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陳玄禮

bookmark

李隆基大爲訝異,這個薛直也太大膽了吧,竟然對他如此說話。雖然他這個楚王沒有實權,那也是天簧貴胄,論地位遠遠不是薛直所能比的。

“大膽。”高力士眉頭一挑,衝薛直大聲喝斥。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薛直如同沒有聽見高力士的喝斥似的,依然是冷冰冰的生硬迴應。

“嗯。”李隆基的瞳孔一縮,成針狀。

雖然李隆基的度量大,也不能任由薛直兩次冒犯,心中微覺不快。

“薛直,閉嘴。”劉幽求衝薛直大聲喝斥。

薛直卻是頭一昂,胸一挺,雄赳赳,氣昂昂,彷彿他不知道他冒犯李隆基似的。

“楚王,您莫與他置氣,他就這德行。”劉幽求臉上泛着笑容,頗有些討好的意味,道:“他是左驍衛大將軍的孫子,心裡一直憋着一股子火氣。”

他報出薛直的家世,是爲了讓李隆基不對付薛直。

“左驍衛大將軍?薛仁貴?”李隆基的眼睛一亮,眼中精光閃閃,打量着薛直。

薛仁貴死後,被追贈爲左驍衛大將軍。

“楚王,你……”劉幽求額頭上都冒冷汗了。

薛直兩次冒犯李隆基,要是李隆基發火了,要收拾薛直的話,誰也攔不住。殺了薛直未必,打他一頓軍棍是輕的,甚至可以讓薛直葬送前程。

“……”千騎個個眼睛瞪圓,打量着李隆基,爲薛直擔心。

薛直身爲千騎第一,在千騎中的聲望自是不用說的了,都爲他捏把汗。

“哈哈!”突然之間,李隆基仰首向天,放聲大笑。

笑聲洪亮,歡暢,如同發現寶貝似的。

“呃。”所有人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適才李隆基頗有不快了,現在又是大笑,還如此歡暢,誰能不驚訝?

劉幽求眼裡掠過一抹訝異,接着又是歡喜。李隆基笑得如此歡暢,就不會對付薛直了。

“好!好!好!”李隆基不僅在笑,還拍掌讚歎,道:“不愧是左驍衛大將軍的孫子!了得!了得!”

“哼。”薛直如同沒有聽見李隆基的誇讚似的,冷哼一聲,臉色冰冷。

“薛直,要是我沒猜錯的話,你心中苦悶,是吧?”李隆基並沒有着惱,道:“左驍衛大將軍兵敗大非川,一直是你們薛家的恥辱,我沒說錯吧?”

“你知曉又如何,不知曉又如何?”薛直依然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兒,卻是語氣略緩。

“大非川之役,非左驍衛大將軍之過也。”李隆基接着道。

“你真這樣想?”薛直眼中精光一閃。

“當然。”李隆基重重點頭,道:“左驍衛大將軍攻打大非川的策略沒問題,錯只錯在郭待封違抗軍令,給了吐蕃可乘之機,使得糧草被毀。”

郭待封是名將郭孝恪的兒子,出身將門,自然是不把薛仁貴這個平民出身的將領放在眼裡,他不服從薛仁貴的軍令,擅自行動,給了吐蕃可乘之機,導致糧草被毀。

糧草對於軍隊的重要性,是不需要說的,糧草被毀了,薛仁貴只得退軍。

薛直的臉色更加緩和,還有一絲激動。

薛仁貴兵敗大非川,一直是薛家的恥辱,李隆基能說句公道話,薛直要不激動都不成。

“在糧草被毀,軍心不穩的情形下,左驍衛大將軍面對四十萬吐蕃大軍的圍追堵截,並沒有慌亂,而是沉着應戰,連番血戰,打得吐蕃死傷慘重,血流成河,積屍如山,不得不與左驍衛大將軍和談,放左驍衛大將軍撤退,這非常了不得!”李隆基右臂高高舉起,重重揮下,聲調轉高,道:“我敢斷言,要是換個人的話,此役必是全軍覆沒!唐軍雖然傷亡慘重,死傷過半,畢竟沒有全軍覆沒!左驍衛大將軍能帶回來近一半人馬,實屬難得!”

這番話鏘鏗有力,擲地有聲,令人不敢不信。

李隆基這番話很是在理,吐蕃人也不傻,當然知道糧草被毀,是全殲薛仁貴的良機,就調集了四十萬大軍壓上來。

大非川之役,唐朝總共出兵才五萬。經過郭待封的敗仗,死傷不少,薛仁貴手中不過四萬人的樣子,面對四十萬吐蕃大軍,這是十倍之敵,敵衆我寡。

而且,糧草被毀,軍心不穩,可以說唐軍處於絕境了。然而,在薛仁貴的指揮下,硬是打得四十萬吐蕃軍隊沒了脾氣,最後吐蕃不得不同意讓薛仁貴撤退。

雖然這一仗,唐軍死傷慘重,傷亡過半,薛仁貴能帶回接近一半人馬,這非常難得了。

要是換個人的話,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沒了。

“謝楚王仗義執言。”薛直眼中涌出淚水,衝李隆基跪倒在地上,道:“薛直多有冒犯,還請楚王治罪。”

薛仁貴是唐朝著名的將領,戎馬一生,多建軍功,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脫帽退萬敵”這些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就只有一敗,那就是大非川之役。

因此,大非川之役就成了薛家子弟永遠的痛!

李隆基能剖析原委,對薛仁貴如此讚揚,薛直能不感激得落淚?

