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狄仁傑

bookmark

武則天的話如同雷霆萬鈞,在武三思耳際炸響,令他渾身發僵,腦子抽風,一臉的難以置信。

不僅武三思不信,就是武承嗣,以及一衆武氏子弟,誰個相信?

他們個個一副看見老母豬上樹的表情。

李隆基不僅侮辱了武懿宗,還把武三思、武承嗣和衆武氏子弟全給侮辱了,按理說,武三思以武氏子弟受辱爲由,請求武則天爲他們作主,武則天一定會準的。然而,武則天竟然讚揚李隆基的話振聾發聵,他們還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怎會這樣?”李旦也是不相信,一臉的迷糊樣兒。

當武三思以武氏受辱,請求武則天爲他們作主之時,李旦一顆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爲李隆基擔心。

“這是怎麼了?陛下怎會不爲武氏作主?”有不少大臣也迷糊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只見對方臉上的迷茫。

“妙!妙!絕妙!”

“甚叫善頌善禱?這就是!”

大臣裡也有腦子反應快的,念頭轉動之際,就想明白原因了,他們對李隆基此舉是大加讚賞。

武則天爲什麼不爲武三思他們這些受辱的武氏子弟作主,反而讚揚李隆基呢?

一是因爲這是她的親孫子李隆基。侄子是親,可是,有孫子親嗎?

哪個奶奶不疼惜孫子,不爲孫子說話呢?即使孫兒無理,奶奶也會想方設法爲孫兒開脫。

二是因爲李隆基這話說得在理,他的質問雖然很扎耳朵,卻是實情,誰都得承認這是真的。就是武則天,也是大爲贊成這話。

武則天是中歷史上出了名的明白人,有一個關於木棉袈裟的故事最能說明她的性格。

木棉袈裟是釋迦牟尼的衣服,後來作爲佛教的至寶傳下來,被達摩祖師從印度帶到中土,成爲中國佛教的傳承寶物。到了五祖弘忍之時,佛教發生分裂,弘忍把木棉袈裟傳給了六祖慧能。最終,這木棉袈裟到了武則天手裡。

武則天把慧能的弟子請到一起,問他們還有沒有七情六慾?這些和尚裝清高,以各種各樣的妙詞來粉飾自己,說自己沒有七情六慾了,把自己裝扮成了聖人。

其中,有一個叫智詵的和尚說了一句大實話,他說“人生則有欲,死則無慾”,意思是說我還活着,我還有七情六慾。

武則天認爲他說了大實話,就把木棉袈裟悄悄的給了智詵,並且叮囑智詵,不要泄露消息,不然會有殺身之禍。

這故事很好的說明了武則天的性格,她很清楚誰在說真話,誰在說假話。

世人只知武則天君臨天下,指點江山的得意,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吃的苦有多少,受的難有多少?有幾次更是差點掉了腦袋。李隆基的話令她想起了很多往事,眼睛都有些溼潤了。

三是因爲李隆基這番質問還順手捎了一個馬屁給她。

李隆基罵武三思之輩往自己臉上帖金,就是在搶武則天的功勞,這也是實情。武氏能有今天,就是因爲武則天,而不是一衆武氏子弟,武則天她能不高興嗎?

四是因爲爲她鳴不平的是她器重的孫子李隆基,她能不接受李隆基這番“孝心”?

“臣狄仁傑啓奏陛下,楚王所言屬實,還請陛下對武氏子弟嚴加管教。”就在羣臣愣怔之際,只見一個身着紫衫,頭戴七樑冠,腰束玉帶,佩金魚袋,手持玉笏的官員上前一步,向武則天上奏。

不是別人,正是極力反對武則天立侄子爲太子的狄仁傑。

狄仁傑是什麼人?精明過人的重臣,他很清楚,經過李隆基這番質問,武氏子弟顏面掃地,正是痛打落水狗的良機。

“嗯。”武則天有些意外,狄仁傑摻合什麼勁。

“陛下,國老所言很是在理。”立時有官員附和,道:“武氏子弟仗着陛下的勢,作威作福,欺壓百官,百官敢怒不敢言,還請陛下對武氏子弟嚴加管束。”

武則天對狄仁傑很是禮敬,稱他爲“國老”而不名。

“請陛下嚴加管束武氏子弟。”突然間,一片轟鳴聲響起,如同雷鳴似的,齊刷刷的,一下子就跪下了多半官員。

“這……”武則天的眼珠子差點掉出來了,一臉的難以置信。

這些官員跪在地上不說,還一臉的氣憤,打量着一衆武氏子弟,臉色極爲不善。

武則天一瞧便知,這些官員肯定是被武氏子弟欺負得很慘,要不然的話,不會如此氣憤。

多半官員被武氏子弟欺壓,武氏子弟也太過份了,這會讓她失去根基。

武氏子弟是什麼貨色,武則天很清楚,只是她需這些人穩固根基,這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請陛下爲我等作主。”這些官員叩頭請命。

