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

bookmark

親自安排王懷隱作爲大軍的總醫師後,李嘉這才感覺萬無一失。

契丹人阻擊,已經安排。

疾病方面,又有名醫指導。

而如今,只需要盡全力攻擊太原城就行了。

去往太原的路徑,其實只有兩條比較適合。

一條是從晉州出發,沿着汾河逆流而上,就可直達太原,這是建雄軍節度使趙延徽的出發路徑。

另一條,就是沿着潞州出發,也就是古代長平地區,然後直到汾州,從而沿着汾水北上。

說白了,這兩條路就是到達汾水,然後再北上太原,因爲汾水代表着後勤,數萬大軍行進,一路上的吃喝,必須因水而上。

於是在六月初,李繼勳就率領着兩萬大軍作爲開路先鋒,浩浩蕩蕩地北上,直入遼州,勢不可擋。

另一邊,趙延徽也不落下風,也連忙出兵晉州,直接沿河北上,兵臨汾州。

李嘉則不慌不忙,組織御營開始向着沁州前進,每日行進不過三十里,有條不紊。

所以,當遼州被拿下後,他纔剛到潞州,心中只有歡喜。

至於鎮州的郭進部,則距離太遠,沒有消息,只能作罷。

而此時的太原,突然聞聽到唐軍北上的消息,朝野風聲鶴唳,人心惶恐,不得已,劉鈞只能拖着病體,開始商討大事。

劉鈞體弱多病,心情鬱結,但也非常清楚,祖宗社稷,以及宗廟都在太原,萬不可不戰而降,他立馬言語道:“快派信使去往幽州,大同,讓契丹人前來援救——”

“陛下,唐人不講信用,突襲咱們,恐怕遼州等地,早就不復所有,河東之要,乃在於太原,太原屏障,在於團柏谷,須派遣大軍,守住團柏谷,才能等到契丹援軍。”

劉繼業連忙說道,句句在理。

劉鈞聞言點頭,立馬認可道:“繼業所言甚是,太原不失,唐人就算得到了州縣,也不長久,所以,必須守好團柏谷。”

“繼業,我派侍衛司萬餘精銳與你,馮進坷爲副,爾等只要守好了團柏谷,就算是立下大功——”

劉鈞一邊咳嗽,一邊吩咐道。

兩人立馬立馬領命應下。

其他人,包括郭無爲在內,都不懂的軍事,只能默默無語,聽着皇帝的吩咐。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朝堂上的大臣們,其實對於這次能否守住太原,只是五成打算,畢竟,無論是郭榮還是趙匡胤,圍攻太原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只要契丹的援軍,能夠及時到達,那麼太原就有救。

而若是援軍遲遲未到,或者未守到那一刻,那就只能投降了。

北漢的命運,在它建立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如今的所作所爲,只不過是遲緩罷了。

就連劉鈞心中,也只是對於宗廟社稷的關懷,長久以來,契丹人的侮辱,以及兒皇帝的鬱結,讓他憋屈至極。

甚至,他聽聞南唐,吳越等國降君過的還不錯時,心中甚至還有些期望。

劉繼業自然也是心情複雜。

他走出來了皇宮,望着身後的太原皇宮,如今顯得越發的破舊,普通的修繕,已經拯救不了它了,北漢的國勢,又何不是如此?

這些年來,來自中原的消息,源源不斷,唐國的強大,富庶,以及唐軍的厲害,讓他心有餘悸

在大舅子折御勳的書信中,甚至這般描述:“其軍好整以暇,甲冑俱全,一眼望去,無人不有,面目堅決,但有號令,莫不聽從,又有憲兵隊,四處巡遊,違背軍規者,毫不包容,即使營正、廂指揮,也不敢勸阻……”

“又有高頭大馬,強於河曲之馬,體格健壯,身軀甚好,若是着甲衝刺,無人可當……”

在各種消息的拼湊下,劉繼業對於唐軍,未戰而心有謹慎,十分忌憚。

回到家中,折氏一看他的模樣,就止住了笑容,臉色頗爲無奈:“你怕是又要出征吧!”

“還是夫人瞭解我——”

劉繼業搖搖頭,苦笑道:“軍令不可違,如今的大漢,也只有我等幾人了。”

折氏只能皺起眉頭,說道:“大漢也不能老是使喚你呀!”

雖然這般說着,但她還是使喚僕人,將其鎧甲,長矛,等衣食準備好,然後又讓幾個兒子與其見面,在孩子們的淚眼朦朧中,折氏看着自己的丈夫,直言道:

“繼業,你要知曉,你不但是皇帝的臣子,也是整個咱們家的當家人,上戰場莫要逞匹夫之勇!”

“恩!”劉繼業堅定地點頭,笑了笑,說道:“我心中自有分寸,好好看着家,等我回來——”

說罷,他轉身而去,府邸的牙兵們,也已經召集完畢,上百人浩浩蕩蕩,直出太原城。

自唐末以來,牙兵,也就是明末時期的家丁,成爲了將領的最愛,雖然免不了許多桀驁不馴的,但用起來着實不錯。

對於劉繼業來說,也是這般,厚養牙兵,讓其在戰爭,成爲一把利刃,護衛安全,再好不過。

出來城門,他親自去侍衛司篩選了萬人精銳。

其實,北漢最精銳的部隊,乃是數千騎兵組成的吐渾軍,一直深受皇帝信賴,厚養之,但他卻調動不得。

這些騎兵部隊,最適合就是出戰,而不是養在太原城中,但劉繼業卻不敢提出來,容易引起皇帝的忌憚。

馮進坷一進來,就見到劉繼業一臉的嚴肅,他大刀闊斧地坐下,直言道:“劉節度,團柏谷雖然易守難攻,但唐軍定然不笨,若是強攻,咱們實在是守不住。”

“守不住也得守——”

劉繼業與他相識,自然毫不避諱地說道:“唐軍雖然厲害,但總歸是人,是人就能對付,就算打不過,到時候再退守太原就是!”

“也只能如此了!”馮進坷搖搖頭,苦笑道:“這般的境況,每隔幾年都來,團柏谷守了一次又一次,終歸還是得依靠契丹人來解救,真是他麼的憋屈。”

“國勢如此,不得不做!”

劉繼業看了一眼馮進坷,總感覺,這位話裡有話,似乎有些不好的念頭。

見此,他不動聲色地說道:“聽聞唐人的射聲司特別厲害,咱們得好好防備,斥候要多派一些——”

“這是當然!”馮進坷連忙說道。

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1185章王庭第1239章佛難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1197章想法第一千零六章第四百一十六章第1220章名單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1139北行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1315章水師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番外4——再興第1156章民心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1330章支援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九百九十五章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1323章胡昌翼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1227章家宴第1268章總兵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九百五十六章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七百九十章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六百五十三章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1170章對戰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1307章愛憐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七百五十五章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1213章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1123章胡姬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七百二十章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