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兩淮勢力

州以西,寬闊的、滿是黑色雪泥的官道上,遮着油布有麥杆和乾草的大車、輜重車,載有云梯、攻城車零件的巨大平板車,搖搖擺擺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動,天空中雪片飄飛,正是隆冬季節,墾過的田畦和路邊的旱溝都積滿了未融化的雪,遠方的密林顯出模糊的輪廓。

二十萬唐軍踏着泥濘、冒着細雪,伴着吆喝和詛咒,雜着皮鞭的劈啪聲和車軸的吱嘎向東挺進,聲勢浩大,有如海潮,延綿數十里,不時可以看到官道兩旁躺着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屍體,還偶爾有一輛輪子朝天的大車。有時一隊騎兵衝入這股人流,於是士兵們就不斷地叫喊、詛咒,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輛滿載糧草的大車,就會滾下斜坡,車上的人也跟着滾下去。

一隊騎兵簇擁着一名軍官風馳電掣般從隊伍旁飛掠而過,直向中軍馳去,馬蹄飛揚、雪污四濺,兩旁軍士躲避不迭,更多人是破口大罵,雖同是唐軍,但他們右臂沒有扎着藍色絲帶,也就是說,他們是地方上的雜牌軍。

粗野的叫罵聲跟了一路,馬上軍官臉色也愈加陰沉,他雖身着軍服、卻是文官出身,此人是襄州刺史來瑱,原是東宮善贊大夫,天寶十一年投靠了慶王李琮後被升山從荊襄南下,他也響應李隆基的號召募兵二萬餘人,和南陽刺史魯、淮西田神功、淮南賀蘭進明一起聯成犄角之狀。

在崔乾佑進攻長安失敗、長安朝局發生鉅變後,來瑱心中便忐忑起來,他是慶王的親信,目前對慶王清洗還沒有涉及到地方州縣,但來瑱已經未雨綢繆,當權者是李清。是慶王李琮的頭號死敵,他遲早不會放過自己。

另一方面,朝廷已經傳出消息,平定叛亂後,各路諸侯手中軍隊都必須解散,讓農民歸田、商人歸市,在這一點上來瑱等人的意見出現了分歧,南陽刺史魯主張服從朝廷的安排。散兵歸田,但來瑱和田神功卻堅決不肯放棄屬於自己的軍隊,而賀蘭進明卻態度曖昧。一直不肯表態。

接到李清會戰相州地命令,衆人雖不敢抗令,但也不願竭力相助,除了魯將手中的一萬多人全部帶來外。其餘幾人皆留了一手。大都只帶部分軍隊趕來助戰,而來瑱便是受衆人所託。來探聽李清的口氣。

在靈寶收了十萬河東軍後,李清在洛陽將他們重新整編。將其中近五萬老弱遣返回鄉。其他全部打散編入安西軍,完成整編後。他隨即又派三萬人進駐河東,連同辛雲原來的兩萬人,一共約五萬軍,以防止安慶緒趁機取河東,李清本人則親率二十萬大軍,向鄭州浩浩蕩蕩開去。

在隊伍的中段,約五千鐵甲騎兵獨立成一個方陣,清一色的阿拉伯馬,黑色的明光鎧、肩背短弓、腰挎橫刀、手執長槊,個個體格彪壯、目光冷肅,這是李清的直屬親衛,所有騎兵皆從二十萬大軍中精心挑選,主要來自安西軍。

李清此時身處隊伍地後端,數十杆大旗在他身後招展,他也是一身黑亮的鐵甲,頭上戴着金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顯得格外耀眼。

這時,他遠遠看見一隊騎兵馳來,在離他千步外停了下來,隨即一名親兵上前稟報:“大將軍,襄州刺史來瑱求見!”

“請他上來敘話!”

李清撥馬出了隊列,片刻,來瑱來到他面前,他跳下馬,向李清深施一禮,腰幾乎要躬到地上“相國大軍前來,來瑱迎接來遲,萬望恕罪!”

李清急忙翻身下馬,託着來瑱的手臂將他扶正,拍了拍他地肩膀笑道:“來大人鎮守襄州,使安祿山大軍無法南下,有大功於社稷,我已着令吏部、兵部擬出草案,待平亂後將封七個國公,襄州來瑱位列第五,南陽魯位居第六,可喜可賀啊!”

