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回 逼迫與拉攏

喜武示年八月初二,盧照辭領精兵古千親征圭世爽,蜀熟愧叭只是走走過場,畢竟洛陽戰局大勢已定。盧照辭此去象徵性的意義大於實際上的意義。盧照辭也僅僅只是帶着御林軍出征而已。而在京城內除掉本文本、長孫無忌、崔仁師、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六位輔政大臣之外,還下了聖旨,還封嫡子盧承祖爲河東郡王,命其監國。一下子,大唐王朝的太子殿下好像在這一顆就被確定了一樣。剛剛因爲新政之事鬧的滿城風雨也因爲此事漸漸的消停下來。

而在此時,長安城的市面上逐漸流行一個兩大張紙組成的邸報。邸報的名稱據說是盧照辭親自提名爲“大唐”這種邸報上記載着朝廷的大政方針,還有山川地理,詩詞歌賦。連長安市面哪個酒肆的酒很有名等等一一刊登其上。讓人好奇無比。

春明門下,韋挺等人望着站在衆官員前列的長孫無忌等人,雙目掩藏不住的是憤怒。以前雖然衆人都是暗地裡說宣德殿內六位輔政大臣。乃是朝廷官員中最頂端的存在。如今盧照辭終於下旨明確了朝廷衆官員之首的存在,宣德殿的六位位置成了衆人之首,更爲重要的是,長孫無忌這個後來者,居然排名第二,還在國舅崔仁師之上,這是關隴世家們不能允許的。這可是裸的背叛。不就是因爲新政的緣故了嗎?否則他豈會爬的如此之快的。

“知道我們這位長孫大人的妹妹到哪裡去了嗎?”一邊的韋思言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陰冷的目光卻是望着長孫無忌。

“息王妃?”韋挺驚訝的說道。

“不,過不了多久,我們也耍稱某某娘娘了。”韋思言言語之中充斥着譏諷之色,冷呵呵的說道:“聽說,昨日陛下駕臨長孫府的時候,息集妃親自獻舞,陛下龍心大悅。談。聽說了嗎?陛下準備出一種邸報。叫做大唐的。就是息王妃的主意。呵呵,看看,我們的陛下不擔雄才大略,就是在玩女人上也是遠超李淵父子,那李淵父子會爲了一個。女人幹出這種事情來嗎?聽說,陛下專門讓她穿男裝,住在崇文館內,嘖嘖,離陛下可是沒有多遠啊!陛下。真是厲害。”

“她必然是爲了長孫無忌,爲了她兄長才會接近陛下的。聽說當年她曾與李世民恩愛無比,在長安城內都是有名的,如今爲了她的兄長。居然投入殺夫仇人的懷抱,真是有趣。”韋挺嘴角露出一絲陰冷之色,淡淡的說道:“你說崔大人他能允許長孫無忌在宮內有人嗎?”“韋兄,此事還真不好講。”韋思言指着了指前方,卻見崔仁師和長孫無忌二人有說有笑的,搖搖頭,道:“看見了沒有,崔氏已經沒有將本文本放在眼中了,他們纔是生死仇敵。

聽說前些時候,陛下在坤寧宮內舉行家宴的時候,靜妃娘娘想爲廬江郡王選取老師,頭一個點就是奉文本,然後房玄齡、杜如晦都名列之中。嘖嘖,廬江郡王纔多大,就要選老師,而且一選就是六大輔政中的三個,真是大手筆。”

“陛下答應了嗎?”韋接掃了韋思言一眼,知道他的這種消息乃是韋尼子從後宮傳了出來的,否則不可能知道的如此清晰的。

“陛下是何等的人物,豈會看不出靜妃的心思來,當時就一口拒絕了。只是,藉口是廬江郡王年紀尚幼。而非其他。”韋思言笑道:“也沒有徹底的拒絕。嘖嘖,看看,崔大人正在拉攏長孫大人呢!”

“監國,可不是太子啊!這位崔大人高興的太早了。陛下年紀輕輕。殺伐決斷,非常人可以比擬的。所以隻立下監國。而不立太子。崔大人還是沉不住氣啊!”韋挺望着崔仁師那紅光滿面的臉孔,忽然轉首。對韋思言笑道:“德妃娘娘美麗多姿。溫柔和善,端的不凡啊!”

