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

bookmark

忙活了一上午,李嘉這才歇了口氣,讓御膳房準備一些菜,湊合着吃下,還沒動筷子,他又想起來一件事,連忙又派人讓去政事堂,讓幾位宰相過來。

幾位宰相也是一腦門子的疑惑,但連忙收拾一下儀容,來到了書房,與皇帝一起用餐。

由於是分餐制,李嘉桌子上的菜餚不過五六碟,而各位宰相桌上的菜,也只有四五碟,格外的寒酸。

“朕自入了皇宮,續了唐統,但一直在思量,前唐雖有安史之亂,但卻依舊中興,但爲甚到了黃巢之亂,卻失了天下,諸位相公乃大才,還請教我!”

李嘉吃了一口白嫩的魚肉,嘆了口氣,目光看向了四位宰相。

宰相們兩兩對坐,由於是皇帝賜宴,心思根本就不再飯上,聽到此話,瞬間精神一震:皇帝這是考較自己啊!

作爲臣子,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才能,而是能不能獲得君心,君心在握,白癡都能升官。

這是個表現機會,幾位宰相目光流轉,心中思量着。

唯獨首相鍾允章不動聲色,心中波瀾不驚。

“啓稟陛下,安史之亂時,朝廷上下齊心,地方忠君無二,故賊軍匪徒,猶如脫水之魚,離山之虎,蹦躂不了幾日!而黃亂,地方不靖,中央不安,自是傾頹!”

鍾允章的回答,中規中矩,李嘉只是點點頭,面無改色。

“鐘相公所言極是,但在臣看來,前者之時,有肅宗、代宗兩位明君,麾下有郭令公等良將,自然肅清匪徒,中興大唐,而後者,熹宗荒政,地方二心,黃亂難消!”

首相與次相都發言了,張琮與孫釗二人則只是滿口誇讚:

“兩位相公所言極是!”

“不錯,崔相公所言正是!”李嘉誇讚道,“熹宗喜愛馬球,嘗以球定官爵,荒政亂爲,中央不振,地方官吏剝削百姓,亂爲無道,此乃前唐所以傾頹也!”

“朕入了皇宮,滿眼的珠寶金銀,越王失政,也莫於此!”

“陛下聖明——”四人連忙讚歎道。

“大唐復立,千頭萬緒,怎可奢侈無度,浪費錢財?即今日起,內庫珠寶首飾,一律變賣,購買之軍械,以強吾軍,朕之膳食,每頓不超過六菜,後宮如是——”

李嘉感嘆一聲,對着一旁服侍的田忠吩咐道。

“諾——”

“諸位相公乃百官之長,也應如此!”

“臣等有罪!”宰相們立馬跪拜接旨,配合這番表演。

隨即,皇帝變賣珠寶強軍,每頓只吃六個菜,戒奢靡的消息,傳遍了整個興王府,又在有心人的幫助下,傳遍全國,乃至於諸國之中。

而那些早就來到番禹,準備參加四月份的恩科考試的貢士們體到這個消息,心中紛紛填滿了報國之心。

有這樣的皇帝,大唐怎麼不復興,一統天下?

隨後,整個番禹城的客棧開始爆滿,原本無心科舉的士子們,聽到這則消息,紛紛前往京城,準備報效大唐。

神武元年,二月初五,建武鎮,邕州,李府。

由於李嘉只是受禪,還未正式的舉行登基典禮,所以李維老爺,還沒有被封爲太上皇。

但,李府門外,已經擠滿了人羣,排起的隊伍,將整條街都堵住了,還未見消一些,反而更多人前來。

“門外的人還是這樣多麼?”躺在椅子上,李大老爺日漸消瘦,但精神挺足的,隨口問道。

“老爺,門外的人多得很呢!趕都趕不走,還要排着隊送禮,真是的!”一旁,侯惠娘瞧着老神自在的李大老爺一眼,歡喜道:

“東西多得很,好多都是未曾見過!”

“哼,整個嶺南都是我們李家的,這點東西算得了什麼?”李大老爺中氣十足,眼眸中滿是不屑:

“送禮的都記下來,以後再還給人家,至於那些攀親戚求官的,一律攆走,些許小恩小惠就想求官,想來也不

是啥好東西,只會敗壞我大唐天下!”

李老爺傲氣的很,李家好不容易坐了天下,豈能敗壞掉,這是短視的人所爲的。

“老爺,昨天大哥兒派人來了,等過幾天,讓我們去京城,你這個太上皇還不進京,百官們都求着呢!”

侯惠娘立馬轉移話題,笑道。

“太上皇雖然不錯,但邕州纔是我的家啊!人老了,活了幾十年,也不想挪窩了!”

李老爺聽到這,嘆了口氣,名位雖說誘人,但年歲大了,落葉歸根,也是常理。

“您是太上皇,我就粘了光,成了太后了,而二哥兒就是親王了,咱大哥兒就是有本事!”侯惠娘喜滋滋地算着,別提多開心了。

“啊母,阿母,我呢,我呢?”時年三歲的李賓,流着鼻涕,不斷地跳躍着。

“你啊!你就是親王咯!”侯惠娘點了一下他的鼻子,笑道。

“我呢,我呢!”一個兩歲多的小姑娘,也跳着喊着,扎着兩個花辮子,口中抓着一塊酥餅,穿着花紅的小襖子,漂亮極了。

“我家的大姐兒,就是長公主咯!”李老爺一手把小姑娘抱在懷裡,親暱地說道,至於次子則趴在母親懷裡,羨慕的看着。

李老爺信奉抱孫不抱子的傳統,所以對於兒子,一直板着臉訓斥着,只有對於李薇兒時,纔有好臉色。

“我們要去京城嗎?”小薇兒仰着頭,好奇的問道,聲音脆脆的,顯然,她剛纔聽到了那些話。

“是的,咱們一家人都要去京城了,咱們大姐兒要成爲長公主了,開不開心?”李老爺看着這個乖巧的人兒,寵溺地說道。

“那就能看到大哥了嗎?”李薇兒再次問道。

李老爺這個時候,也分外的想念起自己的長子,他離開家,已經兩年了,這個繼承自己家業的孩子,給予他極大的驚喜……

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一千零六章第1287章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1351章折騰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331章威逼第一千一百章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1138章尊老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152章心思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九百八十九章第1238章護法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114章利刃第1391章藩王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1239章佛難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1376章無名第1383章安國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158章仇恨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1226章取暖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1409章崩第九百三十章流言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六百八十六章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1362章第1366章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1327章內軋第1114章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