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盛大慶典

默啜不是想學頡利那般橫行無忌,役使中原麼?那好,就封爲你爲“右衛大將軍”,讓你把頡利的恥辱也繼承下來,這是何等的令人歡喜。

“武則天就是武則天!”李隆基在心裡暗贊。

武則天這一手夠狠,默啜沒有給氣死,算是不錯了。

然而,武則天還有更狠的:“頡利當年的府第田產還在,朕就賜給你吧。”

頡利當年被擒後,唐太宗不僅封他“右衛大將軍”,還賜給他田產府第,武則天原封不動的賜給默啜,這羞辱比天高,比海深。

“謝陛下!”默啜臉紅過耳,很想推辭,卻沒有那膽量,只能受了。

“哈哈!”一片爆笑聲響起,聲震長空。

李隆基一揮手,唐軍兵士把默啜押走,阿史德?元珍的囚車到來。

“陛下,這是阿史德?元珍。”李隆基向武則天介紹。

“阿史德?元珍,你也有今天啊。”武則天眼中精光閃閃,冷笑道:“你當年謊言要去勸降骨咄祿,卻是爲虎作倀,哼!如今,你落到朕手裡,朕絕不饒過你。”

阿史德?元珍在突厥反叛之初是唐朝的臣子,他爲人精明,很有才華,唐朝對他很重視。骨咄祿反叛後,爲了防止他也反叛,邊關的一個將領就把阿史德?元珍抓起來。阿史德?元珍早有反叛之心,卻是信誓旦旦,拍着胸口保證,他要去勸降骨咄祿。

這個將領就信了,放了他。阿史德?元珍見到骨咄祿。就給骨咄祿獻計獻策。爲虎作倀。由於阿史德?元珍熟悉唐朝情況。再加上他多讀漢人之書,深受漢文化影響,他出謀劃策是信手拈來,處處打在唐朝的軟肋上,這助長了突厥的氣焰。

骨咄祿對他特別信任,把突厥的兵馬交給他指揮。

可以這樣說,若是沒有阿史德?元珍的反叛,突厥很可能早就被唐朝滅了。不可能拖到現在才滅。

是以,武則天一見阿史德?元珍就是怒火沖天,咬牙切齒。

“阿史德?元珍有負陛下厚望,罪孽深重。”阿史德?元珍嘆口氣。

當年的武則天對他很賞識,很重視,他卻背叛了武則天,這讓他心裡不是滋味。

其實,突厥投降後,唐朝對突厥相當的好,對於突厥中有才華的人很重用。最有名的應該要數阿史那?道真了。薛仁貴進攻大非川一役。阿史那?道真就是副將。

“罪孽深重,你也知道?朕不會讓你好過的!朕要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武則天恨恨的道。

“這……”阿史德?元珍心中大懼,武則天是個狠人,她說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就一定會實現。

李隆基一揮手,阿史德?元珍被押走了。

暾欲谷被押了上來,李隆基道:“陛下,這是突厥的兩大謀主之一,暾欲谷。”

武則天眼睛睜大,把暾欲谷一通打量,淡淡的道:“有些才能,卻是不足以與天朝相抗。暾欲谷,你不識時務,妄圖逆天,是取死之道。你落得如此下場,是你自找的。”

暾欲谷的確是有才華,是突厥的兩大謀主之一,然而,對於人才濟濟的武則天朝來說,不算什麼。暾欲谷若是放到唐朝,頂多就是一個封疆大吏,不可能成爲頂樑柱,武則天對他輕蔑很有道理。

李隆基一揮手,唐軍把暾欲谷押走了。

默棘連的囚車到來。

李隆基介紹道:“陛下,這是骨咄祿之子默棘連。”

“好啊!”武則天眼中冷芒四射,冷聲道:“骨咄祿死了,他的債就由他的兒子來還吧。嗯,還有一個是闕特勤,是吧?有你們兩兄弟,骨咄祿的債勉強能還了。”

