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大喜

bookmark

六月末,夏日如火。

今時不同於往日,皇帝並沒有如往年一般,去老君山避暑,而是留在了洛陽,處理着政務。

此時,來自於中原各府的夏糧,已經徵收完畢,通過黃河,亦或者人拉馬拽,輸送至洛陽。

唯獨河北府,幽州府兩地的糧食,一應供給遼西的十幾萬兵馬,使之糧草不缺。

在大唐開國不過十幾年,賦稅的徵收是極爲快速的,也沒有地方敢拖欠。

況且,由於戰爭不在自己的國土,影響較小,對於夏收毫不耽誤。

所以,隨着時間的推移,再加上海運,後勤的壓力並不大,如果耗下去,頂不住的只是契丹人。

烈日當空,只見御案上,一隻毛筆不斷地批閱書寫,不見其他的聲音。

一個宦官,輕手輕腳地抱着一盆冰塊,放置在御案旁,隨手帶走一盆融化的冰水。

渾身毛茸茸的狸貓,伸爪打開了虛掩的窗戶,邁着小碎步走了進來,然後一蹦跳,來到書案上,直接匍匐在奏本上,睡了起來。

一旁的宦官見之,心驚肉跳,幾次三番想要抱走,但又生怕驚擾了皇帝,面色猶豫。

過了好一會兒,一直批閱奏本的皇帝,這才醒悟過來,伸了下懶腰,看着肥絨絨的狸貓,不由得抱起:“你這狸奴,好生沒有禮貌,竟然不請自來!”

聽到皇帝的語氣,狸貓“喵”了一聲,任由皇帝擺佈。

“這是皇后的灰雲吧?”

皇帝沒有責怪,不由得問道。

“是的,奴婢一時不察,讓其逃竄,還望陛下贖罪!”

宦官連磕頭。

“沒事!”

李嘉搖搖頭,逗弄了一會兒狸貓,這才說道:“這狸奴,聰慧的緊,知道我這裡有冰塊,來乘涼呢!”

一時間,衆宦官宮女不由得配合着笑了起來。

而,很快,就有宦官來報,六百傳書。

李嘉一驚,將狸貓放下,打開一看,不由得鬆了口氣,又有些惆悵。

只見,書信上言語,河北知府陶谷,壽終正寢。

很大概率是勞累至死。

七十多歲,這把年紀已經不小了。

一想到陶谷孜孜所求的,不過是宰相之位,李嘉不由得說道:

“追封其爲尚書令,福壽男,另賜予喪葬錢兩千貫,以籌後事。”

“諾!”

既然生前當不成宰相,那就只能死後追封了,也算是了卻了其一番心事吧!

李嘉嘆了口氣,離開了書房。

隨即,他來到了甘露殿。

自從戰事開啓,甘露殿就成了一切統籌協調的地界。

李淮在此地,瞭解前線,組織後勤,以及一切的徭役,錢財等等,都是在甘露殿進行督促。

皇帝的到來,讓衆人驚詫。

“讓宰相們來一趟!”

皇帝坐下,隨口吩咐道。

很快,幾位忙碌的宰相們,匆忙而來,對於皇帝的召集,他們有些疑惑。

李嘉看了一眼衆人,簡單地說了句陶谷的事情後,這才說道:“朕看了一眼洛陽府,河南府,河北府的夏糧情況,較之去年,減少了一成左右,是否徭役太過?”

幾個互相望了望,胡賓王不由得出列,言語道:“陛下,御營兵馬,幾乎是洛陽,河南之人,出動過半難免有些影響。”

“至於徭役,這幾個月,雖然四五十萬人,但每日給予錢三十,雖田地照料不及,但有了這些錢糧,足以讓其飽腹,照料家人。”

“嗯!”

李嘉倒是對此頗爲明白,但隋煬帝的影響還是太過於惡劣,又一次性動用了大量的徭役,外加糧食減產,怎能不讓人害怕。

“還是得注意一番!”

皇帝嘆了口氣,說道:“近兩個月,又耽誤了農時,朝廷自然無妨,但就怕百姓受不住了。”

“微臣自當省的!”

胡賓王應下。

“夏糧入庫,朝廷的常平倉可得好好看顧,莫要傷了糧價!”

“是!”

宰相們頗爲無奈地應下。

趙普看着皇帝一副心不在焉地模樣,知曉其是擔心前方的戰事,不由地心中一曬,這才道:

“陛下可是關切遼東之事?”

“沒錯!”皇帝這才附和道:“這些時日不見分曉,有無多少戰報,待在這洛陽,某着實不安!”

說着,皇帝跳脫道:“要不,咱們中樞北移至冀州,那裡貼近遼西,戰報接收也方便些。”

皇帝的性格,大家也是瞭解的,那是說到做到,孫釗慌了,忙不迭道:“陛下坐鎮洛陽,對於戰事來說,就是最好的幫助。”

“朝廷一日離不開陛下,洛陽也離不開陛下一日。”

“罷了!”

皇帝擺擺手,輕笑道:“看把你們嚇的,朕只是在說笑而已。”

說着,君臣又閒聊了幾句,南方的水災,北方的旱災,幾乎每年都有,君臣已經習慣了。

即使是天大的事,也趕不上目前兩國的戰事。

“報,幽州六百里加急——”

這時,殿外,突有一信使,急忙跑來,臉色漲紅。

甘露殿中,聽聞到這個消息,君臣震動。

“今日六月幾日?”

皇帝讓人拿來軍報,一邊問道。

“稟陛下,六月二十七!”

“二十七!”

李嘉顫抖地打開了軍信,上下快速地瀏覽了一遍,兀自不信,然後又看了一遍,這才讓人轉交給宰相們瀏覽。

他癱坐着,雙目無神,思緒萬千。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宰相們忙不迭地跪下,行禮,口中不斷地呼喊着。

“起來吧,都起來吧!”

呼喊聲將皇帝驚醒,他這才擡了擡手,滿臉的笑容:“這是舉國同慶的日子,大唐興甚——”

軍報上言語,我軍在錦州城外,大敗契丹兵馬,斬殺三萬,俘虜四萬騎,敵將耶律休哥逃竄……

隨即,附件上,又言語,我軍在開州,剿滅契丹兵馬五萬餘人,敵將耶律奚底身亡。

遼東亂民數十萬,夏糧毀於一旦……

可以這樣理解,遼東大亂,糧草供應不及,耶律休哥被迫出動兵馬大戰,結果卻一敗塗地。

而遼東地區,再也無法提供給契丹糧食,至少在這幾個月時間內。

沒有軍糧的契丹人,不可以長久的作戰,也沒有能力安撫遼東。

至此,遼東,已經成爲了囊中之物了,手到擒來。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1203章羣議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1336章鼓動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1224炭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1103章捷報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1309章就藩第1203章羣議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九十四章第1204章第1179章忽悠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1144章後宮第1201章唐旗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1224炭火第1337章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1210章夏王第1153章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1350章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1316章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1148章御前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