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突厥復國?

bookmark

武則天問得有些急切,然而張柬之竟然如同沒有聽見似的,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一副心驚肉跳樣兒,道:“狠!好狠!真狠!默啜這一手真狠!”

“這何需你說?默啜要不是狠,陛下能召集我們商議?”武三思冷笑一聲,譏嘲一句。

“閉嘴。”武則天衝武三思喝斥,道:“張柬之很有才幹,善謀善斷,如此說必是有所見。”

武則天不愧知人,對張柬之倒也算是瞭解。

武三思一窒,只得閉嘴了。

“陛下,默啜此舉就是要毀掉能夠毀掉的一切,殺掉能夠殺掉的一切,留給朝廷的是一片廢墟,他爲的是爭取時間。”張柬之感慨一陣後,開口解釋。

“爭取時間?”

“爲何要爭取時間?”

狄仁傑和王孝傑他們大爲不解,忙問道。

默啜殺這麼多人,把北方化爲一片廢墟,爭取時間有什麼用?這還真是讓人不解。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張說一拍額頭,一臉的恍然大悟。

“你又明白甚了?”武則天有些訝異,衝張說問道。

“默啜之所以要爭取時間,是因爲他來春要揮師北上,攻擊九姓鐵勒和回紇。”張說一語點出默啜的用意。

“揮師北上?”

“攻擊九姓鐵勒?”

“攻擊回紇?”

“那不就是恢復**了麼?”

張說的話一落點,羣臣就是一陣驚呼聲,個個一臉的震驚。

經過骨咄祿的南征北戰,突厥恢復得差不多了,漠北的九姓鐵勒和回紇還未被征服。只要這兩部被突厥征服的話,突厥就真正的恢復了。

“默啜想要復國?他想明年復國?”武則天猛的站起,眼中精光閃閃,一臉的難以置信。

歷史上,默啜就是在明年復國。而武則天沒有洞悉到萬歲通天二年,默啜對唐朝北方大舉進攻的用意,錯失了撲滅默啜復國的良機,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使得後突厥汗國威脅北方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你終於明白了,應該不會錯失這良機了。”李隆基微微點頭,大爲欣慰。

只要武則天明白了默啜的用意,就不會讓默啜得逞,就不會再留一個巨大的禍害。

“這就說得通了。”狄仁傑恍然,重重點頭。

“是呀,一切都能說得通了。”王孝傑也明白了。

“呼。”武則天吐出一口氣,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剖析道:“默啜在北方大加屠戮,就是要把北方化爲廢墟,讓朝廷在短時間內難以調集大軍,對他進行征剿,他就可以揮師北上,征服九姓鐵勒和回紇,好算計!”

默啜這一手雖然狠,卻不能不說是很好的算計。

以唐朝強大的恢復能力,即使突厥把整個北方全部化爲廢墟,唐朝也能很快恢復過來。不過,這需要時間,若是破壞得很嚴重的話,唐朝要重建北方,也需要三五年時間。

默啜是需要時間,卻也不需要三五年時間,能有一年半載就夠了。

有了這一年半載的時間,他就可以從容揮師北上,征服九姓鐵勒和回紇,重建**帝國,到那時,他就再也不用害怕唐朝了。即使唐朝調動數十萬大軍北上,他也可以與唐朝周旋了。

北方要是被破壞得嚴重的話,唐朝即使要調集大軍進攻突厥,這糧草得重新從內地調撥,各種設施的重建,都需要時間,一年半載未必能完成。

“默啜,朕不會讓你得逞的!”緊接着,武則天就是眼神凌厲,殺氣騰騰:“血債必要血償!你如今大加殺戮我邊關百姓,他日朕必屠你突厥部衆!”

“血債血償!”衆人齊聲吼道,眼中殺氣騰騰。

就是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也是怒吼。

“幸得三郎一語解惑,不然朕還被矇在鼓裡。”武則天讚賞的打量李隆基,臉上泛着笑容,很是欣慰。

原本只是讓李隆基旁聽,開開眼界就是了,沒想到李隆基竟然有如此搶眼的表現,她這個奶奶特別歡喜。

“楚王見機極快,臣佩服。”狄仁傑撫着額頭,好一通感慨,道:“軍報臣也看了,卻是沒有發現這兩份軍報的異常,慚愧!慚愧!“

“是呀。”王孝傑大聲附和一句,讚道:“楚王能從這極細微的異常處洞明原委,精明過人,心思細密,了得!了得!”

