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二章 千古奇女

打勝戰了!

衛螭奉長孫皇后諭旨進宮,正好遇上軍報進宮,李二陛下龍顏大悅,在朝堂上高興了一通還沒完,下了朝還興沖沖跑去找長孫皇后,衛螭到的時候,李二陛下正在說承乾太子的表現。

承乾太子此次負責的職位,是一個偏將,收下帶着六七千號人,偶爾協助糧草押運什麼的。在此次鬆州之戰中,也不搞特殊,能與一般將士同吃同住,對戰鬥的指揮,也不指手畫腳,對統帥的命令,絕對做到了令行禁止,遇到不懂的問題,也能虛心請教,獲得了出征大軍上下的一致好評。

在跟着軍隊打了幾次小戰,與吐蕃短兵相接了幾回後,承乾請求調動,理由是他的父親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同志十七歲就開始戎馬生涯,上馬能打戰,下馬能治國。他身爲人子,自要繼承父親的衣鉢和雄風,令大唐的聲威傳遍天下。老子是英雄,兒子不能是個連敵人都沒殺過一個的懦夫!

此次統兵的統帥程知節是跟隨李二陛下戎馬半生的老功臣,追隨李二陛下征戰半生,如今猶在戰場上打拼,爲人英雄豪邁,聽承乾太子如此一說,居然答應下來,把他調到了另一行軍總管執失思力的手下,執失思力與承乾太子兩相配合,共率步騎兵五萬對防守鬆懈的吐蕃軍夜襲其營帳。吐蕃軍自恃軍力雄厚,防守鬆懈,措不及防之下。被奇襲打了個正着。唐軍此次襲擊,斬敵千餘人,一次就打垮了吐蕃軍的士氣,爲此次出征地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次承乾是立下了不小的戰功了!

李二陛下說的時候,語調很是高昂,滿面紅光,高興的神色很明顯。常常同一句話說上三四遍,雖然沒有明着誇承乾,但喜悅驕傲之色顯露無遺。長孫皇后笑眯眯的聽着,不時說上兩句,眼睛裡的神采,既有些擔心兒子,又爲兒子驕傲,但神情終還是保持了平靜與端莊,完美地維持着大唐國母的形象。

衛螭在一旁聽着也挺開心。傻呵呵的跟着樂。承乾與他也算好朋友了,特別是承乾還有那樣的過往,衛螭一直陪着他走過來的,知道其中的不容易,看來當初那個叛逆天真的小子真是長成能獨當一面的男子漢了。

李二陛下高興了好一陣,說起承乾的時候,看衛螭地目光,很是意味深長,也很複雜。衛螭只是笑笑,低着頭不說話。等李二陛下情緒平靜下來了。李二陛下才想起關心衛螭進宮的原因:“觀音婢今日爲何召子悅進宮?”

長孫皇后溫婉的笑道:“陛下出巡在即,臣妾以前身體不好,對宮裡的孩子們,關心不夠,以前曾答應過高陽,臣妾要好好照顧她,盡母后之責。臣妾想,趁着高陽尚未出嫁。此次出巡就把她一塊兒帶去。高陽一直在衛夫人名下學習,臣妾把子悅叫來問問高陽的情況,對她做些瞭解,也能照顧的順手些。”

李二陛下見說起高陽這個讓他又愛又頭疼的女兒。笑道:“是該好好問問,說起這個,衛螭啊,你們夫妻真是爲朕分了不少憂。如今也沒外人,只有朕與皇后在,有些話,朕不用顧慮太多。儘可對你直說。爲了承乾的事情。你曾對朕諫言多次,私下自己也做了不少事。這些,朕都是心中有數的。”

衛螭趕緊道:“陛下言重了,陛下對臣說如此肺腑之言,那臣也就不怕直說了。臣對太子殿下做的那些事,如果說都是應該做地,那就是虛僞,臣只是覺得太子真的很好,不能因爲一些小錯就去否定他,太子曾說過,他從小就一直在努力做一個父皇、母后眼中合格的兒子,大臣眼中合格的太子,那麼多年的努力,因爲一些錯誤如果就把過去全都否定,臣將心比心,絕不願意。所以,臣纔會忍不住大着膽子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臣只是把我眼中的世界告知予太子,臣覺着,或許看多了,對比一下,能讓殿下有些收穫也說不定。”

