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火雲

bookmark

第51章 火雲

“嘚嘚……”

寶馬在空曠的原野上狂奔,時而東,時而西,時而南,時而北……

有時還猛然跳一下,想把李瑄甩下去。

像是脫繮野馬一樣,難以馴服。

“咴……”

寶馬的嘶吼聲音更雄壯,高亢。

它奔跑時,身上赤紅的鬃毛隨風飄動,像是火焰在燃燒跳動。

在如此強度下,李瑄穩如泰山地坐在寶馬上,整整持續一個時辰。

騏驥良駒,絕世寶馬!

現在看來,賣馬人開五百貫真不貴。

同時,李瑄明白賣馬人根本沒有馴服此馬。

只是將其安撫,拉到集市上。

一直隨着李瑄步伐觀看的磨延啜、伽思等人,也收起對李瑄的輕視之心。

寶馬如此雄烈,李瑄一直遊刃有餘。

他們都不敢保證自己能在烈馬上堅持這麼久。

馬背上長大的胡人,基本都遇到過烈馬,發狂起來,把人顛簸地身體都要散架。手臂僵硬、痠痛,一旦脫力落馬,會摔得很慘。

“他能當將軍,看來是有些本事的?”

伽思慶幸自己沒有和李瑄比馬。

李瑄的馬,根本就是一匹瘋馬。

“再健壯的馬,如此折騰也會成強弩之末。他與烈馬的角力已經獲勝。”

磨延啜點頭。

能把這麼烈的寶馬馴服,證明了李瑄是勇力的人,並非表面看起來的人畜無害。

磨延啜的話應驗,又過一刻鐘,李瑄胯下的寶馬,已不再狂奔。

李瑄已經能控制着寶馬慢步。

想到歷史上的寶馬都有名字,李瑄撫摸寶馬的鬃毛,給它起一個威武霸氣的名稱:火雲。

狂奔起來,鬃毛如烈火燃燒,四蹄輕盈如雲彩。

李瑄希望這匹寶馬能在戰場上多活幾個月。

他駕馭着寶馬,來到磨延啜身旁。

“恭喜李將軍馴服寶馬,真爲勇士!”

磨延啜突然一笑,向李瑄恭喜道。

“還沒有馴服,它只是累了,暫時屈服。等它體力恢復,一定還會不聽話。”

李瑄下馬回答道。

這等烈馬想一次馴服,不太可能。

不過李瑄有時間跟火雲對耗。

還不待磨延啜再說話,李瑄話鋒一轉,說:“從古到今,東胡的馬,匈奴的馬,鮮卑的馬,柔然的馬,突厥的馬,我中原沒有降伏不了的。”

一前一後兩句話,都暗有所指。

“李將軍認爲,回紇的馬,有資格和他們並稱嗎?”

磨延啜目光一凝。

“突厥汗國鼎盛之時,控弦之士百萬,自開天闢地以來,未曾有也。這麼強大的國家,爲何會被覆滅?”

李瑄迴避磨延啜的問題,反問一句。

從東突厥到西突厥,再到現在的後突厥,已日暮西山。

李瑄在提醒磨延啜,號稱控弦百萬的突厥人會一再被消滅。

現在控弦十萬的回紇,收斂點心思。建國以後老老實實納貢於唐。

草原一向複雜,部落星羅棋佈。 在柔然人與北魏死磕的時候,突厥人只是柔然人的附屬,由於突厥人爲柔然人打造鐵器、兵器,被柔然人蔑稱爲鍛奴。

而這麼強勢的柔然人,卻被突厥人親手埋葬。

回紇本鐵勒九姓之一。

鐵勒九姓、薛延陀等草原大部,曾都是突厥的附屬。

現在卻分崩離析。

當前草原可不單單是這些。東部奚、契丹、室韋、靺鞨,西部有葛邏祿、突騎施餘孽,往北的苦寒之地,還有堅昆等部落。

茫茫無邊的草原,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在天寶年間交給回紇處理。

作爲穿越者,知道後世的朱棣舉國之力,五徵漠北,依然沒清繳草原,沒多少年瓦刺就讓數十萬明軍,血灑邊疆。

草原就是養蠱的地方,即便控弦數十萬的大部落被中原消滅。那些不起眼的小部落,總會相互征伐、吞併、崛起,而名震世界。

時勢造英雄,這句話不單單對中原有用,草原部落也是如此。

李瑄要以史爲鑑!

輕重緩急李瑄能分清,歷史上大唐與回紇鮮有衝突。

強大的吐蕃國力數倍於回紇,是大唐的頭號敵人。

還有面對阿拉伯帝國和吐蕃雙重威脅,即將失控的西域。

“大唐人多地廣,甲冑齊全,器械如林,糧食如山,所以得勝。”

磨延啜思慮再三,給出李瑄理由。

他們回紇雖然統治一些部落,但跟巔峰時的突厥相比,還相差十萬八千里。

磨延啜雄心勃勃,卻不得不面對這種現實。

“並不絕對。相比之下,我們知禮儀,講信義。而突厥只會分勇士與懦夫。重兵死而恥病終,聽起來壯烈,但會使族人畏而不服。突厥每次與寇我邊境,勝則慶功,敗則求和,不知廉恥,這樣的國家,豈能長久?”

李瑄搖頭說道。

一句“重兵死而恥病終”、“勝則慶功,敗則求和”,聽得磨延啜臉紅,他們回紇,何嘗不是如此?

“李將軍對攻打突厥有些見解呢?”

磨廷啜被李瑄問住,他看李瑄有口辯,不想再說這些,岔開話題。

“哈哈……我只談談歷史。那是軍務,等王帥召見時再論吧!”

李瑄笑了一聲,推脫過去。

隨後,李瑄以馴馬爲由,再次離開。

“兄長,鬱督軍山也能孕育出這樣的好馬。”

伽思以爲磨延啜因此而難過,她相信她們部落遲早會出現這樣的寶馬。

鬱督軍山,漢人稱其爲燕然山。

“爲兄不擔心寶馬。而是怕這個唐人將軍會像鬱督軍山一樣,高大、廣闊。”

鬱督軍山對回紇來說是神聖的,他們多年放牧之地的河流,就來自鬱督軍山。

那裡有𨱎石(銅)、押忽(寶石)、帖木兒(鐵),回紇不論遷徙到哪,都會仰望那個方向。

短短時間,磨延啜從輕視李瑄,到重視李瑄。

伽思似懂非懂。

……

一連四天,李瑄都在馴服火雲馬。

每次出城,都搞得火雲馬筋疲力盡。

爲了培養與火雲馬的親近,李瑄親自爲火雲馬餵食。

到第五天的時候,火雲馬終於不再那麼暴躁,在體力巔峰的時候,開始聽從李瑄的指揮。

回樂城看似如平常一樣,實際上暗流涌動。

振武軍使郭子儀,定遠軍使向玉靖,東受降城使、西受降城使、安北都護府副都護等等,以及諸多附屬胡州都督,都已經來到回樂城。

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58章 頭破血流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60章 峽口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58章 裴靈溪第62章 五萬騎兵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440章 薩彥嶺上的不甘,回紇大可汗死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293章 天將軍第487章 廢除波斯王,接管木鹿城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2章 突厥寇邊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422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45章 節制一軍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490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青銅大炮的威力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3章 李適之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43章 豪強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67章 上架感言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53章 備戰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45章 節制一軍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15章 大勝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34章 神勇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7章 楊玉環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