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

bookmark

在這般炎熱的夏季,皇帝無心政事,大部分都交給了宰相們,隨着熱度的上升,皇帝越發的想要遷都北上。

這樣的天氣,正是蟲蛇多發季,農夫田間幹活,鮮有不被叮咬的,若是恰好是毒蟲,一個壯漢就得斃命。

如此,怎能不是漢子早夭?

想着父親李維臨死前的哀嚎,以及那雙腫脹的雙腿,李嘉不由得打了個寒顫,如此死去,着實令人太過於痛苦,難以接受。

“陛下,去往大理國的使團回來了!”田忠輕聲稟告。

“陛下,我也歇息夠了,臣妾就告辭了!”皇后見到有外臣求見,立馬輕聲說道。

她是個體貼人,知曉皇帝不想讓後宮干政,畢竟長沙王還在,頗不適宜。

“既然如此,你就回去吧!”李嘉點點頭,又吩咐道:“路上小心些,畢竟有孕在身!”

“諾!”周穎兒微微欠了欠身,調皮地一笑,然後慢悠悠地離去。

“寶兒那裡也懷孕了,也多送些冰塊前去,可得好好看顧!”周穎兒扶着腰,一邊走,一邊吩咐道。

“奴婢知曉了!”一個嬤嬤連忙應下,奉承道:“皇后待寶嬪娘娘好的,大內誰不知曉,都羨慕地緊呢!”

“寶兒是我的貼身婢女,我不待她好些,又能待誰?大內雖然平靜,但裡面的水,深着呢!”

周穎兒摸摸肚子,心中急切地想盼望一個兒子,這就是將來的太子,若不是,寶兒也懷孕了,若是皇子,就抱過來,兩人一起撫養。

沒有一個皇子在身邊,她總覺得不安生,哪怕皇帝寵愛如舊,立政殿又威名顯著,心中還是虛的。

皇帝擺了擺手,讓幾個倒冰的宦官停下,離開,然後才接見大理使團。

必要的門面,還是要有的,勤儉是皇帝的必備美德。

“臣鄭柏龍(章節),參見陛下!”一正一副兩個特使等候了半個時辰,汗流浹背,終於見到了皇帝,真不容易,尤其是在這大熱天,穿着官服,難受的很。

“嗯!快坐下,此地陰涼,可以歇息片刻!”皇帝連忙賜坐,寬慰道:“兩位卿家千里迢迢去往大理,着實辛苦,這皇宮內也無甚的,只有一些從契丹來的西瓜,去年在御花園裡種下,長勢喜人,吃下也是滿口生津,美味的很!”

說着,兩塊冰涼的西瓜呈了上來,紅晃晃的,甚是誘人。

“陛下萬金之軀,身負億兆百姓之望,可得好好保重身體纔是啊!”

鄭柏龍看了一眼坐在陰涼下的皇帝,短衫薄衣,也沒有冰塊在跟前,只能在樹影下乘涼,着實寒酸。

現在哪個官員,不是冰塊不離,而皇帝卻一無所有,着實勤儉。

吃了一口西瓜,口齒生津,但想着皇帝如此情況,瞬間就不香了,這可是皇帝種下的,賞花的御花園竟然種下瓜果,如此勤儉的君主,舉世罕見。

豈不聞漢文、太宗乎?

“心靜自然涼!”李嘉心裡翻個白眼,還億兆?全中國加起來都沒一億,浮誇太多,就假了,不過,以文人的寫作思維來說,這是誇張,突出皇帝的重要性。

“天下紛亂,百姓困苦,作爲唐室苗裔,怎能貪戀富貴呢?”李嘉感慨道:“如此境況,是人熱?還是天氣熱?”

“若是人熱,爲何我不熱?若是天熱,爲何你們熱?”

“心靜自然涼,實乃至今名言!”

皇帝說了一大堆,雖然不怎麼懂,但卻是深奧,兩人閉口不言,默默地體會着其中的深意。

“陛下的意境,臣等望塵莫及!”鄭柏龍連忙終結這個話題,不懂的東西,就不要理會它。

“好了,你們這趟出使,見到了段思聰了?”李嘉也不想再扯了,直接問道。

“臣等已然見到了大理國主段思聰,其人寬厚頗有手段,在位已然十載,乃大理國第四任國主!不過,一國朝政,漸被董氏蠶食!王室難安,恐有傾覆之事!”

“哦?”李嘉有些驚訝,這才建國多少年,就有權臣在位了?難道還要改朝換代不成?但歷史上大理一直由段氏統治,後世還有一個存在感極強的段譽出來刷電視圈,不像是要顛覆的樣子?

“段氏立國不過二十四載,竟然有傾覆之險?而且,已然有四位國主了!”

“陛下,大理開國之主段思平,乃晉通海節度使,其開國不過七載,即去,後,子段思英即位,不到兩年,就被其叔段思良奪位,六年後,子段思聰方爲國主!”

聽到這,李嘉頗爲感嘆,這不就是另一版本的宋朝嗎?

“既然段思聰頗有手段,又行仁政,何來傾覆之狀?”

“回稟陛下,段氏開國之初,如唐末一般,節度藩鎮割據,國勢不平,雖然有國主,但地方各自爲政,戰事頻發!”

“段思聰即位,旋令諸路節度使及都督還政赴朝,諸節度世襲朝廷官位,如董氏,世代爲相,地方又世襲封地,段氏也世襲有地,只是周天子之狀,地廣闊罷了!”

“這樣,的確是能消除散亂!”李嘉搖搖頭,不屑地說道。

“董氏迦羅,權傾朝野,哪怕是段國主,也難以匹敵,世襲封地廣闊,豈不是有傾覆之險?”鄭柏龍沉聲說道。

“不,如此一來,段氏纔沒有傾覆之險!”

李嘉笑道。

國主的權力遭受極大的限制,宰相又能代替國主行使權力,如此,豈不是比篡位還要舒服?

難怪後世段氏能堅持到元初,這樣的虛君,怎麼會有人羨慕呢?甚至篡逆呢?

這也是雲南部族紛立的結果,國土成碎片狀,只能治理本部。

“陛下,臣等現在所言,乃是關乎國之重事!”鄭柏龍沉聲道。

“哦?何事?”

“大理有駿馬,可以爲國用!”

“大理不都是矮馬嗎?怎能上得戰陣?”李嘉印象裡,雲南跑山區的滇馬,可是好勞動力,但不足以爲騎射,咱們漢人又不是倭國,身材那麼矮。

隨後,鄭柏龍欣喜地說道:“陛下所言,乃是大理東部所養的矮馬,多是野放散養,用於託運貨物輜重。”

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第1249章想法第1265章死戰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1162章戰之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1250章文教第1304章成婚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1269章漠北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第1197章想法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1196章第1288章父子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1208章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1273章條法第1382章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1369章騎兵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1305章談話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1273章條法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1162章戰之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1138章尊老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九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1152章心思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1350章第九百八十五章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1206章覬覦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一千一百章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