啜有性格,他不會甘心如此。”

李瑄搖了搖頭。

歷史上的磨延啜,爲了扶持移地健繼位,直接將葉護太子處死。

說明在磨延啜心底,移地健在各方各面上,都更能勝任大可汗之位。

當一個君王對自己兒子產生懷疑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這個兒子百無是處。

大唐一直在吸回紇的血,使大唐國力越來越強。

現在的回紇汗國,比歷史上的回紇汗國差了一大截。

“崢嶸,回紇一向不服王化,伺機等待大唐衰落。我不想葉護太子回到單于城,以當前形勢,該怎樣實施計劃?”

李瑄向廖崢嶸說道。

 

“至尊或許該等一等,先看看移地健是否奪權?”

“現葉護太子遠在長安,大可汗死。正是移地健篡權奪位的好機會。臣聽說移地健野心勃勃,在這幾年多有拉攏諸姓部落。連磨延啜的親信,都與移地健相交。”

“結合種種,若移地健不奪權,纔會顯得有貓膩。”

廖崢嶸將自己的意見說出。

“磨延啜死了,他執意回去,我攔不住幾日。”

李瑄向廖崢嶸說道。

葉護太子在長安朝拜,又不是爲質子。

他認爲磨延啜說得有道理,可以等移地健謀反,再施展計策。

“移地健若動手,一定迅速。在葉護太子回來之前,完成奪位。至尊不必刻意阻攔葉護太子回單於城。”

廖崢嶸向李瑄回答道。

“崢嶸,有沒有可能葉護太子在回單於城的半路被截殺,貴族們再擁護移地健爲大可汗。”

李瑄沉吟一番後,將這個可能告訴廖崢嶸。

若葉護太子被殺於半道,可以隨便拉一個小部落爲替罪羊。

大唐不好去問罪。

這是回紇內部的事情。

“至尊言之有理。臣會盡心使河西、朔方的金龍司錦衣衛嚴查從回紇到來的消息。”

廖崢嶸認同李瑄。

李瑄的任何話,他都會認真考慮,執行。

“時間太長,消息有滯後。”

李瑄覺得消息落後,會不好把握,錯失良機。

“至尊可先召移地健至長安。臣會讓金龍司放出風聲,葉護太子深受至尊寵信,是葉護太子進讒言,準備謀害移地健,以此逼迫移地健謀反。”

廖崢嶸早已不是當初的俠士。

待九品十八階頒佈後,錦衣衛指揮使爲從一品大員。

他爵至國公,食君之祿,爲君分憂。

從俠士升級到國家,爲國家的利益,可以用一些陰險手段。

“可以!”

“聽崢嶸之言,我已明白如何留住葉護太子。”

李瑄同意廖崢嶸的計策。

不論磨延啜臨死前有何決定,召移地健至長安,似乎是最優解的辦法。

只要讓移地健起疑心,他一定不會前往長安。

反而會因爲葉護太子害他,決定奪權。

……

廖崢嶸走後,李瑄又召見等待迴歸的葉護太子。

“拜見至尊!”

“免禮!剛得知一個不好的消息,朕必須要告知葉護。”

李瑄示意葉護太子免禮,開門見山道:“有回紇部落向靈武都督治下豐安軍傳信,移地健要派騎截殺葉護。”

他根本不確定這個猜測是否爲真,只是不想讓葉護太子離開。

“什麼……他怎麼敢呢?”

葉護太子驚恐失色。

他雖然和移地健關係不好,但他可是天可汗親自冊封的大可汗。

“英武可汗離開單于城,親征薩彥嶺時,將軍政要務委託於移地健。他拉攏貴族、諸姓部,興是不甘心放棄權力。”

“權力如金刀,如毒藥。不論是中原,還是草原,都會不斷重複歷史。是朕的過錯,不該留葉護秋狩,以至於葉護陷入被動。”

李瑄拍着大腿說道,一臉懊悔地模樣,像是辜負了葉護太子一樣。

“天可汗不能這麼說。在單于城的時候移地健就不尊兄長,有與臣爭奪太子之心。得知大可汗的死訊,臣一直憂心移地健,現憂慮成現實,只是不敢置信罷了。”

“臣多謝至尊提醒,保住臣的性命。”

葉護太子向李瑄拜道。

由於自身的經歷,他相信李瑄的話。

他也有親信,但全部在單于城,現身邊唯有護衛數十人,回去是自尋死路。

“葉護有什麼決定嗎?”

李瑄將葉護太子扶起來,向他詢問道。

“迴天可汗,臣愚鈍,不知何爲。”

葉護太子搖頭,他現在一頭霧水。

沒有移地健勢大,即便回去,也不一定能鬥過移地健。

他看着面前的李瑄,突然再向李瑄拜道,並抱住李瑄的大腿:“請天可汗爲臣主持公道。”

“如果有外部入侵回紇,朕可以出兵幫助。但此爲你們內部鬥爭。況且朕剛登基不久,國家剛剛穩定……”

“這樣,朕傳詔移地健至長安,使移地健的勢力羣龍無首。然而再護送葉護回單於城繼位。”

李瑄看似就要拒絕葉護太子,但話鋒一轉,願意助他一臂之力。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移地健違抗命令不來,大唐就不太可能出兵。

“臣拜謝天可汗,若安然回單於城,必對天可汗貢獻大禮。”

葉護太子異常激動。

他有自知之明,回紇是大唐名義上的附屬。

相比於其他附屬,大唐沒資格指揮、調動回紇的兵馬。

如此,大唐沒有義務幫助葉護太子平定內亂。

天可汗能下令召移地健入大唐,算是對葉護太子最大的幫助。

葉護太子不再想着回國。

十日後,回紇的使者快馬入唐,將信件傳遞給葉護太子。

信件上寫着磨延啜臨終前遺詔,令葉護太子儘快回單於城繼位。

自古兄弟相殘的例子不計其數,葉護太子已認定移地健要害他,對這封信件置若罔聞。

冬天的時候,李瑄的詔書傳至單于城。

伴隨而來的,還有葉護太子暫時不歸回紇的消息。

在錦衣衛金龍司的操縱下,葉護太子勸李瑄召移地健入長安的言語,傳至移地健耳中。

“我若至長安,人頭不保……”

單于城內,穿着華麗貂裘的移地健面露驚色。

他將堂兄莫賀達幹叫到殿中,尋求對策……

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11章 押官薛錯第430章 吐蕃的絕唱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51章 火雲第40章 羅興失蹤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8章 看花馬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44章 殺人滅口第35章 斬將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66章 血戰高坡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10章 詠柳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45章 節制一軍第45章 節制一軍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1章 軍功入相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72章 心在動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25章 渭水離別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4章 華山金礦第10章 詠柳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70章 陷陣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章 軍功入相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72章 心在動第78章 陌刀將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3章 李適之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12章 大案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41章 豐安令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29章 軍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