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唐憾事

bookmark

這事得從阿拉伯帝國崛起說起。

阿拉伯帝國崛起後,就在大舉擴張,首要目標就盯上了中東的老牌帝國,波斯帝國。

歷史上,波斯帝國有兩個,一個是著名的大流士一世推向輝煌的第一波斯帝國,這個強盛的波斯帝國存在了近兩百年,與希臘爆發了著名的“希波戰爭”,直到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才被亞歷山大大帝滅掉。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帝國分崩離析,昔日的部下彼此混戰,波斯帝國也重建了,這就是第二波斯帝國。

阿拉伯帝國滅掉的就是第二波斯帝國。

當時統治波斯帝國的是薩珊王朝,在遭到波阿拉伯帝國猛烈進攻之後,波斯帝國一敗再敗,無法阻擋阿拉伯帝國的大軍,波斯國王亞茲得格爾德三世於公元638、639年和公元647、648年遺使向唐朝求援。

第二次求援,他更是派出了太子俾路斯親自到長安,向唐太宗陳情,請求唐朝出兵。

當時正是唐太宗在位,經過“貞觀之治”,唐朝的實力大漲,具備出兵中東的實力。只是有一樣,那就是道路不通。

從唐朝到中東的道路爲西突厥把持,要想出兵中東,首先就得滅掉西~~~突厥。西~~~突厥視唐朝爲敵,要想越過西~~~突厥支援波斯帝國,那是不可能的。

唐太宗召集一衆大臣,再三商議之後,以“路途遙遠”爲由,拒絕出兵。

後世很多人認爲唐太宗拒絕出兵是因爲路途太過遙遠,其實不對,西~~~突厥未滅纔是根本原因所在。

唐朝沒有出兵,波斯帝國就失去了最後的希望,波斯帝國就被阿拉伯帝國滅掉了。其國王亞茲得格爾德三世於公元651年被殺害於阿姆河附近木鹿城的一座磨房內。

亞茲得格爾德死後,波斯王室以及遺民,在太子俾路斯的率領下,沿着“絲綢之路”一路東撤,到達吐火羅後,得到當地酋長的庇護,得到暫時的喘息之機。

俾路斯於公元654年再度向唐朝求援。

唐太宗已經死了,唐高宗當了皇帝,這是一個軟皇帝,沒有什麼雄心壯志,當然不可能答應俾路斯的請求。

而且,當時的唐朝一是與吐蕃大戰,二是正在滅~~~西突厥,也不可能出兵。

終於,在公元657年,蘇定方滅了西~~~突厥,道路正式打通了,唐朝可以進軍中東了。

可惜的是,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了,阿拉伯帝國已經穩定下來了。

俾路斯最終到達長安,定居在長安,直到公元677年死在長安。唐朝封他爲“右威衛將軍”,還專門爲他在長安建了一座拜火寺。

隨着這次波斯王室的東撤,波斯的國教摩尼教也傳入了中國。因爲“摩”與“魔”諧音,被誤作“魔教”,這就是金大俠《倚天屠龍記》裡魔教的由來。

唐朝騰出手後,於公元679年,命名將裴行儉率軍護送俾路斯的兒子泥涅師回波斯故地,想要重建波斯帝國。

裴行儉到達碎葉城,面臨阿拉伯帝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停止前進。

因爲波斯王室的存在,對波斯故地的影響依然很大,阿拉伯帝國雖然征服了波斯故地,卻是無法控制。

再加上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實行殘酷的宗教政策,武力推行衣思蘭教,這讓波斯百姓痛恨不已。

是以,波斯故地時不時就會爆發起義,反對阿拉伯帝國。

而這一時期,正是波斯百姓起義爆發最爲頻繁的時期,對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以沉重大打擊,爲了保住波斯之地,馬立克不得不派出以殘酷聞名的優素福當東方總督,對波斯故地進行血腥鎮壓。

優素福兇狠殘暴,可以一次性屠殺十二萬人,他到任後,一方面對波斯故地進行血腥鎮壓,一方面想方設法要除掉波斯王室。

王室畢竟是王室,只要波斯王室還存在,就能聚攏波斯民心,除掉波斯王室就成了必然,這纔有穆拉古出使唐朝這事。

穆拉古要唐朝交出泥涅師,那是不可能的事。

王室就是王室,那是唐朝用來制衡阿拉伯帝國的一張王牌,怎能交出來?

