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 王世充(三)

感謝書友懿盈寶典,書友喜歡你沒道理111的打賞,狼崽將繼續努力,謝謝諸位的支持,還請多多收藏!

“大將軍就不怕老夫將大將軍送與王世充?”兩人隔案而坐,屈突通命人上了酒具,又親自給盧照辭滿了一盅。

“老將軍太上皇坐下名將,眼光銳利,非常人能比,否則也不會捨棄了河東堅城,到此潼關而來的。”盧照辭沒有一點緊張,舉杯道:“大將軍立在潼關,本來準備駐守潼關,借東都洛陽的基礎,來伺機收復關中。這東都洛陽雖然有李密大軍在側,但是卻有多處糧倉,足夠大軍食用數十年不止。只可惜的是,這王世充太厲害了,元文都、盧楚等東都舊將都爲其所用,更是得了滎陽鄭氏的幫助下,居然控制了東都洛陽,使的大將軍變成了無根之浮萍,再也不能對關中產生威脅了。”

屈突通老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點了點頭,道:“將軍分析的不錯,沒想到,王世充狼子野心,越王殿下招其入東都,卻爲其所困,壞了老夫的大事,否則,大將軍今日恐怕也不會來此了。更是不會只帶三萬大軍前來收復潼關了。”

“老將軍所言甚是。”盧照辭並沒有否認,只是點了點頭,道:“我盧照辭雖然被別人稱爲是狡狐,但是卻不知道某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老將軍本是仁義之人,當初在河東的時候,不忍河東百姓士卒遭受兵災之苦,所以纔會棄守河東,如今老將軍麾下的三萬驍果大軍,都是來自關中之地,老將軍更是不願意這些驍果以手中的刀槍來面對桑梓的親人,所以當初唐王殿下問某需要多少軍隊可以收復潼關,某告訴唐王殿下說,不費一兵一卒,老將軍高風亮節,自會以潼關相讓,歸順義寧陛下。某自帶本部精兵,以駐守潼關,防備王世充。”

“通蒙受國恩,歷侍二主,受人恩祿,如今卻不能盡人臣之節,有愧代王啊!”屈突通忽然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道。

盧照辭見他神情懇切,隱有不甘之色。頓時知道他是不得已而降,而非心甘情願。頓時想到歷史上記載,屈突通在面臨自己家人被李淵俘虜的情況下,仍然想突圍至東都洛陽,爲國盡忠。但是這個時候不同,東都洛陽王世充已經掌握了大局,他一去洛陽,恐怕不但不能收復關中,連自己的性命都難保,而麾下士兵也大多是關中之人,他哪裡還有翻本的機會,無奈之下,只得投降李淵。

當下說道:“老將軍此言差矣!這忠分大忠和小忠,小忠這忠於一姓一人,是爲愚忠;但是大忠則不同,大忠者,忠於一個國家,忠於一個民族,忠於萬千黎民。楊廣殘暴不仁,造成如今神州大地戰火紛飛,餓殍遍地,此人若是不死,我我神州危矣!老將軍若是忠於此人那就是愚忠。我唐王殿下神武不凡,厚德待人,乃是罕見的明主,入主關中不過短短數月,就將關中治理的穩穩當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非楊廣可以比擬之。老將軍跟隨唐王殿下,日後必定能克定功業,恢復天下太平,這樣方顯得老將軍乃是忠義之人,因爲老將軍所忠的不是一家一姓,而是神州子民。”

屈突通深深的望了一眼盧照辭,這傢伙倒是實在人,讓他投降,而明說投降的對象乃是李淵,而不是那個傀儡的代王。

“老將軍可還有疑慮?”盧照辭搖了搖頭,道:“非我盧照辭不是忠義之人,也非我盧照辭大逆不道,這楊氏本就得國不正,故而二世而亡。不光是讖言所至,就看這天下紛爭。如今鼎力大隋江山的不過是三人而已,大興的代王、洛陽的越王,已經遠在江都的太上皇。王世充狼子野心,老將軍以爲他會忠心輔佐越王不成?太上皇遠在江都,離京師不知道有幾千裡,其周圍有杜伏威、沈法興、蕭氏、朱粲、李密等等諸路反賊,這些人豈會放太上皇回京師?更爲重要的是,太上皇身邊尚有宇文化及,此人有鷹視狼顧之相,乃是一個十足的背主之人,還有裴矩、虞世基等阿諛之臣,有這些人在太上皇身邊,老將軍以爲太上皇還能平復天下不成?”

