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雄心

bookmark

李隆基坐在亭子裡,暖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異常受用。

這幾天,李隆基服用青蒿,病情大爲好轉,不用再呆在東殿裡,可以出來曬曬太陽了。

現在正是四月下旬天時,春花爛漫,花香四溢,聞着花香,曬着太陽,說不出的享受。

“嗯,有些口渴了,要是有盞溫湯喝就好了。”李隆基感到嘴裡一陣乾渴,舔了舔嘴脣。

“楚王,湯好了。”李隆基的念頭剛剛升起,高力士熟悉的聲音響起。

李隆基尋聲望去,只見高力士提着食籃,快步而來。

“高力士就一人精,跟肚裡的蛔蟲似的,總是在需要的時候就會出現,而且還把正需要的東西準備好。”李隆基看着快步而來的高力士,大爲感慨。

這幾天,李隆基被高力士照顧得舒舒服服,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服日子。要是李隆基口渴了,高力士就把湯調好了;要是李隆基餓了,高力士把可口的飯菜準備好了;李隆基困了,高力士把軟榻收拾好了……

一句話,凡李隆基所需,高力士沒有沒準備好的,讓李隆基無可挑剔。

“怪不得武則天對他很是看重,對他不惜溢美之詞。”李隆基大爲感慨。

而且,高力士還見識不凡,能說會道,言詞得體。若是李隆基有事兒要問他,他總是能回答得讓李隆基滿意。

“高力士要不是宦官,他一定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名臣。”李隆基又有些爲高力士惋惜。

高力士來到涼亭,把食籃放下,取出盞,爲李隆基斟好湯,雙手奉上,舉止得體,沒有絲毫失禮之處,顯示出良好的修養。

李隆基接在手裡,呷了一口,這湯很可口,溫熱適中,既不冷,也不燙,剛剛好。

“好喝!”李隆基讚歎一聲。

“謝楚王誇獎。”高力士臉上泛着笑容,忙道。

李隆基喝完湯,高力士收拾好,提着食籃又去忙活了。

“我來到唐朝有幾天了,病情也大見好轉了,是該好好謀劃謀劃未來了。”未來,李隆基早就想謀劃了,只是因爲身體不太好,一直沒有精神。如今,他的精神大見好轉,是該好好思謀這事了。

“明年,立太子一事就會落下幃幕,中宗就會成爲太子,父王就會被廢掉皇嗣之位,封一個王爺。”李隆基是“唐粉”,對唐朝歷史熟悉:“然後就會發生張柬之主導的‘神龍革命’,武則天被逼退位,中宗復位。中宗是個操蛋的皇帝,他不僅無能,還戴了綠帽子,武三思和韋皇后暗通款曲。中宗卻是一點也不知道,對武三思大加信任,最後殺了張柬之五人。”

“神龍革命”是指在武則天神龍年間,張柬之發動宮變,殺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唐中宗因此而復位。

這本是剷除武氏的良機,張柬之存有婦人之仁,留下了武三思這個大禍根,最後他也被武三思給玩死了。

“韋皇后不僅偷人,給中宗戴綠帽子,還很有野心,想要當女皇,與安樂公主一道,毒殺了中宗,差點讓大唐陷入萬劫不復之中。”李隆基接着想道:“前任不得不發動宮變,誅殺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把父王推上帝位。”

這就是接下來要發生的大事變。

“在這複雜的變局中,我們一家幾經磨難,幾次差點被滅,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好不容易纔熬過來。”李隆基的眉頭擰在一起了。

武三思和韋皇后很想弄死李旦,讓李旦很是危急,前任爲什麼要發動宮變?就是因爲武三思和韋皇后要對李旦一家下手了,前任不得不奮起一搏,竟然成功了。

“我來到唐朝,就得改變這一切,決不能讓這些危險降臨我們家。”李隆基眼中精光暴射,神態威猛,氣勢不凡。

接下來發生的幾件大事,件件兇險無比,一個不好就會家破人亡。

李旦、李成器、壽昌公主他們真心對李隆基好,讓李隆基特別溫暖,決不能讓他們蹈險。

“父王的皇嗣之位一定要保住,決不能讓出!”李隆基眉頭一挑,如同利劍。

“帝位也是我的,我要拿回來!”李隆基雄心勃勃。

“這一切,我不能寄望於別人的施捨,更不能寄望於上天的垂憐,而是要由我來創造。”李隆基的腰桿挺得筆直,想道:“要保住父王的皇嗣之位,要拿回我的皇位,我需要三樣東西:名望!權力!勢力!”

