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中秋宴

神武九年的中秋節,依舊是規模浩蕩。

這是在洛陽度過的第一個中秋節,新修繕而成的大明宮,也真正的讓文武百官們見識到了。

巨大的宮殿羣,佔據了整個皇城的四分之一,整個宮域可分爲前朝和內庭兩部分,前朝以朝會爲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爲主。

前朝的中心爲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內朝),內庭有太液池,各種別殿、亭、觀等30餘所。

由於屬復國,李嘉也沒有心思瞎起名,也是爲了昭示正統地位,李嘉完全按照前唐時期的宮殿來取名。

整個皇城,也如前唐一樣,分爲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大明宮也是規模最大的一處。

大明宮屬於舉辦典禮所在,也是昭示大唐富足,皇帝權威,規模最宏偉壯觀,皇帝和主要的后妃居住在此;太極宮則屬於東宮所在,也是皇子們學習的地方,跑馬場,書庫等,也在於此。

最後的興慶宮,則被李嘉認爲是存儲地,內庫,書房,以及私人空間,都在這裡,屬於皇帝的私地,規模雖然不大,但卻更爲重要。

外朝所在含元殿,則承擔此次重任。

不過,此次中秋,除了文武百官,皇親貴戚外,皇帝還下令,要求各州舉薦三名地方孝義賢良入京,一同參與這項中秋宴會。

用一句大白話來說,就是與民同樂。

實際上,對於李嘉來說,他屁股坐在皇位,一舉一動都具有深意。

地方賢良怎麼來的?還不是靠州縣官吏的舉薦嗎?

舉薦的人,不用想,都是地方的實力派。

李嘉的心思也很明確,他想要穩定統治根基,就得拉攏這些地方實力派。

豪強不是什麼好東西,但聽話的豪強,就是好人。

中秋晚宴,不過一些位置,就能拉攏地方,更是能夠促羊皇帝的名聲,惠而不費的事,李嘉一向喜歡做。

對此,許多人出聲反對:“地方舉薦之人,魚龍混雜,一旦有所不利,後果不堪設想。”

而李嘉則不以爲然,且不說這些人家族龐大,就說搜身等行爲,就斷絕了刺殺這種事,況且,皇位的位置高高在上,侍衛左右看顧,哪有那麼容易刺殺。

在皇帝的一意推行之下,這件事很快地就通過。

只不過,侷限於時間,覆蓋範圍也只是河南府,洛陽,河北府,陝西府,長安,這須地罷了。

都是屬於北方,其寓意不言而喻。

雖然不過中午,但興安門外,已經聚集了不少的馬車,但卻井然有序,不見絲毫的差錯。

這時,一輛略顯素色的馬車,緩緩地來到,進行排隊。

車內,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正顫抖地坐着,嘴脣微張,欲言又止,一旁的兩個中年人見之,不由道:“孫太公,您有何話想說,就直說吧,咱們都不是外人。”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哎!”老人喉嚨吞嚥了一下,這才說道:“咱實在是不敢想,七十來歲,半截身子入土了,還能來到皇宮,見到皇帝,這可是祖墳冒青煙啊!”

“何止是你,我們兩人也想不到啊!”

兩個中年人也不住地感慨道:“這輩子都在鄉里,不曾想到,還能來到京城,更是參加中秋晏,那可都是高官公卿們纔有的機會啊!”

幾人止不住地感慨,而兩個馬伕則輕聲道:“何止是你們,我們也想不到,好好的侍衛,成了馬伕了。”

雖然他們帶着濃厚的關中口音,但與洛音相差無幾,兩位侍衛還是能聽出來的:

“千里迢迢去接你們,還得安然無恙的護送回去,奔波勞累啊!”

“不過,你們算是享福了,能入得大明宮,普通人幾輩子都不一定能進。”

“瞧見了嗎?隨便一輛馬車,都是官,不能有絲毫的碰撞,不然麻煩可就大了。”

聽到這番話,車內的三人互視一笑,其中某人掏出了兩枚金錢,塞到了他們手裡:“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哎呀,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侍衛連忙放入了懷中,一金幣等於五銀,十貫,這可是一筆不少的意外收穫。

收了錢,自然不一樣了:“進宮後,自然有必要人的指引,切記,莫要衝撞他人,莫要多說話,少喝酒,多吃菜——”

“爲何多吃菜?”

“因爲你們三人大概做一桌,菜的話十幾樣,但晚宴卻有兩三個時辰,不抓緊時間吃,不就餿了嗎?”

“餿了?”

“除了公卿高官,以及聖人的,其餘的飯菜一大早就做好了,這般熱的天氣,不吃快些,可不就得餿了?”

¤ Tтkǎ n¤ Сo

而在一旁,不知不覺中,就靠近了一輛普通的馬車,若是看仔細些,就能看到一個李字,以及其隸屬於貴族的花紋。

“父親,陛下如此興師動衆,並且要求地方賢達入京,這可是好大的手筆。”

李夏跪坐着,雖然身上穿着朝服,但他依舊恭敬地請教道。

自神武五年中了進士,又經過兩年的觀政,如今李夏以二十歲,就擔任了一縣縣令,可謂是年輕有爲。

即使如此,他也不曾皆着自家的背景行事,低調內斂,謙虛謹慎,讓李淮很是滿意。

“陛下此番行事,與民同樂在一方面,但恐怕更多的,在於地方。”

李淮眯着眼睛,感慨道:“你從地方而來,想必是清楚的吧!”

“略知一二!”李夏沉吟片刻,說道:“自統一中原,陛下就對北方極爲不滿,去年通查山東官田,很是梳理了一番田地民戶,然後又變革鹽業,今年又大規模的篩查佛道廟產,可以說,這兩年,可謂是動作頻繁,民間也是久爲困擾。”

“嗯!”李淮點頭道:“南方數年來,細細耕耘,調理,才緩緩推行,如今兩年時間,驟然如此政策,對於地方難免混亂,民心紊亂。”

“而陛下一向性情驕矜,果敢而爲,眼睛裡容不得沙子,自然不會輕易退卻,但地方卻是不得放縱,所以,就借中秋之事,召集州縣豪強,安撫他們的心思。”

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九百八十五章第1270章草原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1375章傳響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七百四十章番外3世系變更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1283章談心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1230章出宮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1189章拿人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1284章誘惑第1168章安撫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1327章內軋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1120章哭泣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1236章僧人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139北行第1403章教子第1182章第1181章天可汗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1207章獻土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1233章第1199章立足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七百四十章第1402章宗藩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1170章對戰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1406章歲月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