“那是自然。”韋思言一聽,頓時明白韋挺的意思了,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就是進宮時間太短了。”

“陛平尚且年輕,不出意外的話。將會御極天下數十載,還是有機會的。”這個時候一個蒼老的聲音插了過來,卻見識宇文傷插了進來。兩人拱了拱手道。

“陛下此去,必定克定洛陽。大唐的江山又擴充了不少了。”宇文傷笑呵呵的說道:“大勝之後,天下必然歡喜,恐怕有的人想雙喜臨門。請陛下冊封太子了。”

“老大人是說?”韋挺望着不遠處的崔仁師臉色一變。

“聽說大將軍縱橫河北,打的寰建德是痛苦不堪,本來還想支援王世充,這個時候,也是自身難保了。統一天下的日子不遠了。”宇文傷冷哼道:“關中之事還是早做決斷的好,到底是與陛下對着幹,還是暫時屈服在陛下之下,自己少上幾十年時間,爲日後的鬥爭做準備,諸位可曾想清楚了。”

“不錯,此事是要考慮清楚。”韋挺也點了點頭。望着遠處的一片黑影,深深的嘆了口氣。心中現出百般念頭,歷代王朝莫不如是,數百年。皇權和世家相互利用,相互鬥爭,難道這此又世家落了下風

“恐怕這個時候,蕭老大人也很爲難啊!”韋思言若有所思的望着六位重臣之後的蕭禹和封德彝二人。這二人在前隋的時候,相互之間爭權奪利,但是如今到了大唐,兩人關係反而是好了起來。

“他不着急,又有何人着急了。”宇文傷冷笑道;“江南地廣無邊。人口稀少,陛下就是行攤丁入畝制度,實際上,對世家大族的利益並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我們關隴就不同了,關隴地少人多,損失可就大發了。而江左世家靠海,珍珠、玳瑁等等寶物都是獨家經營,陛下最近又降低了商稅,這些可是無量的金錢,足夠江左世家們揮霍的了。至於攤丁入畝所損失的錢財,也不過是九牛之一毛而已。當初在對付長孫無忌的弈旬書曬細凹曰迅姍不一樣的體蛤們坐山觀虎鬥。這次也輪到我們坐山觀虎鬥了。嘿心,廠恪可是好資質啊!背後的實力不凡,陛下英明神武,豈會不明白。”

“走吧!走吧!”這個時候。前面的六位重臣各自散了開來,至少外人看起來是各自散開的,其實裡面的到底是有什麼異樣來是不知道。

“咦!蕭老夫子和封大人進了本文本的馬車了。”忽然韋思仁輕輕的扯了扯韋挺的衣袖說道。那韋挺聞言望了過去,果見蕭禹和封德彝二人在下人的攙扶下,進了奉文本那寬大的馬車。這種馬車雖然外表看不出什麼來,但是韋挺卻知道,這是盧氏作坊特製的馬車,裡面不但寬敞而且舒適,就是再壞的路。行走起來,也感覺不了多大的震盪,這種馬車六大重臣都有,還有一些年紀大的老臣也是有,可惜的是韋挺是沒有的。“這下有好戲看了。”韋挺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來,笑呵呵的說道:“我們也走吧!”說着也上了馬車。緩緩的朝城內走去。

“哼!”崔仁師看的分明,嘴角露出一絲譏諷之色,對身邊的長孫無忌冷笑道:“看到沒有,蕭老夫子可是老當益壯啊!”

長孫無忌聞言臉上堆滿着笑容。卻是不再說話,眉宇之間卻是隱隱有些憂色,忽然看來不遠處的房玄齡一眼,雙眼一亮,向崔仁師拱手道:“崔大人,下官還有點事情要找房大人,先告辭了。”說着也不理睬崔仁師,趕緊喚住房玄齡,兩人相互拱了拱手,就一起上了房玄齡的馬車,讓身後的崔仁師面色青白變幻着不停。

房玄齡馬車內,長孫無忌深深的長嘆了一聲,對面的房玄齡笑呵呵的說道:“輔機可是受累了。

“哎,玄齡,日後這種日子。何時是個頭啊!”長孫無忌深深的吸了口氣。指着前面,笑道:“咚大人可就是受苦了。蕭老夫子和封大人都不是好糊弄的角色。”

“哼,只要陛下沒有發話,量他們也不敢當面說出來。”房玄齡不滿的說道;“這個時候就開始爭是不是早了點。”

“這倒是不早了。”長孫無忌苦笑道:“陛下這次進攻洛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在河北,大將軍也是所向披靡,若非因爲羅藝在身邊,恐怕早就時平定河北。擊敗竇建德了。陛下這次大勝,崔大人必然催促着陛下早立太子。所以,蕭老大人就很着急了。”

“哼“哼,無論是崔大人或者是蕭老夫子,恐怕這回都是失算了,據下官猜測,陛下恐怕不願意過早的立下太子。”房玄齡摸了摸鬍鬚,笑道:“陛下到底是年輕人,豈會立下太子,來分君權。這些人的謀劃到底是一場空,反而還會引起陛下的反感。”

“不錯。”長孫無忌笑呵呵的點了點頭,道:“只要我等勤於王事。陛下豈會虧待我等。”

“陛下其實是不願意我等摻雜到東宮之爭中去的。”房玄齡嘆了口氣道:“玄武門之事才發生多長時間。當年的事情,陛下記憶猶新,他是不願意的。”長孫無忌聞言面色一變,卻是沒有說話,馬車裡一片寂靜之聲,只聽見長安大街上的喧囂之聲。車內的兩人都是寂靜不語。都是在想着各自的心思。