李二陛下摸着鬍鬚微微點頭,長孫皇后微笑着看着衛螭,目光寬和。李二陛下道:“是故朕對你總是欣賞有加,與承乾差不多的年紀,心思、想法卻是與承乾截然不同,有時候,朕真是懷疑你這年輕地皮囊下,藏的是個飽經滄桑的的魂魄。”

衛螭心中那個冷汗啊,流地嘩嘩的,不愧是最能知人善用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李小二童鞋,那眼光真是一針見血般的犀利啊。衛螭道:“回陛下,那是經歷和性格的緣故,臣總是願意去思考,去想,去做對比。見了太多不幸的,所以,臣發自心底的覺得自己幸運和幸福,也就知足了。哲人說,一個人地經歷,是刻在心上地。”

李二陛下頷首,走過來,拍拍衛螭肩膀道:“你能如此想也好,但過去的終歸過去了,珍惜現在方是正道!”

衛螭笑着道:“多謝陛下,臣知道地。臣自個兒滿足的不得了,有義父兄長,有媳婦兒孩兒,還有陛下關照,夠了,臣自個兒有時候做夢都會笑醒。”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道:“好了好了,諸如此類的話,朕與你說過不少次,朕不管你心裡記住沒有,朕心裡是記住了。衛螭,朕會記住你的好的,就如你義父秦瓊、程知節等一干老將爲朕立下的汗馬功勞一般,朕都銘記在心!”

這話就說得重了,衛螭心中一抖,噗通一聲跪下,嚴肅道:“陛下,臣不敢,也不願陛下如此說。我家老義父他們的功勞,那是在戰場用命拼來的,臣也就是動動嘴皮子。如果這樣都能比,那臣這嘴皮子也忒貴重、忒能耐咧!”

李二陛下哈哈大笑道:“你心裡覺得比不上,但朕心裡認爲能比上。好了,此事就此擱下,不用再提。說說朕地小高陽,那個孩子,自小英武聰穎。與她那早逝的姑姑平陽一般,讓朕又是喜歡,又是頭痛。如今算好,隨你夫人學了幾年,總算有些女孩子的規矩和氣質了,比之過去那驕縱蠻橫的樣子,進步不少,衛夫人教導有方。”

衛螭聽得恍然大悟,廝一直覺得。千古明君李世民同志,英明神武一世,兒女衆多,爲何獨獨對真實歷史上那位驕縱蠻橫的高陽公主那麼疼愛,原來是從高陽身上看到了已亡故妹妹的影子。

李二陛下的那位平陽公主妹妹,是先皇李淵地三女兒,與李二陛下是一母所生,他們的母親就是那位歷史上有名的奇女子竇氏。平陽公主精通武藝,平陽公主精通武藝,諳習征戰。嫁給柴紹後,仍然手不離弓箭,身不離寶刀。李淵父子在太原起事後,當時的朝廷隋朝拘捕李淵的親人,平陽公主與其夫婿柴紹就在其中。柴紹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十四位,據說謀略出衆,擅長以少勝多,後來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消滅唐朝最後一個對手樑師都他還是主將。不過。當時隋朝要逮捕他們兩口子的時候,這傢伙的作爲可不夠爺們兒。聽聞朝廷有要捉拿他們夫妻的命令,立即叫老婆一塊兒逃走去會合岳父大人。並說因爲老婆是李家人,目標太大,帶着一塊兒逃走,怕被朝廷發現,自己一個人逃走就勝算大些。當然。丫當時地說辭跟婉轉些。沒說這麼直白,不過言下之意大致如此。