“恭喜陛下,有此賢孫!”羣臣向武則天道賀。

“呵呵。”武則天發出一陣暢笑聲,眼睛一眯一眯的。

“呵呵!”李旦也是歡喜不已,臉上盡是笑容。

他也沒有想到,李隆基竟有如此搶眼的表現,給他大大的露了一回臉。

“張柬之,國老一再贊你善謀善斷,朕還未深信,今日朕信了。你就與國老一道處置政務吧。”笑過之後,武則天衝張柬之道。

張柬之的年歲比起狄仁傑還要大些,卻是不被重用。狄仁傑再三向武則天舉薦他,武則天都不太想用他。直到後來很多大臣共同舉薦,武則天這纔不得不重用他。一用之後,發現此人真的是善謀善斷,比起狄仁傑一點也不差,這才放心的用他。

如今,張柬之因爲率先明白李隆基的意思,而得到武則天賞識,一步登天,與狄仁傑共同處置政務了。

“謝陛下。”張柬之大喜,忙謝恩。

“張柬之啥都好,才華沒說的,就是有婦人之仁,留下武三思這個禍根。”李隆基瞄了一眼張柬之,再看看武三思,暗道:“最終張柬之也給武三思玩死了。”

“張說,不錯,不錯,不愧是策論天下第一!”武則天笑呵呵的衝張說讚道。

張說策論天下第一,本就得武則天賞識,今兒更是展現了他非凡的一面,更得武則天讚賞,武則天有意升賞他。

“陛下,邊關軍情緊急,還是先說說如何應對突厥入侵吧。”武三思因張說不爲他作證一事而記恨在心,忙岔開話題。

“嗯。”武則天讚賞的瞄了張說一眼,心想這升賞之事,以後有的是機會,先把突厥這事處理好了再說。

“張說的才情真是不凡,不愧是開元盛世的重要推手之一。”李隆基對張說特別欣賞。

“三郎,來,坐過來。”武則天衝李隆基一招手。

武則天要李隆基坐過來,就是要他參與軍機。要是在這事兒之前,此舉必然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現在沒人反對,狄仁傑他們更是覺得這是理所應當之事。

“陛下,我還是坐這兒吧。”李隆基卻是坐着沒動。

“過來。”武則天臉一沉,輕斥道:“少給祖母裝。”

對這個孫子,武則天是很清楚的,沒少在她面前裝。

“那好吧。”李隆基一副不情願的樣兒,站起身,快步過來。

走到武三思身邊,停了下來,問道:“陛下,我坐哪兒呢?”

“你……”還沒給李隆基安排座位,武則天就要給他找個位置。

“陛下,這裡挺好,是吧?那好吧,我就坐這裡了。”李隆基搶着道,一推武三思,道:“讓讓。”

“我爲甚讓你?”武三思當然不會讓的,一掀眉頭,就要發作。

然而,李隆基已經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矮几一放,一屁股坐下來,大屁股還在武三思身上蹭了蹭,一副武三思是多餘的樣兒。

“你……”和李隆基坐在一起,武三思沒那肚量,說不定會被李隆基氣死,如同裝了彈簧似的跳起來,走到一邊去了。

他一走,武承嗣也坐不住了,只得離開。

就這樣,李隆基又來了個雀佔鳩巢,把武三思的位置給霸佔了。

第28章 治理吐蕃第30章 脅迫第60章 服軟第3章 威行大漠第42章 斬盡殺絕第13章 薛仁貴兵敗處第15章 踏上征程第49章 灰頭土腦第24章 人心所向第66章 首戰告捷(上)第68章 龍武軍第21章 大舉進攻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選擇第42章 治理天竺第17章 豐碩戰果第51章 名將之才第25章 暗流涌動第2章 將星雲集第43章 一路向西第15章 尊重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67章 波斯王子第62章 戰果輝煌第36章 濫竽充數第20章 討賞第3章 威行大漠第68章 絕戶計第8章 妙計破城第34章 悲催的小白臉第6章 張說掛帥第52章 打擊報復第35章 陰謀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11章 跟屁蟲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21章 要幹大的第17章 滅吐蕃?第63章 妙解名題(下)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7章 突厥復國?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8章 妙計破城第65章 中國智慧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26章 誰更狠?第50章 假公濟私第33章 開元盛世第78章 統統有賞第47章 教子有方第52章 穩定西域第74章 楚王萬歲第36章 誣陷第16章 中亞明珠第33章 行刺第25章 吐蕃滅亡第50章 不識時務第12章 吐蕃震恐第20章 上當了第35章 陰謀第15章 超級烏龍第67章 敵變我變第21章 大舉進攻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29章 突厥退兵第4章 武承嗣第48章 金吾將軍第80章 奪馬第67章 波斯王子第66章 人才濟濟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25章 暗流涌動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30章 波斯復國第80章 奪馬第18章 紛紛歸降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14章 奔赴邊關第4章 契丹滅亡第7章 英雄歸來第63章 妙解名題(中)第59章 姚崇十事第71章 設伏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85章 上官婉兒第15章 踏上征程第43章 一路向西第39章 宮變(下)第68章 強硬迴應第41章 喪家之犬第68章 絕戶計第87章 《水調歌頭》第63章 天下矚目第10章 請命擊邊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69章 波斯都護府第16章 立太子之議第17章 吐你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