“請起!請起!”李隆基快步上前,把薛直扶起來。

“楚王真大度!”劉幽求和一衆千騎對李隆基大加讚賞,他們提着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你說說你的得意事兒。”李隆基在薛直肩頭拍拍,很是親切。

“還是我來幫他說吧。”鍾紹京打量一眼薛直,很是讚賞,道:“左驍衛大將軍兵敗大非川,一直是薛家的恥辱,薛直爲了洗刷恥辱,執意從軍,去了西域都護府。在他十八歲那年,他率領兩夥人與吐蕃打,轉戰千里,斬首八百。”

兩夥人,也就是一百人,就這點兵力,能轉戰千里,斬首八百,這是一個奇蹟。

“不愧是將門之後!”李隆基大爲讚歎。

薛直高昂着頭顱,挺起胸膛。

“霍驃驍十八歲從軍,率八百壯士,轉戰千里,斬首兩千兩百餘,每人殺敵不到三人。而你,只有一百人,轉戰千里,斬首八百,每人殺敵八人,你的勇壯超過了霍去病。”李隆基不惜溢美之詞,大加讚賞。

“不敢當!”薛直忙謙遜。

“薛直,你可願做我侍衛?”李隆基問道,打量着薛直,很是期待。

薛直身爲千騎第一人,其身手不需要說了,必然了得。而且,他又勇壯過人,以一百人斬首八百,這絕對是一員難得的良將,李隆基當然不會錯失。

“莫要應允。”劉幽求急了,扯起嗓子,尖叫道:“薛直,你莫要答應楚王。你留下來,我就是拼了這前程,也要向陛下上奏,重評大非川之役。”

大非川之役不是薛仁貴的錯,卻是因爲郭待封的老子郭孝恪的影響很大,唐朝在處置此事時,偏向了郭待封。重評大非川之役,爲薛仁貴恢復名譽這事有很大的吸引力。

薛直這員良將絕不容錯失,李隆基就要說話,只見薛直衝劉幽求抱拳行禮,道:“謝千騎將軍好意。我薛家的恥辱,當用我薛家男兒的鮮血來洗刷!”

“哈哈!”這話聽在李隆基耳裡,如同美妙的天音仙樂,大笑道:“薛直,你的夢想會成的!你一定能洗刷恥辱!”

“薛直願意追隨楚王!”薛直單膝跪地,衝李隆基見禮。

“好!好!好!”李隆基大喜,忙扶起來,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你……”劉幽求指點着薛直和李隆基,臉都綠了。

有了薛直這樣的收穫,李隆基心情大好,也不與劉幽求計較,接着挑人。

很快的,李隆基就挑好了十人,他們是:薛直、李寬、裴孝恪、蘇凡、張小飛、程振、錢照、鄒德仁、莫飛、包大有。

薛直、裴孝恪、蘇凡和李寬四人是將門之後,其餘六人都是平民出身。

“千騎將軍,告辭了。”對於此行,李隆基是萬分滿意,衝劉幽求告辭。

“哼。”劉幽求的臉綠油油的,很是難看,冷哼一聲,扭到一旁去了。

李隆基挑選的這十人,個個了得,薛直更是千騎第一人,劉幽求肯定不爽了,他心頭都在滴血了。

李隆基心情大好,也不與他計較,帶着人離去。

“咱們老百姓,今兒真高興,真呀真高興……”李隆基是滿載而歸,心情非常好,輕聲哼着歌謠,眼看着就要出了千騎營地。

“嗯。”突然間,李隆基眼神一凝,看見一個籠子裡關着一個身材異常高大,驃悍過人的兵士。

“他是誰?”這個兵士氣宇軒昂,眼睛特別明亮,整個人如同一柄絕世利劍。

“稟楚王,他是夥長陳玄禮。”薛直忙回答。

“陳玄禮?龍武大將軍?”李隆基差點把舌頭給咬斷了。

第35章 人心思李第13章 薛仁貴兵敗處第3章 大唐軍備第8章 西域盛況第37章 分頭出擊第45章 一箭三雕第52章 打擊報復第23章 武則天有點煩第83章 大軍齊至第85章 上官婉兒第39章 無理取鬧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55章 楊思勖第70章 默啜慌了第70章 選妃第53章 狠狠打臉第51章 名將之才第84章 霓裳羽衣第59章 巨患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63章 妙解名題(中)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33章 招兵買馬第55章 李旦禪位第10章 大軍西征第25章 增援豐州第2章 將星雲集第10章 揚眉吐氣第78章 統統有賞第58章 分裂種子第12章 安插人手第87章 《水調歌頭》第55章 李旦禪位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29章 血流成河第4章 調兵遣將第50章 不識時務第33章 招兵買馬第71章 醉握美人膝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12章 低調不成就高調第32章 識破第71章 圖窮匕現第58章 分裂種子第45章 自食惡果第8章 氣死你第59章 巨患第87章 磧口大捷第58章 分裂種子第71章 設伏第25章 增援豐州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17章 豐碩戰果第25章 將門之後第18章 斷敵退路第22章 帝國精銳:千騎第71章 設伏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8章 西域盛況第12章 吐蕃震恐第6章 李顯回京第13章 毀滅日第32章 首戰告捷第22章 迴歸故國第58章 大唐憾事第22章 迴歸故國第52章 打擊報復第14章 百里飄臭第18章 紛紛歸降第5章 武則天第20章 慘無人道第46章 第一輪交鋒第55章 楊思勖第5章 機會來了第77章 踩的就是你第41章 鐵證如山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81章 天賜良機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49章 灰頭土腦第48章 奇葩聖旨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70章 默啜慌了第35章 阿羅那很害怕第70章 選妃第8章 氣死你第13章 毀滅日第77章 踩的就是你第85章 大決戰(下)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10章 默啜助興第10章 默啜助興第57章 離間計(下)第17章 武則天很煩第21章 大舉進攻第41章 鐵證如山第15章 信?不信?第11章 軍權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