平陽公主端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巾幗奇女子。也沒有怪丈夫,只是寬慰丈夫說,要他儘管走,她一個婦道人家,容易躲藏,到時候會自有辦法。柴紹那丫居然就真自己一個人跑了。柴紹跑後,平陽公主女扮男裝,變賣產業,招兵買馬,公開與朝廷對抗,在當時還是隋朝地盤的長安,建起了敵後根據地,且連續打敗了朝廷多支隊伍。最爲人稱奇和稱道的是,當時平陽公主收編的隊伍,多是些強盜、馬賊之類的亡命之徒,未受過任何軍事訓練,此女只憑一人之力,硬是把一隻雜牌軍,訓練成了一隻百戰百勝,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鐵軍,平陽公主的才能可見一斑也就是平陽公主的這一支隊伍,象釘子似的釘在了關中,爲之後李世民挺進關中做接應,其中地功勞,對唐王朝的建立來說,無論怎樣評價都是不過分的。只可惜,這樣的一位奇女子,卻只活到武德六年,值得一提的是,平陽公主的葬禮,並不是按照一般的公主葬儀辦理的,而是以軍禮葬之,成爲史上奇觀之一。

據說,這位平陽公主與她地二哥李世民最是親厚,兄妹倆自小感情就極好,她又爲大唐立下如此赫赫戰功,她的早逝,一直是高祖李淵和太宗李世民心中的遺憾,並一直對她念念不忘。

這麼想了一陣,衛螭總算明白爲何李二陛下會特別鍾愛高陽了,敢情是有了移情作用在其中啊,不過,平陽公主這樣的奇女子,確實令人敬佩。不過,衛螭很好奇地是,歷史記載,平陽公主是病死的,但卻以軍禮下葬,這不太符合常理。衛螭曾看過一則分析,說是根據這位公主以前的作風,大唐建都長安後,讓她一直在京中享福,那不太可能,很有可能會隨軍出征,征戰四方。再根據她的年齡推算,武德六年的時候,最多也不過是二十來歲,如此年輕的年紀,又是武將,身體素質應該很過硬纔對,不可能二十來歲就病死,且還是以軍禮下葬的,很有可能是戰死地。不過,相比之下,如此奇女子,卻嫁了柴紹那麼個丟下妻子逃命地軟蛋兒,真是令人唏噓。

衛螭默默出了一陣神,李二陛下也因國事繁忙,回太極殿處理政務去了。李二陛下去後,長孫皇后終於可以說今天找衛螭來的理由了。長孫皇后看衛螭一眼,略一沉吟,選擇了開門見山,問衛螭道:“子悅,殷家幼子殷安道是你地屬下,此人如何?”

衛螭一愣,還真料不到長孫皇后會開門見山,不過還是老實的道:“回娘娘,殷安道那個小子吧,挺穩重誠實一人,做事踏實周到,也挺有能力,把什麼事交給他,如果他答應下來,那是絕對可以放心的,從不會答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是那小子的風格,最妙的是,如此性格,居然不是那種不知變通之輩。臣以爲,是個很不錯的小夥子。”

長孫皇后被衛螭的形容詞說的微微一笑,頷首道:“本宮也曾多方查證過此人的品性,與你所言大致相符,但你說的更爲生動、詳實一些,看來,此子真是一青年才俊。”

衛螭笑道:“娘娘,青年才俊嘛,安道可以算半個,那小子沒什麼大心思,青年才俊一般都對事業有些雄心的纔是吧,安道吧,真如他的名字一般,有時候,真是稍嫌穩重過頭的感覺。”

說到這裡,衛螭瞄了長孫皇后一眼,見她面容平靜,若有所思,想了想,接了句:“高陽公主的性情,稍顯跳脫,有人能幫她穩一下,也是好的。”

長孫皇后忽地一笑,道:“所以你就從中牽線搭橋,撮合高陽和殷安道?”

衛螭連忙道:“娘娘,這你可冤枉臣了,我和我家夫人可從沒存過這些心思,高陽之所以認識殷安道,純屬偶然,倆人能看對眼,話說,臣也很意外。再說,娘娘問起來,臣本着誠實厚道的原則,才說真話的。”

長孫皇后看了衛螭一眼,雖然是微笑的,但衛螭還是被看得心頭亂跳,喵喵的,好有威嚴的感覺,果然是年紀長了幾歲,他家小玖玖板起來就沒人家長孫皇后這種感覺,又威嚴、又大氣的感覺,他家玖玖在氣場上,還是差了些。他是否可以幻想一下,等將來他家謝玖年紀再長些,閱歷再多些,是否會有長孫皇后這樣的氣場與氣質呢?!算了,這個想法太可怕,還是就此掐掉吧,謝玖目前的氣場就足夠震懾他了,再加強……那他還有活路麼!

