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bookmark

除了王庭外,因爲年貢,也就是以丁抵貢的施行,這段時間內,幽雲地區的部落,則有了近三千人。

如此,粗略的計算的話,十比一,起碼有三萬帳牧民,在整個幽雲地區生活。

如果直接徵召,弄個兩三萬人跟玩似的。

但,騎着劣馬,沒有軍紀,以及意志力的騎兵,還算是軍隊嗎?對付流民還行,欺負步卒也勉強,但對上真正的騎兵,就只是被虐了。

“楊廷璋乾的還是不錯的!”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 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 領現金紅包!

李嘉輕聲讚歎道,短短的月餘功夫,就組建了一個五千戶的王庭,這在草原上,也是一箇中等部落了。

不過,還不夠,偌大的草原,部落就跟天上的星辰一樣多,與契丹六部相比,更是差距明顯。

凝聚力也不強,屬於那種一打就散的類型。

“取漢姓還不夠,還得改變他們的方式,讓他們定居下來。”

皇帝沉聲說道,述說着自己的想法。

而且,只有百戶沒有千戶,無法進行統籌協調,還得派遣一些人手去,統御他們。

李淮認真地聽着,對於皇帝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他已經不再質疑了。

至少,這能頂一些用處。

“陛下何不用八旗?”

李淮認真地說道:“在南方,那些蠻人們,因八旗趨勢,蓄奴,佔地,一個個都成了富翁,任由朝廷驅使,用在草原上,不是很好嗎?”

“你說的有些道理,但,並不合情理!”

李嘉搖搖頭,說道:“草原上的草場是有限的,他們若是立了功勳,必然會想要草場組建自己的部落,而不是跟蠻人一樣,喜歡與漢人定居,待到我沒有草地時,就是他們的反抗機會。”

“況且,蠻人腐朽而定居,對於朝廷來說,這是增加編戶,但胡人們腐朽,就是損失了一大戰鬥力,我並不想養廢他們!”

“擁有一支長期保持戰鬥力騎兵,對於朝廷來說,是一件幸事。”

李嘉輕聲解釋道。

八旗外加宗教,再加上旗盟制度,這讓蒙古草原部落被鎖死,的確是把蒙古人馴服了,載歌載舞了,但卻與北京城的八旗一樣,都給養廢了。

後來面對咄咄逼人的哥薩克騎兵,蒙古騎兵立馬就萎縮了,混吃等死,數不盡的財富送上門,怎能保持住?

所以最終目的爲腐朽的八旗,並不在李嘉的考慮之中。

目前來說,不斷地壯大騎兵,以及對胡人部落進行切割,纔是主要目的。

人爲的將胡人,分割爲王庭與非王庭,分而治之,互相拼搏,這樣的平衡之術,才能保持草原的穩定。

當然,對於自己治下的部落,李嘉就非常想要將他們糾集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而且凝聚一起,共同對付契丹人,在草原上開疆擴土,豈不美哉?

李淮對於這種新奇的方法,表示默然,同時,他埋藏在心底多日的話語,忍不住地說出口:“陛下,胡人如此,怕是得不斷地增加,怕是日後,幽雲地區,胡比漢多啊!”

“五胡亂晉之殷鑑,不得不防!”

“微臣冒昧——”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

李嘉笑了,搖搖頭,他看着李淮那副感慨萬千,甚至還萬分委屈的面容,不由得仔細說道:

“胡人,漢人,我自然分得輕重,你說的,是未來的情況,至少接下來的二三十年,胡多漢少,是不會有的。”

“況且,五胡亂華,那是東漢末以來,北地空曠,戰亂頻繁,持續上百年遷徙生養,才形成的亂事,如今這般,差距很大!”

李嘉感慨道:“實話與你說,在這般的情況下,契丹人還未傷到元氣,依舊是中原的心腹大患,比之前唐時期的高句麗更甚,令人如鯁在喉,不得不除。”

“草原上爭鋒,終究還是騎兵,只有擴大騎兵的隊伍,到時候以騎破騎,破除這個契丹朝廷後,胡人自然就得全部遷徙出幽雲地區了。”

“一時之策,遲早會廢除的。”

皇帝輕聲解釋道,這讓李淮舒服了不少。

唐朝是古代最寬鬆開放的朝代。

許多人把安史之亂的罪責,歸罪於安祿山的胡人身份,以及唐人任用胡人的策略上,這是極其錯誤的。

平定王世充的屈突通,擊敗西突厥、焉耆等國,滅掉龜茲的阿史那·社爾,高仙芝,哥舒翰,威震西域。

而平定安史之亂,並被史書贊爲“戰功推爲中興第一”,和郭子儀齊名,並稱“李郭”的李光弼,保衛奉天的渾瑊等等將領,都是胡人,但卻對唐朝鞠躬盡瘁。

而胡人亂唐,這個論點的提出,其實在宋朝,而不是安史之亂後的百餘年的中晚唐。

內斂的宋朝,甚至連南逃歸來的幽雲漢人都不信任,所以對於唐朝,自然就有了這個錯誤的觀點。

就連明朝,也不吝用蒙古人,不然朱元璋北伐的數十萬騎兵怎麼來的,泰半都是窮苦的底層蒙古人,因爲明朝能讓他們過好日子,就參軍了。

在某種情況來說,胡人往往更受封建皇帝的信賴,一如教皇的瑞士僱傭兵。

安撫好李淮後,李嘉等了又等,終於,在七月中旬,王寧辛苦而來。

作爲北都留守,王寧可謂既高興,又頗爲苦悶,被皇帝重用,卻離開了皇帝身邊,讓人難受。

對於王寧這個倔犟的人,李嘉雖然不喜歡他的性格,但卻相信他的能力,不由得再三囑託,強調自己胡漢分治策略。

對此,王寧完全領會到了,他直言道:“陛下此策,與契丹的兩面官,如出一轍,但卻有所更變,的確是最恰當的方法。”

“嗯!”這話的確有些難聽,不過李嘉知道他性格,忍了,不由得說道:“因俗而治,多練騎兵,這是你作爲北都留守的職責,另外,明年怕是契丹將會南犯,你,要多多注意安全,保重身體吧……”

“是——”一時間,王寧眼眶微紅,感動不已,君恩浩蕩,皇帝竟然關心我了……

既定下了幽雲地區的統治策略,那麼李嘉就沒有長期待在幽州的藉口了,他立馬啓程回洛陽,回到他的溫柔鄉了——

www⊕тt kán⊕C〇

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1231章開藥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1275章木軌第1408章孝順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1158章仇恨第1399章大動作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1408章孝順第1316章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1186章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1305章談話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1300章假道第1103章捷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1314章凜然第1184章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1199章立足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1276章實踐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1366章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1270章草原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1265章死戰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1181章天可汗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1181章天可汗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九百二十五章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1118章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