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未雨綢繆

bookmark

“唐國敗了?兒子知道了!”

一大清早,李老爺飯都來不及吃,拿着剛獲得的情報,就火急火燎地跑到兒子的房間,述說這個震驚的消息。

但,令他訝異的是,李郎君卻彷彿例行公事一般,微微吃驚了一下,就又繼續開始吃着眼前的米粥。

“大哥兒,你早就知道了?”李老爺收起臉上的震驚,詫異道。

“阿耶,您忘了?前些日子,我早先就說過,周國君明臣賢,唐軍又豈是對手?”李嘉看着大驚小怪的父親,淡定地說道。

“如若不出意外的話,用不了十年功夫,天下即將一統!”

但,人世間又哪能事事讓人如願,誰又能知曉,用不了幾年,雄心壯志的郭榮,竟然病逝,然後又被自己的心腹愛將給奪了天下。

歷史,就是如此的有趣。

“阿耶,番禺的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怕是病情又將加重,衛王繼位之日不遠了,您可要早點打算纔是!”李嘉看着肥潤的老頭子,放下了手中的碗,皺着眉頭思量起來。

“不提升官,能保住目前的位置,也是極好的!”

“難矣!衛王年幼受封,即受陛下垂憐,身邊已被那些達官貴人堵塞的毫無縫隙,此時更是熾熱,爲父豈能躋身其中!”

自顧自地找個凳子坐下,李老爺急得一腦門的細汗,建武鎮所轄兩軍,設都指揮使,每軍兩千五百多人,李老爺就是率領一軍,鎮守邕州,防範蠻僚,另一軍則在欽州這個經濟重地。

自南漢建立之初,對武將的防範就已經開始了,非信任之人不可當任鎮守,且不得干涉地方政務,更是設立監軍,監察軍隊。

所以,在南漢,若要保住都指揮使的職務,就得獲取皇帝的信任。

“衛王年不過十六,好玩樂,寵信宦官,我們只能從其身邊人入手,哪個宦官不貪財的?”

李嘉站起,走了幾步,使勁地琢磨着腦海中關於南漢的知識,眨了眨眼,對着一臉糊塗的李老爺,輕聲道:

“燒熱竈不如燒冷竈,阿耶,即日起,爲了李府的未來,咱們可要燒冷竈了!可別捨不得。”

“燒哪個冷竈?”

“龔澄樞——”李嘉吐出一個令其陌生的數字。

“燒多少?”李老爺吞了吞口水。

“一萬貫!”

…………

“龔給事,您慢走啊!”

“小的見過龔給事……”

漢宮極其龐大,足足佔據番禺城的四分之一,奔忙勞累了一天,龔澄樞慢悠悠地走着,在幾個小宦官的服侍下,趁着天黑,回到宮外的府邸,歇息片刻,享用午膳。

坐在擡椅上,一路上經過的宦官各個都親切地打着招呼,他臉上隨帶笑意,但心中卻很惆悵。

自打高祖(劉巖)時期,他就已經是內供奉了,幾十年過去,他不過是內侍省之下的十大內給事之一罷了,雖說在宮廷內也算位高權重,但卻很悠閒。

職責不過是在元旦、冬至,百官賀皇后,則出入傳令;宮人衣服費用,則開具品秩及數字,春秋時節則宣送於中書省。

與那些頂層的宮使相比,就是個跑腿的。

到了一個華麗的府邸,佔地約十畝左右,在這宦官遍地的番禺城,也算是比較富麗堂皇的了。

“老爺,您回來了!”剛跨過門檻,一個四十多歲的管家迎了過來,穿着讀書人的長衫,留着長鬚,笑容滿面的模樣。

“張先生,出了何事?”龔澄樞奇怪道,此人乃是他的管家,也是他的幕僚,平常爲管理府邸,出謀劃策,也算是個厲害的人物。

因爲南漢尊崇讀書人的傳統,所以哪怕知道此人就是爲官而效力自己,但龔澄樞依舊禮敬幾分。

“今日,邕州李家送來了番禺城內數家商鋪,以及兩座田莊!”張先生臉上帶着笑意,輕聲說道。

“邕州李家?可是那個受高祖賞識的李維,李全之?”

龔澄樞皺了皺眉頭,疑惑道。

“正是,李家送來了幾樣東西,加起來近五千貫,端起大手筆啊!”張先生搖了搖頭,感嘆道。

“傍晚時分,又送了五千貫黃燦燦的乾亨通寶!”

“我不過是一個內給事罷了,李家爲何送上如此大禮?”聽到五千貫的銅錢時,龔澄樞再也保持不住心中的訝異,連忙小跑而去,親眼目睹一番。

果然,倉庫內,黃燦燦的銅錢擺滿了好幾個箱子,將周邊的珍珠異寶都比了下去,他的目光,聚集在那銅錢上,挪不下來。

這番重禮,可真是太重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纔回過神來,嘆了口氣,不知道在想什麼。

“如此大禮,真叫人拒之不得啊!”

他可不傻,能爬上高位的宦官都不傻,傻子已經被淘汰了。

國內銅錢難得,許多他國商品,都需銅錢,如蜀錦等,人家可不要鉛錢,這就讓銅錢成了稀缺資源。

平日裡,朝堂中巴結自己的人不可勝數,送禮的也不少見,到一次性送上五千貫銅錢的,可真是沒有,要知道,國庫中除了那些糧食布匹外,真正的銅錢也不過數萬貫。

“不難猜測,無外乎燒冷竈爾!”

倆人慢慢走着,不知不覺中就快來到了一間密室,面對面坐着。

“先生何出此言啊?”龔澄樞臉上帶着微微笑意,淡淡地問道。

“老爺何苦裝糊塗,陛下身體日趨不行,且又不知節制,恐大行之日不遠矣!”張先生坐在塌上,幽幽地說道,目光不知飄散到何處。

“前些時日又去往城北選修陵墓,其目的已經昭然若揭了。”

“可衛王與我,並不親近!”龔澄樞搖了搖頭,表情頗爲無奈。

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內給事罷了,皇城內的那些宮使,已經將衛王團團包圍,哪有有他的位置?

“雖如此,但老爺卻另闢蹊徑,埋下伏筆,令人佩服的緊啊!”

“何出此言?”龔給事臉上帶着驚奇,想知道這位投奔自己的書生,能有什麼高見。

“林內相每年的三節一壽,您都備下重禮,親自去往,月初月末,也時常請安,未斷一日,如此勤勉恭敬,整個大漢國,又幾人能及?”

“且,林內相自閩地而來,雖受兩位陛下寵信,但在嶺南卻孤寡無親,近年來又體弱多病,告老之心早生,而宮廷大內,卻不可一日無人主持。

爲了身後之事,安享餘年,除了舉薦老爺,大內之中,又有何人能得此信任?”

“對於林內相,陛下素來親之信之,若其舉薦,老爺又是高祖時的家人,定等飛騰居上。”

倆人相望而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九章(重發)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1158章仇恨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1171章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1115行事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1292章事件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1226章取暖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七百八十八章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1239章佛難第1358章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1328章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1231章開藥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1267章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1366章第1276章實踐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1177章走了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六百零七章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