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木軌

bookmark

十值五月。

淅瀝瀝的小雨,已經從南南北,從東到西,馬不停蹄地下了起來,梅雨季節的到來,正式宣告着夏季的來臨。

到了這個時候,皇帝就動員整個皇宮,開始南下避暑。

避暑的地方,自然是老君山所在,那裡已經修好了避暑山莊。

一大早,李復慕,就從學堂歸來,一路上蹦跳着,顯得格外的歡喜。

剛伴讀沒幾日,白多羊奇怪道:“上學堂那麼舒服,七皇子怎麼不喜歡呢?”

“學堂有什麼舒服的?”李復慕轉過頭,說道:“放學了才舒服,從洛陽到老君山,起碼的走兩三天,到時候就有兩三天的假了。”

“主人,上學堂,飯管飽,而且,就只坐着,不用幹活,舒服着呢!”白多羊忍不住說道。

“哈哈哈!”李復慕笑了笑,格外的歡騰:“這就算舒服啊,那也的確舒服。”

“不過,離開了洛陽,到底是好的,沒那麼熱了,山林裡還有涼泉,泡澡舒服着呢!”

聽到皇子這樣說,身後的數位伴當,一個個地開心起來。

五月的洛陽,就像是個蒸籠,那是相當的熱,所有的人都懶洋洋的,街頭巷尾的狗,也吐着舌頭,在陰涼下趴着。

活蹦亂跳的孩子們,則赤着上半身,不時地歡鬧着,三五成羣,碰到街頭賣冰沙的,就忍不住湊過去,眼巴巴地看着。

小販也不趕着,直言語:“三個銅子就一碗,舒服酸甜着呢!”

往往那麼孩子們,就忍不住誘惑,跑回家吵鬧起來,大部分的人鼻青臉腫,捂着屁股大哭,只有那些受寵的,才樂乎乎地拿起銅子,買了一碗。

就在這個時候,也是硝石取冰最賺錢的時候,這種普通又便捷的方式,受到廣大勳貴之家的歡迎。

也是在這個時候,皇帝迎着太陽,與自己的一衆後宮,伴隨大量的高官,整體搬遷去往南方的老君山避暑。

隨從人員,達到了一千餘人。

崎嶇不平的小路,讓諸人極不舒服,來到老君山後,才喘了口氣。

見此,皇帝不由的說道:“道路這般的曲折,朝廷正巧可以擴建一番,好行軍運糧纔是。”

“陛下所言甚是!”孫釗也不由得苟同,他低着頭,額頭上帶着汗水,輕聲道:“南陽地區,自古就是重要的產糧要地,兩者通暢,正好可以了讓南方只糧,直往洛陽。”

即使是爲了皇帝與貴族們的方便,孫釗也不敢光明正大地提出來,而是找了個理由,順理成章地辦起來。

而豈不知,李嘉就是借用這個藉口,想要辦起這條要道的梳理,減輕壓力。

皇帝聞言,點點頭,神色中帶着一些興奮,他望着眼前的道路,不由道:“朕早就有所打算!”

說着,他還比劃了起來:“唐、鄧二州,位於漢水以北,可有漢水而通長江,襄陽,江陵,長沙府等地的糧食正好可以轉運。”

“如果從鄧州,修一條木軌馬車,就能直接通往洛陽,兩個晝夜,就能達到。”

“木軌馬車?兩個晝夜?”

孫釗感覺皇帝怕不是中暑了,說的這是什麼胡話,他根本就完全沒聽說過,也沒印象。

“朕也是突發奇想的。”

皇帝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馬車行進,速度就是受限於道路不平,如果在地面上,平行地弄兩條長木軌,讓馬車從上面奔馳,沒有阻礙,沒有干擾,馬匹也省力。”

“如果換馬不換車,甚至,一個晝夜,就可達到洛陽城外。”

孫釗對於什麼器械,是完全不懂的,也聽着迷糊,但是他就明白,這樣的耗費肯定會很大。

他保守地說道:“若是果真有這般的厲害,老臣以爲也應當慎重,其比之運河,也更爲狹隘!”

“哦?怎麼說?”皇帝疑惑道。

“從鄧州到洛陽,數百里,伏牛山等,山路頗多,暫且不論其難度,就言語,這木軌不比運河,屬實容易被破壞。”

孫釗頗有些懷疑道:“無論是人爲,或者山石,稍微些許,就能破壞其軌道,一經修復,得不償失啊!”

他這樣一說,李嘉反而有些動搖了,確實,耗費很大。

不過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孫釗他是瞭解的,摳門的很,這是從當財相時養成的毛病,治不好了。

緊接着,就在下午,皇帝就召見了河南知府黃德彰。

黃德彰在一衆知府中,比較特殊,他是很少見的器械人才,他一開始就是從軍械司起來的。

相較於治理百姓,他更喜歡去鑽研器械。

不過,天才都是一通百通的。

有了管理軍械司的經驗,他治理起河南府,也是手到擒來。

尤其是治理黃河,在他精妙器械的幫助下,黃河這兩年安穩的很,大量的淤泥被挖出,黃河水患,得到的極大的治理。

光是憑藉着這一點,他的政績就足以傲然。

聽到皇帝召見,黃德彰立馬就進了避暑山莊。

這個山莊,還是他親自督建的,清爽涼快,又賞心悅目。

“陛下——”黃德彰拱手道。

三十餘人的黃德彰,滿臉的穩重,一副值得信任的模樣。

皇帝很有感觸,他就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

“德彰,你覺得木軌可行嗎?”

皇帝將自己的想法述說了一遍,一臉期望道。

“陛下,微臣思索再三,也覺得可行!”

黃德彰肯定地點頭道:“只是,這東西,解說百遍不如親自制作一番,咱們先做個小段的,瞧瞧效果如何!”

“所言有理!”皇帝心裡也拿不住,這東西也只是子彈飛一會兒的電影裡看到過,其餘的也不過是網絡討論罷了,還真的要實驗一番。

“陛下,不僅是木軌,就連車輪,馬車,都得配合重做,最關鍵是車輪之間的距離,必須與木軌之間的距離相當,稍有差池,必然車毀人亡。”

這說到點子了。

古代並沒有現代以來的精確量度,而且,古人也從沒意識到,如日常使用的若干,少許,略微,這在器械上是致命的。

不過,軍械司不一樣,早就進行了規模化管理,長度單位已經統一。

ps:一點左右,有一章

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1330章支援第1305章談話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八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1231章開藥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1207章獻土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352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1307章愛憐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1216章忌憚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1236章僧人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1121章沙州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349章小子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193章借住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1267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九百章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287章第1377章使臣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1159章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七百一十章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番外3——震雷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1378章和談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