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勝利歸來

阿拉伯馬特別耐跑,這絕對是一個大問題,衆將不由得心神一凜。

“這事也提醒我們,以後與大食交戰,多打殲滅戰,儘可能少追擊。”張說提議道。

“沒錯!沒錯!”衆將齊聲贊同。

阿拉伯馬太能跑了,若是唐軍要想在追擊中給阿拉伯帝國以重大殺傷,有些困難。在以往,唐朝在追擊戰中會取得輝煌的戰果,但這不適用於阿拉伯帝國。還是以打殲滅戰爲宜,儘可能把阿拉伯帝國的有生力量消滅在戰場上,而不是追擊途中。

“大食狗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們的鎧甲遠遠不如我們。”張小飛頗有些感慨,道:“若是大食狗也有我們這樣精良的鎧甲的話,誰勝誰敗還真難說。即使我們取勝,也不會那麼容易。”

鎧甲,的確是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軟肋,衆將大爲贊成這話,道:“沒錯!我也是這麼想。”

阿拉伯帝國軍隊不乏勇武精神,他們敢打敢拼敢死,戰法先進,刀法精湛,騎射了得。若是他們的鎧甲和唐軍一樣好的話,唐軍儘管了得,要想啃下阿拉伯帝國,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而且,下次相遇的話,我想大食狗的鎧甲會有大幅提升,這對我們來說,可不是好消息。”張說頗有些擔心。

“是啊。”陳玄禮深表贊同,道:“這一仗,我們雖然打敗了古太白,卻也暴露了我們的底細。大食狗知道了我們的長處,他們的短長,就會想辦法彌補。”

李隆基他們在總結這一戰,優素福也會總結這一戰。以優素福的精明,他不會不想方設法彌補其短處。

“這一點,你們倒是不用擔心。”李隆基信心滿滿,道:“下次交戰時,大食的鎧甲是會有所提升。卻無法彌補他們的巨大差距,他們仍不是我們的對手。”

“太子,此言怎講?”楊思勖眼中精光一閃,不太贊同,道:“據我所知,大食狗也是一個大國。疆域遼闊,物產豐饒,鑌鐵更是了得,他們要提升鎧甲並非做不到。”

“沒錯。”張說他們齊聲贊同。

阿拉伯帝國是個疆域遼闊的大國,物產豐饒,而且還有不錯的鋼鐵技術。所產的“鑌鐵”聞名遐爾,已經遠銷到唐朝。

“爲何如此說?那是因爲大食的鋼鐵無論如何也是無法與我們相比。”李隆基依然信心十足,掃視衆將,道:“你們提到鑌鐵,知道鑌鐵很了得,卻不知鑌鐵是如何煉成的。鑌鐵固然了得,卻是產量很小。而我們。因爲灌鋼法的出現,我們擁有大量的鋼鐵,我們一年要頂他們十年,甚至更多。”

灌鋼法是南北朝時期發明的,這是鋼鐵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後,鋼鐵告別了“千錘百煉”這一傳統工藝。在此以前,要想獲得精良的鋼鐵,就得一錘一錘的鍛打,不僅耗時耗力,產量還很低。

鑌鐵雖然精良。其製造工藝也是用千錘百煉的方式得來的。

而灌鋼法的出現,使得中國的鋼鐵產量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增加。正是因爲有了灌鋼法,鋼鐵產量猛增,唐朝纔有“陌刀”這樣的豪華裝備。

阿拉伯帝國會不會在短時間把鋼鐵的產量提高到與唐朝接近的水平?那是不可能的!