屈突通面色微微一變,平日裡雖然他也研究這個,但是沒有盧照辭講的這樣清楚而已。如今經盧照辭如此一說,頓時明白隋室滅亡乃是大勢所趨。當下虎目微閉,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好半響才說道:“末將當初曾擋唐王殿下數月之久,手下大將桑顯和也不知道擊敗了唐王麾下多少將領,擊殺了多少士卒,不知道唐王殿下如何安排的。”言下之意,卻是已經答應投降李淵了。

“唐王殿下在末將前來之時,已經下旨封老將軍爲蔣國公,授兵部尚書。老將軍,這樣你可放心了?”盧照辭朝西拱了拱手,然後方從懷裡掏出聖旨來,遞與屈突通。

屈突通臉色微紅,恭恭敬敬的將聖旨接了過來,放在几案上,後退幾步,拜了幾拜。如此方站起身來,對盧照辭說道:“既然如此,就有勞將軍派兵接收潼關就是了。老夫即刻就會大興面見唐王殿下。顯和,過來見過大將軍。”屈突通又朝外喊道。

“大將軍不急,不急。”盧照辭見屈突通已經接了聖旨,知道潼關已經到手,頓時鬆了口氣,急忙對進來的桑顯和,說道:“將軍可知道王世充已經到何處了?”

“怎麼,將軍要對付王世充?”桑顯和朝屈突通望了一眼,屈突通不由的說道:“他可是帶了十萬大軍前來。”

“王世充佔據東都洛陽,我們遲早都要對上的,不如現在就見識一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老將軍,今日你我一起會會這王世充,如何?”盧照辭笑哈哈的從懷裡取出令箭,交與桑顯和,道:“煩勞將軍持此令箭前往大營,讓房玄齡領軍進關,我軍要在潼關會會這王世充。看看這江東猛虎有什麼本事。” ωwш▪тt kǎn▪C ○

“末將領命。”桑顯和不敢怠慢,就要接過令箭。

“慢。”屈突通虎目一亮,又朝盧照辭說道:“還請將軍親自手書一封。”

盧照辭聞言,頓時明白屈突通的心思,搖了搖頭道:“還是老將軍謹慎。”當下又手書了一封,遞給桑顯和,方讓他離去。而盧照辭卻與屈突通二人,朝潼關西城而去,準備見識一下王世充的大軍。

第130回 李靖還朝第482回 江南烽煙起第585回 皇帝也是人第140回 背後黑手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444回 派個人氣死你第217回 甘衝之死(一)第276回 和親第640回 計將安出第276回 和親第565回 大唐最寒酸的伯爵府邸第11回 獻霍邑(一)第331回 母子情深第226回 都給朕老實點第119回 奪兵權第213回 暴露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416回 陰險的貞觀天子第574回 狄仁傑,何許人也?第103回 詐死取慶州第189回 裴寂的陰謀第2回 刁奴第52回 壓海棠(三)第171回 王伏寶之死第71回 尉遲恭第639回 薛仁貴初嘗敗績第161回 盧承祖第463回 太子之聲第469回 動靜第253回 簡恭王之死第662回 金蟬脫殼第288回 誰更聰明第477回 你們把孤當做傻子不成?第5回 覆滅(二)第36回 房玄齡第281回 你們到底有什麼陰謀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二)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59回 大將李靖第47回 王世充(一)第231回 六親不認第336回 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第150回 絕望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119回 奪兵權第594回 梅園第168回 末路王世充第170回 竇建德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368回 長安亂(三)第165回 邸報第103回 詐死取慶州第212回 強佔杜姬第96回 秦王失望了第22回 威逼利誘(二)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111回 玄武門之變(三)第64回 雙雄聯手第176回 俘虜竇建德第85回 對策第251回 杯具的草原霸主第656回 謠言四起第23回 收羣雄(二)第442回 高麗棒子的由來第90回 錦衣衛和粘杆處第55回 潰敗(二)第604回 天子在哪裡第5回 覆滅(三)第383回 大決戰(一)第157回 大商人竇義第688回 戰畢第157回 大商人竇義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444回 派個人氣死你第23回 收羣雄(二)第104回 詐死取慶州(二)第217回 甘衝之死(一)第644回 資敵第434回 高奸是怎樣煉成的第414回 小人物的拒絕第644回 資敵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181回 關東世家第678回 辯機之死第19回 排擠(三)第192回 大唐必勝第379回 功臣第199回 渭河之戰第704回 波斯來客(二)第27回 離間(三)第219回 蕭禹託孤第404回 金城夜宴第96回 秦王失望了第347回 讓人滲得慌第480回 前隋餘孽第42回 抉擇(三)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242回 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