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

bookmark

遷都之事,或緊或滿,半年的準備期,依舊有些緊張。

修葺一新的府道,從城門,一直延伸到天際,宛若一條長龍,細長又難以見尾。

一輛輛馬車、驢車,牛車,騾車,連綿不絕地行走在道路上,磚路的縫隙中撒了沙土,走起來還算平整,道路兩旁則栽種起了柳樹,楊樹,兩側,還挖了排水渠,寬闊的道路,顯得令人愉快。

自安史之亂後,兩百多年了,官道幾乎沒有被修繕過,如今又見到了如此齊整寬闊的道路,着實有些好奇,尤其是那些少女孩童們,第一次出遠門,滿滿的好奇心。

當然,由於官道,屬於廉價的磚頭,而不是那種夯土,更不能與秦朝的馳道相比,所以每隔幾個月,就得修理一下,所幸成本低,幾塊磚頭就能搞定。

古代的王朝修路,總想畢其一役,能用幾十年上百年,好是好,但成本大,與買房一樣,一次性拋出幾百萬,沒多少買到,但若是分期貸款,一年幾萬,就容易多了。

“顧兄,今日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見!”

太學中的幾人,依依惜別。

尤其是趙子述,作爲一介平民,目送兩位好友北上,真是太過於傷感,連遷徙到資格都沒有。

“折柳送故人,今日,我也效仿一回古人吧!”趙子述看了一眼垂下的楊柳,不由得感嘆道。

趙子述剛折下一根柳枝,突然,一個短衣褐服的中年人走了過來,說道:“這位郎君,驛道的柳樹移栽不久,是不能折的!”

趙子述有些尷尬,好像是被做壞事被人堵上,對於他這種讀書人而言,是極其難堪的。

“真是抱歉!”

但男人不依不饒,言自己驛站的人,專門巡視修繕驛道的,絕不輕易放過他。

坐在馬車上,顧百儉看着這番場面,着實有些好笑,他從口袋裡拿出半吊錢,也沒數,直接下了馬車,拋到中年人手裡,說道:“我這朋友情難自控,也不是有意的,兄弟見諒!”

“今日就饒你們一回!”男人連忙將錢裝入懷,臉上露出了笑意,然後又昂首說道:“咱也是有意難爲你們,驛站負責修繕道路,就是這樣規定的,咱其實也做不了主…”

“趙兄,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等你考上了秀才,也能來長沙城上太學!”

“那是一定的!”趙子述笑着說道。

“只是這千里迢迢,顧兄車馬勞頓,真是不易!”

“誰說不是?”顧百儉無奈地說道:“不過,聽聞京城出了四輪馬車,坐着舒服的很,只是訂購極其不易,我家雖然是侍郎,但也不過三輛,輪不到我的!”

“聖人出行,三宮六院數千人,需要的馬車豈止千輛?有三輛算不錯了!”趙子述嘆了口氣。

嶺南少馬,顧兄竟然還有數匹馬,雖說是駑馬,但卻是富庶之家了。

這時,耳旁突然傳來了哭泣聲,兩人一瞧,只見幾輛驢車上,一個少年哭得稀里嘩啦,抹着淚,不捨地看着廣州城,眼睛紅通通的。

瞧着十三四歲的年紀,爲何如此傷心?

“這位小郎君,因何事這般傷心?”趙子述抑制不住好奇心,問道。

“見過兩位郎君,我本是宗室,今次北上,乃是聖人強求,心中自然不捨!”少年倒是是彬彬有禮,令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原來是不捨家鄉之故,倒也是人之常情。

“哭泣在於,嶺南李氏,好不易重聚,正是壯大之時,又分南北,千里迢迢,何不讓人哀傷?”

聽到這,兩人不由得肅然起敬,這少年郎,竟然站到了宗族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果真是不可小覷。

“宗室不曾想也有如此人才!”兩人齊聲感嘆。

“爲何宗室也會北遷?”趙子述問道。

“無外乎狡兔三窟罷了!”顧百儉剛想制止,那少年郎卻直接回答道,心直口快之至。

這句話,真的是噎死人,兩人瞬間無語,回答什麼也不好,還不如沉默。

不過,可以知曉,此人,要麼是個耿直男,要麼是個極其聰明之人。

令人慶幸的是,此人是任囂李氏,而不是內李。

紅、黃兩冊來區分近遠宗室,可不能明言,所以,大家就將居住在任囂城的紅冊宗室,稱之爲任囂李,近支李氏,則是大內李,以作區分。

而任囂李與普通的臣民一般,犯忌諱的話,皇帝一般不與追究,顯示大度,因言獲罪的很少。

但內李可是近支,與皇位距離很近,說錯話,容易被皇帝猜忌,謹言慎行,纔是王道。

畢竟咱們大唐,一向兄弟和睦,子弟親善,這是一貫的傳統。

“廣州李夏,在此別過——”少年郎滿懷愁緒,轉身而別。

“好像是承天府尹、福清男李淮,李公之子。在京城有諾大的名聲,這是個聰明人,宗室中的聰明人,異日定能高官厚祿!”顧百儉搖搖頭,說道。

“定然如此!”

“我也該走了,趙兄,長沙府再會!”顧百儉也揮揮手,說道。

“顧兄,再會!”趙子述將柳枝送上,傷感地說道,在這亂世,今日一別,恐怕再難相見了。

目送其離去,趙子述回首,打定主意要回鄉了。

“我兒剛纔去見了何人?”

福清男的馬車由高頭大馬拉着,又是寬敞的四輪大馬車,皇帝御賜,作爲宗室中少有的高官厚爵,李淮倒是淡定。

自多年前,他就潛伏番禹,策劃太學生鬧事,又去任賀州刺史,瓦解西北軍,再監督糧草,保證了北伐軍軍事行動,再作爲使臣,與諸國爭辯。

可以說,如今坐到承天府府尹的位置,他可是憑藉着真才實幹,一個福清男在身,也是正當的。

可惜,不是軍功,帶兵打仗的,不然就是伯爵了。

“兩個讀書人,一個似乎是禮部顧侍郎家的公子,另一個是太學的學生。”李夏輕聲道。

“太學?這可真是一個好地方!”聽到這個名字,李淮感慨萬千,這裡可是他功勳的起點,笑道:

“如今聖人又重視太學,我兒到了長沙,也應去太學讀書!”

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1351章折騰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番外3世系變更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八百二十九章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1108上京第1108上京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1288章父子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212章于闐王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1262章陽妃谷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1170章對戰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1404章安排第1232章喜事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404章安排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六百九十八章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1354章規矩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1168章安撫