李清一席話大出來瑱的意外,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封爲國公,這是開國功臣纔有的爵位啊!他說話開始結巴起來,“相國,來瑱無功無勞,怎敢位居高位,來瑱實不敢接受,請相國斟酌!”

李清卻搖搖頭道:“有沒有功勞我心裡清楚,不一定要攻城殺敵才叫立功,如果沒有你們成爲安祿山南下地屏障,一旦被安祿山取了淮西、江南,我大唐休矣!所以來大人爲國公,當之無愧。”

來瑱心中既歡喜又慚愧,他又想起軍隊之事,心中一陣緊張,便試探地問道:“聽說朝廷要求平叛後將士兵解甲歸田,我願將手中軍隊交予相國,任由相國安排!”

“都把軍隊給我,我哪裡養得起!”李清仰天一陣大笑,笑聲漸小,他隨即擺了擺手道:“兵部正式文書沒下來前,不要妄自猜測,那樣容易斷章取義,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說到此,李清沉思一下便道:“既然你問起此事,我也不妨先透露給你一二,平亂後是要將部分士兵解甲歸農,以事農務,但並非是全部,否則何以維持內靖,朝廷地方案是計劃在全國各地設立三十個團練使,以上州刺史兼任團練使,就拿你的襄州來說,就準備設立襄州團練,定兵員一萬人,錢糧由地方負擔,負責維繫襄州、隋州、荊州、歸州、峽州等地地地方治安,來大人是襄州刺史,也將是第一任襄州團練使,同樣,南陽魯魯大人也將任鄧州團練史,但兵力卻是八千,各團練史所轄大小不同,佈置的軍力也將不一致。”

李清地話讓來瑱徹底放心下來,團練使地兵力和權勢雖然不能和節度使比,但也算是地方諸侯,看來這就是李清對府兵的改革了,將團練使和刺史捆綁,以解決錢糧來源,同時又讓文官任團練使,防止第二個安祿山出現。這樣一來地方軍地戰力必將大大削弱,正好使他的安西軍一家獨大,可謂一石數鳥,盤算得確實精明,不過自己的

保留,這倒也是不幸中的萬幸,雖然不知道任期,但不會有變動了。

“下官想斗膽再多問一句。淮西田神功和淮南賀蘭進明,不知相國準備怎樣安排?”

李清淡淡一笑道:“每個人地功過是非本相心裡都清楚,來大人知道自己便是了。其他人不要多問。”

“是!相國教訓,卑職將銘記在心!”

在鄭州靠近東門的一處大宅裡,來瑱、田神功、賀蘭進明、季廣琛,以及剛剛趕來的許州刺史李奐齊聚一堂。商議來瑱從李清那裡探來的消息。團練使這個新鮮事物讓他們都疑惑不定。

他們所關心的是如何保住在安祿山叛亂中所得到的利益,否則他們和那些叛亂中的縮頭刺史又有何區別。爵位是一方面,但更重要是戰亂中所得到的地盤控制權能否持續下去。

除了來瑱。其他人都憂心忡忡。不知道自己地結局是什麼?房間裡一片寂靜,每個人都在想自己的心事。

“會不會這其中有詐?”

語驚四座的是李奐。他也是大唐宗室,只是血緣略略偏遠,但對李清地仇恨和一般宗室並無區別,有了偏見,李清說的每一句話似乎都是帶血的,他認定李清召他們會攻相州的真正企圖是要吃掉他們,因此他遲遲不肯出發,可他又擔心自己會漏掉什麼好處,所以在觀察了很久後,發現李清確實沒有將其他人怎樣,這才姍姍來遲,許州離鄭州最近,他反倒是最後一個到。

李奐見衆人地目光皆向他看來,便清了一清喉嚨道:“李清行事心狠手黑,爲達到目得不擇手段,先皇退位便是他逼宮所爲,而後又獨攬大權,此人以軍權起家,又豈能容我等在他臥榻酣睡,現在又推出什麼團練使,難道他真地能容忍地方諸侯存在嗎?所以我以爲他其中恐怕有詐,事情恐怕不會是那麼簡單!”

李奐說罷,見大家都低聲議論起來,心裡不免有些得意,眼一轉,卻見來瑱一臉輕蔑地望着他,李奐不由怒道:“來使君,你認爲我是杞人憂天嗎?”