骨咄祿是後突厥汗國的奠基者,正是因爲他,突厥這才危害這麼多年,讓唐朝死傷無數,武則天對骨咄祿恨意滔天。

李隆基一個接一個的介紹,後面都是突厥的大臣,足足好幾十號人,費了老大時間這才介紹完畢。

“不錯!不錯!”武則天大爲滿意,道:“這一戰,把突厥君臣一網打盡了,倖存的突厥沒了主心骨,很快就不復存在了。”

磧口一戰,突厥高層全部覆沒,讓那些倖存的突厥沒有主心骨,無法再危害唐朝,這是一個天大的勝利。

“好了。回宮。”武則天拉着李隆基的手,走在頭裡,羣臣和將士們跟上。

直奔萬象神宮,武則天準備在這裡大宴羣臣和有功將士。

萬象神宮很大,可以容納萬人,用來舉辦如此規模的宴會正合適。

進入萬象神宮,李隆基一瞧,只見太監、雜役、宮女奔走,正在忙着宴會之事。

萬象神宮裡擺滿了矮几和短案,橫成行,豎成列,很有章法。

“朕的英雄們,你們征戰歸來,朕設慶功宴,與你們同樂。你們請入座。”武則天來到寶座前站定,大聲道。

“謝陛下!”洪亮的謝恩聲中,羣臣和將士們入座,井然有序,沒有亂象。

“三郎,坐這裡。”武則天朝右邊座次一指。

“走狗運。”武承嗣看在眼裡,極爲不爽。

李隆基坐到武則天身旁,這是何等的禮遇,這意味着李隆基在武則天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當上太子的機會更小了。

“陛下,我年紀紀輕輕,哪能坐這裡呢。”李隆基推辭。

“嗯。”武則天把李隆基一打量,道:“這一戰,你立有大功,你坐這裡誰敢說個不字?”

這一戰,李隆基決定了戰局的走向,若是沒有李隆基,唐朝還不知道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李隆基是首功。坐在這裡非常合適。

“陛下。這裡應該大帥坐。大帥去了漠北,以我看,就七伯坐吧。”李隆基笑道。

論功,李隆基坐這裡沒人敢說個不字。不過,李隆基不想坐,因爲這會讓人覺得他不夠謙遜,這對接下來的事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也好。”武則天讚賞的打量李隆基笑道:“三郎不錯!”

“楚王好氣魄!”羣臣大聲讚揚。

“那你坐哪裡?”武則天問道。

“我當然與弟兄們坐一起了。”李隆基看了一眼將士們所在的位置。

“那好吧。”武則天同意了。

“楚王要與我們坐一起,真是太好了。”將士們個個眉花眼笑。歡喜不已。

在如此盛大的慶功宴上,李隆基並沒有捨棄他們,而是與他們坐到一起,這讓將士們格外興奮。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李隆基把將士們歡喜的樣兒看在眼裡,大爲滿意。

用一個座次換得將士們的愛戴與欽佩,這很划算。

武則天在寶座上坐下,狄仁傑坐在左邊,李顯坐在右邊,李旦緊挨着李顯坐了,太平公主在李旦之後。

放眼一瞧。只見濟濟一堂,武則天大爲滿意。眼睛一掃,眉頭一挑,問道:“三思呢?”

折騰了這半天,沒有見到武三思,武則天還真是意外。

“稟陛下,假樑王求見。”就在這時,只見一個太監快步進來,衝武則天稟報。

“求見?今兒大喜的日子,有甚求見不求見的?叫他進來。”武則天道。

太監應一聲,忙去傳旨。

羣臣不明所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臉的迷糊。武三思很得武則天信任,是武則天內定的繼承人選之一,這等好事怎能少得了他。今兒折騰了這麼久,就是不見他,誰能不奇?