長孫皇后又問了不少問題,衛螭都老實的回答了。長孫皇后沒有說什麼,從表情上也看不出來如何想的,只是婉轉的提醒衛螭,注意監督好,發乎情,止乎禮。其餘的,長孫皇后說了,待出巡回來之後再說。衛螭應下。長孫皇后的要求,衛螭倒是能明白,不關事出於禮數還是保護高陽公主的角度來說,該有的操守和節制,那是必須的。畢竟,高陽是女孩子啊。

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四十五章 會昌寺僧第七卷 風采 第四十三章 紀檢部長魏徵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二十一章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十三章這隻蘿莉很彪悍(上)第八卷 第真正的四十章 內中緣故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十九章 布鞋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十章 說親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十一章孕期趣事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三十二章 夫人,我回來了(下)第七卷 風采 第三十七章 可怕的精英教育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十三章 可怕的光明正大第十九章 所謂的主角模式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十八章 古代的文化入侵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十六章 青蛙的禮物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四十五章 會昌寺僧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八章 孟母三遷的故事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十一章 終於盼來解放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二十三章 大顯身手(上)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二十五章 皇恩浩蕩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四章 取士四才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六十一章 忙碌的晚餐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一章 史上第一黃金穿越組合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十七章 心上人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二十三章 驕 子(上)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四十六章用事實說話(上)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章 古今不同的待遇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十章 君子坦蕩蕩第二卷 歡迎定居大唐 第十九章 悠閒假期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四章 男子漢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二十一章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文壇大盜第八卷 第四章 出 發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二十九章 教育大計(中)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九章 爆發吧!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四十九章 似是而非第七卷 風采 第二十六章 人需三思而後行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三十六章 兕子是不同的第七卷 風采 第二十二章 快 樂(上)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五十二章 幽默的謝玖童鞋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七章 問天下誰是英雄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十二章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小日子第八卷 第五十九章 “噩 夢”第七卷 風采 第四十二章 貪心之禍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六十六章 賢妻良母(下)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三十九章 “噩 夢”第二卷 歡迎定居大唐 第三十二章 青玉米上市了(中)第七卷 風采 第三十二章 自食“苦果”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十八章 陽謀(下)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二章 機會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三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一章 最迷人的氣味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九章 重中之重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十八章 陽謀(下)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一章 威 嚴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三十二章 老底(下,小修)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四十三章 視 察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十八章 老將出馬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章 古今不同的待遇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四十四章 推或被推?!第七卷 風采 第二章 機 會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十四章這隻蘿莉很彪悍(下)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十三章 京城門口的故事(上)第二卷 歡迎定居大唐 第十三章 “名 人”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十六章 涌泉相報第二卷 歡迎定居大唐 第十二章 真的出名了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四章 正主來了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五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四十五章 內部消息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十九章 瑕不掩瑜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二章 機會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五十三章 心酸的“意外”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二十四章 驕 子(中)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章 教育大計(下)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六十三章 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第二卷 歡迎定居大唐 第三十二章 青玉米上市了(中)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六十六章 賢妻良母(下)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十五章 神奇的孩子第七卷 第十五章 父 親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五十二章 幽默的謝玖童鞋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七章春播了第七卷 風采 第二章 機 會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十二章 女人要堅強!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十二章 病危第八卷 第二十七章 人民戰爭的海洋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三十四章 秋 獵(中)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一章 最迷人的氣味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二十四章 驕 子(中)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二十五章 驕 子(下)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九章 籌 劃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三十九章 “噩 夢”第七卷 風采 第六章 目標爺們兒,前進!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九章那些不知道的(上)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四十章 那些不知道的(下)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十一章 魅力的秘訣(上)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三十五章 家傳武藝與少女的夢想第八卷 第五十二章 “媒 婆”第七卷 風采 第一章 大唐第一老無賴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一章 職務調動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三十章 不能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