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煽動

bookmark

契丹人在遼東地區,設置東京遼陽府,治理整個渤海舊地,屬於南面官。

其實契丹的南北兩面官體系,不是簡單的漢人制漢,而是農耕治農耕,遊牧制遊牧。

在契丹人看來,渤海人與漢人都是一樣的,單單就人口來說,百萬之巨的渤海人,威脅更甚。

當然,由於契丹人喜歡將擄掠來的人口建立州縣,所以,像是黃龍府,就是漢人高官、貴族、皇帝的去處,如後晉石重貴。

後來,金人繼承了這個傳統,將宋徽宗,宋欽宗擄掠至此。

而,這不僅是大汗的行爲,也是是貴族們的行爲,在遼聖宗改革前,依舊如此。

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頭下州縣。

貴族們擄掠人口,建立州縣,成爲自己的領地,收穫長久的財富。

也正是如此,契丹貴族們熱衷於戰爭,這是擴充實力的好法子。

所以,遼陽府的實力,並不是板塊狀的,而是朝廷的直屬州縣,與貴族們的領地交錯而行。

沒有得到貴族的允許,甚至不能借路。

不過,也正是因爲如此,分散分割的消化,讓百萬人口的渤海人,再也組織不了強大的反叛勢力。

不過,隨着呼延贊、楊萬勝一行的到來,立馬就打破了這樣的局勢。

遼東的原野上,也正是一片的金黃之色,大量的土地不斷地被開墾種植,在渤海人辛勤的勞動下,這片黑土地,格外的富庶。

身着短衣的渤海人,彎着腰,不斷地收割着粟米,彎腰低頭,而孩童們,則跟在後面撿拾零落的粟杆,不敢有絲毫的停息。

在不遠處,幾個爲虎作倀的監工,正虎視眈眈,騎在馬上,拿着馬鞭,誰要是偷懶,就是一鞭子。

如今,偌大的渤海舊地,上百州縣,分碎成了貴族們的領土,渤海人也成了他們的奴隸,創造財富的奴隸。

“阿爸,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一名少年,錘了錘腰,累的渾身打產,不由得問道。

“我也不知!”

中年男人的臉上,滿是歲月的苦楚痕跡,他看了一眼天空,惆悵道:“我從記事開始,就是這般了,只是,小時候聽你祖父說過,當年我家,也有幾百畝地,吃喝不愁呢!”

“真的假的?”少年吃驚道:“咱們自己還能有地嗎?”

“豈止是有地,咱們自己還有朝廷,還有國王呢!”

父親搖搖頭,苦笑道:“說再多也無用,咱們還是做事吧。”

少年抿着嘴,心中滿是幻想:“啥時候,我也能有自己的土地?”

不過,沉重的現實,讓他的幻想破滅,監工狠狠地一鞭子下來,直接把他打趴下:“做事都不認真,今年沒有飯吃——”

少年口吐鮮血,痛地說不出話來。

但是這樣,他還不敢停歇,只能爬起來繼續勞作。

只是,心中的憤恨,已經累積胸膛。

不知過了多久,天空中的雲彩逐漸泛紅,太陽只留下半張臉,就在大家以爲可以休息時,突然,地面震動起來。

不遠處,突然燃起了大量的硝煙,傳的很遠。

農夫們不知所措,就連監工們都慌了。

這時,養得肥頭大耳的管家,騎着馬,慌不擇路地逃竄而走。

監工們也慌了,也不由得跟隨而去。

很久,農奴們就見到一隻軍隊跑了過來,大喊着:“殺契丹狗,殺契丹狗——”

農奴們惶恐地趴在地上,顫抖着。

幾十年來的馴服,讓他們早就習慣了聽從。

“都起來——”氣勢洶洶而來的男人,看着趴在地上的農夫們,氣惱道:“作爲堂堂的渤海男兒,怎麼能如此懦弱?”

“渤海?”

聽到這個熟悉的字,許多人不由得有些茫然。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字號,已經消失了五十年了。

口傳身教下,只有部分人知曉這個名字的意義。

領頭的男人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場面。

只見,他讓所有人跟上,然後帶領軍隊,將貴族的糧倉中糧食,錢財,一個個地分了下去。

所有人都開心起來,但隨即又停止了腳步。

因爲他們擔心契丹人回來後,面臨報復。

男人直接高喊:“某叫大與志,乃是渤海王族,百姓們,如今渤海國回來了,你們不再是奴隸,而是自由人了,你們不是奴隸了——”

“契丹人被唐人纏住,我們要打亂遼東,重新建立渤海國,這是我們的使命——”

這番話,讓人震撼。

渤海國,王族。

老人們目含熱淚,而少年們,則激動不已,忙喊着要參軍,復國。

一時間,人頭涌動,聚集的人羣中,一半的男子選擇了參軍復國。

多年的苦難,讓渤海國成爲了美好的象徵。

沒有經歷渤海國貴族,官吏的壓榨,讓許多人飽含憧憬,渴望着改變命運。

而在不遠處的莊園,也有一個男人,分發錢糧,大聲的呼籲着,要重新建立渤海國,殺光契丹狗。

一個,兩個,五個,十個……

在契丹貴族們遠離封地,去往對戰唐兵時,一股復國的旋風,席捲了渤海舊地。

雖然漢人,奚人,女真人,不斷地稀釋着渤海人,但在這遼東舊地,依舊是渤海人佔據多數。

而,背後支持這一切的,都是呼延贊,楊萬勝二人。

他們深刻的明白,女真人雖然看上去勇猛,但終究是人數少,成不了氣候,甚至其強大的破壞力,反而讓遼東更心向契丹。

所以,利用女真人打破防線,過了鴨綠江後,呼延贊就不斷地解放渤海人,甚至讓人冒充所謂的王族,鼓舞渤海國復國,反抗。

由於渤海人無論是語言上,還是衣着上,與漢人相差無幾,北方平原幾乎無有方言。

“咱們只要負責攻破城池,剩餘的,就交給渤海人。”

呼延贊笑着說道:“用不了一個月,遼東就會沸騰,一團亂麻!”

“不,這樣還不夠!”

射聲司主事,高峻,冷着臉說道:“咱們要將糧食都藏在山嶺中,而還未收割的粟米,全部都燒掉。”

“都燒了?”呼延贊愣了。

“只有燒了,渤海人才能真正的跟着咱們走!”高峻冷笑道:

“而,契丹人的糧草,也因此毀於一旦,就算死幾十萬人,也是值得的。”

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1277章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1170章對戰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1349章小子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1340章落下第1255章驚詫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1378章和談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226章取暖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1295章門檻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1349章小子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1163章贖回?第四百九十章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156章民心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1128章中秋宴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1190章第六百五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1165章第1236章僧人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1255章驚詫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1401章入祀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七百二十九章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