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利刃

bookmark

老君觀很大,得益於數百年來前唐的支持,一直在發展,興建,以致於上千人撒去,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

皇帝並不急,他反而與那個告狀的男人聊了起來。

從而,李嘉得知,男人名叫寧中夏,字子獲,也是個讀書,而且,還是神武八年的秀才,整個盧氏縣唯一一個秀才。

初貧乍富,一下子就與富商聯姻,光憑藉着妻子的嫁妝,就成爲了富貴人家。

“你堂堂一個秀才,去往縣衙,遞帖就能見縣令,怎會如此狼狽!”

李嘉詫異了,在他的設計中,秀才也是地方州縣的幫手,可以入縣衙做事,基層幹部的補充者,可以說備受尊崇,怎麼會如此不堪,被老君觀欺辱到家破人亡的份上。

寧中夏聞言,悲從中來,不由道:“縣衙遞帖,卻言通判不在,隨之,縣令也不在,我去找狀師,寫訟書,也無人肯幫,老君觀還養了一羣打手,數百人之多,武器比縣城的巡檢還要厲害,偌大的盧氏縣,根本就無人敢招惹……”

“若不是學生偶爾知曉御駕親臨,怕是早就被他們折磨而死了。”

一旁不配有姓名的盧氏縣令,聽到這番控訴,整個人再也忍不住,癱倒在地,渾身抑制不住地顫抖,甚至某些黃白之物也不受控制,氾濫而出。

“好啊!”李嘉不屑地看了一眼其人,說道:“盧氏縣衙竟然與老君觀一體,看來,這偌大的一個縣,它不姓李,改姓老了是吧?”

“不知好歹的東西,堂堂朝廷命官,竟然低頭與道士摻合在一起,來人,將這傢伙拉下去,押入監牢,等候處置。”

皇帝揮揮手,對於這般官、道勾結的場景,感覺有些噁心。

秀才什麼的,雖然說地位高,但只是相對於普通百姓,對於龐然大物的老君觀而言,可謂是小菜一碟。

一個多時辰後,張虎子就跑了過來,鄙夷地看了一眼那羣道士,然後說道:“啓稟陛下,在後山洞中,找出了一羣受迫害的女子,約莫五百餘人,衣衫不整,還有上百名幼童,附近發現許多屍骸,疑似不服從女子的……”

張虎子多年來,深受皇帝信賴,執掌元從軍,負責守護皇室安危,勞苦功高之下,也得了個子爵的頭銜。

多年的老實人,如今卻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顯然,他見到了一大堆噁心到極致的場景。

光憑藉着這番話,李嘉腦海裡就有畫面了,他搖搖頭,對着一旁氣喘吁吁,渾身傷痕的寧中夏說道:“去看看吧,希望你妻子能在裡面。”

後者面目越發的慘白。

死了,痛苦萬分,活着,生不如死,寧中夏顫抖地站起,在兵卒的幫扶下,緩緩走動。

李嘉不想面對這番景象,太平之下,有多少的苟且污穢,偌大的老君山,更是橫行霸道,成爲了某些人的幫兇,背離了初衷。

“罷了!”

皇帝擺擺手,對着黃德彰說道:“老君觀這幾百號人,由你親自處置,務必罪有應得,不能有漏網之魚,至於老君觀的廟產,就充任少府寺吧,錢財的話,散發些給那些女子,以及其家屬,其餘的,就當作避暑山莊的補充吧!”

“是!”黃德彰點點頭,然後看了一眼壯觀的老君觀,不由得:“道士一掃而空,可否要從外再招一些?”

“罷了!”李嘉嘆了口氣,說道:“本來想要拆卸的,但都是民脂民膏,而且還是太宗皇帝修建的,就再換一波人吧,不能就那麼廢棄了。”

一聲言語,衆人也頗爲難受,好好的道觀,竟然成爲了藏污納穢之地,可悲可嘆。

皇帝四目而望,察覺到這般美景,不由得說道:“老君山攀爬艱難,避暑行宮修建怕是不易,這般吧,就把老君山拆改一番,也能省卻不少的錢財和物力。”

衆人被這想法驚到了,隨即又覺得,這般的確是個好法子,廢物利用,皇帝都不怕這老君觀污穢,那就順從唄。

“陛下,這老君觀畢竟是太宗皇帝修建而成,就此罷黜,怕是不好吧!”

李淮畢竟是宗室,還是顧及一些影響的,不由得出聲道。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重新再修一個就是了!”

李嘉不假思索地說道:“這個地方我佔了,讓老君觀重新挪個地方去,也算是新氣象,掃卻舊塵。”

“陛下言之有理!”黃德彰點頭道:“若是從道觀改修,倒是符合避暑的清淨無爲的想法。”

“哈哈哈!”李嘉大笑,不由道:“你說的沒錯,清靜無爲啊!”

隨即,李嘉收斂起笑容,望着遠處的崇山峻嶺,花草樹木,背對着衆人,他沉聲道:“出家人,出家人,但多少人能夠遵守清規戒律?自覺?寺規?”

“許多州縣,顧忌於寺廟的名聲,以及其香火信衆,不敢對其稍有折損,收到的訴訟,也不敢管。”

“民間不是有俗語嗎?山高皇帝遠,廟深王法輕,所謂的寺廟道觀,原本的清靜之地,反倒是成爲了法外之地。”

“多少人殺人犯法,道袍一披,頭髮一剃,就如同換了新生,繼續我行我素,欺壓百姓,而那些道觀寺廟也樂得與此,惡人在,反倒是能爲他們謀求不少的好處。”

“無論是收租,放貸,掠奪土地,都需要這般的打手爲他們效命,所謂的得道高僧之下,不知道多少的血肉冤魂……”

皇帝的話,可謂是血淋淋地剝開了宗教的遮羞布,黃德彰與李淮二人,聽聞這番話,也不由得爲之膽顫,李淮嘴脣輕動,想說什麼,但卻說不出口。

這位皇帝可是從民間走出的,對與這些瞭解頗深,哪裡能隱瞞,篡改。

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深意。

李淮相信,皇帝的這番話,並不是觸景而發,而是具有深意,另有所圖的。

而這所圖的,自然就是道觀寺廟的廟產土地了,老君觀都毫不避諱佔據了,可見皇帝對於神靈,是真的沒有畏懼之心。

果然,經過一系列鋪墊後,皇帝終於露出了利刃。

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1300章假道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1213章第1194章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番外2——觸目驚心第八百九十四章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1284章誘惑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七百二十九章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八百八十三章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1229章戰略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1401章入祀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1122章于闐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1104章幽州營第1360章談話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1211章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1176章贖人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150章安北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四百章捉拿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1115行事第1319章就國第1152章心思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263章第1345章第1221章第1399章大動作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311章威逼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283章談心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