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

bookmark

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

“王帥,末將幸不辱命。”

李瑄見王忠嗣帶着文武官吏在回樂城以北等候時,上前一拜。

“機會很小,忠武將軍卻成功了。不論過程是否艱難,功勞是最頂級的。”

王忠嗣抓住李瑄的手,甚是愛惜。

“忠武將軍!”

李瑄一愣,王帥爲什麼這麼稱呼他。

“哈哈,這是聖人的詔書,我幫你接下,你且觀之!”

王忠嗣將一份詔書遞給李瑄,還打趣道:“這詔書來得早了,七郎又立的功勞不亞於之前。在聖人眼中,這種功勳更甚。”

李隆基好大喜功,生擒突厥烏蘇米施可汗和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無疑是更大的功績。

李瑄打開詔書。

李隆基表彰李瑄的軍功,正式認命他爲豐安軍使,併兼任都知兵馬使,這是朔方軍的三號人物,僅次於節度使、節度副使。

他心中納悶,原本的都知兵馬使是張齊丘。

李瑄的武散官之職寧遠將軍,升爲正四品上的忠武將軍。

他的身份更高一級。

另外,李瑄領了職事官,正四品下的左千牛衛中郎將。

邊將遙領禁軍官職,類似於散官,標榜身份。

真正的禁軍統領,是陳玄禮、樊衡那幾個李隆基的心腹將領。他們被加特權,即便不是南北十六衛的職事官,也可以統領南北十六衛的禁軍。

李隆基還對李瑄獎勵黃金一百兩,絹一千匹。

對豐安軍也大加賞賜,另讓王忠嗣根據戰功,爲豐安軍將士晉升。

“末將何德何能,任都知兵馬使。”

李瑄很慚愧,朔方軍有那麼多老將,被他後來居上。

程圭作爲右廂兵馬使,能擊潰突厥左廂諸部,程圭功不可沒,應該他頂上去。

朝中有人好做官,不需要高力士、李適之美言,李隆基也更信賴李瑄。

“不用爲其他人操心,他們會晉升的。”

王忠嗣知道李瑄在想什麼,拍了拍李瑄的肩膀:“回豐安軍後,將英勇的將士上表給我。豐安軍本就是精銳,又經殘酷戰鬥,我覺得晉升一個副使、幾個郎將,十來個衙將是可以的。”

“末將明白。”

李瑄知道王忠嗣在滅突厥後,人生會到達巔峰時刻,同時掌握朔方、河東、隴右、河西,四鎮節度使,勁兵重鎮,大唐的一多半兵馬,都會受其控制。

那時他一定會提拔程圭、李光弼等將。

王忠嗣授權,讓李瑄從豐安軍中推舉一個副使,由王忠嗣上書聖人。

其他郎將、衙將,王忠嗣可以任命,只需要在任命後,告知兵部。

阿史那扶汶和高鍇在戰鬥中都表現出衆,李瑄糾結誰更合適。

“張齊丘被免職傳至長安,他究竟如何,我也不清楚。所以都知兵馬使纔會空缺。現在節度副使未有人選。”

王忠嗣語重心長地說道。

意思是李瑄很可能憑藉擒拿突厥可汗的軍功,再兼任副使,成爲“儲帥”。

李瑄年紀太小,李隆基定不會考慮讓李瑄爲“上將”。

“爲國效力,不看職位的大小。”李瑄昧着良心向王忠嗣表達。

“走!回城!”

王忠嗣點頭,拉着李瑄的手回回樂城。

主帥未騎馬,步行來迎來,李瑄也不能去騎馬。

軍隊先待在城外,只有李瑄的親衛跟隨他入城。

“我準備令七郎押送突厥可汗和拔悉密可汗前往長安,意下如何?”

回城的路上,王忠嗣向李瑄說道。

他考慮李瑄年少離家,正好看看家人。

“末將願意,但末將需要先回豐安軍城,安排軍務。”

李瑄也想趁機回家一趟。

想念家人是其次,他要觀察一下長安政治環境,看看李適之的位置穩不穩,周圍有沒有陷阱。

“我準你回豐安軍,半個月後再來回樂城啓程。”

王忠嗣批准,並告訴李瑄:“按制豐安軍八千人。新募兵員,會優先加入豐安軍。另外此次繳獲衆多戰馬,我會將豐安軍戰馬補至四千匹,鎧甲加一千副,兵器補足。”

шшш ◆тt kǎn ◆¢O

“多謝王帥。末將一定嚴加訓練新加入的士兵。”李瑄道。

“伱現在還是都知兵馬使,軍鎮的兵馬督訓,可以隨時向諸將提建議。府衙內有都知兵馬使的位置和佐吏。”王忠嗣向李瑄提醒道。

李瑄兼任豐安軍使,需要坐鎮豐安軍。

但有都知兵馬使的使職差譴,在整軍調配時方便許多。

與朔方其他軍合軍出征時,必以李瑄爲主將。

“末將明白。”

李瑄應道,又趁機向王忠嗣說:“此次擒拿突厥可汗,獲得二十幾包珍珠寶石。在追擊的過程中屬下承諾分一包給將士。”

“按照軍律,私吞戰利品爲死罪。但唐初以來,將領們獲得財物,多私入口袋。七郎不愛財物,很難得啊!我會估算一袋珠玉的價格,從庫中取絹、錢獎賞豐安軍。”

賞賜往往能提升士氣,王忠嗣認同李瑄的做法。

“貪婪的人,都十分愚蠢。猶如明珠射鳥雀。不說俸祿,皇帝對我的賞賜,我一輩子都用不完,何必冒着失去性命的危險,去得不一定用到的東西呢?”