名望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要是沒有名氣,誰知道你是張三李四王麻子。即使李隆基貴爲皇嗣之子,武則天之孫,也是如此。

武則天的孫子有十幾二十個,要是沒有名氣,誰知道李隆基是哪根蔥?

權力的重要性更不用說了,有了權力,就能做很多事,可以安插人手,可以培植勢力。

勢力,這是根本,唯有自己有一幫子忠誠可靠,而又富有才華的人手,這帝位才穩當。

“名望、權力、勢力,這三樣中,名望不過是起步,權力不過是手段,勢力纔是根本。”李隆基接着想道:“要想成名倒是不太難,只要給我機會,我就能成名。最難的是培植勢力。我最好是建立軍功,只要我立下軍功,就能擁有權力,就能培植勢力。”

唐朝是以武立國的王朝,唐朝的戰爭特別多,滅掉的國家也特別多,因而,唐朝對軍功特別重視,不少宰相都是由軍功起家,最後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由此可見,軍功對於唐人的重要性了。

若是李隆基能立下軍功的話,那就太好了,他要權力有權力,要培植勢力也是事半功倍。

“最好,我能掌控一支大軍,那就萬無一失了。”李隆基眼睛特別明亮。

軍隊的重要性更不需要說的,偉大領袖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只要掌控一支大軍,那就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誰要是敢說三道四,就拉出軍隊幹一仗再說。到那時,誰敢不忌憚李隆基?就是武則天也得哄着他。

“一年!我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李隆基感到任重而道遠。

李旦這皇嗣是虛的,要名望沒有名望,要地位沒有地位,要權力沒權力,更別說勢力了。說到底,他就一隻待宰的羔羊,隨時可能被掀下來。李隆基要想在一年內改變這一切,保住李旦的皇嗣之位,可以說很難,不比登天容易。

“我們家爲武氏眼中釘,處處打壓我們,我要想立下軍功,這需要等待機會。”李隆基眼珠轉動,思索道:“機會,我等得起。在等待機會的時間裡,我可以先成名。”

第18章 去最危險的地方第10章 請命擊邊第1章 李隆基第26章 中央開花(下)第4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章 大軍西征第85章 大決戰(下)第50章 假公濟私第3章 突厥犯邊第46章 爭相結納第13章 薛仁貴兵敗處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15章 信?不信?第64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第87章 《水調歌頭》第24章 狼狽勾結第28章 治理吐蕃第7章 我有妙計第22章 好大的魚第68章 龍武軍第70章 默啜慌了第27章 千金買將第65章 氣象一新第36章 中天竺滅亡第21章 大舉進攻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1章 優素福很煩第22章 立誰?第66章 首戰告捷(上)第82章 美女第83章 大軍齊至第14章 和談?第40章 武則天退位第67章 波斯王子第66章 人才濟濟第2章 狼狽爲奸第10章 大軍西征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52章 穩定西域第68章 絕戶計第22章 帝國精銳:千騎第1章 李隆基第6章 李顯回京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63章 妙解名題(中)第7章 我有妙計第20章 優素福很恐慌第39章 無理取鬧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21章 大舉進攻第3章 自救第67章 敵變我變第13章 薛仁貴兵敗處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41章 鐵證如山第3章 大唐軍備第25章 將門之後第15章 信?不信?第77章 踩的就是你第47章 教子有方第29章 血流成河第14章 自取其辱第29章 滅天竺好處多第27章 千金買將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22章 帝國精銳:千騎第23章 在劫難逃第56章 登基第10章 大軍西征第42章 智珠在握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59章 巨患第50章 窮追不捨第13章 武三思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65章 武三思兵敗第28章 又一頂綠帽子第69章 大練兵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30章 波斯復國第30章 吐蕃大治第40章 武則天退位第45章 一箭三雕第53章 狠狠打臉第10章 請命擊邊第67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36章 濫竽充數第30章 波斯復國第34章 投楚王第66章 首戰告捷(上)第26章 陳玄禮第1章 大食東進第67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14章 百里飄臭第58章 分裂種子第21章 名聲漸起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81章 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