因爲阿拉伯帝國還處在草創階段,其文明、科技還只是雛形。要達到與唐朝相同或是接近的水平,那是天方夜譚。

要知道,在古代世界,中國的科技一直領先世界,是世界之最。我們現在落後,只是因爲在近代沒落了,並不是因爲我們祖先不行。相反,我們的祖先很行,很了得,一直站在世界的巔峰。

而且,這一時期的阿拉伯帝國本質上還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最大特點就是盤馬彎弓,至於科技發明,對他們來說,還太遙遠。

“原來如此。”經過李隆基的解說,衆將恍然,也就放下心來了。

鎧甲是阿拉伯帝國與唐朝最大的差距所在,只要在開戰前,阿拉伯帝國肯定有所提升,卻是不可能達到彌補這一短板的地步,衆將也就放心了。

“大食狗的投石機着實了得,若是下次交戰的話,大食狗一定會重兵防護,這對我們不利。我想,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製造一批投石機,要射程比大食的投石機更遠,專門用來壓制大食的投石機。”陳玄禮提議。

阿拉伯帝國的投石機給衆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是不能壓制大食的投石機,這對唐朝極爲不利。

強弩雖然了得,射殺起來如同絞肉機,其缺陷就在於射程不夠,遠遠不如投石機。若是不能壓制大食的投石機,對強弩來說會有天大的麻煩。

要壓制投石機,唯有投石機了。

“可以。”李隆基點頭,道:“可以交給軍器監研究,我想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更好的投石機。”

唐朝在投石機上沒有什麼建樹,那是因爲幾乎用不着。遠程攻擊有強弩,攻城有車弩,投石機幾乎沒用處,所以,唐朝也就沒有大量製造。

若是需要,以唐朝強大的國力,發達的科技實力,很快就會研製出更加先進的投石機。

“大食狗還有一個缺陷,那就是他們的遠程攻擊不夠有力。”楊思勖補充一句。

這的確是阿拉伯帝國的一個短板。

阿拉伯帝國的遠程攻擊,主要是投石機和弓箭,這兩樣與強弩比起來,還是有差距。

弓箭與強弩壓根兒就法比,無論是射程,還是穿透力,殺傷力,都遠遠比不了強弩。

正是因爲我們的祖先掌握了大量的強弩,壓制了遊牧民族的騎射,這才擊破了匈奴、鮮卑和突厥。

至於投石機,只是射程比起強弩更遠,若說到殺傷力。就比不了強弩,原因何在?

投石機投出的石塊是拋物線,是從上往下砸,也就是說砸在地上後,幾乎失去了作用。大不了再跳動滾動一番。砸死砸傷幾個倒黴鬼。

而強弩是平射的,更具有強勁的穿透力,可以串肉串,殺傷力自然比投石機更大。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強弩可以進行密集射殺,而投石機不行。投石機砸出的石塊個頭是大。就是數量有限。再加上,投石機比起強弩更加笨重,使用起來更加困難,需要更多的人手,就限制了其數量。

到了戰場上,數量具有天然的優勢。一架投石機的人手。可以使用幾架強弩了。一架強弩少則五六支弩矢,多的可達十幾支,誰更具有數量優勢,一目瞭然。

“我想,下次交戰時,大食狗會在這方面有所進步,甚至於可能會製造一些強弩。但遠遠比不了我們。”楊思勖接着一聲冷笑,極爲不屑。

以優素福的精明,他知道了唐軍的底細後,肯定想要吸收唐軍的長處,製造強弩,加強遠程攻擊,也就在情理中。然而,因爲強弩一直是中國古代獨步世界的利器,阿拉伯帝國要想趕上唐朝,那是不可能的。

“呵呵。”衆將發出一陣暢笑聲。

接下來。就是你一言,我一語,認認真真的總結。衆將提出的想法大有見地,李隆基命人記好,要帶回長安去處置。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總結算是告一段落了。

“你們暢所欲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我很滿意。”李隆基對這次總結很是滿意,道:“接下來,我就說說我們要做的事兒。”

衆將神情一凜,豎起耳朵靜聽。

“接下來的事兒,就是做好與大食大戰的準備,這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朝中,一部分是西域。”李隆基眉頭一挑,道:“朝中之事,我要回去向陛下稟報,然後再處置。”

