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達摩洞

bookmark

紅毛猴子在這半崖山洞中走來走去,好半天過後,臉上終於顯出決然之色,走到李承訓身前,吱吱呀呀的一陣比劃。

李承訓聽明白它同意跟隨自己下山,卻它還要再去兩個地方看一下。

“行,我陪你!”李承訓毫不遲疑地說道。

紅毛猴子打算跟他混了,自然沒有異議,當先向山側岩石攀爬過去。

李承訓有意測試自身武功,便充斥真氣於經脈間,縱身施展出猿攀式,緊隨其後。

紅毛猴子玩性不改,爭勝心強,又似乎想測試下自己日後的同伴功力如何,不僅發力狂奔,還盡找些犄角旮旯,難以着力的地方快速攀爬。

李承訓始終若即若離地跟着,心裡卻頗感驚異:這猴子的速度奇快,如果自己沒有天生神力和百獸拳的功底,此刻還真追趕不上它。

紅毛猴子翻越了半座山後,來到一處密林,便比比劃劃地阻止李承訓繼續跟着它,讓他在這裡等候。

李承訓笑笑:“行,你速去速回!”

紅毛猴子幾個起落便進入林中,同時,林子中突然涌出許多大小猴子,歡呼雀躍。

他現在終於明白,這紅毛猴子竟是這山林王國裡的猴王,或許不僅如此,以它的功力作爲百獸之王也不爲過,難怪它不願離開這裡,這讓他聯想起《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在水簾洞的情形。

李承訓也不着急,躺在地上參臥禪,他現在已經可以隨時隨地進入禪定狀態。

大約一個時辰後,紅毛猴子眼眶發紅,扁着嘴,出現在李承訓面前。

李承訓想安慰兩句,但又不知道說什麼好,便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聊以慰藉。

紅毛猴子突然“茲哇”一聲,蹦到一處高絕的樹杈上,仰天長嘯,尖細的聲音裡透着洪勁蒼涼,竟引得周圍猴叫此起彼落。

在羣猴的哀叫聲中,紅毛猴子流下兩行滴熱淚,之後便頭也不回的翻身向崖頂爬去。

李承訓緊隨其後,本以爲現在是要出山,但紅毛猴子卻把他領到了少林寺上院對面的一處懸崖旁。

他在少林寺待了九個月,自然認得崖對面的山是五乳峰,而那個離絕頂數十米的天然石洞,便是達摩洞。

“猴兄,你要去達摩洞?”他見紅毛猴子一會兒呆呆的望着山洞,一會兒又期許地看着自己,因而發問。

紅毛猴子點點頭,目光炯炯地盯着李承訓。

李承訓在少林別院待了九個月,自然知道這裡。作爲是達摩祖師參禪悟道之地,現在達摩洞已經成爲少林聖地之一,爲防止遭人褻瀆,日夜有武僧在洞外看守。

他沉思過後,緩緩地說道。“好吧!但是咱們得從崖上倒爬下去,這樣纔可以避開洞外守衛的武僧。”

就這樣,一人一猴,身法奇快,竟如兩隻壁虎一般,從崖頂快速地爬進洞內。

剛進洞內,李承訓便是一驚,全身汗毛都豎立起來,他沒想到洞內居然有人,只見一位番僧正安然端坐在洞內深處的石壁前。

紅毛猴子當即跪倒,手腳並用地爬向那老僧。

李承訓卻有些尷尬,他總不能如猴子那般爬進去,但明顯這番僧便是這神奇猴子的師父,定然是位奇人,竟不知該施何禮恰當。

“達摩洞!達摩?”李承訓猛然驚醒,內心狂跳起來。據史書記載,菩提達摩在距唐朝一百多年前坐化於少林寺,難道他沒死?

“俗家弟子李承訓參見祖師!”他慌忙跪拜下去,叩頭施禮,自然不敢用化名欺瞞菩提達摩。

李承訓本能地跪伏在洞口,可等了半天,卻聽不到裡面一點兒動靜,便覺得這大違常理,按說一代宗師豈會如此孤傲?

當他再次擡頭看時,纔看清那並不是達摩本人,而是石壁上的人影,隨即恍然大悟,暗呼自己犯了糊塗。

原來達摩曾在此洞內面壁九年,由於年深日久,身影投於洞內石上,竟留下了一個面壁姿態的形象,面目眉眼依稀可見,衣褶皺紋若有若無,後人便把這塊石頭稱爲";達摩面壁影石";。不過可惜的是,這佛門瑰寶,在一九二八年的時候,被軍閥石友三在火焚少林寺時給擊碎。

這段歷史李承訓是早就知道的,不過由於紅毛猴子進洞便大禮參拜,誤導他先入爲主在先,認爲裡面有人,再者洞內光線不明,也令他產生錯覺。

李承訓走到石壁前,恭敬地跪下,給達摩人影石面扣了三個響頭。

紅毛猴子依舊跪在那裡,一會兒看看石壁,一會兒看看李承訓,吱吱呀呀的叫了起來。

李承訓搖頭苦笑道:“猴兄,達摩祖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不是他,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

