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bookmark

汴梁城中的喜怒哀樂自不再提,各大酒樓人滿爲患。

中榜的舉子,大宴四方,落榜惡舉子,則只能借酒消愁。

不過,如今乃是建國初年,其他的不論,就是官位特別多,對於人才非常渴望。

舉子按照道理,只能一開始任通判,主薄,等佐貳官,但如今,卻可以直任縣令,與那些進士及第出來的不無兩樣。

只是高度被限制,頂多六部尚書,難進政事堂罷了。

進士及第的優勢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舉子的失望,也並沒有那麼誇張,借酒澆愁的場面還是比較少的。

不過可以想象,隨着時間的推移,進士及第的優勢會越來越擴張,畢竟官位總是有限的。

進士科之後,就是殿試。

殿試,決定着一甲二甲以及三甲的排名,其中的差距,與進士和舉人一般大,甚至,更爲誇張。

一甲,狀元,榜眼和探花。

他們無需考試,就可直接進入翰林院。

二甲,三甲,則需要考試,爭取那二十人的名額,纔可進入翰林院,成爲儲相。

剩餘的,自然是進行爲期兩年觀政,六部九卿衙門,再去地方任職。

二甲跟三甲的差距,恐怕也只有升官的優勢纔可比擬,如果二甲跟三甲同時晉升,二甲總是獲取優先權。

官場上,就是一步快,步步快。

殿試,李嘉安排到了五月初九,因爲五月初十就是他的生日,萬壽節。

五月初九,倒也合適。

120名進士,魚貫而入,在大殿中,皇帝以及宰相的監視下,進行最重要的殿試。

而殿試,就沒有進士科考的那麼細了,無論是明算明法都沒有,只有一道策論題:

南北已近歸一,唯慮北京(幽州)未復,試論朝廷如何?

這一題可謂是緊密聯繫時政。

沒錯,如今南北合一,前唐時期的內陸基本平定,就連北方也開始太平了兩年,人心歸復。

到了這個時候,財政已經開始良好,兵卒也訓練成形,李嘉已經按耐不住心中的計劃,迫切的想要統一天下。

所以,他就以收復北京爲題,想要看看這一期的進士們,究竟是什麼想法?

不求有什麼真知灼見,只要有一些新意啓發就行了。

畢竟,沒有從過政的人,都是鍵盤俠,知道的東西還是太少了。

從晌午,直到傍晚的近三個時辰,進士們緊張地坐着,有的抓耳撓腮,有的深思熟慮,但是終究還是動筆。

策論就是這樣,不管怎麼說,桌面上就不能顯出空白,就要滿滿當當的。

李嘉自然也坐不住,他一會兒坐着,一會兒遊蕩着,進士們面對神出鬼沒的皇帝,有的緊張地筆墨浸溼了紙張。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他給進士們又加了一道題目,心理素質考。

最後一個時辰,算是謄抄了,李嘉也沒打算再害人了,就安穩地看着書,陪伴着一百來號人,經歷了一下午。

最後一刻,所有的人都交上答卷。

這一場殿試,讓許多人膽顫心驚,汗流浹背,這壓力還是太大了。

不過,這120份卷子,皇帝並沒有親自閱覽,還是交給了宰相們,只有最後讓皇帝親自劃定的名次罷了。

夜間,幾位宰相親自將文卷呈上,按照從高到低的名次排列的。

而令李嘉驚奇的是,前三名與進士科顛倒了,兩名北人,一名南人。

其他的北人的名次,也不同層次的往上升,最低的,都是六十三名。

仔細觀察,李嘉得出來答案。

在綜合上,南方人經歷過數次考試,對於考取的流程已經一清二楚,所以無論是明法明算,他們都算是有備而來,而北方人就算知道,想要學習也晚了。

而策論,卻不考那些東西,只是考慮他們的見識,面對北方的威脅,這些北方進士,自然比南方清楚許多。

要知道,在前些年,契丹入寇河北也是經常的事情。

所以,一甲中,北人兩名,二甲中,北人五名,可以說名次大大提升。

李嘉樂意這般,他沒有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還在準備違心的提升本人的名次,不曾想,自己出的題目反倒是水到渠成。

審閱一番之後,李嘉把狀元給了原來的榜眼,探花不變。

如此,南人就成了狀元,榜眼和探花就成了北人。

如果不改換一下的話,怎麼顯示皇帝的恩德?

垂拱而治,可不是什麼好詞。

殿試圓滿的結束,李嘉也是頗爲欣慰。

在夜間的喜宴上,皇帝親臨現場,與進士們一同享受着美好時光,敬酒,飲酒,作詩,一套流程下來,衆人都開懷大笑。

對於這等場面,李嘉怎能不作一些賞賜?

所以,他對於一甲的三人,直接每人賜予駿馬,作爲獎勵,希望其文武雙全。

而二甲與三甲,則一視同仁,獎勵特地製作的玉佩,君子如玉,希望他們在官場上如玉般純潔無瑕。

至於書籍,那更是理所應當的。

大唐疏議,以及史記,漢書,後漢書,滿滿的一籮筐。

到了第二日,五月初十,新進的進士們,則有幸參與關於皇帝的生日大朝——二十八歲生日。

過完就是二十九了。

感慨一句時間真快,不知不覺他已經做了十年的皇帝了,這本書已經寫了兩百二十三萬字……

看到近二十位子女一同祝賀,李嘉欣喜異常。

最大的長子,已經快十歲了。

飲酒宴舞自不再提。

一大早醒來,李嘉頭疼不已,昨夜不知道戰了幾人,人太多,數不清了。

他只記得,滿臉都是奈子,太讓人舒服了。

而且,唐朝的制度,讓人太舒服了,初一、十五才上朝,他不必和明清皇帝那般苦逼,天天上早朝。

飲了醒酒湯,躺了一會兒,李嘉這才緩過來,問道:“什麼時辰了?”

“午時一刻了!”皇后周穎兒笑着說道:“妾身做了雞湯,陛下昨夜勞煩了吧,快補補。”

“補?我需要補?”

李嘉笑了,你這是在懷疑我的實力,他端起雞湯,直接飲下去,然而嘴上卻不服輸:“昨日皇后若在話,你就不會這樣說了,恐怕如今聲音都是沙啞的。”

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六百九十章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六百六十三章第1196章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七百三十三章第1278章拉薩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九章(重發)第1143章柔情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1115行事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1346章教子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七百九十六章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1149章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1340章落下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1298章規格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1375章傳響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323章胡昌翼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1300章假道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七百九十四章第1188章空獄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七百章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1177章走了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1390章治河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1188章空獄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1186章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1265章死戰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一千零七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