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契丹突襲

平壤城,作爲北面的最大堡壘,其一失去,就飛快地傳到了開京。

兩城的距離,不超過五百里。

一瞬間,整個開京城慌作一團。 ◆тTkan◆c o

要知道,開城這個地方,本來就屬於低窪的平原地帶,最爲看重的,就是這裡土地肥沃,臨近海邊,所以才作爲高麗的都城。

平壤一下,開京幾乎門洞大開。

貴族們第一個得知了平壤被圍攻這個消息,立馬就帶着家人離開開京。

如雙冀這般的重臣,則讓家人先走,留下陪同國主。

一得到平壤失陷的消息,立馬然如喪考妣一般,來到王宮,求見國主。

平壤的被圍攻,到失陷,數天時間,大量的百姓自然早就知曉,跑地飛快。

中午,雙冀去往王宮的時候,發覺街面竟然冷冷清清,毫無人煙,宛若一座空城。

而此時,距離得到消息,只過去了兩個時辰。

“唉!”

嘆口氣,雙冀進入了王宮。

由於一直覬覦着鴨綠江以北的地界,所以高麗與契丹摩擦很多,經常是敗多勝少,而且還是靠守城來的勝利。

這種情況下,高麗患有很大的契丹畏懼症,但同樣,由於大唐的緣故,他們又非常具有覬覦之心,貪婪地想要打敗契丹人——依靠唐人的力量。

這種情況下,沒有唐軍的支持,再加上平壤的失陷,立馬就讓整個高麗國陷入了恐慌。

這種恐慌,就如同歷史上的北宋恐遼,明明快要滅了西夏,契丹人幾句話,就被迫退軍。

契丹使臣一旦來開封,橫行無忌,百姓們萬人空巷,招惹不起。

雙冀一路走來,就沒有見到幾個宮娥,皇宮裡空空蕩蕩,金銀珠寶幾乎都消失不見。

無他,因爲王昭在平壤被圍攻時,就已經打包行李,準備離開開京了。

等到雙冀來到時,只見國主王昭高坐,兩邊坐落着百來人,基本是漢人兩班貴族對半開。

而要知道,漢人官吏卻遠遠少於兩班貴族。

由此,王昭臉色越發的難看。

不僅是因爲局勢,還是這般貴族太不像話了。

衆人討論的話題,自然是巡狩。

這是必然的選擇。

但,巡狩去哪,卻有爭論。

兩班貴族們大都傾向於去往濟州島,那裡處於最南邊,最爲安全。

而漢官們,則認爲去往江華島。

理由,自然是江華島距離開京近,但又由於暗礁的緣故,寸步難行,契丹人沒有船,只能無奈。

更關鍵的是,江華島距離高麗很近,朝廷可以近距離指揮百姓抗爭。

那些來不及逃竄的地方兩班貴族,以及百姓,一定會奮勇反抗。

到時候就近反擊,可以隨時遷都歸來。

當然,江華島的劣勢也很大。

畢竟太小了,養活不了許多人。

百官,軍隊,貴族,王室,數以萬計。

高麗朝廷,絕對不能亡,不然就會讓契丹人佔便宜了。

雙冀的到來,讓所有人矚目。

他是王昭的心腹,絕對的心腹。

“不能去濟州!”雙冀坐下,沉聲道。

“江華島太小了——”

“誰知道契丹人有沒有法子……”

面對這話,大家又吵吵鬧鬧了起來。

雙冀搖了搖頭,說道:“諸位,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契丹人恐怕只有半天時間,就能到開京了。”

衆人嚇了一跳。

王昭這才沉聲道:“去江華島!”

一錘定音後,王昭迫不及待地上了馬車,大臣們也緊隨其後,數十輛馬車等候多時了。

很快就出了開京城,然後來到了碼頭。

熟練的漁夫操弄着船隻,小心翼翼的躲過那些暗礁,穿過蘆葦,來到了江華島。

來到島上後,衆人才鬆了口氣。

島上的地方官,已經臨時搭建好了住所。

至於其他的軍隊,官吏,貴族,百姓,暫住在其他島嶼上,江華島,只能容下高麗朝廷。

王昭住進了較爲齊整的房屋,坐在榻上,他喘着粗氣,低聲道:“我至今,還不明白,契丹爲何要南下,竟然毫無風聲可言。”

“主上,怕是契丹人看咱們與唐人走得太近了吧!”

“契丹缺糧,就想擄掠咱們恢復元氣——”

所有人都擔驚受怕許久,這才緩過神來。

“主上,現在追究原因已經不重要了!”雙冀喘着氣,年歲大了,他身體差了一些。

只是,他的雙目,依舊炯炯有神:“大唐是咱們的宗主國,屬國有難,豈能不幫?”

“還請國主發去國書,懇求大唐援軍!”

一瞬間,所有人呆了。

還能這樣?

文武百官,包括王昭,都被震驚了。

宗主國,附屬國,在他們看來就是交錢保命,怎麼宗主國還有保護的義務?

“卿家,你仔細說說!”王昭忙道。

“主上,自古以來,凡宗主國者,雖得名利,但也有保護的義務,如中國之春秋時期,齊國稱霸,衛國,燕國,慘遭夷狄威脅,或者滅國,齊國都不遺餘力地幫助,只因爲一個諸侯之伯。”

“如今,大唐在天下,乃是萬國之長,又收了咱們的年供,必然要保護我國。”

“諾大的天下,可不止高麗,渤海國,倭國,大理國等等,都在看着呢!”

此話一出衆人恍然。

王昭的臉上,則略微有了點血色,他不由得說道:“也是這番道理,如果坐視不管,大唐顏面何存?如何面對他國?”

兩班貴族以及百官們紛紛贊同,一個個終於有了些信心。

有了大唐的支持,光復開京,指日可待。

如此,江華島上的小朝廷,終於正式運轉起來,巡狩之地,也有了些許模樣。

而此時,小朝廷遷徙到江華島,不過兩日功夫,一股氣勢洶洶的騎兵,來到了開京城外。

而此時,距離平壤被圍,只過去了五天,城破不到三天。

待耶律休哥快馬加鞭,來到開京時,只留下一座空城。

他揮舞着馬鞭,不由得冷哼道:“高麗王倒是跑的快,若不是糧草耽擱了,就活捉了他!”

“將軍,聽聞高麗王去了江華島,咱們怎麼辦?”

“怎麼辦?先把開京城燒了!”

耶律休哥冷笑道:“幫助唐人,就是這個下場。”

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三章雄心壯志第1213章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1321章皇事第1320章千歲第1207章獻土第1311章威逼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1402章宗藩第1138章尊老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七百二十九章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1276章實踐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1224炭火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七百一十九章第1298章規格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1331章威逼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1168章安撫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1290章軟肋番外3世系變更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1172章準備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214章遺民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1170章對戰第七百一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