衆怒難犯,這麼多的官員請命,武則天也是動容。

“狄仁傑,真會把握時機。不愧老奸巨猾之輩,一句話就讓情勢到了如此地步,了得!”李隆基大有深意的瞄了一眼狄仁傑。

狄仁傑輕飄飄一句話,就讓情勢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這的確是厲害。

“祖母,你想啊,他們連皇嗣的駕都敢攔,還有甚麼事兒不敢做呢?”李隆基知道,這時節加把火的話,武則天一定會惱怒,朝武懿一指,道:“他更是口出狂言,口口聲聲要抽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的耳括子呢。”

“當真?”果然,武則天的眼睛猛的瞪圓了,眼神凌厲,盯着武懿宗。

“我……”武懿宗只覺那目光如同利劍似的,欲要剜他的心,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可有此事?”武則天的臉色更加難看了,掃視羣臣,喝問。

武氏子弟和他們的爪牙,個個噤若寒蟬,不敢吱聲。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我等親眼所見。”不少大臣異口同聲的作證。

“好你個武懿宗,誰給你的膽子?你竟敢打太子太傅?你竟敢打太子少傅?”武則天臉色陰沉,如欲滴出水來。

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是皇嗣李旦的臉面,要是他們被武懿宗打了耳光,那就是李旦被打臉了,自此以後,李旦再也擡不起頭來,沒臉做人了。

武則天對李旦是不太爽,可是,作爲母親,她不會讓李旦受如此侮辱,她不能不怒。

有哪個母親能看着自己的兒子被人整得顏面無存,沒臉做人呢?

“祖母,你可要爲孫兒作主呀。他可是對孫兒動了殺機。”李隆基當然要落井下石,在這緊要關頭再加把火了。

“殺機?”武則天眼中精光暴射,殺氣騰騰,指着武懿宗喝道:“武懿宗啊武懿宗,你好大的狗膽!竟敢對我孫兒動殺機,朕饒你不得!”

喝聲如同雷霆,震得武懿宗臉色蒼白,沒有一絲兒血色,如同在土裡埋過似的,渾身發抖,想要求饒,卻是說不出話來,只得拿眼瞄着武三思,乞求武三思出面幫忙。

此時的武三思,哪敢觸黴頭,自保唯恐不及,哪管武懿宗,緊抿着嘴脣,不敢說話。

武三思以爲他如此做,就能保得自己沒事,然而,讓他失望了,只見李隆基突然一蹦三尺高,指着武三思,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兒,衝武懿宗喝道:“甚麼?你是受他指使?”

第25章 增援豐州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0章 侄子不如兒子親第13章 毀滅日第20章 優素福很恐慌第13章 張說來投第39章 無理取鬧第13章 張說來投第29章 名臣張說第7章 我有妙計第30章 張昌宗第8章 氣死你第27章 全軍出擊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31章 太平公主第86章 突厥覆滅第33章 口出狂言第34章 逼宮第1章 唐中宗第68章 絕戶計第5章 各自盤算第54章 精兵第16章 贊普親征第86章 突厥覆滅第85章 大決戰(上)第32章 阿拉伯帝國滅亡第40章 南天竺滅亡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68章 龍武軍第41章 鐵證如山第1章 唐中宗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81章 隆基擋道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39章 宮變(中)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18章 斷敵退路第30章 吐蕃大治第5章 各出機謀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34章 逼宮第36章 誣陷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82章 美女第39章 張說作證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22章 好大的魚第41章 好一個狠人第31章 毀滅打擊第47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2章 將星雲集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15章 踏上征程第24章 狼狽勾結第6章 巧舌如簧(下)第50章 假公濟私第83章 大軍齊至第10章 請命擊邊第57章 無理挑釁第65章 武三思兵敗第49章 灰頭土腦第32章 首戰告捷第66章 首戰告捷(下)第6章 一語解惑第35章 人心思李第71章 圖窮匕現第13章 毀滅日第26章 中央開花(下)第41章 好一個狠人第17章 武則天很煩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27章 千金買將第78章 統統有賞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16章 “傳”兵法第85章 大決戰(下)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63章 妙解名題(下)第41章 喪家之犬第24章 人心所向第20章 優素福很恐慌第32章 阿拉伯帝國滅亡第8章 獻俘第27章 大爭論第66章 首戰告捷(下)第63章 妙解名題(下)第66章 首戰告捷(上)第63章 妙解名題(下)第48章 金吾將軍第48章 金吾將軍第36章 誣陷第67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31章 毀滅打擊第52章 打擊報復第61章 世界名題第87章 《水調歌頭》第28章 又一頂綠帽子第41章 喪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