朝中的問題不少,這需要李隆基回去纔有可能處置。靠李旦,那是不可能的。因爲李旦並不具備這樣的才華,重擔還是要落在李隆基身上。

“西域之事,就交給陳玄禮主持。”李隆基道。

“遵命。”陳玄禮神情一凜,大聲領命。

“你們都聽好了,若有人不遵從號令者,陳玄禮可以按軍法處置!”李隆基眼中精光閃閃,一臉嚴肅,大聲喝道。

“遵命。”衆將齊聲領命。

陳玄禮富有軍事才華,目光深遠,而又有大器局,衆將對他是服氣的。

“楊思勖,薛直,你們要盡心盡力的輔助陳玄禮。”李隆基眼中精光閃閃,盯着楊思勖和薛直喝道。

“太子請放心,我們一定凜遵陳將軍號令。”楊思勖和薛直一凜,忙道。

“能有你們這話,我就放心了。”李隆基點點頭,道:“你們的主要任務有:一是積蓄糧草,這主要是從天竺運輸,王毛仲會做好。二是你們要打擊大食,不讓大食取得更加有利的地方,要讓大食難以積蓄糧草。三是你們要爲大軍西征找到最有利的地方。”

糧草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誰都明白。

打擊阿拉伯帝國,讓阿拉伯帝國不能得到更加有利的戰略基地,這對唐朝非常重要。爲唐朝打造好最有利的“前進基地”,同樣很重要。

“太子請放心,我們一定做好。”陳玄禮他們忙領命。

“嗯。”李隆基點點頭,道:“張說和張小飛隨我回長安,其餘的人留下。”

張說是文武全才,把他放到西域也可以,但他更適合在長安發揮作用。因爲國內的問題越早處理好,越是對大戰有利,這少不得張說。

張小飛,自然是去保護李隆基的。

安排好諸事後,李隆基帶着張說和張小飛,率領一支軍踏上了歸途。

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67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29章 血流成河第6章 張說掛帥第24章 人心所向第68章 強硬迴應第67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30章 張昌宗第55章 楊思勖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16章 告刁狀第39章 張說作證第64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第12章 安插人手第31章 同流合污第62章 揭皇榜第25章 暗流涌動第12章 張說罷官第46章 第一輪交鋒第33章 輕取第80章 大追擊第20章 討賞第55章 楊思勖第76章 輕取黑沙城第39章 宮變(上)第7章 親情第62章 戰果輝煌第22章 此路不通第65章 中國智慧第3章 威行大漠第31章 出兵天竺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78章 想逃?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7章 英雄歸來第65章 武三思兵敗第20章 上當了第54章 勝利歸來第32章 戰爭總動員第25章 吐蕃滅亡第77章 默啜傻眼第31章 毀滅打擊第32章 識破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45章 自食惡果第30章 脅迫第63章 一文一武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選擇第29章 血流成河第1章 大食東進第33章 行刺第7章 親情第25章 吐蕃滅亡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38章 御前對質第88章 名滿天下第32章 阿拉伯帝國滅亡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15章 信?不信?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23章 活捉贊普第10章 默啜助興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22章 此路不通第67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19章 齋戒第50章 不識時務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66章 首戰告捷(上)第16章 “傳”兵法第52章 打擊報復第29章 滅天竺好處多第15章 信?不信?第68章 龍武軍第7章 親情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77章 默啜傻眼第70章 殺機第48章 奇葩聖旨第33章 行刺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20章 慘無人道第18章 紛紛歸降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24章 望風而降第19章 贏得尊重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69章 火燒大漠第11章 軍權在握第34章 投楚王第20章 優素福很恐慌第13章 毀滅日第57章 離間計(上)第34章 悲催的小白臉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4章 商議軍機第25章 吐蕃滅亡第35章 陰謀第42章 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