來瑱站起來,嘴一撇道:“如果你是李光弼,這樣說我相信,可惜你不是,你實在太高看自己了,你那幾萬人恐怕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二十大軍一過境,你地許州和陳留都會被掃爲齏粉,他還有必要費心耗神來謀算你嗎?”

“話不能怎麼說!”

徐州刺史季廣琛站起來搖搖頭道:“李刺史居安思危是對的,雖然我們每個人看似兵力少,可加起來也有十幾萬人之衆,李清不會忽視我們,我一直在想,安慶緒在相州地兵力也只要六萬人,再加上魏州薛嵩地兩萬人,一共也不過八萬,他沒必要如此興師動衆,將關中大軍傾囊而出,我覺得這其中必然有更深的原因,只不過我也不敢妄猜。”

來瑱見季廣琛反對自己,心中着實不高興,他拉長了聲調問道:“按季刺史地意思,團練使是假的麼?”

“非也!”季廣琛輕輕搖搖頭道:“團練使或許是真的,我以爲這是李清以右相掌軍的一塊遮羞布,刺史都能帶兵,爲何相國不能?問題是團練使該由來擔任,是我們在座的諸位嗎?還是他自己的心腹,這纔是最要緊之事。”

“季使君說得極是,正是我所想的!”

李奐一步站出來,斜眼瞥了一眼來瑱道:“如果我們都團結起來,成爲一股勢力,那他李清就絕不敢輕易動我們,反之,如果大家都象某人一樣,得小利而忘大義,那我們早晚都必死無疑!”

“你說誰得小利而忘大義!”

來瑱大怒,一下子拔劍在手,指着李奐的鼻子喝道:“你把話說清楚,有種就直接點名!”

“好了!不要鬧了!”一直沉默不語的田神功站了起來,他是這些人中勢力最大的一股,有兵五萬餘人,控制着淮西的申、光、唐、穎、壽五州,剛纔李奐之言,就是他心中一直所想,如何將衆人的勢力都抓到自己手上。

既然李奐提出這個話頭,他便接着往下說了,“其實現在所謂的朝廷也就是他李清的朝廷,挾天子而令諸侯,能與他抗衡的勢力已經寥寥無幾,河東長孫全緒爲首的河東軍,還有李光弼,再有就是我們這些兩淮一帶的勢力,要想不被他逐一擊破,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推舉出我們共同的首領,這樣才能保護我們的利益,大家看看,我說得對不對?”

第一個表態的自然是李奐,他站在房子中央高聲道:“我贊成田將軍所言,我們大家是應該聯合起來對付李清!”

“對付談不上,只能說是抗衡!”季廣琛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這時,坐在屋角的賀蘭進明舉手道:“我也贊成!”

最後只剩下來瑱一人了,他見衆人的目光都向他看來,他冷冷一笑道:“這個首領,該不會是田將軍毛遂自薦吧!”

“不!田謀才疏學淺,怎麼能擔此重任!”

田神功站起來笑咪咪道:“我推薦一人,既得高望重,又是宗室嫡系,由他來帶領大家,名正言順,此人便是嗣王李巨。”

嗣王李巨,現住在穎州,一直便看着田神功的臉色過日子。

第301章 針鋒相對第13章 以字鑑人第279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下)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365章 微妙的朝議第1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93章 第一聲春雷第35章 貴人(一)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175章 比箭第58章 門生第218章 天地爲媒第309章 奪權第163章 再別帝京第295章 對手第133章 毒殺皮邏閣第37章 發薪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1章 開店(二)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3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三)第139章 長安少年狂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159章 初見詩聖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135章 匕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詔內訌(上)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297章 石國使者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249章 科舉案(十一)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第59章 挖牆角第182章 遠謀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351章 戰爭與陰謀(一)第209章 假道滅虢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8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88章 刀刀見血第36章 貴人(二)第299章 帷幕拉開第277章 虢國夫人的壽辰(上)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馬匪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68章 簾兒第176章 異鄉第262章 固執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203章 悲情牌第53章 暗流(五)第15章 辭職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304章 發動政變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209章 假道滅虢第303章 局勢逆轉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16章 意外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機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21章 客棧疑雲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79章 黑幫老大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馬匪第332章 安祿山跑了第101章 相親(下)第45章 冷刀子(二)第280章 把柄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第213章 前夜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65章 楊家(四)第197章 謀畫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54章 品牌效應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59章 挖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