而在他們前面不遠處的馬車內。奉文本這個盧照辭頭號謀臣首次感到一絲慌亂來,在他面前的蕭禹或者封德車,無論是哪一個都與關係甚深。憑着本文本的腦袋,一看就知道二人前來的目的。而正是這個目的。讓他難以選擇,也難以決定。

“兩位老大人,據晚輩看來。陛下恐怕是不會立下太子的。兩位老大人此舉恐怕會引起陛下的反感啊!”本文本小心翼翼的說道。

“鞏的國本,這不是陛下所能左右的。”蕭禹那花白的鬍鬚顫動着。面色冷峻而無情,冷哼哼的說道:“再說,恐怕這個時候,有的人早就等的不耐煩了,看看,那個小輩。到處拉攏羣臣,所商議的就是此事。”

“文本,我等都是江左出身。豈能被關東世家所領先,你位列中樞。乃是我江左官員的代幕。你要知道廬江郡王資質不俗,正是我等的希望所在。自從晉以來,江左世家一直領袖羣倫。爲天下世家之首乃是正宗的漢人衣冠,就算關東世家也比不上我等純正,那關隴更是鮮卑民族後裔,陛下當初爲漢王,就是要立漢家血統,也是要重視江左世家,可是江左世家在前隋的時候。被關東和關隴兩大勢力打壓,纔會有今日的沒落,這個時候,文本。可就看你的了。”

“廬江郡王可不是純正的漢家血統啊!”本文本心中一陣腹誹。但是卻沒有說出來,這眼前的兩位老大人卻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的。就是盧照辭也很不好得罪這兩人的。他本文本更是他二人的晚輩,沒想到的是,這兩人一起逼上門來,逼着他自己表態,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陛下年紀尚輕,豈會這個時候立下太子?”本文本忍不住說道:“看看這次三原之事,陛下可曾退讓的。兩位老大人,陛下可是在上面看着呢?崔大人在下面做,陛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兩位老大人還是不要管的好,要知道玄武門之事纔過去多少時間,陛下是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自相殘殺的,對於在背後的官員更是不滿。”舉文本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

“那爲廬江郡王師的問題?”蕭老夫子又問道。

“陛下自有主張。”舉文本想也不想的就說道:“陛下準備將諸王子集中起來教育,老大人就不必爲此事擔心了。”

“集中起來教育。”蕭禹驚訝的說道。

“陛下還是不想玄武門之事發生啊!”奉文本半真半假的說道。

第549回 談判第144回 黯然退朝第320回 城下交鋒第6回 太原王氏(一)第144回 黯然退朝第129回 都來摘果實了第617回 兩難之間第25回 漣漪(三)第509回 幽州行營第596回 這個太子很鬱悶第34回 六花陣(三)第27回 離間(二)第201回 三臣夜覲見第16回 父子兄弟(一)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520回 冰城淮安第306回 崔仁師出獄第545回 覲見第544回 駙馬第476回 武媚娘之死第38回 定關中(二)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672回 何爲蠻夷第334回 盧青雲出獄第437回 清涼山之戰(二)第381回 皇上早朝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三)第34回 六花陣(一)第511回 路遇第153回 家與國第613回 被拋棄的韋氏第5回 覆滅(二)第30回 李靖(四)第688回 戰畢第10回 宋老生(一)第265回 禮部郎中竇義第440回 爲難第322回 黑衣人第584回 狼來了第496回 狄仁傑斷案第437回 清涼山之戰(二)第323回 打草驚蛇第191回 頡利南下第365回 皇帝失蹤第447回 進軍第300回 都迷糊了第23回 收羣雄(一)第45回 慧空和袁天罡(二)第616回 皇帝和父親第15回 奪糧(三)第333回 如意算盤第128回 城門衝突第54回 薛舉再犯(三)第237回 突利的杯具第375回 夏州風雲第641回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120回 昔爲崔家女第541回 山寨版班超第371回 迷局第7回 偶遇(一)弟五百零三回你還有希望嗎第157回 大商人竇義第407回 彪悍的唐軍第352回 頡利的瘋狂第680回 洛陽迦葉寺(二)第43回 背後黑手第148回 君威赫赫第609回 收網第475回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102回 鳳威第10回 宋老生(一)第230回 博弈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156回 人之貪慾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152回 李淵最後的請求第87回 親迎第639回 薛仁貴初嘗敗績第152回 李淵最後的請求第508回 天可汗第421回 淵蓋蘇文第340回 龍困定襄第621回 唐漢第22回 威逼利誘(一)第647回 一葉而知千秋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579回 老成謀國第60回 西秦霸王第29回 山洞春色(三)第619回 朕要殺人第441回 風水輪流轉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弟四百九十三回夜宴二第348回 徐世績成了香餑餑了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391回 追第653回 事件擴大化第91回 泄露第441回 風水輪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