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建議

bookmark

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快,就來到了冬至,正旦,又是規模宏大的朝會,一轉眼額功夫,就跨越到神武十年。

七日封衙後,整個朝堂上忙轉開來,對於皇帝來說,他的桌案上,也皆是疏表,讓他頗爲煩躁。

自從決定開始檢戶度田,北方的各府地方,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聽過,組建沒兩年的巡檢司,也沒有那麼管用。

而李嘉卻並不打算用軍都司的兵馬做威脅,畢竟有點小題大做了,容易引起恐慌。

與國與國之間的爭鬥相比,豪強們只能算作是內部鬥爭,鬥而不破,纔是正理。

說起來,北方十府,山東府破舊不堪,已然一塊收拾了,孔家都不敢作聲,河北府也同樣收拾泰半。

山西府地多民少,陝西、長安地貧人少,興元府囊括漢中和鳳翔,不足爲患。

河南府更是不在話下,京畿之地,敢放肆的沒幾個。

唯獨淮河地域的淮海,淮江二府,淮海平原廣闊,又臨近汴梁,可以說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淮鹽所在,更是重中之重。

他想讓王溥去往淮南,但考慮到他還在編撰大唐刑統,八議之法的廢黜,讓他揹負太多的壓力,一旦有所鬆懈,怕是前功盡棄,所以還是罷了。

這兩年來,在南方施行成熟的政策,基本上全盤複製在北方,因爲南北差異的緣故,倒是顯得有些忙中出錯。

不過,南北差距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兩者是相通,只是太匆忙了一些,北方一時間都難以接受。

雖然明白自己太過於着急了,但李嘉依舊沒有改變的意思,中央朝廷強勢,北方難以抗衡。

思來想去,李嘉覺得,封建時代,還是依靠着人治,還是得派遣有能力的大臣去,進行安排改變。

於是,消失在中樞多年,擔任巡察使的王寧,終於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政事堂因此而轟動,哪怕是穩如泰山的趙誠,也不免有些心神不寧。

無他。

王寧的資歷太老了,那還是少有的能夠跟他抗衡的老臣,一旦入了政事堂,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他們也沒有膽子反抗,只能私底下議論了。

王寧乘坐着馬車,來到洛陽時,已經過了二月二,但洛陽城中依舊帶着早春的寒冷,與嶺南相比,洛陽實在是太北方了。

兩鬢斑白,四十多歲的年紀,長年的奔波,讓他身材瘦弱,但卻格外的精神。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蒸餅,蒸餅——”

一主一僕來到了洛陽,寬闊的街道,人潮洶涌,讓他們一時間不適應,驢車緩緩而動,停到了一處客棧。

“來兩個胡餅!”王寧下了馬車,見到路旁賣餅的小販,不由得說道。

“好的,不過咱這是蒸餅,不叫胡餅!”小販連忙拾綴道。

“多少一個!”王寧一愣,想了起來,笑了笑,問道。

南方稱作胡餅,北方卻稱之爲蒸餅,都灑了芝麻,但裡面卻是羊肉。

“五錢一個!”

“五錢?”王寧有點詫異,然後問道:“如今鬥米多少錢?”

“如今青黃不接,市集上,鬥米約二十錢!”

“二十錢……”王寧若有所思,這比長沙的糧價還要低一些。

然後掏出錢來,買了兩個蒸餅,吃了一口,感覺到口中的羊羶味,他皺起眉頭,不由道:“北人的口味,還真是不一般啊!”

換了身衣服,又洗浴了一番,王寧這才進宮,覲見皇帝。

“卿家辛苦了!”見到後者一臉滄桑,李嘉不由得感慨道。

“微臣走南闖北,橫跨府州,見識了大唐大好江山,不敢言辛苦!”

王寧輕聲道,非常的淡然。

李嘉聞言,突然就笑了,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倔強,這纔是王寧的本性。

寒暄了幾句後,李嘉就步入了正題,直言道:“中原殘破,這是衆所周知的,所以其錢賦,泰半在於淮鹽,淮鹽供給整個中原,可謂是天下的命脈。”

在南方時,李嘉何曾擔憂過食鹽的問題,但如今定都洛陽,中原吃鹽,小半在解池,泰半在淮鹽,兩淮鹽場,可以說是一塊大肥肉。

王溥忙活太多,那就交給適合的人去辦。

以王寧這種性格再適合不過。

“陛下,您是想要微臣去整合淮鹽?”王寧直言道。

“沒錯!”李嘉認真道:“江南富庶之地,再伴有淮鹽,若不好好治理一番,遲早釀成大禍!”

“微臣願意去做,但只有一個要求!”王寧挺直着身子,認真地說道。

“你說說看!”李嘉皺起眉頭,在這種時候,最討厭有人談條件。

“臣請願,將鹽稅,從少府寺劃出,併入轉運使司衙門。”

“不行!”李嘉果斷地拒絕道:“鹽業利益過重,我不放心,前唐時的鹽業,就是這般敗壞的。”

他可放棄了市舶司額利益,才能保留鹽業,豈能這般輕易地捨去?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也!”

王寧不以爲意,繼續解釋道:“前唐時地方作亂,鹽稅極高,而地方又藩鎮割據,鹽販根本就剿滅不盡。”

“如今則不然,天下一統,秩序新立,鹽業整合是理所當然的。”

見皇帝依舊這般決絕,王寧絲毫不放棄,繼續說道:“陛下,據微臣所知,販賣私鹽,在淮南蔚然成風,朝廷損失不計其數,而少府寺則力有所逮,數以萬計的私鹽販子,少府怎能管的過來?”

“而一旦併入轉運使司衙門,各個州縣衙門,自然盡力配合,圍追堵截,私鹽絕不會大肆通行。”

“這就是你想的治鹽法子?”

李嘉頗爲氣惱,他冷聲道:“你就是這般糊弄我的?”

“陛下息怒!”王寧立馬彎腰,但神情卻不怎麼變,顯然他認爲自己是對的。

“下去吧!”李嘉擺擺手,讓他退去。

王寧太令人失望了。

走了幾步,李嘉頗爲煩躁,這羣文官集團,胃口是越來越大,對於他碗中的東西,還是惦記個不行。

“讓胡賓王過來!”

李嘉飲了一杯熱酒,這才作罷,然後輕聲吩咐道。

“諾!”田福立馬應下。

第1141章手段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1142章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364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九百三十一章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1176章贖人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1309章就藩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四百章捉拿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1355章山民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1301章技藝第四百章捉拿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1357章人選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1170章對戰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1337章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1200章唐奴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1351章折騰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1204章第1267章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九章(重發)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