阿拉伯帝國征服了波斯故地後,就以此爲根基,對唐朝控制的中亞屬國進行“游擊戰”,打了就退,搶了就跑,這令唐朝很頭疼。

這事也說明,阿拉伯帝國對中亞有很大的興趣,要是交出了泥涅師,就失去了一張王牌。

“區區百萬之衆算得了甚?”就在羣臣憤怒喝斥之際,武則天冷笑一聲,強硬迴應,道:“我華夏地域遼闊,口衆億億兆,莫說區區百萬之衆,就是千萬億萬也不在話下。你回去告訴馬立克,若是他膽敢挑釁我天朝,朕就發兵億萬,踏平大食!”

“好!”一片叫好聲響起,羣臣個個扯起嗓子大吼。

“好!有氣勢!”李隆基聽在耳裡,也是大聲叫好。

武則天這話固然是張大其詞,不過,這氣勢足。

穆拉古是個精明人,要不然的話,也不會當使臣,他當然明白武則天是誇大其詞,道:“陛下縱有雄兵百萬,若是沒有錢,那又有何用?絲綢之路要經過我的故鄉,只需要切斷絲綢之路,貴國就會賦稅大減。”

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海外商路之一,對於唐朝來說是最爲重要的海外商路,因爲“海上絲綢之路”纔剛剛興起,不佔很大的比例。

絲綢之路是黃金商路,每年帶給唐朝的賦稅不少,佔了很大的比例。

突厥的崛起,同樣受益於絲綢之路。突厥利用便利的地理位置,控制了絲綢之路,把絲綢倒賣到西方,從中獲取暴利,積累了大量的錢財,用來招兵買馬,很快就成了稱雄大漠的龐大帝國。

由此可見,絲綢之路的油水是多麼的豐富。要是阿拉伯帝國不準唐朝的絲綢賣到西方的話,這的確是會減少很多賦稅。

“哼!”武則天冷哼一聲,不屑一顧,道:“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物產豐饒,區區絲綢之路算得了甚?”

瞄了一眼穆拉古,冷笑道:“據朕所知,貴國源於大漠不毛之地,物產不豐,極需要天朝上國購買你們的珠寶。朕這就下旨,禁止輸入珠寶,看你們哪來的錢財?你們就守着珠寶做夢吧!”

“好!”一片叫好聲響起,羣臣大爲振奮。

“武則天就是武則天,立時就了應對之策。”李隆基打從心裡讚賞武則天的女皇風采。

絲綢之路真要被阻斷的話,對唐朝的損失不小,但影響不會太大。因爲中國的物產比起阿拉伯帝國更多,更加豐饒,沒有絲綢之路,唐朝也能過日子。

阿拉伯帝國要是沒有了絲綢之路,不能把珠寶賣到唐朝的話,損失就大了。

“你……”穆拉古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臉色難看。

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17章 豐碩戰果第3章 大唐軍備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39章 宮變(下)第54章 類我!類我!第55章 李旦禪位第86章 突厥覆滅第85章 大決戰(上)第34章 投楚王第4章 契丹滅亡第4章 武承嗣第81章 天賜良機第4章 調兵遣將第40章 殺!第12章 低調不成就高調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54章 類我!類我!第16章 中亞明珠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選擇第15章 超級烏龍第81章 隆基擋道第5章 凱旋班師第81章 隆基擋道第57章 離間計(上)第13章 薛仁貴兵敗處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68章 絕戶計第57章 國號開元第85章 大決戰(中)第31章 太平公主第60章 開元基調第52章 打擊報復第10章 默啜助興第3章 威行大漠第26章 誰更狠?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23章 在劫難逃第62章 戰果輝煌第44章 王孝傑的選擇第62章 武則天的提議第5章 武則天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20章 慘無人道第3章 大唐軍備第3章 自救第3章 突厥犯邊第53章 突厥的對策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7章 英雄歸來第4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1章 出兵天竺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33章 招兵買馬第11章 跟屁蟲第11章 跟屁蟲第43章 立太子第30章 脅迫第70章 選妃第42章 智珠在握第33章 行刺第19章 波斯動盪第3章 威行大漠第12章 吐蕃震恐第42章 治理天竺第28章 又一頂綠帽子第83章 大唐名將:王孝傑第5章 各出機謀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33章 開元盛世第44章 王孝傑的選擇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19章 等你多時了第43章 一路向西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11章 軍權在握第50章 不識時務第27章 大爭論第24章 狼狽勾結第3章 威行大漠第3章 威行大漠第7章 英雄歸來第55章 楊思勖第18章 斷敵退路第48章 奇葩聖旨第44章 遭遇大食第14章 奔赴邊關第61章 世界名題第48章 金吾將軍第23章 武則天有點煩第87章 《水調歌頭》第58章 大唐憾事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