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

bookmark

時間飛逝,轉眼間,就到了四月,端午節,以及萬壽節的即將到來,讓整個汴梁城再次陷入到了某種畸形的繁榮之中。

與南方一樣,李嘉在四月初,就下發娛令,嚴禁拋子陋習,對於所謂的災月——五月,更是直接否決。

除此之外,搬遷到汴梁的邸報,也從四月開始,長篇累牘地訴說災月的荒謬之處,甚至進行舉例,從五月五日誕生的名人進行反駁。

除了輿論上,政治上的宣傳,皇帝甚至不惜撕破臉,直令河南府,以及天下各府,若是有殺子,棄子等情況,其家人,一律遷徙到交州。

而四月,更是全國進士科考試的日子,也就是所謂的春試。

去年,也就是神武八年,在北方各地,就舉行聲勢浩大的秀才舉人試,篩選出來三百多位舉人。

南方各府,包括交州都護府以及占城都護府在內,歷屆舉人在內,共有八百餘人蔘與進士科。

也就是說,此次科考,規模達到了一千一百多人。

而在這一千一百多人中,只會錄取一百二十人,幾乎是十比一。

這些舉人,幾乎都是百裡挑一的人才,到若是考取進士科,與全國人交手,也算是極爲不易。

面對這種情況,有錢有勢,以及許多投機取巧的人,揮灑大量的錢財,就是爲了獲取一星半點的機會。

可惜,直到四月初八,主考官,還是沒有下落,這讓許多人爲之心酸,膽顫心驚。

汴梁不愧是一座商業城市,天生就具有賭博細胞,坊市中,對於主考官的人選,也進行了賭賠,吸引了大量的人羣投注。

張齊賢也不例外,他也是愛玩的主,又錢財不缺,看着熱鬧的場景,他不由得擠上前,認真看將起來。

只見,賭桌上有不下於十個人名,分別是首相趙誠,一賠五;次相孫釗,一賠七;孫光憲,一賠二。

另外,王溥,趙普二人,也是一賠三,禮部尚書,黃天佑,轉運使司胡賓王,軍機大臣李淮等,皆上榜,賠率一個比一個高。

張齊賢看不明白,不由得問道:“這些人賠率又有何名堂?”

一旁的男人也是個熱心人,不住地說道:“像首相,次相,他們都主持過進士科,所以賠率比較高,而其他的相公則未曾主持過,也就賠率低。”

“至於禮部尚書,前一任也主持過,這一任也可能,所以較低,軍機處和轉運使司,則也有可能,雖然比較低,但還是有賠率的。”

“其他的六部尚書,不提也罷,輪不到他們上前。”

聽到這番話,張齊賢恍然大悟,這羣人果然是消息靈通,爲了錢財什麼都能知道,真是市井之地,人傑輩出,只是沒有用對地方。

隨即,他掏出一枚銀錢,值兩貫,直接投到孫光憲的身上,這位老相公,按資排輩,也應該到他身上了。

心情緊張地回到了自己的宅院,他閉門讀書,進士科果然非同凡響,人才不可勝數,不努力一番,還真摸不着邊。

這時,李國公府邸,派遣了一個家奴過來,他連忙迎接而去。

時值科考,李威的助力,不可小覷。

“張老爺,我家主人說了,幾位相公的書籍,還是要多讀讀纔是——”

家僕來的匆匆,去也匆匆,張齊賢恍然大悟。

範圍鎖定,那就只能埋頭苦讀了。

到了黃昏,政事堂的宰相們,除了輪值的,其餘人等都已經離去。

而這邊,輪值的宰相,乃是王溥,三十歲就擔任宰相的人,此時精力充沛,埋頭苦幹。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而,突然感受到有腳步的臨近,他頭也不擡,不以爲意,以爲是堂後官,不由得直言道:“晚飯就不急了,我待會吃,再與我沏壺茶來——”

“咚——”一杯茶被放在桌子上,濺出些許茶水,王溥哪怕脾氣好,也被這般服務氣炸了:“你會不會沏茶?哪一科的……”

剛擡起頭,他就望見皇帝那似笑非笑的臉,不由得惶恐不安,連忙彎腰行禮:“微臣不知陛下降臨,還望陛下恕罪——”

話語間的埋怨,溢於言表。

“哈哈哈——”李嘉笑了笑,擺擺手說道:“我這是突襲,咱們君臣之間一向親近,些許玩笑,莫要在意。”

說着,他找個位置坐下,望着王溥那般說是惶恐,眼眸卻沉靜如水的樣子,不由得問道:

“國家大了,地方殊異,治理起來還是難啊,北方新復不過兩載,就已經太平無事,相公出力不少啊!”

“這是微臣應該做的。”王溥連忙說道,眉眼低垂,一副隨人擺佈的模樣,只是雙目有神,顯然毫不慌張。

他或許明白了些什麼。

“科舉之事,你是如何看待的?”

李嘉也不想浪費時間,直接問道。

www¸тт κan¸¢Ο

“秀才、舉人試,乃是曠古未有的聖舉,兩者兼納人才,充實地方,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妙法,更爲那些苦讀之人,尋求到一方前途,陛下功大莫焉——”

“哈哈哈——”聽到這番讚頌,李嘉開懷大笑,好一會兒,他才說道:“天下的英才何其多也,光是一個科舉,幾年一錄,時間都不固定,多者數十,少者數人,委屈不少的人才。”

“秀才舉人試,就是讓他們有個效力的機會,也能讓地方州縣,有源源不斷的活水。”

“但歸根結底,秀才舉人是也不過是像篩子一般,一道道的篩選,最終還是要爲進士科做準備的。”

李嘉沉聲道:“朕也直言,進士科,纔是科舉之重,量天下之才,育朝廷根本。”

聞聽此言,王溥雖然面色如初,但瞳孔依舊緊縮了些,重頭戲來了。

“朕囑意,由你主考這神武九年的掄才大典——”

“微臣,敢不從命,定不徇私,爲朝廷選拔英才。”

王溥這才一臉振奮,鄭重其事地跪下,接受任命。

“我有一項,你必須要牢記——”

李嘉凝重地說道:“進士科,乃是掄才大典,南北齊聚,聲勢烜赫,公平二字,勝於一切。”

“所以,不偏不倚,纔是王道。”

王溥再次拜下,他恍然。

原來,他北人的身份,佔據了極爲重要的原因。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敗之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1151章野望番外3——震雷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1371章三路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1172章準備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1324章氣惱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一千零五十五章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1260章離譜第六百九十八章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1314章凜然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1401章入祀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153章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番外4——再興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1270章草原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七百一十四章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番外3——震雷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229章戰略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1376章無名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1169章第七十九章活計第1235章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