“噗哧!”李隆基和衆將失笑出聲,個個一臉的古怪。

他們非常清楚武三思爲何沒有前來赴宴,因爲他沒有臉。

正在這時,只見武三思進來,一顆頭顱垂得很低,目光躲閃,生怕見到熟人似的。

“呦,這不是假樑王麼?你怎生纔來?”李隆基嘴角掠過一抹壞笑,扯起嗓子衝武三思問道。

將士們瞄着李隆基,個個掩嘴輕笑,更有人衝李隆基豎大拇指,也只有李隆基敢奚落武三思,真是大快人心。

“是呀。”武則天點點頭,道:“三思,你怎生眼下才來?在龍光門時朕未見到你呢。”

“我……”武三思當然不會說他沒臉,只得找藉口,道:“謝陛下掛懷,臣病了,回府用藥去了。”

“敢問假樑王,你是心病吧?”李隆基立時追問。

“你……”武三思臉紅脖子粗,一臉的羞愧,恨不得抽李隆基幾個耳括子。

“三郎,你怎生與三思過不去?”武則天臉一肅,衝李隆基問道。

“陛下,不是我與他過不去,而是他沒臉見人,而是他不配參與這慶功宴。”李隆基也是臉一肅,大聲道:“武三思,你自己說說,你有何功?”

“我我我……”武三思一連說了三個“我”字,就沒了下文。

此番征戰,他沒有一點兒功勞,他想編造謊言,可有這麼多將士在,他也不可能矇混過關,急得額頭上都冒冷汗了。

“究竟怎生的事?三郎,你說說。”武則天也嗅出了其中的問題。

“陛下,這事我本不想在這大喜的時刻說,只是有些人實在是臉皮太厚了,恬不知恥,竟然想要前來參加慶功宴,我率軍回來的,不得不說。”李隆基一臉嚴肅,道:“此戰,諸將皆有功,甚至有大功,只有一個人無功,那就是武三思了。”

“啊!”一片驚呼聲響起,出自一衆大臣之口。

這一戰的規模是如此之大,只要不是差到極點,都會立功。武三思竟然沒有功,這也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當真?”武則天眼中精光一閃,眉頭一立,衝武三思喝問。

“陛下,您莫要聽李隆基胡說。”武三思額頭上都見汗了,卻是嘴硬。

“你說我是胡說,是吧?那好,你向陛下說說,你有何功?你可曾斬首?你可擒一敵將?你可曾出一妙計?”李隆基淡淡的道。

“……”武三思啞口無言。

第34章 逼宮第33章 招兵買馬第32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8章 獻俘第64章 一將一相第14章 百里飄臭第32章 戰爭總動員第73章 默啜親征第68章 絕戶計第26章 陳玄禮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28章 傳說中的小白臉第17章 吐你一臉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78章 統統有賞第40章 殺!第15章 尊重第48章 奇葩聖旨第31章 好小子!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29章 血流成河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25章 增援豐州第11章 軍權在握第40章 武則天退位第30章 脅迫第17章 滅吐蕃?第33章 口出狂言第53章 狠狠打臉第37章 分頭出擊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69章 波斯都護府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71章 圖窮匕現第19章 齋戒第3章 威行大漠第69章 火燒大漠第2章 萬騎第11章 不信?第4章 契丹滅亡第66章 人才濟濟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1章 優素福很煩第88章 名滿天下第6章 李顯回京第33章 招兵買馬第82章 美女第61章 張說論兵第23章 藏龍臥虎第80章 奪馬第23章 在劫難逃第8章 西域盛況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38章 東天竺乞降第48章 金吾將軍第44章 雞毛當令箭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69章 大練兵第67章 波斯王子第33章 開元盛世第12章 吐蕃震恐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10章 揚眉吐氣第22章 迴歸故國第4章 調兵遣將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78章 想逃?第11章 不信?第27章 千金買將第37章 李旦求助第34章 悲催的小白臉第41章 鐵證如山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18章 僧辯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20章 優素福很恐慌第26章 好大一頂綠帽子第20章 討賞第63章 妙解名題(下)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4章 商議軍機第16章 贊普親征第87章 《水調歌頭》第35章 人心思李第14章 關你屁事第12章 吐蕃震恐第41章 睿宗復位第35章 人心思李第42章 斬盡殺絕第55章 李旦禪位第77章 默啜傻眼第60章 開元基調第11章 雄心第38章 東天竺乞降第22章 立誰?第38章 東天竺乞降第1章 大食東進第39章 無理取鬧第31章 毀滅打擊第18章 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