原來,這紅毛猴子見李承訓懂猴語,能說猴話,便以爲是他原來的主人,及至到了此刻,他仍然堅信他們面貌不同,卻還是同一個人。

李承訓不忍欺騙它,和它說了半天,才使它理解他的話,卻見它眼中生出一抹淒涼之色。

至此,李承訓已然完全明白,他學的這套武功當是《易筋經》,而這套神功如何通過猴子學到手,其中的機緣巧合也已捋順清楚。

相傳,菩提達摩由於長期靜坐,睏倦是難免的,便時常起來活動筋骨,而這套行氣運功的法門,便是聞名後世的《易筋經》。這紅毛猴子一定是當年追隨達摩祖師的,跟着祖師每日參禪打坐,自然也有幸學到了這套功法。

另外,李承訓通過紅毛猴子懂人言這點來猜測,菩提達摩當年一定點撥了這隻猴子,啓蒙了它的智力,否則它不可能擁有如此智慧,如此禪定,如此功力。

李承訓心中極喜,他在無意中居然學到了夢寐以求的少林絕學,歡喜之餘不禁想到了少林的另一部絕學《洗髓經》,以及這兩部經書的一段歷史故事。

傳說達摩走後,少林僧人在洞中發現了一個鐵盒,盒上沒有鎖,卻打不開。聰明的僧人用火一烤,鐵盒便開了,原來鐵盒被蠟封住,以防水汽侵蝕。

鐵盒中有兩部書,一本是《易筋經》,另一本叫《洗髓經》,都是用梵文寫的。 而當時,少林寺裡真正懂梵文的只有二祖慧可,而他卻把《易筋經》留在少林,自己拿着《洗髓經》去雲遊天下。

當時寺中也有一些對梵文一知半解的僧人,你翻他譯,依法修煉,以致後來少林功夫多如牛毛。

再後來,有位僧人帶着《易筋經》去峨眉山,見到了天竺僧人般剌密諦。在般剌密諦的幫助下,《易筋經》纔有了中文版。

自《易筋經》問世,少林僧人坐禪與習武已是密不可分了,而天下武林也便應運而生,更有 “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說。

第93章 再戰第58章 心戰第64章 無計可施第94章 壓服紅刀頭第24章 英雄救美第58章 縱論七皇后第80章 按兵不動的援兵第114章 天池怪獸第70章 夜談第38章 公主闖法場第70章 毒娘子第43章 軍權之爭第126章 一觸即發第83章 苗疆醜事第102章 大婚當日第53章 夏雪兒身世之謎第92章 白將軍羅成第117章 醫佛出手第51章 李世民落淚第54章 深坑裂痕第25章 險象環生第12章 奇門遁甲第56章 兩方籌謀第32章 聾啞老人的秘密第116章 沙子之死第66章 潛伏入寺π第48章 死亡陰影第40章 連環三計第13章 百獸拳第32章 帝都暗戰第6章 蟲噬的身體第87章 甘露殿面聖第61章 伊人與別第77章 死無對證第46章 去伏牛幫第74章 神秘人第46章 其樂融融第48章 鋒芒乍現第42章 公主搬救兵第69章 故人重逢第23章 死亡陷阱第30章 七日極限第123章 塞外之國第39章 谷分陰陽第42章 柳暗花明第105章 撤離第103章 洞房花燭夜第49章 閨房內外第21章 六旗軍第9章 地牢幽會第76章 回京面聖第11章 獨戰四虎第39章 秘道之爭第40章 連環三計第52章 離猿啼峽中第128章 洞房第106章 無名天坑第53章 荒村古道第58章 潛行晉州第104章 太白山下太白村第105章 兩邊忙活第60章 真相大白第105章 撤離第55章 難民叛亂第60章 過去與未來第128章 反攻與埋伏第118章 如來佛體第112章 夫妻情深第86章 舌戰羣美第7章 巧破暗黑陣第62章 溫柔似雪第22章 受命破案第47章 神秘禮物第40章 穿越之謎第17章 請上大青山第108章 軍情緊急第8章 屠莊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20章 自絕於生路第19章 陡生變故第103章 斷後第35章 虎形扳指第35章 虎形扳指第11章 獨戰四虎第54章 深坑裂痕第44章 聚義廳第92章 太虛變身第121章 大反賊的秘密第59章 斷案第21章 窮富鬥第52章 羊形扳指第111章 孤軍入敵營第111章 伏牛歸位第109章 夏雪兒出走第55章 賭鬥第78章 七大派掌門第78章 七大派掌門第124章 爵封大唐隱王第64章 思緒萬千第55章 將軍府遭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