李瑄不想在未成事前,爲自己留下破綻。

要是李瑄貪了這些珠寶,烏蘇米施可汗告知李隆基,李瑄苦心經營的好形象就毀了。

對李瑄來說,想得到財富,並非很難的事情。 但李瑄要分清主次,在這個時代要先握住權力。

“說得好。”

王忠嗣撫掌間,他們進入回樂城中。

回樂城的男女老少都來觀看生擒兩可汗的李瑄。

他們見到李瑄連連驚呼,不斷揮手。

男兒都立志將來成爲像李瑄一樣的人。

李瑄則笑着面對百姓們的熱情。

邊塞民風彪悍,習武者比比皆是,所以崇敬英雄。

“原來他就是飛馬射纓的李將軍。”

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驚道。

這段時間聽到李瑄的功績,每每讓他心潮澎湃,他覺得男兒至此,不枉一生。

和別的百姓不同,這名青年一直跟着李瑄的隊伍移動。

到節度使的府衙才停下……

回到府衙,王忠嗣見烏蘇米施可汗和頡跌伊施可汗後,沒有粗暴對待他們,詢問一道後,將他們安置在府衙內。

李瑄來到都知兵馬使的辦公地,認識一下他的佐吏。

這些佐吏本來是張齊丘的手下。都知道張齊丘有見死不救的嫌疑,生怕李瑄給他們小鞋穿。

李瑄沒那麼小的氣量,向他們瞭解一些基本情況後,王忠嗣叫他赴宴。

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按規矩要準備酒宴,衆將官吏一起祝賀李瑄。

城外的軍隊,也被王忠嗣賜予酒肉,一起歡樂。

至下午時,李瑄向王忠嗣提出告辭,他要儘早回豐安軍城。

待半個月後,再來回樂城押送兩可汗回京。

好久沒喝過酒,被將領們接連敬酒,李瑄有些微醉。

出府衙,李瑄的親衛過來攙扶。

“不用扶,我能行穩。”李瑄立定片刻,不影響正常行走。

他們一行人路過一個小巷子時,耳邊突然傳來一道大喊聲:“將軍,快閃開,有弩手。”

只見旁邊的巷子裡鑽出一人,手持強弩對準李瑄。

李瑄的親衛聽到聲音反應過來,立刻用身軀將李瑄護住。

“咻!”

與此同時,那名喊話的青年隨手撿起一塊石頭向弩手扔過去。

石頭砸到弩手,弩箭也已射出。

但受這塊石頭影響,弩箭射歪,擦着一名親衛的鎧甲而過。

“該死!”

弩手很憤怒,他還想再裝填弩箭的時候,只見那青年飛撲而上,將弩手撞倒。

弩手雖身材比常人高大強壯,但是在這名青年的身高面前,不值一提。被壓在身下毫無反抗之力。

道路上的行人,嚇得四處躲避。

李瑄徹底清醒,見親衛還緊張地護着他,輕輕將親衛推開,走上前。

“擘張弩!”

李瑄撿起掉在地上的強弩,這是唐軍的制式步兵弩。

“砰砰!”

羅興和薛錯則帶人將弩手拽起來搜身,並且拳腳相加。

敢刺殺他們將軍,真是活膩歪了!

“多謝這位壯士提醒。如若不然,我可能性命不保!”

李瑄對這名青年非常感激,心中一陣後怕。

太不講武德了,竟用這種卑鄙手段對付他。

不過他總感覺這名青年在哪見過。

主要是這青年太高大了,足足六尺五寸。站在人堆裡就像鶴立雞羣一樣。

“剛好讓我撞見。”

青年嘿嘿一笑。他崇拜李瑄這樣的英雄,想要跟隨。

李瑄出節度使府後,他又怕李瑄不接受他,一路尾隨。碰巧見到弩手從袋子中取出強弩的一幕。

“不知壯士尊姓大名?”

李瑄想起來了,在今日入城的時候,好像見到過這名青年。

“我名張興,束鹿人,來回樂城遊歷。”

青年自我介紹。

張興!

又是河北人。

李瑄記得這個時期河北有一名陌刀將,名張興。

看這身材,就是陌刀將的底子,難道是他?

朔方軍雖然也有陌刀隊,但陌刀畢竟新加入軍中的兵器。

現在是天寶初年,能將陌刀隊發揮出威力的將領沒幾個。

陌刀隊需要戰術,還需要一名英勇無畏,且善使陌刀的將領。

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番外 李瑄墓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76章 李瑄亦是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473章 斬殺豪強,問罪縣令,捉拿太守第5章 興慶宮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10章 詠柳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61章 前鋒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16章 皇帝召見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4章 華山金礦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364章 李隆基怒罵李賊,威望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完結感言新書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