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獻土

在楊業的思慮中,折氏比李氏,好上太多,至少聽話,而且勢力小,容易被掌控。

就這麼的幾句話,折氏數千兵馬,就被留了下來,足以證明他的猜測並沒有錯。

“都護!”折御勳看着楊業深思熟慮的模樣,不由得問出來心中的疑惑:“此地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是安北都護府所在,而爲何是北庭都護府?”

“據末將所知,北庭應該在西域纔是!”

“說實在的,某一時間也是不解!”

楊業笑了笑,隨即面目認真道:“不過,我轉念一想,這裡之前也是天德軍,再之前則是單于都護府所在,隸屬於安北都護府,朝廷應該設置單于都護府纔是。”

“不過,轉兩天,朝廷發來旨意,要求某通商西域,聯繫歸義軍,這般一來,某才恍悟,北庭都護府定在此地,乃是因之爲根基,前進西域的後方。”

“河西走廊被斷絕,咱們這裡,就是最佳的路徑了,朝廷對於西北,一直緊要的很,前不久還派遣兵馬去了,仗,還有的打!”

“而且,某聽聞,安北都護府內遷至了陝西府等地,如今雖然了無音訊,但僅僅六州之地,就妄稱安北,怕是會刺激契丹人啊!”

聽聞到這些話,折御勳不由得有些汗顏,自己的目光,還是不夠遠大啊,這些竟然都看不懂,果然朝廷深謀遠慮,不愧是朝廷。

“聽聞可墩城中,契丹還有兩萬鐵騎!”折御勳輕聲道。

“並不要緊!”楊業笑道:“其遵循祖訓,不可輕動,況且距離咱們太遠,咱們不去主動碰他們,自然就沒事,咱們的目標,就是西進,收復西域。”

“末將明白了!”折御勳點頭。

“糧草戰馬的虧損提出來,某一應給你補齊。”楊業拍了拍其肩膀,一副我很看好你的表情。

折御勳非常受用,這纔是真切實意的安撫。

實際上,收穫了六州之地,北庭都護府可謂是府庫充盈,戰馬糧食很多,唯獨缺人,尤其是值得信任的人。

折御勳滿懷激動地回來,折氏衆將迎來上去,得知不能回家,心裡別提多難受了,但是聽聞可以補充錢糧,甚至是馬匹,他們立馬就有了精神。

府州貧瘠,丁口不多,每一次出征都得精打細算,沒有收穫就等於虧。

這次能補充虧損,還能有賞賜,別提多舒服了。

而折德願則私底下,拉着折御勳說道:“家主,如今聽聞大唐在幽州耶獲得大勝,聲勢一下子就壓過了契丹人,如今咱們的謀算,還得儘快施行!”

“叔父什麼謀算?”

折御勳糊塗了,他看着折德願,疑惑道。

“七妹的事啊!”

折德願氣得直跺腳,他砸了一拳給其肩膀,不由得低沉又有些憂慮地說道:“爲了折氏,七妹犧牲一些,也算不得什麼,但要儘早纔是,年歲太大了也不好。”

“過幾日,就得十六了。”

“哦——”折御勳這才恍然,他拍了拍自己都腦袋,賠笑道:“您瞧我,打仗都糊塗了,您去辦,我這就上書陛下。”

說着,折御勳頗爲得意地說道:“這次朝廷天使來了,不僅送了賞賜,還送與我一個小匣子,言語有事可私自上奏,不須經過政事堂。”

“還有這等好事?”折德願嫉妒了,私自上書,直通皇帝書桌,這得是多大的權力啊。

這就代表着,折御勳在皇帝眼中,留下來印象。

“御勳啊,你可得好好努力了,莫要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折德願滿眼的羨慕。

“叔父,您說,我要是把府州等地,獻給朝廷如何?”

折御勳深思熟慮後,沉聲道。

“你瘋了!!”折德願驚歎不已,壓低了聲音,迫切地說道:“這可是折家上百年的基業,怎麼能輕易地捨棄?”

“叔父,我沒瘋!”

折御勳前所未有的冷靜道:“你所眼中的府州,已經成了死地。”

“若是在以前,永安軍還屬於邊疆,咱們折家,還是抵禦契丹,監控銀夏的軍鎮,朝廷不敢輕動,但如今,府州等地緊臨山西北庭,與死地無異。”

“狹小且貧瘠的地界,已經不足以支撐折氏了,就在剛纔,我就拒絕了楊都護副都使的任命!”

折御勳嘆了口氣,說道:“大唐是極其廣闊的,府州,太小了,就算是咱們不想放手,怕是朝廷都不一定能放下,或許能忍三年,五年,但十年呢?結果還是相同的。”

“你我二人做不了主!”折德願嘆了口氣,雖然知曉侄子說的是真話,但他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接受這樣的條件,不由得說道:“族中看小上下,你是族長,由你來說服吧!”

“那,叔父,您同意了?”折御勳高興道:“也對,七妹嫁入皇宮,您老自然無須擔憂,這般就好辦了——”

“不對,我沒說啊——”

望着興致勃勃而去的折御勳,折德願一時間反應不及,這時候他哪裡不知道,自己是着了道了。

不過,他轉眼一想,自己女兒入了宮,自己的確啥也不怕了,反正在永安軍,他也沒啥權力。

而這邊,李光睿迫不及待地率領大軍歸程,借道勝州後,纔回到了根據地夏州。

折家泰半的土地都種滿了糧食,而銀夏四州,卻是大大小小的部落,遊牧放羊。

李光睿覺得這樣纔是最適合的生活。

族長從唐軍勝利而歸,夏州的部落首領都來祝賀,李光睿則滿臉陰沉着坐着,對於這些族老,年輕的大將,不由得說道:

“河套之地,朝廷多仰仗我黨項人,誰知,六州之地,我定難軍竟然無一收穫,上萬騎兵奔馳上千裡,竟然如此慢待,某心中着實有氣。”

大傢伙都驚了,族長竟然對朝廷發出這些話,公然藐視朝廷啊!

一時間,人心動盪,面色各異。

漢化的有之,拒絕漢化的也有之,思慮不同,想法自然不同,自然而然,支持或反對也就不同了。

李光睿看着衆人的反應,驚訝且歡喜的多,皺眉且猶豫的少,他立馬就心中有底了,面色一正。

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403章教子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156章民心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1238章護法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1273章條法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1324章氣惱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1312章餘熱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1206章覬覦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1312章餘熱第1275章木軌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八百八十五章第1388章黃龍府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1174章消磨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1163章贖回?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六章邕州衙內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九百八十五章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感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1282章羈糜?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1245章無題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406章歲月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1345章第五百零一章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